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外賣還是自己做?這份分析報告有點意思

2021-02-08 騰訊網

你是帶飯黨嗎?

對於上班帶飯這件事,常分為正反兩派,各持己見。經常帶飯的人會覺得方便實惠,而吃外賣的人覺得省時輕鬆。

但空說無憑,我們還是得實打實地拆解分析一下,大家不妨一起看看要如何定奪。

帶便當VS點外賣

成熟的人都會懂,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總有一些難以評估的灰色地帶。

針對帶飯這件事兒,自然也有很多難以權衡的利弊。

以我們同事的這一餐為例,從食材成本、時間成本、健康成本三個角度逐一剖析。

*單一個例不代表全部,重在分享方法。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餐食情況做個同款分析喲。

食材成本

小總結:

根據食材總價、克數,就能換算出一餐的用料價格,水電煤氣、油鹽調料整體佔比較小,就沒有計算進去,前後也差不了1塊錢。

做飯越規律,食材損耗越小,價格越低。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食材浪費嚴重,整體成本會大幅增加。

但總的說來,自己帶飯,同樣食材可以花費更少,同樣價格可以吃的更好。

時間成本

小總結:

如果計算上烹飪之前的食材選購、儲存等耗時,自製便當在整體上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而外賣就相對放鬆,時間和腦力的消耗都比較少。

總的來說,有時間緊迫、不擅廚藝的狀況時,外賣可以節約不少精力,減少麻煩。

健康成本

小總結:

雖然不能一棒子打死說「外賣不健康」,但縱觀大家真正買回來的外賣,不健康的食物佔比還是很高的。

選擇外賣時,僅能參考頁面上的圖片、價位來進行選擇,有些餐廳專做低價外賣,但品質不好,常會踩雷。

而自己製作便當的話選擇性更多,前期比較考驗烹飪手藝,但上手並不難。

理性分析來說,帶飯區別於點外賣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價格實惠,品質可控。

但,以上對比僅限於飯本身,而自己做飯並不僅僅有「提供食物」這個單一維度,對於精神世界的良性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

以飯之名,治癒心靈

當我們愛上下廚,很大程度上不是出於理性分析的結果,而是在廚房場景中,找到了自己更舒適、理想的樣子。

健康,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投資。不直觀、難量化,但長遠來說收益頗豐。

烹飪時,食物在鍋裡咕嚕咕嚕的聲音,所帶來的精神治癒,也是忙碌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調劑。

總之,那裡一定藏著一些美好,才會讓人願意待下去。

1人食

自己住,也要穿舒服又貌美的睡衣,這些舒適都不是展示給外人的,而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

做飯也一樣,認真選擇食材、精心烹飪和裝盤、甚至拍照記錄,每一幀都專屬於自己。

做飯的時候,可以聽喜歡的音樂,也可以聽高質量的音頻課程,廚房時光的沉浸式體驗,是對時間的高質量利用。

烹飪建議

一個人做飯不必大費周章,一葷一素或者三菜一湯,可以嘗試突破傳統,來個營養更全面的創意「大雜燴」。

組合一:蔬菜+高蛋白食物做菜、搭配任意主食

這個思路適用於大雜燴菜式,可以將肉類先悶燉一會,然後臨出鍋加入易熟的蔬菜即可。

大雜燴菜式非常好做,可以根據喜好加入自己喜歡的肉類和蔬菜。

組合二:主食+高蛋白食物+蔬菜同時混搭

3種不同食材同時混搭法的經典案例就是:炒飯。

蝦仁、雞肉、牛肉、三文魚等高蛋白食物,可以切成適口大小加進炒飯裡,不僅營養更全面,味道也很不錯。

韓式泡菜炒飯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像泡菜這樣本身自帶鹽分的食材,只需要在製作的時候加入少量的醬油調味,或是什麼調味品都不加,炒出來的米飯也是香氣十足的。

一鍋煮,營養又方便。

選擇麵條或者土豆、玉米等主食,再搭配蔬菜和高蛋白食物(魚蝦、肉類、雞蛋、豆製品),好吃又簡單。

自己不太會調湯汁的話,還可以用濃湯寶之類的調味品,但儘量別喝湯,減少鹽分攝入。

關鍵Tips:

1. 主食可以一次性多煮一點,提前分裝冷凍,要吃的時候取出加熱即可。分量的話,建議女生一頓80g左右,男生100g左右(生重)。

2. 菜場買肉時,請店家按照70g左右一份來切塊(電商購買可以根據包裝上的克數自己分切),回家後立即分裝冷凍。頭天晚上從冷凍室取出放置在冷藏室,低溫化凍可以維持較好的口感。

3. 蔬菜現買現吃最好,囤綠葉菜最多不超過3天,否則營養價值會大幅下降。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逐步建立合適的採購頻率。

2人世界

有次在盒馬鮮生線下超市買東西時,見到他們的衣服背後印著一句話:「誰不期待,一碗一筷的幸福呢?

當我們可以用食物表達愛,用餐桌時光來交流彼此生活、學習或工作中的喜樂與收穫,我們就能更容易走進彼此的內心。

我們可以一邊洗菜做飯一邊聊天,一次性做好兩個人的便當,也可以分工合作,更快速搞定家務。

烹飪建議

多一個人,就多了更多菜式的可行性,可以集中製作2-3道菜,豐富餐桌。

1+1組合:一葷一素

這是最簡單的搭配,但是記得素菜要比葷菜份量大,或者葷菜當中混搭大量蔬菜。

比如:一份涼拌菠菜、一份青椒雞肉丁。

1+2組合:一葷二素

兩個素菜中,其中一個是簡單方便的涼拌菜,比如:涼拌黃瓜、木耳。

這樣可以減少烹飪油的使用量,避免多道菜多次放油導致總熱量超標。

關鍵Tips:

1. 做2個人甚至更多人的飯菜時,蔬菜總量容易不足。有人做飯是不管肉菜有多少,蔬菜總是只有一道。需要在採購和烹飪時格外留意蔬菜的總份量。

2. 儘量按照1人食的模型去按人數,等比例增加食物份額,減少剩飯剩菜的概率。剩飯剩菜既不好吃、也不營養、還很浪費。

很多年輕人點外賣是為了省時圖方便,但卻忽視了我們可以在做飯的過程與自己獨處、或增加與家人的交談時間。

自製便當做出的不僅僅是飯,更是生活。

但願以上的分析,能喚醒你下廚房的欲望,找到自製便當的樂趣。

指不定你還是隱藏的烹飪大神呢!

相關焦點

  • 天天靠外賣養活的上班族看過來!寧波首發外賣報告【親測】
    菜飯量多,但是因為好吃都吃光了!(又要胖了%>_<%).這家店外賣的主題就是量足味美!配炸豬排有點幹,菜飯希望再溼潤一點,如果再送一碗湯就更貼心了。秋刀魚提前處理過肚子,方便剖開吃,味道還可以。送的日式小魚果很有讓人添瓶小酒喝喝的意思……(餵、上班不可以酗酒 TOT)
  • 去餐廳預訂還是自己在家做,外賣半成品也許是不錯選擇,今年年夜飯...
    而隨著厲行節約文明新風的不斷推行,外賣小份菜、半成品菜,也成為不少市民年夜飯的主要待選項之一。不少商家已開始預訂年夜飯「本來覺得今年過年晚,沒這麼早預訂年夜飯的,沒想到昨天聽朋友說,有不少餐廳已經可以預訂年夜飯了。」今天,家住漢口西北湖的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對於今年的年夜飯,她有點猶豫。
  • 美團外賣商家版,從來不點外賣,自己煮省錢還是點外賣省錢,餓了麼返傭
    畢竟是個窮苦的打工仔,平時點超過15元的快餐,心都在滴血,現在想減肥吃點輕食都不行 正在我糾結之際,同事給我推薦了這個公眾號,【能天天領外賣紅包】最低3元紅包。最高能領66元外賣紅包分分鐘讓你這頓變霸王餐!什麼?你還不知道怎麼領?那你就out了!!!隨著疫情好轉,國家政策紛紛鼓勵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推動消費復甦。疫情像為全社會來了一次「刀耕火種」,新的機遇隨病毒離場而萌發。例如各大外賣平臺推出了許多助力商家的幫扶手段,目的在於做大外賣市場。
  • 外賣試吃報告新鮮出爐!
    整體VI做的都很統一,從包裝盒、外賣袋子、桌布、餐具等等都很明顯有專業的視覺設計。一般第一次吃的話肯定是會拍照的,深諳朋友圈傳播之道。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外賣體驗。,吃了一半進行不下去了,用開水泡了烏龍茶還是挺不錯的,很清香,有點苦,感覺可以刮油。
  • 假期吃飯也不糊弄,我一個人的午餐,從不叫外賣,自己做乾淨省錢
    導讀:假期吃飯也不糊弄,我一個人的午餐,從不叫外賣,自己做乾淨省錢一個人的午餐通常吃得很隨便,前幾天是拼命清冷凍面點:用皮蛋芹菜煮湯底搭配鮮肉湯圓、或是酸辣湯餃,剛剛打開冰箱看到幾顆番茄放到皮有點軟,以及剩一點點的油封豬舌,拿來搭配可愛的蝴蝶面很剛好
  • 愛吃外賣的注意:日銷40萬盒的外賣料理包是這樣做的,還敢吃嗎?
    愛吃外賣的注意:日銷40萬盒的外賣料理包是這樣做的,還敢吃嗎?外賣行業,是近些年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而誕生的一種餐飲服務行業。如果是你忙於工作,完全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讓自己喜歡的飯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自己的面前呢,這就是外賣的好處。
  • 復工後決定自己帶便當,自己做的比外賣衛生,吃著放心
    外賣選擇性少,還特別貴,更怕增加接觸到病毒的概率,而且工業園區內的飯店也沒開門。小編真心建議大家,在這個特殊階段,大家可以嘗試著自己帶便當,乾淨衛生又安全。經過這次疫情想必大家也感受到了學會自己做飯是多麼重要。千萬不要偷懶吃泡麵,點外賣了。無論出於健康方面的考慮還是省錢,學會自己做飯百利無一害。專家建議注意營養均衡,多喝水,勤鍛鍊才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一起來學做一道菜吧。
  • 外賣自由是什麼梗 外賣自由是什麼意思?
    自打車釐子自由和香椿自由之後,現在又出現一個新鮮的詞語——外賣自由!很多人很納悶這個外賣自由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外賣自由這個梗。
  • 料理包做的外賣你會吃嗎?
    □記者劉廣輝  到了飯點,你是不是熟練地打開外賣軟體,思考今天「翻誰的牌」?別著急,你要點的外賣很可能是料理包做的。  《2020~2024年中國料理包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料理包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1.10億元。
  • 一個人簡單的午餐,不叫外賣,自己在家做,吃得清爽舒服
    中午一個人在家,到吃飯的點上,才想起來自己該弄些什麼吃的,從來沒有叫過外賣,也不喜歡叫外賣,大熱天的又不想出去吃,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就吃什麼吧。
  • 吃來吃去,我還是最喜歡翻牆拿來的三茶外賣
    我跟舍友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渾渾噩噩地等到飯點,打開美團,為點什麼外賣而傷腦筋。其實,學校周邊的外賣,我已經光顧得差不多了,沒有特別驚豔的卻不乏難吃到想哭的(不知道是因為我太嚴格了還是我的點單技術不行)。「你叫了什麼外賣?」「想吃炸雞...""這不好,昨天才吃過,要節制。」「那點啥?」
  • 外賣自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點外賣為什麼越來越貴
    作為一個喜歡美食的人,小編總是會跑到外面去尋找美食來填報自己的胃,當然有時候也會點外賣,這樣其實也很方便。最近在抖音和微博上就出現了一個和外賣有關的新詞,叫做「外賣自由」。那麼這是啥意思呢?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 外賣到底是takeaway還是takeout?
    「外賣」這個詞,用英語說你習慣怎麼表達? 我非正式地調查了一下身邊的人,大多數人都說是takeaway.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外賣」這個詞英語怎麼說。
  • 長期吃外賣對身體有多大損害?
    很多人喜歡吃外賣,因為外賣味道不錯,香。但是你知道長期吃外賣對身體損害有多大麼?長期吃危害還是很大的。為什麼這麼說?以前我也喜歡吃,味道好,費用低,但是後來我接觸到做外賣的店鋪和看到一些店鋪加工食品和用油,後來我就基本不吃外賣了,對健康來說風險有點大。
  • 做外賣是加盟平臺好,還是自建外賣平臺更好?
    民以食為天,餐飲是一個永不衰退的行業,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人人自危的時段裡,餐飲以接駁網際網路的形式,通過轉型線上以「外賣」之勢也是做得風生水起。從用戶流量來看入駐平臺毋庸置疑的優勢就是不缺流量,畢竟都是燒錢圈過地的主,全中國人民點外賣的習慣都是那些大佬燒錢培養出來的,用戶流量自然是不缺的;自建外賣平臺不管是從知名度還是用戶信任度來說,會差很遠,但是沒關係,這些都可以通過宣傳、營銷、服務、口碑等慢慢積累流量。
  • 外賣?還是自己做便當吧
    天天吃泡麵嗎?不太健康!點外賣?不利於個人防護!還是在家自己做上一些可口的美食!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下飯的菜。番茄燒牛肉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老少皆宜,這個季節多吃點牛肉,對身體還是很不錯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多吃點有助於身體健康,孩子多吃,還能長個,增加抵抗力。
  • 報告:外賣咖啡高速增長,又「冷」又「苦」更受青睞
    原標題:《2019中國咖啡消費進階趨勢》報告顯示:外賣咖啡高速增長 又「冷」又「苦」更受青睞2018年,線下外賣咖啡蓬勃發展,整體外送咖啡的訂單量保持高速增長,增幅達到60%。精品咖啡在線下逐漸走出小眾市場,2018年接入線上餓了麼星選的咖啡品牌基本都以連鎖精品咖啡店為主。
  • 除了自己做的瘦身餐,這樣吃外賣也能瘦...
    外賣的東西就一定是不健康、油膩、高熱量的化身嗎?1、火鍋店一起吃火鍋。可以選鴛鴦湯底,自己點一些基圍蝦、牛肉、雞肉、青菜、菇類、豆製品、土豆,下在清湯鍋底。朋友吃什麼隨他喜歡,什麼口味他高興就好。你吃的放心,他吃的開心,其樂融融。
  • 一菜一湯的一人餐,不吃外賣,在家自己做,好吃又實惠
    一菜一湯 的一人餐,不到20元,在家自己做,好吃又實惠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盼星星,盼月亮,其實最喜歡的就是周末。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去走走,不做飯可以給自己放假。但是,這周家屬說周末要加班,一聽心裡就有些不高興了。但是,為人妻的我應該理解家屬也不容易,所以不能給他添堵。平日裡,家屬不回家吃飯,一個人很多時候,我是湊合著吃,要麼點一份外賣,要麼吃一些速食,比如酸辣粉或者泡麵。最近腸胃有些不好,所以也不想吃外賣。一個人在家,也想好好吃飯,把飯吃好。
  • 外賣自由是什麼梗和意思 車釐子和香椿自由後出的新詞
    不少網友稱自己現階段外賣自由,已經達到外賣自由,但是有些人不懂外賣自由是什麼疑似?外賣自由是什麼梗?分享下外賣自由的意思。  外賣自由是什麼梗  外賣自由指的是自己的財富程度,可以達到隨意點不同價格的外賣了,按照自己喜好選擇外賣,而不是考慮價格之類的,也就是說一種有錢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