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場焦慮、產後抑鬱、抑鬱症等話題在新聞中出現頻次增加,加上 2020 年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情緒高壓,心理健康逐漸受到大眾更多重視。
1月12日,基於平臺大數據與數萬名大眾用戶、心理諮詢師的問卷調研數據,國內領先的心理服務平臺簡單心理髮布了《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公布大眾心理健康認知、平臺心理服務大數據,並向大眾與從業人員普及心理諮詢及行業發展情況。
簡單心理每年發布一份大眾心理健康專業報告,至今已連續發布第5年。並作為行業觀察者、探索者,為心理行業從業者提供深度洞察與分析,持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由簡單心理與果殼戰略合作,聯合騰訊企鵝輔導&騰訊家長學校、知乎、微博健康、《第一財經》雜誌、育學園、拉勾、印象筆記、果殼病人、科學松鼠會等各行業領跑者共同發布。報告不僅關注到了疫情之下的大眾心理健康,還針對近年社會熱議話題,面向職場人、青少年、新手媽媽群體發布了特章報告,倡導社會大眾更多關注不同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國家政策持續發力,疫情下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有明顯提高
隨著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普及和2020年疫情的影響,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度相較幾年前有明顯提升。全球性的大眾心理健康危機背後,是人們對心理健康情況的認知增長。
本次調研中,有78.34%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健康問題很重要,會主動關注這類新聞或內容,該數據相較2016年有明顯提高。僅有0.72%的受訪者從不瀏覽心理類內容。
大眾對於心理問題和心理諮詢的汙名化情況有顯著改善。2016年,19.8%的受訪者認為做心理諮詢表現出了求助者的軟弱。2020年,仍持有此觀點的人僅佔比2.79%。
而大眾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也隨著疫情發展經歷了階段性的改變。
二、月薪5千與月薪5萬的職場人,都在被同樣的問題困擾
報告指出,超過80%受訪者表示有過抑鬱、焦慮等情緒困擾。受疫情不同階段的影響,大眾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情緒、關係、工作等主題上。
在簡單心理與拉勾共同調研的職場人中,近65%的人因工作而受到焦慮情緒困擾。此外,職場人失眠、脫髮、腸胃不適等身體症狀,也有可能和心理健康有關,職場人需要更多地關照內心,通過自我調節緩解心理壓力。
三、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認為,學業壓力、父母的管教及溝通,是主要壓力來源
數據顯示,我國有3000多萬青少年為抑鬱症所困。青少年(12-18歲)群體一方面處於身體和心理較快發展的階段,另一方面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心理健康狀況面臨著較多挑戰。
在簡單心理與騰訊企鵝輔導本次共同調研的青少年中,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總體而言,自己有一些壓力;37.23%的受訪者表示壓力程度在中等以上。
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青少年表示,除了學業壓力外,父母的管教、期望及溝通也是壓力來源之一。如何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將會是父母在教育中更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四、約74%的新手媽媽認為,配偶不理解自己的產後情緒
簡單心理和育學園在共同調研中,針對新手媽媽群體常見的壓力來源、心理困擾類型及感受等,呈現出了影響新手媽媽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本次調研的新手媽媽群體中,近一半的人感到壓力較大,近70%的人有過產後抑鬱的感覺。
綜合來看,1-2歲孩子的新手媽媽處於過渡期,面臨著較大的情緒壓力,主要壓力來自對孩子健康及生長發育的焦慮和擔心。配偶對新手媽媽產後情緒的理解及照顧尤為重要,從配偶處獲得社會支持,對夫妻滿意度有積極影響。
與職場媽媽相比,全職媽媽群體中有更高比例出現情緒、親密關係、低自信心、失眠等困擾,心理健康更需被重視。
五、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等行業心理諮詢學習需求旺盛,超過70%學習者為跨專業
簡單心理以促進心理行業持續發展為己任,歷經數年精心打磨,構建起專業系統的諮詢師終身成長學院「簡單心理Uni」,持續培養具備執業勝任力的諮詢師,向行業輸送新一輩專業人才。
本次調研中,通過簡單心理平臺內外超過1500位諮詢師及簡單心理Uni學員的調研結果,分析呈現了心理諮詢從業者的學習成長路徑、當前執業現狀以及疫情對諮詢師執業的影響。
約80%的初學者有全職工作,超過70%的為跨專業進行心理諮詢學習,超過一半的人來自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等行業。
正式執業的諮詢師在實習期最大壓力為經濟壓力,成熟期諮詢師最大壓力為困難個案。心理諮詢師需要持續學習來保持勝任力,其中從業5-10年的心理諮詢師在專業學習上投入更高,超過40%的此階段諮詢師每年學習花費超過2萬元。
超過60%的諮詢師認為,2020年疫情對諮詢師執業的穩定性、經濟收入和壓力焦慮情緒有影響。疫情期間,65.42%的諮詢師視頻諮詢的個案量有增加。近三分之二受訪諮詢師參與了疫情下的心理援助志願工作,其中心理熱線為主要援助方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