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體員工應具有高度的商品衛生及安全防盜意識。
2、嚴格把守商品質量關,經常檢查商品的質量,尤其是食品的保質期,存取商品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確保所存放的商品在國家以及公司規定的保質期內銷售。
A. 在貨架上,有效保質期短的商品展示在貨架外面,有效保質期長的商品展示在貨架裡面。
B.在倉庫出貨時,有效保質期短的商品先出,有效保質期長的商品後出。
C.在倉庫的存貨,有效保質期應比陳列展示架上的商品長。
3、商品的存放應做到防潮防高溫。
4、商品搬運要求:
A.搬運商品時,商品必須離開地面,切勿在地面上拖拉、用單手託或以腳踢商品。
B.搬運30公斤以上的大件商品時,應兩人或多人共同搬運。
C.禁止向貨架上拋物或從貨架上往下丟物。
D.搬運商品時應注意安全,人為造成商品破損的由責任人賠償。
5、需退換的商品應按相關單據進行封箱存放,並及時退出。
6、廢紙箱丟前必須檢查箱內是否遺留有商品,並將紙箱拆除、壓扁、放在指定地點。
7、對商品庫存有疑問時,應認真查找原因,無法查明的應申請單品盤點。
8、認真做好門店盤點的準備、組織工作以及後續的各項整理工作。
9、所有商品必須陳列、存放在貨架或墊板上,嚴禁直接放在地面上。
10、理貨員在交接班或抽查時發現庫存不符,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店長匯報。
11、門店商品存貨量以確保4天的正常銷售為準。
1
倉庫庫存管理要素
1、倉庫內的存貨一般要封箱,部分有需要的可以散放,但要整理歸類存放。倉庫應根據商品佔位面積大小及存放商品的特點確定每種商品的存貨位.
2、存貨應確保「同類商品縱向擺放」,即保持每列內外商品一致,一列擺滿另起一列。單品存貨量不夠擺滿另一列,則應放置最裡面,所剩位置可擺產其它商品,但不可遮住裡面的商品。
3、同類商品存貨量大的擺放在貨架裡面,存貨量小的擺放在貨架外面。
4、商品擺放不得堵塞信道,需退換或送貨的商品應單獨歸類封箱放置。
5、商品堆放要求:
A.在收貨區堆放商品時,必須按類、分開堆放,不得堵塞信道。
B.堆放商品時,應符合商品外包裝要求。耐壓及包裝的商品放在下面,易碎的商品放上面。專業的超市管理實操乾貨分享平臺,搜索「零售國際」進行關注。
C.不宜受強光照射的商品應擺在避光處。
D.禁止坐、踏商品。
E.暫存在倉庫的商品必須放在墊板上,堆放整齊安全。
F.取商品時應由上而下,並將挪動的商品及時還原,嚴禁從中間抽取。
2
門店商品標價籤的管理維護
1、新品進入門店時必須要標價籤和新商品同出。否則一律不準上架陳列銷售。
2、所有改價的商品,必須要同時把改價單和標價籤一起交給配送中心帶給門店驗收並由店長籤名。
3、殘舊的標價籤或條碼必須以舊換新,改價標籤或條碼必須以新毀舊。
4、賣缺、賣斷的商品標籤由各負責店務員自行管理,來貨時要求店務員將貨、籤對應。如出現貨、籤不對,而造成的銷售差價由負責區的店務員承擔。
5、如有標價籤或條碼丟失,及時向公司信息部申購。
6、以上各項管理規定請各崗位人員嚴格執行。
3
商品臨期下架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
為了保證商品質量,維護商品質量,維護公司形象,現對商品臨期下架期限作如下規定:
2、商品臨近保質期下架時間要求:
3、操作原則及規定
A.規定每周五為保質期檢查日。各門店安排員工對存在保質期的商品進行檢查,及時將過期殘損商品下架封存,將臨期商品做統計登記在《門店(臨)過臨期、破損商品統計表上。
B.對於可退/換貨的商品,店長要及時與供貨商聯繫做一對一調換或退貨。
C.對於不可退換的臨期商品,店長必須在距保質期1/5時間前以書面形式反饋營運部,營運部與採購部門制定處理意見後反饋,門店按照反饋意見執行。
D.熟食報損採用《熟食報損統計表》。包子原則上不得超過12個小時,烤腸不得超過6個小時,關東煮不得超過12個小時。
4
門店商品陳列標準
1、商品陳列原則:
先進先出、顯而易見、伸手可取、關聯性商品陳列、分類陳列。
充分利用貨架空間、堆頭陳列、衝動型陳列、豐滿陳列。
2、商品陳列要點:
上段:即貨架的最上層,高度在120cm至170cm之間,該段置通常陳列一些推薦商品,或有意培養的商品,該商品到一定時間可移至下一層即黃金線。
黃金陳列段:黃金陳列線的高度一般在85cm至120cm之間,它是貨架的第二層,是人眼最易看到,手最易拿取商品的陳列位置,所以是最佳陳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來陳列高利潤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獨家代理或經銷的商品。該位置最忌諱陳列無毛利或低毛利的商品,那樣的話對超市來講是利益上的一個重大損失。
中段:貨架的第三層是中段,其高度約為50cm至85cm,此位置一般用來陳列一些低利潤商品或為了保證商品的齊全性,及因顧客的需要而不得不賣的商品。也可陳列原來放在上段和黃金線上的已進入商品衰退期的商品。
下段:貨架的最下層為下段,商度一般在離地10cm至50cm左右。這個位置通常陳列一些體積較大,重量較重、易碎、毛利較低,但周轉相對較快的商品,也可陳列一些消費者認定品牌的商品或消費彈性低的商品。
3、整理商品的要求:
3.1、歸位整理:經顧客挑選後,貨架上的商品容易發生錯位現象,理貨員須按型號和類別進行分類歸位;
3.2、摺疊整理:有些挑選性強的商品,如毛巾、內衣、內褲等,往往會因顧客挑選而亂堆亂放,店務員要及時進行摺疊、整理,擺放好;
3.3、挑選整理:有些熟食小吃易混合,被顧客隨意丟放,如熟食小吃、奶製品等,店務員要勤檢查,隨時將腐爛變質的商品清理出去,但要注意分類歸位。
4、添補商品的要求:在營業過程中,理貨員要及時檢查貨架已賣缺的商品。從倉庫提出後進行整理,擺在原來放這種商品的地方。要保持貨架上的商品陳列豐滿,不能讓貨架出現空檔,影響顧客的購物情緒。
5
門店商品報損制度
(一)報損流程
1、流程目的
本流程用於規範配送中心、店鋪日常商品管理,加快對問題商品處理的速度,有效控制商品庫存。
2、流程適用範圍
本流程適用於使用科邁御商系統的配送中心、店鋪,對於不可退貨的過期及壞貨、熟食商品進行報損的日常操作。
3、流程規則:
A. 報損,是指對於不可銷售的壞貨(包括不可退貨的過期商品)經過相關手續申請及審批後,在系統中做報損處理,將報損商品的系統庫存削減,並對實物進行丟棄或內部處理。
B. 定義:既不能銷售又不能退給供應商的商品,一般為:商品本身損壞、過保質期、每日蒸煮熟食報廢、包裝破損且無法重新包裝、只剩空包裝。
C. 所有店鋪內產生的報損記入店鋪營運損耗,因人為造成的損失則由相關責任人承擔。
D. 每日熟食報損由店鋪直接進行,由督導員對鮮食報損匯總表進行分析把控,並定時匯報至營運部。
E. 普通商品報損在 50 元以內的,經部門負責人(配送中心主管/督導員)籤字審核後,可執行報損;報損單總額大於 50 元需公司營運部經理籤字;超過200 元,需經總經理籤字。
4、報損流程
(1)報損申請
A. 針對店鋪或配送中心的壞貨商品向公司提出報損建議。
a、對於已明確不可退(或不可返配)的壞貨商品,填制報損申請。
b、對於不能明確是否屬於報損範圍內的壞貨商品, 核實不可退或不可返配商品的實際狀況及數量,並提出報損建議。
B. 清點建議報損商品數量,填制《手工報損申請單》,寫明報損原因、數量及報損後的處理建議,交督導/配送中心主管審核。
(2)報損審批
A. 督導/配送中心主管對提交的《手工報損申請單》進行審核,對商品質量狀況、具體數量等情況進行檢查,確認商品的確無法銷售,並確保商品報損後儘可能對其殘值進行利用,以彌補商品損耗。督導員/配送中心主管在《手工報損申請單》上簽名確認後,傳至公司營運部審核。
B. 營運經理對商品報損原因進行確認,對於屬內部員工責任的商品損耗,應找出原因並落實相關責任人。營運經理在手工報損申請上簽名審批。
(3)系統確認
A. 店鋪熟食類商品無需填制《手工報損申請單》 ,根據店長籤名的日常報損清單,在系統做報損單。
B. 根據營運經理審批的《手工報損申請單》,由營運部在後臺系統做報損單。
C. 因庫存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按《手工報損申請單》的數量無法在系統製作《報損單》的,該商品暫不報損,在《手工報損申請單》將該項 商品整行劃掉或修改數量。
D. 《手工報損申請單》與後臺《報損單》的品種、數量必須確保一致。
(4) 執行報損
憑電腦打出的《報損單》及審批後的《手工報損申請單》處理商品。 如果報損商品的處理建議為「丟棄」 ,店鋪或物流中心持商品與報損單到就近垃圾站,將商品進行銷毀或丟棄,並將現場銷毀情況拍照。
(5) 監督與控制
A. 公司財務每月核對報損單據與庫存更正報表,對報損商品數量及金額進行檢查,如有異常,及時向營運經理及財務經理匯報。
B. 營運經理、督導、配送中心主管、店長等相關部門查看系統中損耗情況,作為控制損耗的參考。
C. 公司財務有對已報損單據的實際問題進行追溯,保證報損的正常進行。
D. 單據迴轉,各部門處理完畢後,將電腦列印報損單迴轉公司財務做帳,納入門店營運損耗。
(二)報損規定
報損是指門店或配送中心在經營中對過期、殘損等不能售賣且無法退貨的商品,通過做系統報損單,進而衝減部門庫存的舉措。
1. 報損商品界定
商品到店後,因銷售困難,又無法退貨,導致過期的;非人為因素導致包裝破損、漏氣等無法售賣的;自製熟食達到報損要求的。
2. 門店報損金額範圍
按規定,門店報損金額應在銷售額的千分之三範圍內,超過此範圍的,應由門店人員按零售價購買【因本部分損耗已經做過損耗處理,故門店月度盤點盈虧全部由門店自行承擔】
3. 報損金額超限處罰規定
按照規定,門店正常損耗商品報損額度控制在總銷售額的千分之三範圍內,超過此限額的部分,需由門店人員買單處理。(超市168)
(中國儲運整理ID:zhongguoch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