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lah(哈拉),也稱辮子麵包,是一種猶太教徒在安息日和猶太教節日時食用的麵包。由於其歷史悠久,哈拉麵包具體形狀和配方到15世紀才由東歐猶太人發展成熟。一般是由3,7,10,12股麵團編成的辮子麵包,不同的數字有一定的聖經中的意義,其中三股的辮子分別象徵真理、和平、公義。在不同的宗教節日challah會有不同的形狀,有的是梯子狀以象徵信仰,步步提高接近天堂,而在猶太新年則做成圓形以象徵圓滿,有時還會加葡萄乾和蜂蜜以象徵未來一年的甜蜜。
辮子麵包在成分上也有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不用奶製品,沒有黃油、牛奶,這和猶太文化中「牛奶不與肉同食」的戒律有關,讀過舊約故事的朋友應該能知道其源頭。餐桌上難免有大肉菜,這麵包裡如果有了牛奶,保不齊要破戒了。另外,在吃辮子辮子麵包的時候有個小忌諱:不要用刀切,要用手撕!不過,這種麵包纖維較長,手撕成條狀吃起來更有嚼勁。
目前,茶馬古道麵包房獨家在烘焙這種宗教麵包,這種不含牛奶黃油的麵包在口味口感上會有很大不同,由於猶太人認為雞蛋是最富有的東西,所以哈拉麵包在沒有牛奶黃油的情況下加入大量雞蛋,而且少糖,所以這款麵包極富嚼勁而且淡口,標準的吃法是配上肉湯或者是各種油膩的菜餚,因此,他也成為了實實在在的主食麵包,可以想像一下,晚餐時,把一隻哈拉撕成條狀盛在小筐裡,每人一份羅宋湯或者羊湯(有人提議的羊雜碎也不錯,呵呵),然後用哈拉蘸食或者泡在湯裡,這是何等的美味!
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每日最新出爐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