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茶酒畫,滿滿的人生趣味!

2021-02-17 篆刻第一網


喝酒、飲茶自古就是文人摯愛的雅事,在畫家黃永玉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這些逸趣橫生的茶酒畫,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徹大悟!

1986年作 樂在其中

飲茶是人生一大雅事,畫家黃永玉也喜歡喝茶,尤愛普洱。茶有禪意,茶禪一味,在茶人眼裡,月有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對茶的痴迷、對茶人的描繪,反映了這位已步入耋耄之年的老人,恬靜淡雅的文人情趣。

丙子(1996)年作 讀書品茶

在黃永玉的茶畫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份偷著樂的情趣,畫中人往往因得茶這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而變得喜色難掩,也就是這份微不足道的趣味,叫人看了畫,也不禁愉悅起來。人生本就簡單,若你把大富大貴、飛黃騰達作為樂趣,那自然乏味,若你把所有的小事都當成樂趣,那自然其樂融融,輕鬆自在不少。這便是黃永玉畫中所謂的「歡喜有理」!

黃永玉 得茶

歡喜有理

黃永玉 好壺

黃永玉 1988年作 好茶

黃永玉 1924 煮茶圖

黃永玉 待茶圖

黃永玉 好茶

錄文:山裡人飲茶不講究用具隨意燒出就是上好的茶,城裡人飲茶什麼都要講究,其實什麼也不懂。

黃永玉 好茶圖

品茶

唐慧寂詩意圖

款識: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唐慧寂詩。黃永玉於萬荷堂。

越飲越清醒


黃永玉 飲酒圖

對於酒,黃老更是說自己是個「不喝酒的酒徒」,他認為「酒是人類第二大快樂,它與人類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是個實打實的「擁酒派」,他自己愛酒卻不常飲酒,因為他酒量實在不高,但他欣賞酒鬼們的那種自得其樂的狀態。關於酒,黃老也是妙語連珠:


黃永玉 沽酒圖

酒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無孔不入。憂愁要它,歡樂也要它;孤獨要它,群體也要它;天氣好了要它,風霜雨雪也要它;愛情要它,失戀也要它;誕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惡人要它,善人也要它;當官的要它,百姓更離不開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愛它。 

1993年作 不可不醉 不可太醉

喝不喝酒是人和野獸最大的區別……我和大多數人都不喝酒,我們欣賞喝酒,與喝酒的人為友,我們這幫人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點四,是不喝酒的擁酒派,算不得是野獸派。 

——黃永玉

乙丑(1985年)作 獨樂

酒,我很欣賞,可惜一口就醉。在酒朋友旁邊醺得面紅耳赤倒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能體會得到「酒」是很妙的東西。 

——黃永玉

人生如酒、人生似茶,黃永玉的茶酒畫蘊含的那份真性情,的確叫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喜歡黃老的繪畫、文字、生活中透露出的那份幽默與樂觀,而他的這種大風趣與天真,正是人生閱歷與滄桑的積累,是一種智慧與曠達的精神釋放!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籤約作家或網絡,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相關焦點

  • 茶酒畫,滿滿的人生味
    酒,熱烈、香醇,是「精神之液,靈魂之飲」;茶,自然、恬淡,是「最溫柔蘊藉、最富詩意的飲品」。喝酒、飲茶是文人摯愛之雅事,在黃永玉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這些逸趣橫生的茶酒畫,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徹大悟!
  • 貴溪茶酒釀造師王日光的追夢人生
    一茶一酒一世界品茶品酒品人生歷時五年之久經歷千萬次的研發實驗獨特的釀酒秘方結合現代釀酒工藝「這些都是新出的茶酒,很多老客戶都專門開車過來採購,品嘗茶酒。」王日光一邊接待客戶一邊微笑著對記者說。談起茶酒,王日光如數家珍。茶酒,原料為茶、糧食和水,主要是用茶釀造出來的一種高度酒,茶香獨特,入口綿醇,具有悠久的歷史。北宋蘇東坡曾讚譽「茶酒採茗釀之,自然發酵蒸餾,其漿無色,茶香四溢」。
  • 心齋︱人生如茶,酒如人生
    有的時候茶泡久了就苦了,就像遇到不開心的事一樣很苦。有的時候水溫剛好,泡出來的茶就好喝,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入口之後齒頰留香,像遇到開心的事情一樣,會很幸福。人生有苦有甜,苦儘自然甘來。人生是艱辛的,就像茶一樣開始是帶點苦澀,到中年時苦盡甘來,最後到老年時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成也好,敗也好,誰都逃不過三尺黃土。一壺茶,茶壺有量,茶味無量,真真值得我們品的是茶味。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盞茶去。
  • 酒高,茶深,人生知味
    觥籌交錯時的率真、耿介、委蛇,酒過三巡後的酒風、酒品、酒態,都折射於杯盞之間;謙謙君子,戚戚小人,人間冷暖,世態炎涼,都盡顯於抿呷之中。酒場有如濃縮人生的舞臺,有些人喝醉了卻說自己清醒,因為他們想要證明自己還能喝。有些人明明清醒,卻偏要說自己醉了,因為他們不想繼續喝。
  • 歷代茶畫集錦,以茶入畫,以畫釋茶
    看看畫名裡的「賺」字,就猜得半分了。東晉永和九年,微醉的王羲之在山陰蘭亭一氣呵成《蘭亭集序》。作為傳世之寶,被王羲之第七代孫、僧人智永所藏,智永年近百歲之際又傳給了弟子辯才。細心而謹慎的辯才在自己臥室的大梁上鏤鑿了一個暗格,將《蘭亭集序》藏於其中,絕不輕易示人。
  • 茶是土做的水,酒是火做的水
    有人說: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不錯!喝茶,喝至深處,便就覺與大地挨得很近,就覺與世情溶得很深。
  • 茶漫畫,慢話茶
    豐子愷先生一生,離不開5位知己:「煙、酒、唱機、貓、茶。」當先生一邊擼貓,一邊喝茶,唱機在旁咿咿呀呀地悠揚著,豈不樂哉?自古茶與畫淵源深遠,這位漫畫大師的書畫也在不經意間流露著茶的閒適與趣味。全詩如下: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畫中人一定是個富有閒情逸緻的隱士。
  • 尋茶記—寒夜客來茶當酒
    日常所喝的,以茶為多。        安徽產好茶。皖南多山,氣候條件適合茶樹生長,除原徽州地區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外,其他山區均有當地小眾茶,因此茶葉為尋常人家常備,以待客之用。小時候,我常見父親買茶,一般都去相熟的店裡,店面陳設簡單,茶葉用大的塑膠袋封存,放在冷庫裡。客人來買,先用玻璃杯泡一盞,觀其形、聞其香。選定茶葉後,用錫紙袋包好,再送一個鐵皮茶葉罐。
  • 中國畫趣味高遠,西洋畫趣味平易
    因為中國人作畫同作詩一樣,想到那裡,畫到那裡,不能受透視法的拘束。所以中國畫中有時透視法會弄錯。但這弄錯並無大礙,我們不可用西洋畫的法則來批評中國畫。 唐·周昉 簪花仕女圖 局部倘把這些人物的衣服脫掉,其形可怕。但這非但無妨,卻是中國畫的好處。
  • 茶是一個人的狂歡,酒是一群人的孤單!
    酒與茶,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儒道禪三種文化,也代表了儒道禪三種精神。酒與茶,一醉一醒,凝萬物於一杯之中。正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酒是媒介,藉以遠離現實,忘卻一切。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熱鬧後的落寞。喝茶的時候,都是在聊怎麼做生意,都覺得自己窮,琢磨怎麼賺錢。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來越開闊。酒桌上喝酒的時候都是在吹,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行,必須讓別人知道。喝完吹完回家睡覺,第二天繼續喝,繼續吹。
  • 茶似隱,酒似俠,茶是沉靜理性的我,酒是偶爾感性放肆的我!
    「茶似隱,酒似俠」,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著實說出了茶和酒的區別。茶,在於清淡,恬淡的滋味讓喝茶者的心境也不禁沉穩內斂,令人久久回味以清醒的理性規避風險。酒,在於濃烈,令人熱血沸騰,心醉神迷,感性般酣暢淋漓的投入。茶與酒是人生兩種狀態,兩種境界。
  • 【茶聚場】茶語人生,茶還能這麼玩
    人生百態,茶亦如是;變幻莫測,難尋首尾。走進劇場,讓我們以茶為軸,以聚為綱,以場為家,尋求角色。茶要出味,如同人生要出彩。伯爵慕斯配佛手柑啫喱,這款甜品小豆子超愛,淋面光滑無氣孔,口感滑潤,又帶著些顆粒的脆感,伯爵茶香味是畫龍點睛之處。
  • 酒是名士,茶是隱士,咖啡是紳士
    與別的飲品相比,酒奔放,茶內斂;酒令人血活性起,茶使人心平氣和;酒就好比燕趙之士,慷慨激昂;茶卻有如江南女子,優柔婉約。酒與茶就如兩泉涓涓細流,涇渭分明地順著歷史汨汨而下。因而那些好泡咖啡館的,往往是對人生有些看透,有些倦怠,有些抽離……不少大作家喜歡在咖啡館裡寫作,抱著看客的心態,在安靜的環境中,又沒有完全脫離人群,進可攻退可守,既能體察世情,又可以保持相對獨立的思考空間。
  • 拾 畫 | 畫中茶事
    而自古茶文化就盛行於文人雅士間,飲茶在唐朝已成為風尚,不僅和禪文化結合有了「禪茶一味」,唐朝的詩人們也競相吟詠茶詩彼此唱和;而宋以來焚香、點茶、掛畫、插花成為文人們的「四般閒事」,低調的彰顯著個人的文化品位;到了明清,文人們紛紛以茶為性靈之寄託,籍由一杯茶在心靈世界中優遊自適,涵養心性。在歷史的演變之中,飲茶的方式在逐漸改變,唐朝盛行煮茶煎茶,宋朝喜歡點茶鬥茶,而明朝講究泡茶品茶。
  • 人生四大喜有多喜,看看這些古詩詞就知道了
    古人曾說,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句話有人說是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詩》,也有人說是杜甫所作的《四喜詩》,不管是誰人所作,這四喜還是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古人曾經有許多描寫這四喜的詩詞,想知道這四喜到底有多喜,看看這些詩詞就知道了。
  • 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性狂。茶品人生
    以茶會友,茶品人生木木林子君2020.3.14.「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性狂。」茶,自古以來就深受君王高官,文人墨客,名仕大儒甚至布衣百姓的喜愛。中國茶文化歷久彌新,中國是茶的故鄉,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作為中國茶道的代表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趣味藝術|千萬別讓孩子看到這些畫,甜到過分了……
    趣味藝術|千萬別讓孩子看到這些畫,甜到過分了…… 是不是被這些棒棒糖給驚豔了 我很想告訴你的是 這些不是攝影作品 都是畫出來的
  • 酒飲微醺時刻:品味酒之趣味,感悟人之境界
    許多人都有喝酒的經歷,有人酩酊大醉方停;有人淺嘗輒止,要我說,人到酒飲微醺的狀態是最佳的狀態。花開半夏,酒飲微醺,喝到若即若離,似醉未醉的時候,才能品味酒之趣味,感悟人之境界。而酒可以解憂、助興、催眠、解乏,幫助難以入眠的人好好休息,但凡事都得有個「度」,過則不及,微醺狀態就是最好的「度」,微醺狀態下的質量是最佳的。小酌幾杯,將醒未醒,在酒精的刺激下,大腦的多巴胺的迅速釋放,從而製造出幸福愉悅體驗,能有助於放鬆和消除壓力,進化到「沒心沒肺」,自然而然睡得香。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
  • 北方人喝酒,南方人喝茶,一茶一酒話天下
    我們發現從古代至今自茶樓與酒館,似乎總是相伴而生,但茶杯與酒碗裡所蘊含的人生百態,卻是截然不同。酒是一棋子,蘊含人生大道理。茶是一本書,可以明智通心。一盞茶,也許可以苦後明智;一壺酒,也許可以醉後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