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鞭炮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原來古人是這麼放鞭炮的,漲知識!

2020-12-21 文史痞子

現如今一到節假日或者喜慶之日,我們都可以聽到噼裡啪啦的爆竹聲,甚是喜慶。那麼一定會有人好奇,我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燃放煙花爆竹的呢?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爆祭」行為了,然而這種行為與現在意義上的燃放鞭炮有很大不同之處,先秦時期人們往往是運用燃燒木材所發出的聲響,以此來「敬神驅邪」的一種宗教行為,這一點在《周禮·春官》當中便有所記載,說是「爆祭」,其實並沒有爆意,只不過是木材燃燒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之意,以此聲音驅除邪障。這便是先秦時期較為流行的一種用火祭祀和祈福的方式。

宋代時期,人們發現竹子在燃燒之時,因為突然受熱會導致自身爆裂,進而發出很大地聲響,可以很好地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因此在這一時期,竹子成為了人們當時最為歡迎的一種燃料,所以「爆竹」兩字便會慢慢地就行開來。

到了宋代的後期,爆竹這種行為又衍生成為了為了「燎竹」,進而被人們投入到各種場合的慶祝儀式上。袁文的《甕牖閒評》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記載:歲旦燎竹於庭,在內容中明確為我們記載了「燎竹」的注釋,其含義便是燎竹者,爆竹也,這也從側面向我們解釋了「爆竹」於「燎竹」的關係。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過年才是燃放煙花爆竹的最佳時節,其實早在唐宋年間,百姓們已經習慣於在過年時燃放煙花爆竹。這一點我們在唐詩當中便可以發現,唐詩當中關於燃放煙花爆竹有許多的記載,例如元稹《生春二十首》當中的「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張說《嶽州守歲二首》當中的「桃枝堪闢惡,爆竹好驚眠」等等,唐詩當中關於這方面的記載還有很多,這也充分地表明了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普遍進行煙花爆竹的燃放了。

不過在我國唐朝時期,人們過年時燃放的「爆竹」仍然還是竹子做成的,一直等到北宋時期,人們發明了火藥這種易燃易爆物品,並成功的運用到了煙花爆竹之上。

宋人孟元老在其《東京夢華錄》中曾經記載過:「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這是一種軍中的表演形式,表演開始之時,表演者會發出號令,叫做「爆仗」,而這種「爆仗」則會發出一聲巨大的霹靂聲。這種我們所謂的「爆仗」便是爆竹最初的模樣,我想如果其原材料當中沒有火藥,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發出「霹靂」聲響的。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傳統意義上的鞭炮就此誕生,只不過那個時候煙花炮竹並沒有現在的這麼好看,也沒有現在的這麼響。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煙花爆竹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它們已經不單單只會發出聲響,更是象徵著吉祥如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煙花爆竹所帶來的喜悅之情了。

相關焦點

  • 電子鞭炮了解嗎,傳統鞭炮PK電子鞭炮
    隨著《青島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的正式實施,購買「電子鞭炮」成為青島人慶祝春節的最新方式。圖為兩名小朋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試玩電子鞭炮。據悉,《青島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市內三區將全域禁放煙花爆竹,以減少環境汙染,消除安全隱患,用文明環保的方式歡度節日。
  • 在農村,過年的時候為什麼都在12點準時放鞭炮?有什麼寓意嗎?
    每年到了臘月三十、大年初一這兩天都有好多放鞭炮的,其實也不僅僅光在這兩天,整個正月裡邊,沒出正月十五之前,都有好多放鞭炮的。集中放鞭炮主要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以後,也就是大年初一零點以後,敲了12點的鐘聲,鞭炮齊鳴,震耳欲聾,吵的人根本睡不著覺。
  • 視頻|頂風燃放煙花炮竹,罰!警方:放電子菸花、電子鞭炮不會罰
    原來,這個跨年夜,德州公安的民警們為了煙花爆竹禁燃管控工作,確保跨年夜不聞鞭炮聲,不見煙花閃,他們幾乎一夜沒合眼,上一秒還在崗位上忙活,下一秒就跨到了2021年。當晚19時30分許,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東地派出所接110指令稱轄區某小區有人放鞭炮。接警後,值班民警快速反應,2分鐘趕到現場,將燃放開天雷的劉某抓獲。據劉某交代,當天劉某姑姑家的孫子過生日,劉某幫忙放了一個25響的開天雷。
  • 「8萬塊錢煙花就是圖個熱鬧」 一些農村過度燃放鞭炮攀比之風亟待...
    按照習俗,村裡人和自家親戚都要到我家放鞭炮祭拜,初一初二兩天,都要放一兩千元的鞭炮,最後我們家打掃時,光鞭炮屑就裝滿了三個電動車廂。」  此外,記者了解到,有些地方的傳統節日,放鞭炮是重頭戲。例如,近日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傳播的炮龍節上,一卷卷盤鞭被扔進火堆燃放,濃煙滾滾,參與的人員從鞭炮中跨過,全然不懼被點燃的鞭炮。而在一些地方,有些人甚至用煙花相互對射,以增加節日氛圍。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下面還有半句俗語,就是「正月初一忌鞭炮」,這個習俗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農民很迷信,都說正月初一這天文財神,會分身到各家各戶,為他們送去聰明和智慧。而文財神最怕聲響,因此家家戶戶為了子孫後代能夠出現才子佳人,都不會燃放煙花爆竹。
  • 濰坊「禁燃令」升級 電子鞭炮走俏
    2019年12月24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正的《濰坊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將限制燃放區域修改為禁止燃放區域。隨著條例的修訂,通電後可模仿鞭炮聲的環保電子鞭炮持續走俏。1月14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春節掛件禮品店發現,電子鞭炮的品種更多了,最貴能賣到220元。
  • 空氣鞭炮靠壓縮空氣發響聲 已獲國家發明專利認證
    長久以來,春節放鞭炮已經成為我國的一種文化習俗而深入人心,所謂「鞭炮不響不成年」「開門炮仗滿堂紅」。  然而,隨著火災事故的頻繁發生和霧霾天氣的長期困擾,一些網友奮起直呼「少放炮、不放炮」。但是,也有部分老百姓提出質疑,「不放鞭炮,哪像過年?」大家在放與不放中糾結。
  • 電子鞭炮也不能放!2020天津春節,這些你必須知道
    春節越來越近 關於燃放煙花爆竹這件事 2019鬧過幾次烏龍之後大家應該都清楚 天津全市繼續禁止生產、銷售、經營(含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比如北京的過年習俗非常熱鬧,在正月初二之後老北京城裡就開始了隆重的廟會,人們穿著棉襖和坎肩聚在一起過大年,尤其是那些老北京人最喜歡參加這些廟會。
  • 在農村過年放鞭炮,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
    春節將到,燃放爆竹是中國人的習俗之一。正所謂爆竹聲中除舊歲,來年幸福喜連連。在大年初一,傳統上不但是爆竹衣紙,通常憑何的東西都是只進不出為吉利的,為什麼?過年是在半夜十二點,大年三十守歲,夜裡十二點準時迎新春放鞭炮,這是我們這裡雷打不動的風俗習慣,基本上十二點到兩點之間,村子裡一直是鞭炮響聲,等到了天亮,滿大街全是紅彤彤一片爆竹紙屑。
  • 新郎親戚主婚車內放鞭炮,失手把新車燒成空殼:沒把炮扔出去
    1月7日,江西永豐,有網友爆料男方家歡歡喜喜去迎親,結果主婚車被「報喜」鞭炮燒成了一堆廢墟,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有的地方結婚是很講究良辰吉日的,這對新人的大婚日子就定在了2020年1月2日,按照當地風俗男方家請出10輛婚車浩浩蕩蕩去迎娶新娘,一路上鞭炮齊聲響好不熱鬧。
  • Dunk OG 『Firecracker』鞭炮 辭舊迎新
    Dunk OG 'Firecracker'鞭炮 辭舊迎新 「放鞭炮」是中國農曆新年的趣味傳統,這雙DunkOG
  • 過年放鞭炮可以驅趕瘟神,這種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然,這種做法很不地道,現在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是文明人,過年放炮總歸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可問題是,古人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對此 ,《荊楚歲時記》有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 霞浦:新飯館開業圖吉利放鞭炮?罰!
    據環保專家分析,燃放1個鞭炮足以讓10立方米內的PM2.5嚴重爆表。燃放鞭炮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氣體及煙塵、硫化鉀、金屬氧化物和碳粒等顆粒物,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傷害肺組織,並造成環境汙染,導致霧霾天氣。
  • 男子婚車內向路人扔鞭炮,態度蠻橫囂張,網友:擇偶需謹慎!
    然而最近在廣東惠州的某條街道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婚車內的新郎居然朝著路上騎電動車的女車主身上扔起了鞭炮,網友們不禁想問:你確定這是來結婚的?面對路人質疑的眼光,新郎以及車內的伴郎絲毫不為所動。這些車隊中大多都是豪車,車型和價格都有所不同。一開始它們行駛的還非常緩慢。不過但接下來新郎的一番操作讓大家很是不解,手中拿著一個已經點燃的鞭炮,朝一位路邊騎著電動車的中年女子就扔了過去。
  • 煙花爆竹對環境影響不可小視 電子鞭炮漸受寵
    臨近春節,對於是否燃放煙花爆竹,不少人感到糾結:不放吧,少點「年味兒」;放吧,又擔心多少對空氣品質有些影響。今年過年,放不放煙花爆竹?記者在幾個微信群裡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選擇堅決不放的約佔45%,選擇有霧霾就不放、沒霧霾就放的約佔45%,選擇無論有無霧霾都要燃放的只有10%左右。
  • 銀川9歲男孩窨井蓋裡放鞭炮被掀飛幾米外,不幸身亡…
    (新消息報記者 樊卓妮)近年來孩子燃放鞭炮引發汙水井沼氣爆炸傷人事件屢見不鮮2019年吳忠兩名小女孩放鞭炮時,將鞭炮放入下水井蓋裡,引發沼氣爆炸。請家長們和「熊孩子」一定要牢記這句話:鞭炮(菸頭)+下水道≈爆炸!每年春節前後,少年兒童總會通過燃放煙花爆竹來釋放好奇心,窨井蓋、化糞池、荒山野地,是他們最鍾情的探索對象。
  • 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
    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過年對我們國家的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現如今很多人在外打工,一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只能趁過年的時候,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節日了。
  • 春節禁止燃放煙花炮竹,這樣的原因你認可嗎?
    眼看還有個把月就要到春節了,相信很多70後80後的朋友們會記得,小時候一到年根咱們就開始到處買鞭炮藥自己在家裡面卷炮仗了,那時候過年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三十的晚上一夜不睡覺,都裡面裝的都是滿滿的炮仗,從村東頭到村西頭的不停的燃放,那時候沒有說環境汙染,更沒有說禁止燃放煙花炮竹,反而咱們農村的很多習俗中說
  • 靈感竟然來自於鞭炮?
    本次,Nike圍繞過往中國新年燃放鞭炮的習俗展開鞋款設計,鞋身整體運用多種亮色配色組合打造,並輔以「耐克」中文字樣以及鞭炮圖案等突顯節日喜慶主題的點綴與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