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出身,不能文不能武卻當上皇帝,劉邦究竟有什麼能力?

2020-12-14 寶良談歷史

平民出身,不能文不能武卻當上皇帝,劉邦究竟有什麼能力?

提起來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數是文武雙全的能人,他們「武」可以親自上戰場打仗,精通各種帶兵策略。「文」上自己的文化素養很高,有文採會做文章在政事上也非常有自己的頭腦。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他文武都不行,卻當上了皇帝,他就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出身平民,不會寫字,自己不會武術。要說劉邦有什麼優點,那應該就是慧眼識英雄,善用人才。他能夠搜羅天下精英,了解他們的才能並將為自己所用,最終在他們的輔佐之下實現平民到皇帝的身份逆襲。

除了張良、韓信、蕭何等文人志士的鼎力相助之外,劉邦自身識人管理人才的技術也很重要,正是因為有這個長處,他才能夠被那些厲害的將領們信服,最終登上皇位。劉邦簡直是一個人才管理大師,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他是怎麼識人用人的吧。

知人善任

首先認識這個人的本領,其次在根據他的本領給他安排任務。劉邦非常清楚領導者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他對自己的部下的才能非常了解,根據他們能力安排不同職位,大家各司其職,功效會增加。

他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他不僅會用人還會調動人的積極性,他將管理工作安排得有條不紊,自然而然的他就成為了領導的核心,大家都願意跟著他幹,因為省力省心。

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他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他不會因為這些人才的身份低微就嫌棄他,可以說他根本不在意人才的過去,只在乎他們的未來。因此在他的隊伍裡,有貴族人張良,有縣吏,有車夫有屠狗的還有各種職業的人。

他一視同仁,人才在這裡感受到了尊重,因此更願意各司其職,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作用。

不計前嫌

劉邦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他的肚量非常的大。他的隊伍中有很多之前為項羽服務的人,他們投奔劉邦之後並沒有受到歧視。對於他們他一視同仁。

韓信之前就是項羽麾下的將領,項羽是個小肚雞腸的人,計較很多經常猜疑他。這種情況下韓信根本不可能好好幫他。最後不得不離開這樣一個心胸狹窄的上司。韓信來到劉邦這面後,受到重用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就是因為這一點。

坦誠相待

彼此坦誠是一個人品質的反映,也是與人相處的原則。對於人才來說,他們需要酬勞,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劉邦為什麼能拿下韓信和張亮?很大原因是因為劉邦信任尊重他們。

他們感受到了劉邦的坦誠,這才拼盡全力去輔佐他,助他成就大業。這非常值得借鑑。

用人不疑

作為領導人最忌諱的就是猜忌自己的下屬,和自己的下屬離心。如果劉邦今天猜疑這個明天猜疑那個,最後肯定也會失去大家的心,最後誰還願意給他效力。

論功行賞

關於人才管理中的一大難點應該就是待遇問題。如果待遇不好,制度不公平,即使這個領袖再優秀,底下的人還是會離開他。劉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她會根據手下臣子不同的功勞給予他們賞賜。

使是他不喜歡的雍齒,他也根據他的功勞對他賞賜。由此可見劉邦能夠登上皇位可不僅僅是靠別人,他自己的識人用人的管理本領才是更厲害的。一個文武不行的人,能夠在人才脫穎而出,徵服這些人才,這才是最厲害的。

識人看人的本領不僅僅是對領導層有幫助,對於職場的員工也有很大助力。了解如何識人之後你會通過現象看到一個人的本質,你能知道工作中的這個人靠不靠譜。自己的老闆說的話是否可靠。

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點擊下面小卡片把它帶回家。方法比努力重要,思維的靈活比拼命硬幹更重要。

相關焦點

  • 劉邦沒有身份的女人曹氏,她的後代,如何在二百多年後做了皇帝
    否則她不會接受劉邦成為戀人的這種尷尬身份。很多人認為劉邦是平民,甚至是貧民。事實上,這是個誤會。劉邦是士族地主階級,有遺產,但他的個人生活只是有點敬畏。劉芳只是平民的話,他作為老光棍生活,沒有理由不和給他生了兒子的女人結婚。只有一種可能性,劉方是有身份的人,婚姻是門對的,曹操不能滿足要求,可以成為妾,但劉方必須娶妻子。趙某的身份不太可能是士族家庭的女兒。
  • 歷史上各朝代的開國皇帝中,誰打江山的難度最大?不是劉邦
    導語:歷史上各朝代的開國皇帝中,誰打江山的難度最大?不是劉邦中國的封建帝制自秦始皇開闢之初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廢除,這其中出現了不少披荊斬棘的開國帝王,以一己之力開闢流傳千古的偌大王朝。天子至高無上,攬國家權力於一身,自古以來皇帝的寶座就被無數人覬覦,開闢王朝的開國帝王無不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奪取天下之路從來沒有捷徑可言。那麼,歷史上的開國帝王中,哪個得天下的難度最大呢?歷史上的開國帝王中,得天下難度最大的首推朱元璋。朱元璋和歷史上的諸多開國皇帝不同,他是真正的一介草民,是唯一一個以平民之身開闢一個王朝的開國帝王。
  • 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兩位平民開國皇帝出生時竟天現異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充滿傳奇經歷的開國皇帝,與他們傳奇的人生經歷一樣,他們的出生也充滿了神奇。這些開國皇帝們的出生經歷在現代看來都顯得十分詭異與神秘,太過離奇以至於讓人一看就知道假的,如果說只是野史俾聞倒也罷了,但是這些離奇事件卻都正是記載在正史之中。
  • 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潮流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古代皇帝。比如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再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那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但是,毫無疑問,這些人的出身,都還不錯!
  • 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卻……
    歷史上的皇帝,出身平民階級的不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身還做過乞丐,另一位則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好壞參半,這又是為何呢?
  • 如果劉邦知道劉恆後來當了皇帝,會是什麼感想?
    如果劉邦得知劉恆這小子當了皇帝,肯定得抑鬱一陣子,同樣都是兒子,這是為啥呢?劉邦一生有八個兒子,而劉恆就是劉邦與戚夫人一夜風流之後的意外,戚夫人在後宮的地位很低,低到呂后都沒想過要殺她。劉邦對兒子有兩點要求;第一點,這兒子的是自己的。第二點,這兒子得像自己,不能太過仁弱。對於劉邦來說,兒子肯定是自己的,畢竟人家是皇帝,這咱就不細說了。對於第二點,劉邦一向不喜歡荏弱的兒子,比如漢惠帝劉盈,因為懦弱一直。被劉邦嫌棄。話裡話外表達的意思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我怎麼生出你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兒子。
  • 劉邦從市井無賴做到漢朝的開國皇帝靠的是什麼?
    夏朝開國君主是啟,但我們會發現從夏朝大禹到啟的家族天下都是數十年之功,更有甚至者可以從炎黃二帝時代開啟,大禹是黃帝的後代之一,他們的家族從興盛到衰落,從衰敗到再復興,都是一個數數代之功。就算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也得從秦孝公時代商鞅變法開始,所以司馬遷在史書之中說秦朝是奮六世之功,但自從秦朝滅亡之後,劉邦以布衣的身份成為天子,也就是幾年的時間,他到底靠的是什麼?
  • 「流氓皇帝」劉邦,一生建功立業,卻難扮演父親、兒子、丈夫角色
    劉邦是史上有名的流氓皇帝,這裡的所謂「流氓」,並不限於女色,主要指他的行事方式,在戰國末期遺存的傳統貴族群體嚴重,實在非君子所為。下面就來看看他做過哪些奇葩事。很多女性將婚姻當作提升地位的方式,其實男性也不例外。劉邦娶到呂雉,是他的一大幸運,為他帶來許多好處。那麼劉邦是怎麼得到這門好親事呢?靠的就是臉皮厚、膽子大。
  • 劉邦的狐朋狗友,趕車吹喪殺狗的都有,他們為何變成了軍事大才?
    對於劉邦能坐上皇位這一問題,很多人都說這是劉邦走狗屎運了,為什麼這麼說?你看看劉邦身後的一群幫他打天下的大軍都是些什麼人?都是他的狐朋狗友,什麼殺狗的,趕車的,吹喪的都有,你還別不信。樊噲出身寒微,早些年以殺狗為生。
  • 平民劉秀當皇帝時,為什麼要沿用「漢」為國號,而不是自立門戶?
    跟後來的北宋與南宋不同,西漢和東漢之間有一個斷代,中間還隔著一個王莽的「新朝」。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朝」並不被主流認可,因為王莽被認為是一個篡位分子、德不配位。而在「新朝」中後期,當時的社會各階層也已經有了重建漢朝的期望。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劉氏宗室的皇帝紛紛冒了出來,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冒牌貨。
  • 為什麼象棋中的「將」與「帥」不能見面?想想劉邦、項羽你就懂了
    而且象棋裡面的規則和中國的歷史還有一定的關聯,其中象棋中的「將」與「帥」就不能直接見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象棋裡面的楚河漢界,就是講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楚漢爭霸。而象棋中的「將」與「帥」就不能直接見面這個規則,其實也和劉邦、項羽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
  • 開國皇帝出生時的異象,劉邦最離譜,劉秀最親民,楊堅最高調
    在這一點上,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更是不遺餘力的編造出某種出身異象來襯託自己的英明神武,而史官們也樂意配合,因此也就有了史書上開國皇帝們身上千奇百怪的出身異象。那麼,這些開國皇帝都有哪些不同的異象呢?二、劉邦劉邦是西漢王朝的開創者,從地痞無賴出身的亭長,帶著一夥狐朋狗友,最終成為一代開國皇帝,劉邦的經歷,相當勵志。也許正是因為出生低,所以更需要神話增光。劉邦的出生神話色彩非常濃厚,甚至可以說非常離譜。
  • 生性散漫,不被長輩看好的劉邦,為何反倒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
    歷史上大多數有作為的皇帝,在青年時代,就才華盡顯,廣受讚譽。比如說秦始皇嬴政,二十來歲便是能夠與老謀深算的呂不韋進行抗衡的政治家了。再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從少年時代起,便跟隨父親李淵南徵北戰,屢立戰功,可以說是一位軍事天才。可大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卻是個異類!
  • 劉邦人品不如項羽,但劉邦很多人追隨而項羽卻眾叛親離,為什麼?
    如果從道德的高度來評價,偉大的帝王幾乎沒有一個品行高尚的,作為站在權力頂端的皇帝,需要的不是好人品而是好手段。劉邦就是那個時代擁有好手段的人之一,卻不是唯一的一個,因為同為秦末豪傑的項羽,也是很有手段的,只不過最後他輸給了劉邦,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個無賴能當上皇帝,憑什麼?你可能缺少一樣東西
    一個無賴能當上皇帝,憑什麼?你可能缺少一樣東西作為古代布衣天子中的一員,甚至是社會上的無賴,劉邦能夠從一個亭長搖身一變成為天子,其中的原因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的。有句古話說得好,英雄不問出處。試問劉邦一個無賴怎麼能當上皇帝?那朱元璋一個和尚不也能當上皇帝。時勢造英雄,金子埋在土裡也能發光。劉備是賣草鞋的,張飛是賣肉的,劉邦能當上皇帝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況且劉邦自己也說過,文不如蕭何,謀不如張良,武不如韓信,而且這些人在團隊中似乎也比他更勝一籌,可偏偏為何他能成為天子?這不得不說劉邦的一個優點,那就是識人和用人的本領。
  • 歷史上的三位皇帝誰也不能抹黑,個個都是出類拔萃
    歷史上不乏好皇帝,但這歷史上留下好名聲的卻不多,大家都知道漢武帝,但有些皇帝雖然名氣不大,但成就卻一樣可以和漢武帝媲美。光武帝劉秀是一個完美的皇帝,從一介平民到開國皇帝,東漢王朝的締造者,歷史對劉秀的評價很高。
  • 呂雉的家族勢力究竟有多大?讀懂了才能明白為什麼劉邦都感到恐懼
    劉邦很聰明,知道自己長期不在家,權力都落到呂雉手裡了,這個事不能這樣,但目前又只能這樣。所以經常會去試試呂雉的反應(要是劉邦有那個實力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把呂雉擼掉),比如公開討論一下換太子的話題,看看曾經的老兄弟和一些實力派大臣有多少人支持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挑戰呂雉?
  • 劉邦曾當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學者:不是村支書
    劉邦這一代已成為平民,出身農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確是個流氓,這一點是不需要質疑的。《史記》對他的描述,可能不太相當合理,但大致是沒錯的。說白了流氓,一是不事生產加工,好逸惡勞;二是危害鄉親,挑撥是非。這兩個方面,劉邦做得很不錯。
  • 劉邦稱帝後,父親每次見面要跪拜,劉邦想了個辦法,後世紛紛效仿
    也因為這個故事的原因,大家對劉邦這個人的感官就非常不好了——不孝。但是,劉邦真的是這樣一個無恥的人嗎?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劉邦當上皇帝後,父親要跪著見他,劉邦想了個辦法,後世紛紛效仿。說起來,劉邦出生之後,確實沒少給他父親找麻煩。因為他從小就「不事家人生產作業」。簡單來說就是劉邦作為一個農民子弟,卻不喜歡幹農活,還整天混跡於「上流社會」,有些遊手好閒的味道。
  • 都說劉邦是「氓之大者」,流氓帝王,那麼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劉邦當時也就是開個玩笑,但他做夢也沒有料到,就是這次玩笑,竟然成了自己都承認自己是流氓的證據。 那麼劉邦到底是不是個流氓呢?讓我們先看看,什麼是「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