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覺得手腕外側怪怪的,有時感覺酸痛,握力減低,有時擰毛巾也無力,轉門把使不上勁。。。去醫院拍X光片卻沒發現異常。
如果有上述症狀,很可能是您的三角纖維軟骨損傷了。
三角纖維軟骨是手腕關節尺側(即靠小指側)一個複合性結構,常常被形容為手腕的半月板。其全名為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 。位於手腕關節的尺側(即靠小指側),是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其中包括了遠端橈尺骨韌帶、三角韌帶軟骨、尺側韌帶及掌尺韌帶。
有兩個主要的功能,第一是在前臂和手腕在做旋轉活動時負責維持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第二是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力量。
我們的手腕部沒有肌肉,幾塊小骨頭每天卻承受著遠遠超出他負荷的動作,比如說拿重物,伏地挺身等。急性受傷常是因跌倒後用手腕撐地或手腕突然猛力的扭轉動作,使三角纖維軟骨產生撕裂,甚至嚴重時會造成遠端橈尺關節脫位。長期的過度使用則常是因前臂和腕部反覆的旋轉負荷過度,使三角纖維軟骨長期受到碾磨或牽扯而產生破裂甚至退化磨損。
三角纖維軟骨破裂損傷是手腕部尺側疼痛常見的原因,常把它當作單純扭傷而輕忽它,若不適當處理,久而久之將造成遠端橈尺關節的不穩定及腕部的關節炎,影響手腕功能;所以若有這方面的困擾,千萬不要輕忽,早期處理是不二法門。
急性傷者應暫停腕部活動,特別是腕部旋轉活動,同時給以適當的固定,將前臂固定於中立位置(natural position) 並限制手腕與前臂的旋轉活動,一般約需3 ~4 周等損傷組織修復癒合後才可進行腕部正常活動。每天需冰敷幾次,一次約15 分鐘。藥物可以止痛藥,類固醇注射。
運用手法,針對受傷和移位的組織確實處理,加快復原速度,避免再次復發和殘存舊傷。這些方法有針對韌帶軟組織修復放鬆;有對移位部位的整復,使腕關節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有針對減輕神經壓迫的症狀;也有直接針對疼痛來處理。至於合適的運動建議則是經由運動的處方,設法回復腕部正常的生物力學特性,對大部份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保守性處理都無效時須考慮手術,目前大部份的三角纖維軟骨破裂可用關節鏡手術進行修補。
在腕關節屈伸和支撐動作無疼痛後,可逐漸加入腕與前臂的旋轉動作,運動時必須佩帶護腕或用肌內效貼布保護,慢性傷者進行運動時,可用肌內效貼布或佩帶護腕對腕關節背伸和旋轉活動有限制,以防運動時再度受傷。
最後小編再分享如何預防TFCC損傷。一般來說上肢推的動作由肩膀所支撐 ,拉的動作由肱橈肌支撐。當肩膀不穩定或是肱橈肌無力時 就會對手腕的三角纖維軟骨產生壓迫和拉扯。
我們可以按這兩個方向去預防損傷:
建立肩胛骨穩定
(圖片來源: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
肱橈肌訓練
可使用捶式灣舉,集中訓練肱橈肌
方法和一般訓練二頭肌一樣
藉由手肘伸直跟屈曲訓練
只是一般彎舉是掌心朝上;捶式彎舉是拇指朝上
來源:全球康復資訊
編輯: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