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六七千年前,
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
綿延2000多年。
彩陶上有多種彩繪花紋圖案,
這些圖案都代表什麼?
如果要說完,
將是一個龐大的課題。
「司令讀史」僅羅列中國與西域(兩河流域)在圖案上的類同,
因資料有限,無法討論源與流,
但至少說明歐亞大陸的文化同一性。
我們先看八芒星:
八芒星與卐字符號,
遍布於我國廣大地域、多個民族,
有學者認為,
神秘的卐字符號其實是八芒星紋的簡化變體,
它們都代表了太陽在一個回歸年的視循環運動,
即一年四季的循環變化。
我國大汶口文化地區是發現八芒星最多的地區之一。
大汶口文化是黃河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
▲大汶口 八芒星紋彩陶
▲大汶口 八芒星紋彩陶杯
八芒星也是蘇美爾文明非常重要的符號,
與太陽崇拜有直接的關係。
蘇美爾文明的開端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約結束在4000年前。
蘇美爾標誌的鷹翼太陽輪造型,
中間就是八芒星。
▲蘇美爾浮雕 牆上的英翼太陽輪
▲蘇美爾英翼太陽輪細節
與蘇美爾的英翼太陽輪相比,
我國安徽凌家灘的八芒星玉鷹的造型構思幾乎完全一致。
▲安徽凌家灘八芒星玉鷹
安徽凌家灘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源頭,
距今約5300年歷史,
比金字塔早1000年,
有3000多平米的紅陶土遺蹟,
有精細度堪比雷射打磨的精美玉器。
凌家灘的「玉八卦」,
中心是指向四個方向的八芒星:
▲安徽凌家灘 玉八卦
時間推至更早之前,
在距今約7000年左右的湖南高廟遺址,
也出土了八芒星、鳳鳥等神像圖案的陶器。
▲湖南高廟遺址 八芒星圖
▲八芒星草圖
專家稱,這種角對應的關係是對太陽周年運動所產生的投影線的摹寫。
高廟文化先民在周年性立杆測日影過程中,
發現了太陽投影在不同季節的變化,
並發現了太陽在夏至、冬至日的投影夾角是45度。
這與現代天文學研究的結果十分接近。
另外,八芒星還有點像中國的八卦陣,
代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
意為絕對的混沌或混沌能量的八種形態。
我們再看巴比倫和亞述人,
其太陽神標誌是在十字太陽輪基礎上,又加上四個方向的波狀輻射線。
▲巴比倫太陽神
(前面說到的蘇美爾,是在至少7300年前大致完成文明的進化。
在此之前,世界其它地區的人類,還在那兒敲石頭呢。
當古老的巴比倫國家在4011年前粉墨登場時,
蘇美爾國家已經演出完畢謝幕了,你看她有多早!)
由文物推演八芒星符號的演變:
這種形象被古埃及人稍加修改後,
專門給了智慧女神賽斯哈特(Seshat),
成了女神的頂冠象徵。
▲埃及智慧女神
以上,從八芒星的類比,
我們可以看到千年前歐亞大陸文化的同一性,
當然,彩陶圖案不只八芒星,
更多下集繼續探討。
請使用抖音APP掃以下程序碼
(或關注抖音號: 1619856647 ),
獲取《司令讀史》最新動態,
跟司令一起趣味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