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散漫,不被長輩看好的劉邦,為何反倒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

2020-12-17 闡史官曉悅

歷史上大多數有作為的皇帝,在青年時代,就才華盡顯,廣受讚譽。比如說秦始皇嬴政,二十來歲便是能夠與老謀深算的呂不韋進行抗衡的政治家了。再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從少年時代起,便跟隨父親李淵南徵北戰,屢立戰功,可以說是一位軍事天才。

可大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卻是個異類!劉邦的原名叫劉季,據說他年輕的時候,整日無所事事,每天不是與朋友醉倒酒肆,便是沉迷在風花雪月之所,整個就是一個浪蕩紈絝的形象。

年輕的劉季平淡無奇,既沒有功名,也不擅長打理生意。不過他仗義豪爽、廣交朋友,還特別樂善好施,但是這樣的劉季也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沒錢!經常是拿身上僅有的錢財接濟了朋友,或者請客喝酒後,下頓飯就只能餓肚子了。

就連劉季的老爹都覺得這個兒子實在是太不成器,與一心一意經營自家產業的二哥劉仲比起來,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劉老爺子逢人就誇老二,一提起劉季就咳聲嘆氣。

可誰都沒想到,這個連自己老爸都不待見的劉季,最後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登基後在一次家宴上,不無戲謔地問自己的老爸:「您總是說我不如阿哥會經營產業,現如今,你說說看我與阿哥的產業誰的大些呢?」搞得劉老爹當時好沒面子,可也沒辦法,現在這個當年不被自己看好的兒子當上了皇上,自己只有尷尬的份兒。

看來,就是親生的爹媽看自己的孩子,也難免有眼光不濟,看走眼的時候。那劉季這個熊孩子,又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最後獨佔鰲頭了呢?

一、劉季並非沒有志向

劉季表面上吊兒郎當,但心裡卻很有想法。有一年秦始皇出巡,始皇帝出巡自然是擁旌萬裡,氣象萬千的。劉季聽說始皇帝的車馬經過,就和一幫朋友也跑去看熱鬧,結果一下子就被氣勢恢宏的儀仗隊給震驚了,不由自主高呼:「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一聲感嘆,旁邊的哥們兒都聽見了。不過誰會在乎,當時那個不比小混混形象高大多少的劉季的想法呢?這麼個小人物也敢做當皇帝的美夢,充其量就是吹吹牛罷了。

不過對劉季,這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他不是沒有遠大的志向,只是上天給他的機會還沒有降臨。劉季從來不是一個規矩本分的人,思想上自然也沒有按常理出牌的限制。

普通人家的父母總是喜歡乖巧懂事的孩子,能夠安分守己,再加上自食其力便足以讓長輩欣慰了。況且小小草民,卻做著帝王的春秋大夢,這似乎比戲臺上的滑稽小丑更有笑點,天方夜譚罷了。所以劉老爹看不上貌似不切實際的劉季,真是太正常了。

劉季的特立獨行,還體現在對權貴的態度上,儘管他只是當過泗水亭長這樣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但他非常蔑視那些庸俗的官吏,即便在權威的縣太爺面前,也不刻意掩飾傲慢的神情。

歷史已經向我們證實:不要輕易質疑他人的夢想。雖然劉季比秦始皇只小三歲,但聽起來卻像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也許上天在安排秦始皇做少年英雄的時候,註定要讓劉季在48歲時,開始擔負起開創另一個新時代的責任,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器晚成吧。

二、劉邦有威信、有號召力,並且善於用人

劉邦在當泗水亭長的時候,結交了一批死黨,看看名單就會發現,這幫死黨還真不是一般人: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看看這陣容,都是漢室開國的名臣,難道說這一個小小的沛縣,就恰好網羅了當時的天下英雄?

這恐怕不是恰好英雄人物齊聚沛縣的巧合,而是劉邦知人善任的結果。他了解這些人的才能,也知道如何合理利用他們的長處,並且在自己的安排下,讓他們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劉邦善於用人,對於這點不能不佩服。

劉邦不僅對沛縣帶出來的老部下如此,即便是對像陳平這樣後來加入的人才,也表現出他對人的駕馭能力:陳平曾向劉邦要四萬斤黃金,對項羽和範增下離間計。劉邦聽了陳平的策劃後,立刻將資金撥付到位,並且將使用權全權交給了陳平,無需匯報使用用途,可見他是深諳用人不疑這個道理的。

當然劉邦雖然會用人,也得這些人才和英雄願意為他所「用」才可以,能領導這幫人,也不是鬧著玩的,如果在他們中間,沒有威信和號召力,想要把各路英雄指揮得服服帖帖,估計是門兒都沒有。

劉邦的威信和號召力,到底強到什麼程度呢?簡單說,就是可以讓這幫死黨為他出生入死。

比如說:當年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因為放跑了前往驪山修築工事的民夫,無法向上司交差,只能逃到深山中躲避官府問罪,同時招兵買馬,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草莽英雄。

時隔不久,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沛縣縣令也打算順應天意,起兵造反。這時候蕭何和曹參就向縣令建議:「您是秦朝的官員,就是反了老百姓也未必聽您的,不如咱們把劉季叫回來,讓他當頭兒吧,這傢伙在老百姓中有些威望,肯定能成事兒。」好傢夥,這給領導推薦上級的勁頭,可真夠豪橫的。

一開始,縣令聽了蕭何的忽悠,答應下來。可是等劉邦帶著自己山寨中的弟兄趕到沛縣城門的時候,縣令又覺得自己吃了虧,後悔了,城門緊閉,拒絕劉邦入城。

蕭何和曹參一看,這哪兒行,為了我們這鐵哥們劉季,我們哥倆兒豁出去了,於是就發動起全縣民眾的暴動,帶著大伙兒衝進縣衙,先把代表秦朝政府的縣令砍了頭,然後恭恭敬敬地迎接劉季入城。

劉邦雖然人不在沛縣,可是這影響力卻比縣令可大多了,可見其在「哥們兒」心中的分量,可真是不含糊的。大漢天子號令天下的氣勢,從這裡初現端倪。

三、劉邦是個宣傳高手

除了善於把握人心外,劉邦還有一個特長,就是特別擅長搞宣傳,是個造勢的高手。

劉邦當年跑進深山躲罪的時候,居無定所,可是他的妻子呂雉卻每次都能順利地找到他,如果按現代人的常規理解,應該是這對夫妻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使用了一種只有他們之間可以識別的標記暗號,呂雉是通過這些暗號得以找到劉邦的。

不過從呂雉嘴裡說出來可不一樣:「因為我老公所在的地方,都會有祥雲出現,我只要順著祥雲的方向,便可以找到他了。」經過這麼一包裝,芝麻官劉邦搖身變成了一位有上天護佑的神秘人物。

況且古人迷信,對這種神跡深信不疑,這就為後來劉邦的招兵買馬做了廣告,畢竟劉邦是天選之人,投奔他就是順應了天意,沒毛病。

劉邦為了突出自己君臨天下的合法性,還編了一個廣告故事:有一次劉邦喝醉了酒,踉踉蹌蹌地走在大路上,突然前面有一條碗口粗的大白蛇攔路。如果是往常,劉邦看到這麼大的蛇也是會害怕的,但是那天他喝了酒,正好壯了膽色,借著酒力,揮動長劍,一下子就將白蛇斬為兩段,當時就把周圍的人震驚了。

這時候圍觀群眾中,走出來一位老太太,煞有介事地說:「那條白蛇是白帝的兒子幻化的,今天卻被赤帝的兒子給斬殺了。」說完這老太太便消失無蹤了,好像是上天特地派來給劉邦驗明正身的。

這下好了,又是天選之人,又是赤帝之子,看來劉邦不登基當皇帝都對不起老天爺的苦心了。但這些都是劉邦的輿論戰,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的草根出身打障眼法,突出自己的「天子」身份,彰顯大漢取代大秦的合法性罷了。

劉邦雖然不擅長經營自家的小生意,不熱衷掙錢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他胸懷大志,並能鍥而不捨地向著夢想努力;他能網羅人才、號令群雄,並且知道如何用人所長,帶動他人的主觀能動性;他擅長營銷推廣,在百姓心中不斷樹立自己的高大形象。這些都說明他具備一個優秀領導者的素質,憑藉這些素質,他才能最終戰勝各路英雄豪傑,稱霸天下。

不過對於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來說,有劉邦這麼個兒子也算是個意外之喜,雖說被兒子調侃不免尷尬,但相信劉太公的內心是歡喜的,也會後悔過去輕視了這個兒子,畢竟帝王的才能,是不能以打理家業的標準來衡量的。

相關焦點

  • 劉邦從市井無賴做到漢朝的開國皇帝靠的是什麼?
    在讀到司馬遷的《史記》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司馬遷說自從虞朝開國以來要做皇帝統治天下都是要數代人乃至數百年人功勞的積攢才能成功,我們會發現虞朝的建立雖然在中國信史之中不可考察,但春秋戰國時代的人還對虞朝言之鑿鑿。
  • 開國皇帝出生時的異象,劉邦最離譜,劉秀最親民,楊堅最高調
    也許正是因為他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千古一帝的氣魄,讓他不屑於,也不需要用神話色彩來彪炳自身吧。二、劉邦劉邦是西漢王朝的開創者,從地痞無賴出身的亭長,帶著一夥狐朋狗友,最終成為一代開國皇帝,劉邦的經歷,相當勵志。也許正是因為出生低,所以更需要神話增光。
  • 劉秀明明是開國皇帝,為何使用「漢」國號,甘願只做個中興之主?
    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身為皇族後裔,他光復大漢有何稀奇的呢?因此,劉秀重建大漢,繼續延用「漢」的國號,這並不是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劉秀會沿用「漢」國號,而不是熱衷於建立一個新的國號,做一個讓後人敬仰的開國皇帝,反而是去做一個光復前朝的繼任之君,這之中雖有身為劉姓皇族的擔當,一種想光復祖宗基業的願望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卻是劉秀要想當皇帝,他就必須沿用「漢」的國號。
  •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劉邦作為一代開國帝王,成就大漢王朝四百年的江山基業,生前無論權力、功名、愛妾和江山,劉邦都站到了人生的最高點,但縱然作為一代帝王,無論劉邦成就的豐功偉績有多大,到頭來都難道一死。此時的劉邦回憶起自己徵戰一生,這時年邁的劉邦不免想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對手——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的場景。
  • 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兩位平民開國皇帝出生時竟天現異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充滿傳奇經歷的開國皇帝,與他們傳奇的人生經歷一樣,他們的出生也充滿了神奇。這些開國皇帝們的出生經歷在現代看來都顯得十分詭異與神秘,太過離奇以至於讓人一看就知道假的,如果說只是野史俾聞倒也罷了,但是這些離奇事件卻都正是記載在正史之中。
  • 歷史上各朝代的開國皇帝中,誰打江山的難度最大?不是劉邦
    導語:歷史上各朝代的開國皇帝中,誰打江山的難度最大?不是劉邦中國的封建帝制自秦始皇開闢之初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廢除,這其中出現了不少披荊斬棘的開國帝王,以一己之力開闢流傳千古的偌大王朝。天子至高無上,攬國家權力於一身,自古以來皇帝的寶座就被無數人覬覦,開闢王朝的開國帝王無不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奪取天下之路從來沒有捷徑可言。那麼,歷史上的開國帝王中,哪個得天下的難度最大呢?歷史上的開國帝王中,得天下難度最大的首推朱元璋。朱元璋和歷史上的諸多開國皇帝不同,他是真正的一介草民,是唯一一個以平民之身開闢一個王朝的開國帝王。
  • 劉秀明明是開國皇帝,為何繼續以「漢」為國號?其實原因很簡單
    做一位開國皇帝那可謂功不可沒,百世流芳。自然地,這些英雄人物更願意自立,但我們今天所談到的這個英雄人物,與其他英雄人物不同,他沒有另立國家,而是繼續以「漢」為國號,成為一個繼位皇帝,這是為什麼呢?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這一制度在今天看來是相當科學的,但在那個封建社會,郡縣制卻未能發揮它的最大優勢,秦二世而亡。
  • 劉邦最痛恨的人是雍齒,論功行賞時,為什麼第一個封賞雍齒為侯?
    自古以來,一個新朝代的建立,開國第一件事就是對有功之臣進行論功行賞,這是新生政權最迫切需要處理的問題。畢竟眾人追隨著你打江山,沒有苦勞也有功勞。而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劉邦當皇帝後,是如何封賞開國功臣的,為何這人可以封侯,其中依據是什麼?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事實上,兩漢是歷史上所有分封王朝中最不出名的一個。像兩晉、兩宋這樣的朝代,都是在軍政體制尚未建立的時候,遷都避禍。由於城市和統治範圍的變化,而後世史家又根據城市東西南北的不同方位,對城市作了區分。因此,東漢王朝名義上稱其為漢,但實際上已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而劉秀則是正兒八經的開國之君。所以,作為開國元勳的劉秀,為什麼要以漢為名,而不是建立新的王朝呢?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身份問題,前面說過,劉秀是漢朝宗族,即使是遠近聞名的旁系,但他歸入了劉姓,都奉劉邦為祖宗。
  • 王莽為何會篡了漢朝?皆因劉邦隨口一句戲言
    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真正在華夏大地上紮根是從漢朝開始的,自漢高祖劉邦在楚漢爭霸中脫穎而出,大漢王朝經歷了400多年的風風雨雨。 很多人知道漢朝分為西漢與東漢,西漢在前,東漢在後,而東漢的建立者正是劉邦的九世孫光武帝劉秀。
  • 歷代開國皇帝出生時都有哪些異象,他們身上有哪些傳奇故事
    在讀史讀到歷代開國皇帝的時候,我發現每一個開國皇帝出生的時候會有異象,身上會有異於常人的地方。如今在我們看來讀起來頗有神話色彩,但是在當時那個年月,修史的人也是費了一番腦子,要渲染他們的開國皇帝不平凡,與眾不同,於是就給他們的開國皇帝身上加上這種神秘色彩。
  • 劉邦晚年想換太子,是因為戚夫人嗎?劉邦幹大事的人沒那麼膚淺!
    劉盈生性懦弱,不是當皇帝的料事實上戚夫人說服劉邦換太子,僅僅是一種說法。劉邦內心也是想要換太子的,原因就是這個太子劉盈,太過於懦弱了,根本不像劉邦。劉邦是幹大事的人,劉邦也有識人之能。在他看來,劉盈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他更看好劉如意。
  • 漢初藩王為何一再背叛劉邦?連異姓兄弟盧綰都與劉邦反目成仇
    本期話題西漢開國之初,高祖劉邦分封了七大異姓諸侯。但很不幸的是,短短7年間,7位藩王先後陷入謀反的醜聞,或死或逃。究竟西漢的分封制相比於西周有何不同,劉邦為什麼不能複製西周建國的成功經驗,以分封制建立一個穩固的龐大帝國呢?
  • 劉邦佔有巴蜀之地統一天下,劉備不可以,二者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就佔據巴蜀這塊根據地。從而一統天下,開創了大漢四百多年的歷史。劉邦但是也有一些政權佔據了巴蜀這塊土地,卻沒有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劉邦的後代劉備,為何無法像自己的祖先那樣統一天下呢?
  • 劉邦英明豁達,劉盈內向文弱父子為何如此不相似?其中原因很複雜
    劉邦和呂雉無疑是中國古代帝王中的最佳夫妻組合,劉邦一手開創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呂雉順延黃老政策無為而治,將之穩固發展。兩個人都是頗有能力和手腕的人物,性格也各具特點。但是奇怪的是他們的兒子劉盈的性格卻絲毫不像他(她),沒有繼承兩個人的任何一方的特點。劉盈生性柔弱淳厚,十分的內向膽小。與劉邦的圓滑大度、呂雉的果斷都不像,但是按照常理,兒子的性格不隨父親就隨母親。
  • 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潮流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古代皇帝。比如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再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那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但是,毫無疑問,這些人的出身,都還不錯!
  • 漢高祖本名劉邦居然是錯的?炫耀自己左大腿的72顆黑痣卻是真的
    在中國歷史上,漢高祖劉邦是一位非常複雜的皇帝。從流氓亭長到開國皇帝,劉邦力挫群雄,四年鏖戰,五載爭鋒,推翻暴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安定天下,他的一生充滿了無盡的傳奇色彩。劉邦的豐功偉績我們都知道了,但他身上隱藏的小秘密還需要細細思索。
  •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何仍以漢為國號,有四個原因導致
    所以,西漢與東漢的叫法是現代人的叫法,古代的人叫「漢」與「後漢」,而後漢就是劉秀所建立的漢朝,那麼劉秀作為開國之君,為何仍以漢為國號,不能另外開創一個全新的朝代呢?王莽篡漢道理很簡單,因為劉氏在西漢是皇族,是吃皇糧的,雖然推恩令讓他們勢力弱小,但是劉氏皇族人數眾從,而且還有很多是各地的豪強,王莽建立了新朝,不等於砸了劉氏皇族的飯碗,這些皇族不都成了外人
  • 如果劉邦知道劉恆後來當了皇帝,會是什麼感想?
    如果劉邦得知劉恆這小子當了皇帝,肯定得抑鬱一陣子,同樣都是兒子,這是為啥呢?劉邦一生有八個兒子,而劉恆就是劉邦與戚夫人一夜風流之後的意外,戚夫人在後宮的地位很低,低到呂后都沒想過要殺她。劉邦對兒子有兩點要求;第一點,這兒子的是自己的。第二點,這兒子得像自己,不能太過仁弱。對於劉邦來說,兒子肯定是自己的,畢竟人家是皇帝,這咱就不細說了。對於第二點,劉邦一向不喜歡荏弱的兒子,比如漢惠帝劉盈,因為懦弱一直。被劉邦嫌棄。話裡話外表達的意思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我怎麼生出你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兒子。
  • 「流氓皇帝」劉邦,一生建功立業,卻難扮演父親、兒子、丈夫角色
    劉邦是史上有名的流氓皇帝,這裡的所謂「流氓」,並不限於女色,主要指他的行事方式,在戰國末期遺存的傳統貴族群體嚴重,實在非君子所為。下面就來看看他做過哪些奇葩事。很多女性將婚姻當作提升地位的方式,其實男性也不例外。劉邦娶到呂雉,是他的一大幸運,為他帶來許多好處。那麼劉邦是怎麼得到這門好親事呢?靠的就是臉皮厚、膽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