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2019年收入破900億,常溫奶滲透率達84.3%,疫情影響短暫!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講壇

4月28日收盤之後,伊利股份公開了2019年年度報告,收入突破900億元關口,並呈現雙位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2019年,伊利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02.23億元,同比增長13.41%;淨利潤約為70億元,增幅在7.73%左右。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展現出絕對領先的規模優勢和持續穩健的增長能力。

伊利股份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報告期,公司積極把握市場發展機遇,在堅守「伊利即品質」信條、執行「品質領先」戰略的同時,繼續以創新發展和拓展國際業務為突破,深入貫徹「精準營銷、精益運營和精確管理」策略,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推動業務穩步增長。

「疫情讓世界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考驗著我們如何用一種更可持續的方式來實現發展。」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表示,2020年,伊利股份將迎難攻堅、築新致遠,繼續發揮全球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創新優勢、渠道優勢,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常溫奶市場滲透率超過84%

目前中國乳製品行業存在人均消費量低於世界水平1/3,城鄉間消費差距及消費結構不均衡等現狀,中國將成為世界乳製品消費最大的潛在市場。

同時,由於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迎來跨越發展,中國乳製品行業保持穩步發展態勢,乳製品的市場滲透率繼續提升,且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快速提升之中。

以伊利股份為例,2019年,其液體乳、奶粉及奶製品和冷飲產品,分別產生營業收入約為737.61億、100.55億和56.32億元,同比增幅各在12%、25%和13%左右。

華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伊利股份繼續憑藉強大的品牌、渠道和原奶掌控力,持續搶奪份額和提升產品結構,實現量價齊升,不斷提升市場佔比。

報告期,伊利股份著力構建全新的鄉鎮村業務發展模式,因此,其在全國的市場滲透率得到持續提升。

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伊利股份旗下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84.3%,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9個百分點。同期,伊利股份所服務的線下液態奶終端網點已達191萬家,同比增幅在9%以上。

「液態奶尤其是常溫奶一直都是為伊利股份的增長核心引擎,安慕希、母品牌雙雙邁過200億元關口,優酸乳、金典紛紛突破百億元,10個子品牌銷售超過10億元,」一位乳企人士告訴《五穀財經》,伊利股份率先啟動高端化戰略,不斷進行產品升級和新品研發,不僅提高了收入規模,也保證了利潤水平。

近年來,乳製品行業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消費者更加注重營養、健康和新鮮的產品,這直接催生了諸多細分市場。

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19年,成人奶粉、有機乳品、低溫牛奶細分市場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27%和15%左右。

為了迎合新的消費需求、搶佔細分市場,「金典」夢幻蓋有機純牛奶、「金典」有機脫脂純牛奶、「金領冠悠滋小羊」嬰幼兒配方奶粉、「金領冠塞納牧」嬰幼兒有機配方奶粉、「伊利」兒童奶酪棒、「伊利」馬蘇裡拉芝士碎等新品相繼上市,截至目前,市場表現良好。

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19年,金典有機常溫液態奶產品零售額市佔份額為45.7%,在對應的細分市場中位居首位。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行業人士向《五穀財經》指出,有機乳品、鮮奶、奶酪等細分市場相繼崛起,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龍頭乳企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研發能力和渠道滲透率,可以更好地分享行業紅利。

新品類、新業務將成為增長引擎

由於需求不斷增長,加之產業消費升級,中國的大健康領域發展前景廣闊,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20年,健康產業總規模將突破8萬億元,2030年將突破16萬億元。

而伊利股份也在積極拓展新業務,加快大健康產業布局,比如2019年,伊利股份首創推出了「伊刻活泉」火山低溫礦泉水和「伊然」乳礦輕飲新品。

另外,一款行業首創的「乳礦」新品「伊然」,創新性提出「乳礦」概念,伊利股份將源自牛奶的礦物質帶入大眾視野。

而在此之前,伊利股份已經推出植物蛋白飲料「植選」系列豆乳,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如今,伊利股份的健康飲品事業部已初步形成了乳酸菌飲料、飲用水、礦乳飲料的產品布局,大健康版圖日趨完善。

同時,伊利股份依託歐洲及大洋洲創新中心,實現在健康食品領域對前沿科技的全方位探索,比如引入共創模式,於母嬰營養研究、益生菌等專業領域持續發力,相關研究成果應用於多個產品系列,在成功呵護消費者健康的同時,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有效推動了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

在潘剛看來,「未來的伊利將是橫跨大健康領域內多品類的布局者;將是帶動健康食品行業發展的引領者;將是消費者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

數據顯示,2019年,伊利股份的新品銷售收入佔比19.4%,較上年同期提高了4.6個百分點。可見開發新品類、拓展新業務,已經成為伊利股份的「後備力量」。

開源證券則在研報中表示,目前伊利股份已經上市了乳礦飲料、奶酪、乳脂、包裝飲用水等多種新品,預計成長空間更加廣闊,並將成為伊利股份新的增長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疫情因素影響,讓中國乳業面臨巨大挑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乳品行業上下遊各個環節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據《五穀財經》不完全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燕塘乳業、莊園牧場、新乳業等部分乳企的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不過,從3月開始,大中型乳企的市場銷售已經陸續恢復至正常水平。

招商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伊利股份的液態奶、嬰配奶粉業務,均體現了較強的渠道穩定性,隨著3月下線市場的恢復,綜合網絡優勢再度發揮,社區電商業務也有新突破,份額優勢將持續拉大。「疫情只是短暫影響,伊利股份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並未改變。」

相關焦點

  • 伊利去年營收破900億,將探索新興渠道切入居家消費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4月28日,伊利股份發布2019年財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為902.23 億元,同比增長13.41%;淨利潤為 69.51 億元,同比增長7.73%。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液奶、奶粉、冷飲三大板塊增長穩健,大健康產業建設、全球產業鏈布局持續推進。
  • 伊利股份:多元優勢鑄造乳企龍頭,未來戰略目標平穩推進
    產業鏈情況:原奶價格緩慢上行,雙寡頭競爭格局趨緩,下遊飲奶需求空間仍較大。上遊方面,目前我國奶牛存欄數及單產量處於國際中間水平,還有提升空間。原奶價格自2016年後進入長期小幅波動上行態勢,短期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但長期終端需求不變,隨著疫情減緩,預計原奶價格將持續回升。中遊方面,雙寡頭競爭格局已經成熟,且因疫情影響集中度不斷提升。
  • 【龍馬研究】液態乳行業:UHT奶、巴氏奶、酸奶與植物奶
    ,20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奶價微跌後又觸底反彈,目前奶價處於歷史高位。,導致進口放緩;2020年主要受疫情影響,大包粉進口貿易前期被中斷,影響進口原奶的供應。2015-2019年CAGR達9.2%,單價CAGR達3.2%,銷量CAGR達5.9%,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巴氏奶行業增速從2015年的6.1%提升到2019年的11.6%,行業增長進入加速期。巴氏奶行業巴氏奶消費佔飲用奶消費比例持續提升,從2014年的8.3%提高到2019年的13.2%。
  • 伊利殺入燕麥奶市場,它能後來者居上嗎?
    伊利在上述大會上介紹,植選燕麥露將以「高膳食纖維」「零添加蔗糖」作為核心賣點,並選用100%陽光燕麥酶解而成;植選植物酸奶則以更加精準定位切入市場,選用天然椰漿,使用伊利的專利菌種發酵,不添加蔗糖,並宣稱該產品為國內首個常溫椰漿發酵型植物酸奶。目前伊利方面尚未對外披露這兩款產品的售價、鋪貨渠道等具體信息。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截至11月16日收盤,伊利市值達2331億元,蒙牛市值1627.95億港幣,折合人民幣1386億元,比伊利少了近1000億元。 2019年,伊利與蒙牛在常溫液態奶市場的佔有率分別是37.8%和27.2%,二者之間差距比較明顯。 產品端的數據更說明問題。 伊利目前手握三大「百億級單品」,分別是伊利純牛奶、安慕希和金典,還有11個銷售額過10億的「爆款」單品。
  • 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
    早在2015年,伊利就邁入了600億俱樂部,淨利潤46.54億元,實現雙增長;而蒙牛總收入卻同比下降2%至490.265億元,跌破500億元,淨利潤同比微增0.7%至23.67億元。據2016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蒙牛全年銷售收入達5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但是淨利潤卻出現大幅虧損7.51億元。
  • 200億超明星單品安慕希背後的伊利造「星」能力
    A股節後開盤出現大幅震動,在本輪波動中,健康食品龍頭伊利股份因「扛得住、漲得快」的表現被投資者關注:2月3日,伊利股份開盤後,便被大量主力資金吸籌,股價從開盤27.70元漲至收盤的28.38元;2月4日,伊利股份高開於28.66元,截至當日收盤,上漲4.09%,抗風險性優勢凸顯。
  • 伊利蓄勢前行:健康飲品企業再崛起 乳業龍頭全球織網
    2014年時伊利總營收為544.36億元,到2019年這一數字已高達902.23億元,5年時間,公司總營收增長65.74%;同期,公司淨利潤也從41.44億元增長到69.34億元,增幅為67.45%。而在今年上半年,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及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很多行業帶來了持續影響,但是伊利憑藉著二季度業績強勁復甦,實現了遠超行業的高速增長;上半年營業總收入達475.28億元,扣非淨利潤37.66億元,同比增長7.02%,展現出強大的系統性抗風險能力和內生增長確定性。
  • 蒙牛2019年營收近800億,疫情影響今年二三月銷售
    按蒙牛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其他四大業務板塊來看,佔比最的高液態奶收入678.78億元,該板塊包括特侖蘇、純甄等常溫主力大單品,以及優益C、冠益乳等低溫大單品。財報中,蒙牛重點提及了針對高端鮮牛奶布局的兩大品牌每日鮮語及現代牧場,讓其鮮奶業務實現了3位數增長。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文/華商韜略 廠工4月28日晚,伊利股份同時公布了兩份財報。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伊利股份總收入超過900億,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而這,距離蒙牛公布財報剛剛過去一個月。財報還顯示,報告期伊利乳業淨現金流達到84.55億,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預收款項則為125.31億,同比增長86.84%。
  • 伊利再度加碼植物奶市場,背後的原因是……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預測,2019 年全球植物奶市場的銷售額約在 140 億美元,並將以 8% 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 2029 年將達到 300 億美元。[2]AC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8 年美國植物奶銷售額達到 16 億美元。2018 年植物奶增速為 9%,而 2017 年時植物奶的增速僅為 3% 。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
  • 漲價窗口點燃萬億乳企 「奶茅」伊利24年暴漲500倍...
    與此同時,券商的一份調研走紅,稱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此次乳業公司集體沸騰之前,國內乳企在SARS、三聚氰胺、新冠疫情等衝擊下走出了一條獨立的發展道路。2003年的非典讓液態乳品在中國15個城市家庭食品購物籃中的比重同比增加2.5個百分點。
  • 乳業界「茅臺」:伊利股份突然跌停為哪般?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各行各業,乳品銷售遇阻,部分終端網點關閉,小區、社區封閉,學校延遲開學等,對學生奶渠道、訂奶上戶渠道和部分經銷商渠道的短期動銷和收入帶來負面影響,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3月份,乳製品銷量分別下滑5.44%、2.02%。 傳導至伊利身上,整個一季度營收下滑了10.71個百分點至206.53億元,淨利潤幾近腰斬,降幅達49.78%。
  • 搜索總市場滲透率達15%日均檢索量破2億 360移動搜索流量增長100%
    360搜索不只是PC  移動端流量持續攀升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移動搜索用戶突破七億,達到7.05億人。作為國內第二大搜尋引擎,360搜索在移動端的市場滲透率達15%,日均檢索量破2億。2020年,360與眾多主流手機品牌廠商進行合作,在主流機型的原生瀏覽器中採用360移動搜尋引擎,移動搜索流量較2019年增長100%。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5G技術的不斷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移動搜索的使用頻率同步提升。
  • 乳業商戰篇:伊利安慕希大戰光明莫斯利安
    反觀安慕希的成長史:2014年上市一年賣到了7億;2015年增長至40億,市場份額為17%;2016年約90億,市場份額驟升至40%;再到2017年的129億、2018年的170億、2019年安慕希銷售額邁過200億大關,佔據常溫酸奶市場的半壁江山。
  • 伊利舉行投資者接待日
    答: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公司綜合產能為 1185 萬噸/年。公司會根據市場增長情況持續、及時的增加產能投資。3、請介紹下公司在渠道建設方面的進展情況?2019 年,公司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 49%;同期,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在母嬰渠道,公司的零售額較上年增長 27.1%;在便利店渠道,公司常溫液態奶業務的零售額市佔份額較上年提高 4.2 個百分點。2019 年,公司著力構建全新的鄉鎮村業務發展模式,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
  • 伊利植選推出新品高蛋白豆乳,植物奶或是乳業發展新方向
    全球範圍內植物基行業價值超過160億美元,國外植物奶的發展甚至影響了牛奶銷售。與此同時,據Euromonitor的調研數據,2017年,中國液態牛奶市場規模保持在1,100億元的水平,酸奶則首次超過牛奶銷售額,達到近1,220億元人民幣。合計高達2,320億的市場份額,正在將重心慢慢轉向了植物奶。
  • 伊利:乳製品龍頭企業,怎樣築就綠色發展之路?
    主營業務處於乳業領先地位伊利集團專注於乳製品的生產,並以極大的優勢佔據國內乳製品市場,根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伊利集團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84.3%,在國內液態奶市場中佔據主要地位。
  • 植物蛋白成健康飲食趨勢 「植選豆乳」撬動伊利新增長
    不過,面對這輪震蕩,食品飲料龍頭股伊利仍保持了穩健的增長。  2月4日,伊利股份高開於28.66元,截至收盤,股價29.54元,上漲4.09%,全天高開高走;此後,伊利股份繼續上漲,2月6日的收於30.3元/股,表現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