今天這個是常見問題了,本來通過海投即可解決。但是有些讀者看過我的文章後,知道海投了,3000份,也能算是「海」,小海。小海也應該有個比如30個面試電話,總不至於一個也沒有。
本文就是來解決海投沒面試問題的。
這裡就說到我們一個長沙的美女群友,工作大概5年多,在2017年元旦後找我指導的。她發現自己「工資居然這麼低」,才4500,而且碩士畢業後一直待在長沙這家公司,是從一開始的月薪3500花了5年才漲到目前的4500的。
即使在長沙,這個工資明顯也是不正常的,太低,她為何現在才發現呢?因為相戀好幾年的男朋友提出來了分手,男朋友據說現在找到了「富婆」。所以,她才突然發現了自己工資低。這裡題外話,大家可以發現「戀愛腦」會降低自己的工資要求,極度降低,有了愛情她就容易忽略其他一切。
此時被分手,又突然發現工資這麼低,感覺除了被處心積慮的男友劈腿,她覺得自己也被小民企忽悠了,故憤而裸辭。裸辭倆月後,不知道如何找工作,老家在河北,自己又不願意繼續待長沙,你說怎麼辦?自己思考一般是無解的,各種知乎和百度搜索,找到了我,進了群。
大家也知道,碩士畢業5年+,這個條件不錯,按照我幽哥的思維,淡化行業和崗位,無論之前做的什麼高深莫測還是打雜沒有技能的工作,恢復市場價是容易的。很快,我給她分出來了6個優先檔次的城市,她不願意選擇第一優先級別的北京,而是選了排在第二檔次的上海。
接下來海投上海,也是一個月投遞出去了大概3000份簡歷,落地上海之時,已經安排好了接下來大概10家的面試。接著這2個星期在上海趕場子,總計面試了大概15家,拿到了6個以上Offer。第一家才7千,接著9千,然後1萬朝上了,最後一家稅後1萬5,也就是正好稅前2萬的樣子。
很明顯,她選最後一家月薪2萬的入職了。大家可以看到,對於一位有著5年工作經驗的碩士,3000份簡歷,足夠海了,力道在2017年還算足。
哪知道2017這才過去半年,她就各種說不適應,主要說自己不適合大城市的快節奏,也說想家,說女領導試用期內就虐待她,說這個崗位好像馬上要常駐外地,等等。也不知道哪句是真的。
我心裡一想,雖然不算正常,但過去類似跳到上海來的人,大概每100位確實也會有大概5個人不適應,工作一段時間也就幾個月後,還是跑了,她應該就是其中之一,情有可原。
於是,她就開始新一輪的求職,方法也會了,海投是關鍵。但這次城市選擇她又沒聽我的,上海不願意待,首選還是去北京,老家有弟弟,所以次選擇是家鄉省會也是大學所在地石家莊。哪知道,她還是選擇了長沙。
這次再從大城市上海,去熟悉的待過了的省會城市長沙,應該求職不難了,小菜一碟,不過是重演一輪跨城市求職罷了。
但是她同樣的方法,也是大概一個多月海投出去了3000份,結果是「一個電話也沒有」。我讓她發來新版的簡歷,第一眼就看出來了原因,她完全複製當初長沙跳上海我指導的簡歷思路。期望工資寫的是25-30K,目前工資高所以也寫了,寫的是22K。
我說,你這還叫找工作,目前工資寫這麼高?
她這位碩士,居然這麼回道:「不是你說的嘛,目前工資可以在真實工資基礎上提高10%?所以是2萬2月薪啊?!」
我讓她簡歷上工資繼續降低,每投一周,降低一次,大家知道結果不?
我告訴你,她將簡歷上的工資,從「期望月薪30K」,改成了「目前工資19K」,接著繼續降低到「目前工資15K」,然後期望月薪15K,接著「目前工資10K」,最後,降到「期望工資10K」時,這才在長沙迎來了大量的面試電話。
當然,後面她也是如法炮製,在長沙先拿到第一個Offer大概8千塊,接著9千一個,然後1萬出頭的也有倆,最後倒逼了第五個到了大概1萬5不到,選了接近1萬5的這家上班去了,雖然是創業公司,但規模比較大名氣響。
順便說下為何她鐵了心又回長沙,因為長沙的前男友已經跟富婆結了婚,但是仍然很愛很愛她,所以這才吸引她從上海再回長沙,也就是將她這位前女友培養成婚後的小三。這裡,大家也看到了,男友是個渣男,但是沒辦法,她是戀愛腦,我幽哥這個師父都無法改變她。
但好在她學會跨城市跳槽了,在中國無論哪個城市,都有飯吃,還能獲得高於同齡人的工資。戀愛腦就讓她戀愛腦去吧,總有一天她自己會幡然醒悟。
差不多了,今天要說的實際上就是她上海跳回長沙這個步驟中,前倆月「簡歷投了3000份為何一個面試電話也沒有」的這件事,原因大家發現了,就是簡歷上工資寫得太高。
我們如果某次一定要換工作,則必須先低姿態比如比行情價或者目前工資高個30%上下先獲得第一個Offer,接下來的報到意向才可以繼續加20-30%,如此三四個,甚至五六個Offer,這才叫倒逼,從月薪5000倒逼到30000,都是可行的。
我們來看最近2020年12月份的另一個學妹的案例,雖然沒有跨城市,但基本如出一轍,如下。
也是簡歷投了3000份,為何一個面試電話也沒有?
這位學妹的原因,主要是簡歷上期望工資過高,本來工資就高於同齡人,你的期望工資勢必再高出來30-50%,沒有人敢錄取你啊,招實惠的人來打工,不是招個菩薩進來供著。HR看到你的工資就跑,繞開來走,不會給你面試機會。這個原因佔據大概80%吧。
另外不到20%的原因,是投遞時間不夠,正常的跳槽,每天100份簡歷,投遞時間一般也要個3-4個月,大家看這裡《為何投簡歷後一個面試電話也沒有?好不容易來了個垃圾公司的邀請,還緊張得要死!》。
最後還有幾個百分點的小原因,並不是一個電話沒有,她誇張了,那些保險、微商、收費獵頭、性格測試機構的面試電話和面試邀請,肯定是有的,她沒算進去。
凡事,超出正常範疇,突破了大概率,你就要思考下本質的原因。比如今天這裡的海投幾千份卻沒面試電話,比如《面試了15家,為何沒有一個offer?》,比如下圖案例,面試了20家卻沒能拿到滿足目標跟方向的Offer,等等。
超過自身條件的要求固然好,但市場是有規律的,別強求。
此外,你在行情之內,卻不符合大概率,則主要問題出在致命的細節上面。海投沒有面試電話,主要問題一般出在簡歷上的期望工資過高,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以後再舉例分析吧!
祝大家都能找到好工作,事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