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購買了各種血壓計,自己測量血壓。這是高血壓患者保障自己健康的一種手段。隨時監測血壓,一旦發現出現異常,可早早就醫。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自測血壓,不然的話還會把血壓越測越高,影響到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日前內蒙古武警總隊醫院的心腦血管專家、內二科副主任醫師賈志新醫生就此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是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血壓有問題。患者定期或不定期到診所、醫院測量血壓,並根據隨機測得的血壓作為診斷依據,聽從醫生建議增減治療藥物。這樣的血壓測量具有隨機性、盲目性。而患者在家自測血壓可以彌補偶測血壓的不足,提高血壓診斷的準確性。因為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運行並不規律,受情緒、環境和心理等多種因素影響。有些人一到醫院量血壓,血壓就高,自己在家量就好,這是受醫院環境影響導致的血壓反應性升高。醫學上所說的「白衣高血壓」就是形容這種情況的。自測血壓能夠避開醫院特殊環境造成的心理因素,反映患者真實的血壓值,排除誤診。對於「白衣高血壓」人群來說,自測血壓是最佳選擇。
然而自測血壓並不適宜所有患者,焦慮症和抑鬱症患者,均不適合在家中自測血壓。
人的血壓存在波動並且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對於容易焦慮的人或焦慮症的患者來說,自己在家中測血壓,偶然發現血壓增高,會產生或加劇焦慮的狀態。在焦慮狀態下,患者的血壓可能發生波動,持續增高。焦慮程度越高,情況越嚴重。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曾經有過這樣的臨床病例:患有抑鬱症的高血壓患者在自測血壓後發現血壓高,情緒不能控制,竟然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因此,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去醫院測量血壓,醫生會有相應的處理手段,防止意外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