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四路被重慶市民投票評為「重慶最美一條街」,最近又因為《少年的你》的熱播而成為新晉網紅打卡之地。但其實,這裡是抗戰一條街,有很多的歷史遺蹟,包括中國民主黨派博物館的特園、桂園、周公館等。整條街全長1000左右,起於上清寺轉盤,止於周恩來紀念銅像廣場。對於民國風愛好者來說,漫步於此,恍如隔世。(最喜歡這種拱窗拱廊的建築風格)
特園是抗戰時期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鮮英的公館,因為鮮英字"特生",故名其宅為特園。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曾三顧特園,與張瀾、鮮英等民主人士共商國是。此處布局典雅,庭院幽靜,簡約卻不失大氣。
桂園是原國民黨上將張治中的公館,因院內有兩株桂花樹而得名。這裡還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同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和籤訂《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的地方。整個房屋構造極其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點綴和擺設,有些類似於學生宿舍,非常適合專注地處理事務。
街道兩邊的路燈都點綴著鮮花,把「最美中山四路」直接做成名牌掛在牆上也是很當仁不讓了。在淅淅瀝瀝的毛毛雨中,這些顏色為青磚灰瓦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周公館是中共代表團由武漢遷移重慶後,為便於工作,周恩來同志以個人名義租賃這幢房子,作為中共南方局在市內的一個主要辦公地點。環境極其簡陋,而且還是與國民黨「合租」,即便是經過修繕,還是可以感受到當時的艱苦樸素。
曾家巖書院始建於清末,是當地的望族書院。抗戰時期被徵改為警察局,與周公館一牆之隔。現變身圖書館對外開放,這棟三層樓建築中西合璧,屋內有大量藏書,是追溯重慶這座抗戰英雄城市前世今生的最佳地點。(站在二樓,倚欄眺望,放空之地首選)
小插曲: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雨,一直流浪喵跑到我的傘下,我餵了它一些小魚乾(出門有在包裡放一點貓糧的習慣),一人一貓在重慶隨處可見的臺階頂駐足許久。
我是子曰獨行,詼諧的旅行,悠哉至極。願每一次的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