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什麼是「天問」?

2020-12-26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今天,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天問」,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它也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寫的一首長詩。這首詩講的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對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對真理執著的追求。


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從天地之晦明,到人世之更遷;從九州之山川,到八方之湖海;從四時之送替,到萬物之生死……屈原思索著太陽運行的軌道、月亮的周期、天體星辰的構造規律、白晝與黑夜的周期性變化、南北極北鬥七星,幾乎天上人間,無所不納。


面對來自幾千年前的提問,今天的中國正在解答。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完成16個月晝的科學探測工作;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我國首次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等多項任務正在實施;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專項正在建設;高分、北鬥在疫情阻擊戰中精準標繪、高精度定位……中華民族對星辰大海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標識「攬星九天」以「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為整體概念,圖案整體傾斜向上,既飽含動感、氣韻流動,又充滿向上的衝擊力,代表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的精神。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每個行星以各自的特徵色呈現。行星鑲嵌在C形軌道之上,如同星空中的鑽石閃耀光芒,等待中國人伸手摘星。


一條條開放的橢圓形軌道構成了獨特的字母「C」的形象,包含了三層含義,一是「China」(中國),代表「中國」開展行星探測;二是「Cooperation」(合作),代表「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精神;三是「C3」,行星探測工程設計最重要的物理量,是深空探測運載能力和探測器到達地外天地能力的重要表徵。


古人的追尋和今人的探索,以「天問」遙相呼應。據悉,今年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對火星實行「繞」「落」「巡」探測任務,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裡程碑,也是我們走向深空探測的新起點。火星你好,宇宙你好,我們來了!


編輯 劉佳妮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字揭曉!網友:好聽又霸氣!
    2020年4月24日,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宣布,今年我國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據介紹,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並以「攬星九天」作為工程的圖形標識。
  • 以我青春力量,託舉「天問」夢想——走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背後...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成績背後,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青年人是重要參與者。
  •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介紹,「天問」來自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於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升空成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火星探索以往失敗率過半!中國即將開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會怎樣
    花幾分鐘懂點兒啥,遇事不慌咱明白 這是太空懂點兒啥的第2篇原創 屬於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於7月份正式開始,個人判斷當然是勝利登陸火星啊!
  • ...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
    2020-09-21 08:13:01來源:FX168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如同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一樣能探測人體微小腫瘤的PET-CT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中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首次應用!鋰氟化碳電池組為火星探測之旅提供源源能量 | 火星探測
    首次應用! ▲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基地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助力「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數據在天津接收
    相比於探月工程最長40萬公裡的數據信號接收距離,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最遠將接收來自4億公裡外的數據信號,距離增加1000倍,也給數據接收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李春來表示,從火星來的信號衰減非常厲害,沒有這個大口徑的天線,就不能完成數據接收的任務。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胖五發射」:中國執行地外行星探測發射任務的裡程碑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簡稱「胖五長五」,網友稱之為「胖五」)在中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點火起飛,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轉移軌道,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除此之外,火星探測任務需要建立火星離地球比較近的位置關係,此間的時間窗口足有26個月。「除了本次中國發射,阿聯已經發射,美國馬上也會在這個時間點發射。」錢航說,火星探測發射時間都會在這個時間點,錯過就要等到2022年。 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發射任務,後續經過7個月長途跋涉,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環繞飛行,等待合適的著落點。
  • 百度宣布啟動追蹤火星計劃,以特殊身份加入上述中國火星探測工程...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宣布啟動追蹤火星計劃,以特殊身份加入上述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相關項目
  • 美國毅力號將攜帶核電池前往火星,中國天問一號為什麼不用?
    中國的火星車為什麼不像「毅力號」一樣,採用核電池?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初探火星,暫無必要旅行者號核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深空探測,比如美國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號。那麼此次天問一號訪問火星,為什麼沒有採用同位素電池?因為火星的晝夜時長與地球差別不太大,而且晚上低溫會比月球上好一些。短時間的低溫對探測器影響不會太大。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希望,挑戰地獄難度火星探測
    一、「螢火一號」,「借腹生子」的絕望螢火一號,是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我們稱為『熒惑』,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 ...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專家解讀:成功升空技術特點和難點是什麼?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朱永)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趕赴一場火星之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二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正常,預計於2021年2月份抵達火星。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九章」問世,2020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現今廣泛分布於臺灣海峽、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的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的福建及毗鄰,也可以追溯到8400年前。這一人群,按照最新的基因分析,並不是以前一些學者懷疑的幾萬年前就來到中國的古人群。3、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夢想。
  • 第一次挑戰就上最高難度,為什麼中國不能缺席火星競賽?
    不出意外,天問一號將於7月23日發射升空,旨在完成「繞、落、巡」三階段探測任務。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首次探索火星就一舉完成火星著陸的國家。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航天六院3000N發動機首...
    央廣網西安8月2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張美書)2020年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