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餵食猴子:我們以為自己是臺上角色,卻不知是一出「木偶戲」

2021-01-08 大舌頭解說歡樂Tree

所知越多,欲望也就越大,我見到屠龍的勇士向深淵深處走去,直到從深淵飛出一條惡龍。

《不要餵食猴子》初見此名還以為是一款動物園模擬器,待看過遊戲的基本介紹,原來這是一款"偷窺模擬器"。遊戲採用了的像素風格,畢竟是一款"偷窺"為主要玩法的遊戲,像素風格可以更好的幫助玩家區分現實和遊戲,就像反烏託邦遊戲《旁觀者》一樣,必須要給玩家劃上一到明確的界限。《不要餵食猴子》不僅是遊戲的名字,也是在遊戲背景下對玩家的忠告。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個在現實中渾渾噩噩的人,為了逃避這乏味無聊的生活,加入了一個自稱是"靈長類動物觀察俱樂部"的組織。然而這個組織卻是一個通過隱蔽的攝像頭窺探他人隱私的秘密組織。其中所謂的觀察對象"猴子",也正是我們周邊的陌生人。"偷窺"是對這款遊戲最為直接的描述,而"餵食猴子"就是該款遊戲的核心玩法。在遊戲中,"餵食猴子"指的是通過不同的途徑與觀察對象接觸。遊戲的玩法相對簡單,主要是通過各種選擇推動遊戲的進程。

在遊戲中主角被設定了健康值、飢餓度和清醒度,這些設定就需要玩家合理地調整遊戲選擇,通過打工和進食等活動來保證自身的狀態值處於穩定,不然會導致遊戲提前結束,而這一設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遊戲增加了一定的策略性。玩家需要通過遊戲內的電腦程式"MonkeyVision 2.1"窺視或者幹涉陌生人的生活,通過收錄關鍵詞獲得更多的劇情線索,以此推動調查進度。

當達到一定要求後,玩家就可以通過電話或者聊天來與"猴子"進行交流,籠子事件會根據玩家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後果和結局。在玩法和題材上這款遊戲與"旁觀者"極為相似,不同的是"旁觀者"的世界是一個極權政府統治的,而《不要餵食猴子》則更像是當下現實的世界。雖然都有著明顯的反烏託邦元素,但是《不要餵食猴子》並沒有直接的表現出來,而是在遊戲的過程中一步步的加深"反烏託邦"元素,玩家往往看到結局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過是一場"政治操弄"。

當我在體驗《旁觀者》時,可以明確地感受到極權下的高壓,而《不要餵食猴子》則更為輕鬆甚至幽默。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其實都或多或少的有著一絲窺探別人隱私的衝動。我們或許並不想以此來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卻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自我寬慰。當你發現一向待人彬彬有禮的朋友也會破口大罵時,當你發現班上的尖子也曾花錢購買論文時,當你發現心目中純潔的男神或女神其實私生活極其糜爛時,你會感到失望同時也會感到輕鬆。"交心"所帶來的輕鬆便來自於此,相互傾吐難言之隱,會將彼此的關係拉得很近,同時也會從對方的難言之隱中寬慰自己。

這看上去好像很自私,但其實大多數人本就是自私的,即使是在遊戲中。在《不要餵食猴子》中玩家會遇到各種選擇,可以敲詐勒索你的觀察對象,也可以向處於困境的他們伸出援手,但是後果並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樣美好。在"營救太空人"這個任務中,玩家可以不斷地收集信息,並且持續發表消息和錄像來營救"新星七號"失聯的太空人。但是當太空人被營救回來之後,玩家會在報紙上看到司法部長死亡的消息,而這個司法部長卻一直對"新星七號"的失聯提出質疑,換言之他也一直在為營救太空人而努力。不過"新星七號"的失聯與總統有著直接關係,而這也正成為了司法部長的催命符,慘遭謀殺卻被報導為自殺。看到這裡,不由得會想,我們自以為的營救計劃,是不是也成了司法部長的催命符。

曾有一名玩家評論自己的遊戲體驗,他在遊戲中堅定地維護著正義,不論面臨什麼選擇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反抗",除掉瘋狂飆車殺人的司機,堅定的支持著水晶廚房的人,對組織發來的郵件毫不理會,在FBI調查組織時義無反顧的站出來指證,但是仿佛一切都沒有什麼改變。他在遊戲中每邁出正義的一步,卻總能看到更"骯髒"的內幕。正義的司法部長被殺,民兵組織與軍火商的走私,一切的一切都與遊戲中的"沃克"總統有關。瘋狂的卡車司機反對沃克,於是被支持沃克的民兵組織滅口,遊戲不會告訴玩家如何選擇才是對的,有一刻我感覺我們只是一臺龐大機器上的齒輪,我們只看得到自己轉動的關聯著誰,卻根本不知道這臺機器是用來做什麼的。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採曾在《善惡的彼岸》中這樣寫,"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別說凝望深淵恐怕接近都是奢望,而在遊戲中的我們卻可以深入到深淵之中。在《旁觀者》中我們扮演為政府工作的監視人員,監視著租戶們的一舉一動,時刻向上級反映。結果我們會發現,要想生活得不錯,必須進行陷害、勒索等行為。我們身處深淵之中,也逐漸被深淵同化,在《旁觀者》的世界中,我們可以明確地體會到"身不由己"的感覺。

如果說《旁觀者》中的我們是被動滑入深淵,那麼《不要餵食猴子》便是告訴我們"你本就是深淵的一部分"。在遊戲中潛移默默的讓我們做出選擇,同時在事件結束時告訴我們你的選擇是"錯的"。雖然我們在遊戲中只會看到事件的結果,一如在"拯救太空人"事件中也只是在報紙上看到司法部長自殺的消息,但是我們會在心中質疑自己的選擇。這看上去很像"電車難題"卻有著本質的不同,我們要做出的決定不是救不救誰,而是正義處於兩難之地,我們成為了處刑正義的幫手。

相對於《旁觀者》那個離我們遙遠的極權社會,《不要餵食猴子》離我們的生活更近,遊戲中我們會被手中所掌握的他人隱私,引動內心深處的陰暗面。但當我們選擇堅持正義時,又會發現自己所做的宛若"蚍蜉撼樹"。只有我們不斷地深入"深淵"才有可能擁有影響深淵的能力,但是又有誰能明確地劃清自己與深淵的界限呢?屠龍的勇士存在的意義就是屠龍,當惡龍死去,勇士的存在也就變得迷茫,而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也只不過是惡龍的鱗甲,勇士的利劍罷了。我們看似有很多選擇,好像舞臺上的主演,可惜往往我們參演的都是一臺木偶劇。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舞臺上活靈活現的木偶,靈巧地做出開合扇子、斟酒、拿書、寫字等一系列動作,宛如擁有生命一般。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
  • 偷窺模擬器《不要餵食猴子》將於6月1日登陸Switch!
    偷窺模擬器《不要餵食猴子》將於6月1日登陸任天堂Switch平臺,售價12.99美元。在遊戲中你可以通過隱藏的攝像頭來觀察陌生人的生活。遊戲在Steam好評率為92%。
  • 臺上木偶顧盼神飛,臺下是守藝人的匠心傳承
    木偶謝幕,滿堂喝彩。 「嫦娥」的靈氣,不是因為偷了靈藥。臺上木偶的每一分鐘,都是臺下守藝人以匠心為它們「傳神」。 △華美霞 木偶演戲,靠的是演員給它們「傳神」 水袖一揚、一拋、一翻,一個
  • 猴子吃香蕉,動物餵食體驗
    一款模擬餵食遊戲,遊戲中孩子仿佛置身於動物園中,每位玩家分發各自的食物,你要做的就是趕快餵飽飢餓的猴子們,猴子們最愛吃香蕉了,但他們吃飽了就不會再吃了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 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一輩子情系木偶戲 指尖演繹牽線人生
    亂彈也是一個地方劇種,以唱正反亂彈腔為主,又兼有崑曲、高腔、徽調、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因流行在包括泰順在內的溫州地區,故名「溫州亂彈」,新中國成立後,改稱甌劇。泰順木偶戲題材廣泛,涉及武打戲、文戲、傳統戲、現代戲等,如《陳十四娘娘收妖》《水漫金山》《楊家將》《二度梅》《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2007年6月,「泰順木偶戲」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萊西木偶戲第五代傳承人姜玉濤:指尖上舞出百態人生
    一張臺子,三五個木偶,七八個人,一招一式、一舉一動、一彈一唱間就能演繹中國神話的奇幻奧妙、歷史的波瀾壯闊以及紛繁的世間常情。萊西是中國著名木偶之鄉、中國木偶藝術的發源地,萊西木偶被列入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近日,記者走進萊西木偶藝術團,拜訪萊西木偶戲第五代傳承人、萊西木偶藝術團團長姜玉濤,聽他講述與木偶戲的不解之緣,感受這一古老傳統文化的魅力神韻。
  • 甌網丨一輩子情系木偶戲 指尖演繹牽線人生
    □瀟瑜/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開啟「牽線人生」泰順人毋容置疑是泰順木偶劇最忠實的粉絲。一到傍晚時分,泰順木偶戲團的演員就會在很多村裡的小廣場,跟隨著樂隊「鏜鏜鏜」的敲打聲,嫻熟地提著線,一放一收,嘴裡還念念有詞。
  • 魏榮康:用木偶傳承古今文明
    魏榮康(左一)正在表演提線木偶戲(攝影/陳鼎)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正在上演的這齣戲叫《永樂皇帝觀燈》,臺上的「演員」身著華服,一招一式大方利落,唱腔念白悠揚細膩。看得入迷了,便會漸漸忽略了這些「演員」的四肢上縛著的提線,有時甚至還會忘了,它們只是木偶人。
  • 平陽木偶:會「說話」的木偶人
    > 原創 中國網 中國網木偶戲,古稱傀儡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有「戲曲之祖」的美譽。
  • 木偶戲除了三種的常見的木偶,還有兩種少見的木偶,基本失傳了
    使用一條條的細線,一邊操縱木偶小人,一邊唱戲,再配上伴奏的樂器,這就是木偶戲的表現方式,但並不是每一種木偶戲都是如此,有兩種少見木偶戲,至今都快要失傳了,它們的模樣可能讓您大開眼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木偶戲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即便人生是一齣戲,我們也要把這齣戲盡力演好,不然呢?
    這似乎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的人生路程,它像鐘錶程序一樣精準,制約和束縛著我們每個人,但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人生嗎?這種一眼能看到頭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過的嗎?雖然不知道不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我們能確定和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麼,這種生活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它缺乏激情和創造,夢想和憧憬,太平淡太程序化了。
  • 日本木偶劇和中國布袋戲到底有啥不一樣—從東離劍遊紀說起
    其實,一開始讓編編去看布袋戲,編編是拒絕的。為了大家能更加科學地追番,今天編編就在這裡科普一下,日本的木偶劇,以及中國的布袋戲的始末吧。日本——人形淨琉璃能和中國的布袋戲類比的東西,便是日本的人形淨琉璃(にんぎょうじょうるり)了。
  • 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早就超越大陸木偶戲這麼多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 活靈活現的「蚊帳戲」——江西杖頭木偶戲
    杖頭木偶戲,當地人喊「蚊帳戲」。
  • 布袋戲:趣味表情「逗你玩」(組圖)
    箭射落「守門官」的帽子……  別以為這是真人戲劇,其實這是一出名叫《大名府》的布袋戲,自從幾天前這場布袋戲出現在七寶商圈匯寶購物廣場的「四周歲」慶典上,這些天來一直是周邊市民議論的熱點。  其實在祖國寶島臺灣,霹靂布袋戲早在1988年就被搬上了電視螢屏,至今已經製作了1698集,擁有一大群忠實粉絲。
  • 春節將至 臺東縣政府呼遊客勿野外逗弄餵食猴子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東野外獼猴數量逐年增加,臺東縣政府呼籲春節到臺東的遊客,千萬不要逗弄、餵食猴子。春節7天假期,預估臺東將湧入遊客,臺東縣農業處18日表示,由於野外臺灣獼猴數量增加,尤其過去遊客都會在東海岸東河鄉的泰源幽谷登仙橋餵食猴群,此處有3個猴群家族,彼此會爭地盤,向遊客討食。臺東縣農業處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會僱人在登仙橋勸導遊客不要餵食及挑逗猴群,以防範遊客被猴子咬傷、抓傷,尤其是目前狂犬病疫情尚未解除。
  • 內容質樸、音樂的和諧的正寧木偶戲
    省級項目木偶戲木偶戲俗稱俗稱「肘鬍子戲」或「泥頭子戲」,是一門集音樂、演唱、繪畫、雕刻為一體的綜合戲劇藝術。木偶戲唐朝中晚期產生於宮廷,後於唐末傳入民間。清朝同治年間,該縣宮河鎮王錄村民王篤在官家戲院領唱木偶戲,成為譽滿本地的挑線藝人,至今師傳五代,現存木偶戲箱2副,有木偶戲班4個,從藝人員40多人。
  • 正寧木偶戲丨方寸小舞臺 指掌大乾坤
    正寧木偶戲俗稱「泥頭戲」,也叫「肘鬍子」,指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戲曲歌舞演唱故事」,是一門集音樂、演唱、繪畫、雕刻為一體的綜合戲曲藝術。在正寧農村至今流傳的這首歌謠,是對木偶戲的形象比喻。木偶戲盛唐時期產生於宮廷。因正寧前身古羅川縣距離長安較近,於唐朝中晚期傳入正寧,到宋、元開始流行,明、清時期唱紅鄉裡,距今約有上千年的歷史。據《正寧縣誌》載,清朝同治年間,該縣宮河鎮王錄村民王篤在官家戲院領唱木偶戲,成為譽滿北地的挑線藝人,至今師傳5代,現存木偶戲箱2付,有木偶戲班4個,從藝人員40多人。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記憶中的鄉村木偶戲被霹靂布袋戲秒成了渣
    其實在我小時候,我的家鄉也是有社戲的,只是這種戲不像魯迅先生筆下的戲,它是木偶戲,我們也叫它做「鬼戲」。木偶戲又叫傀儡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地區發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種類,比較著名的有提線木偶戲,鐵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與布袋木偶戲,我家鄉的鬼戲就屬於杖頭木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