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人體常按這兩處穴位,勝過喝「十全大補湯」!

2020-12-23 騰訊網

​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報導,前北京鼓樓醫院針灸科主任張士傑因擅長用太溪穴及針藥配合治療疑難雜症,被譽為「張太溪」。

▲國家級名老中醫張士傑幫患者按揉太溪穴。

在北京協和醫院,某資深新聞人士,肺癌晚期,高位截癱,食水不進,排洩不通,生命垂危。在多方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請張士傑主任為其針灸治療。

張士傑主任針刺太溪穴,一針紮下去,病人尿液即從導尿管中流出,針出即止,在場專家教授無不驚嘆不已。經針灸治療5次後,病人飲食正常,身上插管皆除。

北京最貴醫生:太溪定生暖

太溪穴為什麼這麼神奇?在中醫看來,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補腎陰,又補腎陽。太溪穴不但是腎經的大補穴,還是全身的大補穴,補先天之本就得從太溪穴開始。 除了「張太溪」,北京還有位名醫也十分鐘愛用太溪穴治病。

北京最貴的醫生武國忠的著作《活到天年》中寫道:人體老生寒,太溪定生暖。凡是寒涼體質的人,都不妨通過常炙太溪穴,讓溫暖的生機進入寒體之內,讓「體內的冰雪」變成春天的涓涓細流。

有人經常咽喉幹,喝水也不管用,沒有唾液,這是腎陰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補上腎陰

有的人腎絞痛,尤其是體內有腎結石的時候腎絞痛,那麼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腎絞痛。

有人痛風、尿酸過高,這是尿裡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從源頭把這個問題解決。有人得了腎炎,排不出尿來,揉太溪穴也能幫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還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腦受傷,它還有輔助調養的功效。因為腦髓是腎所主,跟腎經有極大關係,所以要想調養後天受傷的大腦,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厭食症。古人管厭食症叫飢不欲食,看到吃的東西雖然餓,可就是吃不下去,這也是腎虛造成的。因為腎經的循行路線是從喉嚨直接通著腸胃,所以太溪穴還能治療厭食症

還有像胸悶、支氣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為腎經都經過這些病所發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腎虛的一種表現。而打通腎經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內的各種老化症狀

取穴:

太溪穴在腳內踝後緣的凹陷當中。揉太溪穴時,很多人根本沒反應,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什麼反應都沒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這時,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

太溪穴作為原穴,能夠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但調動起來後一定要把它儲藏起來,即儲藏到湧泉穴,這樣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

像每天搓腳心、做金雞獨立、泡腳之類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腎經,引火歸源。

常揉復溜穴相當於吃六味地黃丸

復溜穴就是要讓停留下來的水又重新流動起來。當人體內有淤血時,尿液、汗液和痰溼這些髒東西就會停留在體內不流動了。

復溜穴有降血壓的功效。

▲輕度靜脈曲張患者,按揉復溜穴效果明顯。

靜脈曲張就是血液長期淤在那裡沒有回流造成的。如果是在剛淤的時候刺激復溜穴,效果會很明顯。

復溜穴是治眼疾的要穴。當您有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眼睛脹痛、上眼皮無力等問題,揉復溜穴都管用。

復溜穴能治哮喘。偏於虛寒的就去灸復溜穴,偏於實熱症的揉揉即可。

復溜穴能治療自汗、盜汗之症

復溜穴能治療腹瀉腹痛。腹瀉是因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腸的結果。揉了復溜穴之後,尿道一通,腹瀉自然就好了。

取穴

患者應正坐或者仰臥。復溜穴位於小腿裡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腎多虛證,「虛則補其母」,復溜為腎經的母穴,因此具有滋陰補腎、填精益髓之功。

十全大補穴組合

太溪、復溜兩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無禁忌,常相配而用,哪個穴位敏感就先揉哪個穴,然後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

若再同時在腎俞、關元、氣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劑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補湯了。

相關焦點

  • 這幾個穴位組合在一起,效如中藥「十全大補湯」!
    > 將幾個腧穴組合,形成與中醫名方功效相似的針灸處方。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因為按我國農曆推算,自冬至起即進入三九寒天。此時是一年中人體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因而中醫理論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當節氣運行到這一天,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逐漸生發,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使其發揮滋補功效。
  • 十全大補湯,讓你精力充沛,面若桃花!
    ,但江湖上一直有它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在聊十全大補湯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問題,哪一類人不能補?、舌質淡白;這些症狀都說明氣血不足,那麼這些人就需要進補,就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中成藥:十全大補丸)配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白芍、熟地、當歸、川芎、黃芪、肉桂這個方子其實就是「四君子湯」加上「四物湯」,然後再增加了補氣的黃芪和溫陽的肉桂,氣血雙補的同時溫陽,讓身體的陽氣更旺盛一點,藥物的效力更強!
  • 素食十全大補湯
    素食十全大補湯,滋陰補陽,改善寒性體質近年來,我們有許多朋友因為體寒而患病,而不知以何來補身體,適有一位長者,她介紹了改變她一生體質的妙方
  •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名之為「十全大補湯」,乃以其煎煮後之湯液而定。《傳信適用方》成書於1180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著成書於1085年前,「十全大補湯」見於1279年增補的《續添諸局經驗秘方》,以年代汁,本方正名當為「十全散」,但現以「十全大補湯」為知名。
  • 十全大補湯 做法一
    微信號:baotangdaquan8近年來,我們有許多朋友因為體寒而患病,而不知以何來補身體,適有一位長者,她介紹了改變她一生體質的妙方,這就是用中藥做湯底的十全大補湯,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藥補還不如食補這個硬道理。現在就讓我們分享給各位朋友們!
  • 大雪節氣必喝的「十全大補湯」,一碗抵10片面膜!
    臺灣人有大雪節氣喝十全大補湯的習慣,當年第一次喝,都喝暈了,因為實在是太補啦!去年冬天,素食星球小夥伴也做了一次十全大補湯,並且記錄下來了製作的過程。今年還是要和大家力推一下這個食譜!十全大補湯,顧名思義有十味大補的藥材,其中有「四君子」即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四物」即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
  • 秋喝一碗湯,遠離秋季病,這十款湯,記得常喝
    秋天常喝湯能補肺潤氣,防治呼吸系統疾病,還能提高免疫力!俗話說「一秋腎三虛」,一年當中,秋天是最容易出現腎虛的季節,尤其對比較瘦弱的人來說,勤喝湯可以滋陰補腎,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秋天易發生口乾眼乾、皮膚騷癢等症狀,這是脾虛的表現。脾能產生津液,潤澤全身,脾虛可以通過常喝湯來改善。
  • 常按10穴位永不生病
    導語: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沉澱,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
  • 立冬食療 | 十全大補湯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老百姓說來一個十全大補湯,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到底是包含哪些補品在裡面呢?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怎麼食用呢? 這個是有說法的。在十全大補湯前面呢,有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合起來就是一個八珍湯,另外還有兩味藥,共十味藥材。
  • 艾灸補氣血,比十全大補湯還有效!
    補氣血除了可以在平時的生活和飲食上進行調理,還可以從艾灸這些穴位入手。補氣為補法之一...常選氣海、中脘、足三裡等穴,補中氣、助健運;以關元、氣海、足三裡、百會、脾俞等穴,補中氣,升舉下陷;以氣海、合谷、大椎等穴,補衛氣,固表斂汗。
  • 腹部是六腑所在,常按這兩個穴位,通三焦,補元氣,全身通暢!
    你身上藏著9個健康窩,常拍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別小看了這些健康窩。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出現不適,都會按摩眼窩、頸窩、腰窩、腋窩等「養生窩」,常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耳窩位於耳垂後凹陷之處,是人體翳風穴的位置。按揉翳風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預防風邪入侵身體;還能寧心安神,緩解暈車;此外可以起到聰耳的作用。
  • 給吃素體寒的朋友們推薦一款素食【十全大補湯】
    近年來,我們有許多朋友因為體寒而患病,而不知以何來補身體,適有一位長者,她介紹了改變她一生體質的妙方,用中藥的十全做為湯底,配合時令菜做成十全大補湯,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常吃大補湯,結果把多年的體寒症徹底改變。
  • 四君子湯,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哪個更好?
    那麼,您就可能需要看看這篇文章了。現在人身體問題歸結起來,除了壓力大導致的失調之外,還有兩種,一種是過剩,吃得太好了,痰溼蓄積,這種人,絕對是不能補的,一般需要清淡飲食,需要放鬆情緒。我常常對他們說,您最適合的飲食,是蘿蔔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鍛鍊。
  • 氣血不足之十全大補湯
    此時,可以休息,但是,對於有的人,僅僅休息是不夠的,可能還需要滋補,這個時候,會用到一個經典的方子,叫「十全大補湯」或者「十全大補丸」。今天就和公安醫院毛喆醫師來了解一下:十全大補湯是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加味的一個組方:四君子湯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道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那麼,您就可能需要看看這篇文章了。現在人身體問題歸結起來,除了壓力大導致的失調之外,還有兩種,一種是過剩,吃得太好了,痰溼蓄積,這種人,絕對是不能補的,一般需要清淡飲食,需要放鬆情緒。我常常對他們說,您最適合的飲食,是蘿蔔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鍛鍊。
  • 你不知道的十全大補方——穴位針灸方
    針法是把毫針刺入患者身體某一穴位,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 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燻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針灸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國醫學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中國於2010年11月16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 女人艾灸這4個穴位,等於每天到美容院做保養,喝四物湯!
    一、補血養血,不止四物湯! 習慣保養的女性大約會知道「四物湯」,因為那是一種據說喝了之後比做美容效果還好的湯。的確,「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一味湯藥,有補血、行血、活血功效,對人,尤其是對女人,既養顏,也養生。
  • 3個穴位常按按,養出好脾胃
    不良的情緒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生氣、緊張會令胃酸分泌增多,導致人體消化不良。我們常看到那些容易生氣、情緒敏感的人,在情緒不佳時往往會有食欲不振、胃脘脹滿、身體消瘦等問題。1、紅糖姜水紅糖100克,姜20克。將姜洗淨,切片狀;煮一鍋開水,放入薑片和紅糖,煮30分鐘即可。民間素來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伏天吃薑生發陽氣,祛溼排毒。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中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那麼,您就可能需要看看這篇文章了。現在人身體問題歸結起來,除了壓力大導致的失調之外,還有兩種,一種是過剩,吃得太好了,痰溼蓄積,這種人,絕對是不能補的,一般需要清淡飲食,需要放鬆情緒。我常常對他們說,您最適合的飲食,是蘿蔔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