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商情報網》曾發布一組數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肝硬化患者已經超出700萬,大多數為肝硬化。」
肝結節,作為肝硬化的重要徵兆之一,主要是肝臟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纖維組織出現了增生,形成結節。
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結節,甚至是肝癌的人群,除了要積極調整作息之外,更應當注意每天的飲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吃「發物」。
何為發物?
相傳在明太祖時期,朱元璋登基後,大肆屠殺功臣將才,其中一名大將身患頑疾,太醫說忌吃「發物」,朱元璋遂故意賜大量「發物」於這名大將,果然在食用後,這名大將病情加重,不久後便不治身亡。
所以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古籍中就記載了「發物」這一詞,並且嚴令禁止病中患者食用。
肝病患者也是如此。肝病患者如果經常吃「發物」,會使病情加重,滋生肝結節,不利於肝病的控制,肝病會越來越嚴重。
提到「發物」,人們總是輕易想到、大蒜牛羊肉、海鮮等肉食,卻容易忽略一些也是「發物」的食物,這才導致肝病不受控制,以下總結了幾個常見「誤區」,趕緊轉發收藏。
肝癌的「發物」,並非大蒜,真正應少吃的蔬菜,很多人卻「愛不釋手」
1、土豆
土豆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常見蔬菜,含有較高的澱粉和蛋白質,無論是炒、蒸、煮都醇香四溢。
但是肝病患者要注意,美國研究院曾採集了一批歐洲當地的土豆,成分分析後發現,土豆中含有微量的天然苯二氮樣化合物,這種物質會使人「嗜睡」、「記憶力下降」,對於肝病患者影響最為明顯。
經常大量食用,會增加肝病患者「老年痴呆」的風險,誘使肝結節產生。當然土豆的品種和生長環境會有所不同,建議肝病患者不要經常吃為好。
2、韭菜
韭菜,一種能夠補腎養氣的蔬菜,轉氨酶正常的人可以經常食用,有益身體健康。
但是肝病患者本身就有肝損傷問題,膽汁分泌和肝臟的消化分解作用也有下滑,此時食用大量韭菜,會明顯加重肝臟負擔,倘若經常讓肝臟「帶病工作」,肝損傷只會一步步加重,增加肝結節癌變風險。
當肝病加重時,身體會有幾次「提醒」——
◇ 經常在凌晨2~4點醒來,難以再次入睡;
◇ 肝區偶爾出現不適,感覺悶疼;
◇ 眼白泛黃,小便濃黃,並且小便有氣泡;
◇ 偶爾出現腹瀉、腹脹、腹鳴等問題;
◇ 突然牙齦出血、鼻出血,並且逐漸頻繁;
◇ 手掌脫皮泛紅,指甲易斷,有白色豎紋;
以上都是典型的肝病加重的表現症狀,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視,積極發現儘早治療。
日常養肝,記住2件小事,癌細胞不敢找上你
1、增加每日飲水,加快循環
喝水是最簡單的「養肝良方」,中國膳食協會建議每人每天1.5L水,充足的水能夠加快身體代謝,減少肝臟的排毒負擔。
中醫講究「茶療」,可以在喝水時加入一朵有機青馳菊,幫助調理氣血、排出肝毒,研究發現,有機青馳菊中含有胺基酸、菊甙、類黃酮、硒元素、膽鹼等物質,均對肝功能的改善有積極影響。
其含有的膽鹼,是一種有名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提升肝細胞的活性,減少有毒物質對肝臟的損害,提升排毒能力;黃酮類物質則能提升蛋白酶活性,加快對物質的分解轉化,避免代謝毒素造成「二次傷害」。
硒元素則是一種國際承認的抗癌元素,適合肝病患者飲用,每天補充適量的硒,預防細胞病變,降低疾病風險。
2、敲打養肝穴,按推養肝經
肝經由胸腔延伸至小腿,其中經過腹部和大腿,養肝穴位於大腿處,為「陰包穴」,需要經常用指節處按壓,每天至少按壓40~60次,再接著推動大腿內側肝經100次,至身體微微發熱即可。
長期堅持下去,每天睡前按一按,幫助疏通肝氣,滋養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