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酒的名頭很大。
《水滸傳》和《金瓶梅》兩本書,在描寫「武松打虎」的章節時,為了烘託武松的勇猛,對景陽岡的酒館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描寫,景陽岡酒也隨之四海聞名。
幾百年來,景陽岡所在地世代釀酒。
1950年,山東聊城市陽穀縣政府把分散在景陽岡四周的造酒小作坊集中起來,在縣城建起了一座酒廠,即現在的景陽岡酒廠。景陽岡人深掘民間傳統的釀酒技術,積極借鑑名酒廠的先進經驗,使景陽岡酒廠興盛了起來。
目前,廠區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企業擁有總資產2.5億元,具有年產1萬噸糧食酒的生產能力,可生產濃香、醬香、兼香、清香四大系列近100個品種的景陽岡系列白酒。茅盾、韓美林、舒同、李苦禪、劉海粟、吳作人、歐陽中石等文化名人為景陽岡酒題贈的墨寶詩文不下百餘件,成為景陽岡酒文化的珍品。
建廠幾十年來,榮譽無數。從公開的資料開看,發展還算穩定,但令人鬱悶的是,這個口口聲聲稱好漢的酒,行事風格卻一點都不磊落。
聲名鵲起的「賤賣」沒有下文
說起景陽岡酒,近年最有名的就是發生在2013年的賤賣風波。
當時,山東景陽岡酒廠100%國有產權掛牌交易信息出現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網站上,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陽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擬以2495.8萬元的價格出讓其持有的景陽岡酒廠全部國有股權,酒廠法定代表人、廠長徐懷謙擬受讓51%,劉進文、孫瑞忠、趙傳新三位副廠長各擬受讓10.3%。假如這事悄咪咪的完成了,當時的酒廠管理層就會以2044萬元的成本買下酒廠81.9%的股份,成為景陽岡酒廠的新主人。
根據當時媒體的報導,其酒廠員工說2012年企業的銷售額就達一億多,酒廠的實際價值肯定要比兩千萬要多。
酒廠好端端地為什麼要賣?酒廠為什麼只值兩千多萬?為什麼受讓人都是酒廠的領導呢?……疑團重重。
當這宗交易被媒體報導之後,輿論一片譁然——這不是典型的國有資產流失嗎!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直至現在隨便一搜索,相關信息依然還有很多。
最終結局是什麼呢?並沒有公開報導,只是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的網站上,留下了2013年9月11日景陽岡酒終止交易的通知。
這宗交易因何而起,為何而停,沒有任何的公開解釋。
從天眼查上來看,景陽岡酒現在依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國企,法人變成了「賤賣」新聞中的一位副廠長——趙傳新。
重新提出混改,但行事悄悄咪咪
景陽岡酒又要混改了,但是公開消息非常之少。即便是在景陽岡自家的官網上,也沒有絲毫痕跡。
筆者在陽穀縣的官網上,發現了這樣一篇題為《關於山東景陽岡酒廠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的說明》的信息,其中寫道「2019年,山東景陽岡酒廠下屬子企業景陽岡酒業與宜賓川興酒業正式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進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質操作程序。目前,混改工作正在進行中。」這條信息的發布時間是2019年11月。
陽穀縣官網上的另一條信息也證實了此事。《陽穀縣財政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責任分工落實情況》中寫道「積極促進景陽岡酒廠混合所有制改革,景陽岡酒廠與宜賓川興酒業已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選定泰山資產評估事務所、泰山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進行審計和資產評估,出具了評估報告。」
都對企業進行審計和資產評估了,這應該不算是小事了吧,但對此事景陽岡酒一直都三緘其口,不願提及。混合整改也不應該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啊,為什麼就不提呢?
說到混合整改,近年在酒行業中還是挺熱門的。山西汾酒的混改就做得非常成功,成為了汾酒近年強勢崛起的重要支撐。景陽岡酒實施混改難道不是為了下一步的發展?既然是為了下一步的發展,為什麼對這樣的好事閉口不談呢?
另外,景陽岡選擇的混改夥伴宜賓川興酒業也非常奇怪。在中國白酒圈內,宜賓川興的名氣非常一般,甚至不如景陽岡酒,為什麼會選擇它作為混改夥伴呢?能給景陽岡帶來資金?還是可以帶來市場呢?百思不得其解。
從縣政府官網的行文來看,這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真相是什麼?我們同樣也不知道。
景陽岡酒賣得怎麼樣也是一個謎
景陽岡酒到底賣得怎麼樣,可能是一個永遠的謎吧!
酒企對自己的銷售額、利潤一直秘而不宣,即便是在2013年準備出售企業的時候,公開的資料裡也沒有這兩項數據。從公開的新聞來看,景陽岡酒近年好像拓展得很不錯。起碼在魯酒的江湖之中,還是有些地位的,有些報導稱它為魯酒振興的樣本。
景陽岡酒現在旗下有三個系列:「景陽岡」「透瓶」「賴茆」。
有「武松」幫忙的「景陽岡」系列,名氣自不用說,很多人都願意買帳。
「透瓶香」在中國古典書籍中出現的頻率比「景陽岡」還要高,也是一個金元寶。
令我無法理解的事,景陽岡酒居然抱著「賴茆」不撒手。這個品牌,很明顯就是蹭大腿啊,與康帥傅之於康師傅;娃啥啥之於娃哈哈;雷碧之於雪碧……,有何區別,這種拼夕夕的路子,也會有前景?
景陽岡酒到底賣得怎麼樣,雖然沒有公開信息,但蛛絲馬跡還是有的。有報導稱景陽岡酒的董事長說「近幾年來,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的企業效益以年均30%的增長份額,實現了企業效益的穩步增長。」如果這個說法可信的話,景陽岡酒現在的年銷售額應該在6億到8億之間。
有新聞說,景陽岡酒建起了萬畝有機高粱種植基地,要在原糧上下功夫。
這裡我們做個常識普及。在中國白酒界,真正能完全拿有機糧釀酒的,貌似只有茅臺一家了。其他百億級別名酒企都在努力,但是完全拿有機糧釀造實在太難。
景陽岡酒敢在原糧上和一堆百億企業看齊,氣魄不小。
一葉知秋。景陽岡酒會做有機糧基地,就說明它企業本身並不是特別缺錢;其次他肯定要在酒的品質上做文章;未來的景陽岡酒肯定更傾向於高端路線。
如今的景陽岡酒正在進行布局,不論是酒的品質還是酒的市場,似乎都在發力。多家媒體報導稱其為魯酒復興標杆,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
既然都是魯酒振興的標杆了,那麼作為標杆,一條好漢,磊落一些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