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主食,其正確吃法也有所不同,現綜合介紹於下,以供人們在吃主食時參考。
(1)米飯吃法
米為五穀之首,米飯富含複合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為了增加主食的品種和營養可以變著花樣吃米飯。
二米飯。將小米淘淨後,與大米混合在一起(比例約為1∶3),用電飯煲常規煮飯即可。紅豆米飯。將帶皮紅豆用冷水浸泡12個小時左右(如早上上班出門前浸泡,晚上下班可用),與大米混合在一起(比例約為1∶4),用電飯煲常規煮飯即可。如果紅豆未浸泡,可用高壓鍋先將紅豆煮數分鐘(快熟),再與大米混合一起,用電飯煲煮飯即可。
黑米、糯米大米飯。將黑米、糯米(均為少量)與大米混合,用電飯煲常規煮飯即可,雖顏色較黑,但口感不差。
綠豆米飯。將綠豆與大米按1∶3比例,分別洗淨,先把綠豆放在電飯煲中煮開8~10分鐘,再加入大米,常規煮飯即可。也可將綠豆與大米一起煮粥。大米還可與黃豆、豆腐乾或豆腐一起煮飯吃,這種「米飯加豆等於吃肉」。
雜糧米飯。在大米中加入雜糧(如燕麥、蕎麥等),比例1∶1或2∶1,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增強飽腹感,控制體重,預防慢性病。
菜飯。在大米中加入胡蘿蔔、青菜、青豆等煮成米飯,可增加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分的攝入量。
.
(2)粗糧吃法
粗糧是相對於精米白面的食品,主要包括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麥麩等穀物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青豆、芸豆、蠶豆、豌豆等雜豆類;紅薯、山藥、土豆等塊莖類。
粗糧因加工簡單,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
粗糧與細糧按6∶4的比例吃為好,吃完粗糧要多喝水,一般多吃一倍纖維素,就要多喝一倍的水。
(3)麵食吃法
麵食是我國北方人最喜愛的主食之一。麵食主要包括麵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專家認為,麵條最適合中午吃,因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由於150克煮熟的麵條只含1克脂肪、7克蛋白質、40克碳水化合物,180千卡熱量,與一些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相比,是低脂肪食物,但特別能給人飽腹感。而每天吃適量麵條不會使人有發胖的風險。
(4)如何喝粥
粥熬得爛稠,容易消化,但要科學喝粥,才有營養。由於精白米營養素少,因此,不要喝由精白米熬的粥,而要喝糙米粥。在熬粥之前,應先把糙米浸泡30分鐘後再煮粥。糙米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雜糧粥在降低血糖反應的同時,還有利於控制體重和血脂,可以大大提高粥的營養價值。冬季為了暖胃可喝羊肉粥或粟米龍眼粥。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的內容,你覺得如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