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發大水衝出一古石碑,為何卻讓韓國人感到恥辱?

2021-01-13 騰訊網

作為東亞幾千年來的大國和強國,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深刻地影響著周圍的諸多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向他們大量輸出。古代受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朝鮮半島了,今天的朝韓兩國以前長時間都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在朝鮮半島上建立的國家有高麗、李氏朝鮮等,都是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而存在。然而,對於這樣一段我國百姓耳熟能詳的歷史,韓國民間幾乎很少有人知情。

1627年,大金汗皇太極宣布改汗為帝,改國號為「大清」(原大金),改元為崇德(原天聰),改族為滿洲族(原女真),簡稱滿族。

滿清12帝13朝(其中首帝努爾哈赤,為滿清次帝皇太極所追晉,按實際履職狀況,只能算大汗),皇太極一人獨佔天聰、崇德兩朝。是個汗、帝交融的標誌性歷史人物。

大金經石破天驚的「四大改」後(改帝、改元、改國、改族),充分凸顯了皇太極戰略格局的不同凡響。

雖然立國之初,滿洲族僅廁身東北區區一隅,能否打敗大明,只能說看見點星星之火,而定鼎中原、御及八方,目前還只是畫在皇太極宏大的夢境裡。

顯然,以努爾哈赤拼出來的後金奴隸制的底子,欲抗衡日薄西山的農耕制的大明帝國,說實話,是懸而又懸、機會渺茫。但以滿騎來去如風地迅疾,打家劫舍、抓一把就跑,還是蠻勝任的。

不過,皇太極與努爾哈赤不同。兩人的不同點,在於其雖在軍事能力上稍遜乃父;但在政治籌略的格局方面,卻遠超努酋許多。

不信,看看皇太極繼位後的一系列動作。

天聰元年一月(1627),金汗皇太極剛剛繼位幾個月(在他爹死後馬上即位,宣詔次年為天聰元年),憋的第一個大招,就是閃擊朝鮮(現朝、韓整個半島範圍)。

其實,這個時候就打朝鮮,風險很大。

一,先說後金的外部環境。

其父努酋未等統一女真全域,便在天命三年之時,以「七大恨」為由,著急忙慌地反起了宗主國大明。

之後雖有氣貫長虹之薩爾滸一勝,亦有迎面受挫之寧遠一敗。寧遠與袁崇煥對陣之敗,就是奴隸制公社後勁不足的明證。至努酋炮傷駕崩之時,才勉強統一了遼東。

其時的態勢,真的不算太好。蒙古和朝鮮兩個大明之屬國,用胳膊將女真左右一夾。大明踞於南方,掄棍子由下往上一撩擊,後金這塑料體格,能受得住麼?

並且,努酋又因四處掠奪、東徵西討,而致政治處境相當的孤立。一旦戰敗,除了往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跑路,估計也只有涉險下海,投降倭寇一途了。

其實,大明一直信奉「禮治四夷」,從沒真得向藩國,打出惡毒地撩陰一擊,否則,早就沒有日後的滿清三百年了。

不過,向來待外族甚為苛酷的努酋,難得的對臥榻之側的蒙古,實行了撫蒙固邊的政策。以「編旗、聯姻、賑濟」等懷柔手段,算是暫時讓蒙族居中觀望、不以其為敵。

這下讓努酋做對了,省卻了他兒子不少的麻煩。

問題在於朝鮮,朝鮮服膺大明的管束,比較馴良可靠。國內又推行中華儒家文化,以「大明曆」為朝鮮計年,尊明為父。

「萬曆三大徵」的朝鮮之役,大明一舉擊敗了日本,挽救了朝鮮。此舉既鞏固大明王朝在東亞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又讓朝鮮無可救藥地傍上了大明。

同時也讓後人看到,努酋如此早早地反明,是多麼的缺乏地緣政治眼光。

沒辦法了,老子約好了炮,自己已跑到了天國,那麼,兒子含淚也要再打下去。常言道,柿子揀軟的捏。蒙古一旦居中,欲謀中華,必先伐朝鮮。

然而,大明的天啟皇帝是一個木工,又不是一根木樁。他會站在那兒,看著後金斷其臂膀,而置之不理嗎?前幾年來來往往的拉鋸,後金不是在邊境,佔不了多大的便宜麼。

被天啟帝錯貶了的守遼能臣熊廷弼,不出幾個月,便尊旨重回崗位,何況還預埋下毛文龍駐守皮島,以牽制後金之子。

不巧的是,此年天啟帝重病駕崩,閹黨魏忠賢趁機幹掉了熊廷弼,換上應對無措的王化貞,遼東一時頓陷危局。

二,再說後金內部環境。

由於後金實行的是」三大貝勒按月輪值坐政」的奴隸社會制度,導致皇太極權力分散,掣肘頗多。這汗位說白了,也就是股份多點的股東,完全與中央集權制皇帝的唯我獨尊,不可同日而語。

權力的分散,不僅意味著汗王沒有太多的主控話事權。而且,這話事權,什麼時候說沒了,也可能就真會沒了。

權力,男人的春藥,女人的依靠。貝勒們對汗位的虎視眈眈,汗位遂成眾矢之的。

此時,基於內權未固、外援無著的狀況,後金卻選擇魯莽地突襲朝鮮。皇太極的初次試水,水平確實也不咋嘀。

皇太極雖然出錯了招,運氣卻是好極了。

三,丁卯之役及戰後地緣政治的影響。

朝鮮無力,不足為慮。但天啟一走,崇禎繼位,忙於治內,也無暇北顧。遼東前線,前期王化貞的應對無措,後期袁崇煥的偏於固守遼邊,加上毛化龍的掩敗為功。種種因素,讓大明變得危機四伏。

如此一來,命運女神把從皇太極處,拿走的運氣,又重新放回到皇太極的甲冑之中。

局勢開始峰迴路轉、一馬平川了。1627年,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郎、阿濟格、杜度、嶽託等貝勒統兵3萬襲朝。

戰爭之勝敗,實際上不是在比誰的高招出得多,而在比誰的昏招出得少。

顯然,皇太極出錯少了點,僥倖在戰術上取勝。最終得以與朝鮮立壇盟誓(史稱江都之盟),結金蘭之交,訂立《江都和約》。

逼朝鮮與大明絕交,從此歲貢後金(此戰前,是女真向大明、朝鮮歲幣進貢)。並要求朝鮮廢除大明「天啟年號」,改用皇太極的「天聰」年號。

談判良久,朝鮮政府就是死活不肯廢棄大明年號,最後,雙方妥協,朝鮮不用任何年號,只用天幹紀年。

此戰,大明史稱「丁卯之役」,朝鮮史稱「丁卯胡亂」。

後金掠奪回大量的糧食、牲畜和俘虜。給經濟低迷的後金,補了一大截的血,結局看上去確實很美。

其實看朝鮮在史書中,稱後金為「胡」、「夷狄」、「犬羊之輩」,便對此時的朝鮮,產生了一種我傍上「天朝上國」,自譽「小中華」,決不會跟後金跑的感覺。

果不其然,後金如今的實力,即便是勝朝甚易,朝鮮還是照樣看不起後金,這邊剛被按著跪拜金蘭,那邊就飛書大明哥訴苦了。

朝鮮不僅向大明朝廷稟報了被「夷狄」、「胡亂」所迫,盟誓訂約之事,還改用海路,繼續向大明進貢為臣。大明回以諒解並褒獎朝鮮的「君臣大義」。

然後,朝鮮開始對後金耍賴了。歲貢常不足所定之十分之一,拒獻金銀、牛角,藏匿後金逃人,常罷互市交易,加固邊境12城之城防。

而且在當初訂約之時,其它都敷衍答應,就是死活不答應與大明斷交,阿敏不得不退了一步,不再強求朝與明絕。

再說,後金因為奴隸制的關係,在國力上,僅軍力較為犀利兇悍外,其它如內政、外交等國本等方面,還是一塌糊塗。

朝鮮身為久於師習大明農耕制的屬國,自然看得出來,後金這「錦繡其外、敗絮其中」底子的毛病。

皇太極這一戰,雖在戰術上僥倖取勝,卻難掩其在戰略上的失意。因為朝與明絕交未達成,小弟也沒收成,小弟還常常少上貢,耍小性子罷市。

四,皇太極在「丁卯之役」後的改革。

反思後,皇太極開始學聰明了,一切都忍了。他深知國力的強弱,來源於制度的優劣、及民力、經濟的強大,而非一味窮兵黷武的一蹴而就。

皇太極遂師習大明政制,改革後金相關制度,向大明的中央集權制靠攏。

1.改革與「三貝勒同坐政」的分權制度,一人獨權,令行禁止。

2.一改努酋之以「八旗為本」的落後制度,逐步向封建官僚制度轉化。

3.大力推行「漢文化」進入女真族,設立吏、戶、刑、工六部管理後金,任用漢官,開科納士。

4.約束女真人及其貴族的權力,提高漢、蒙各族人民的權利。

5.在經濟上,一舉廢除了努爾哈赤的「抗拒者殺、俘虜者奴」的奴隸制政策。大量變「漢奴」為民戶。體恤百姓,使其「專勤南畝、以重農本」,農業的地位,被大幅度地提升,一改遊牧民族一貫無根飄萍似的搶劫生活。

「民定則國安,民流則國浮」,誠如斯言。「遊商」變成了「坐商」,這一劍,皇太極在遼東整整磨了九年。

待到攻下了察哈爾,收復了蒙古最後一塊硬骨頭林單汗之子額哲。額哲為投名而上獻傳國玉璽。接璽後,皇太極遂圖謀稱帝。

遣使知會於朝鮮,使者卻被朝鮮所扣。後來勉強過來祝賀的朝使,卻拘於中華正統禮儀,以只跪皇明,拒拜胡虜為由,拒絕跪賀皇太極稱帝。

五,「丙子之役」,二次擊朝。

於是,表面上怒不可遏、內心早謀定而動的皇太極,命令清軍二次擊朝,史稱的「丙子之役」的戰爭開始了。

戰前的態勢是這樣的,崇禎朝受制於東林黨的黨爭,加上歷年赤地千裡的大旱,農業的根基受到了巨大的削弱,李闖義軍又在中原牽制大量的軍力資源,大明的國力正逐步走向衰弱。

蒙古已從居中壁觀,變成了大清的協從國。毛文龍早已被袁崇煥所斬,頗受爭議的袁崇煥,又被崇禎帝所凌遲。

這個王朝,已經到了椽爛梁朽、屋頹院敗的境地了。此時的朝鮮,若爛熟的桃子,不摘,自己也會循風而落。

1636年,早非吳下阿蒙的皇太極親率12萬的鐵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舍堅城不攻,用後來美軍在太平洋上用的「」蛙跳戰法」,一路長驅直入,僅用12天,大清兵鋒抵至朝鮮京城。

隨後,依次擊敗從朝鮮各地,趕赴京城勤王的朝鮮軍隊。朝鮮仁祖在南漢山城避難不過,向清朝投降。從此願與大明絕交,去作清朝的小弟。

次年,皇太極要求朝鮮樹立一座功德碑,以頌揚大清皇帝的功績。在清朝的壓力下,朝鮮仁祖被迫同意立「大清皇帝功德碑」,並於1639年,矗立於當年皇太極受降的三田渡地區。

至此,由韓國該碑所帶出來的背景資料、來龍去脈,全部介紹完畢。

六,當今韓國以碑為恥的緣由,及對後世的昭示。

那麼近代的韓國人,為什麼異於十七世紀的朝鮮人,對此碑深感屈辱,決意埋碑,不讓其面世呢?

大清入主正統已三百多年。按說朝鮮不會那麼迂腐,一直視之為「胡虜」吧?這倒不會。

但到了清末,清朝國力下降,被日本在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狠揍了一頓,算是報了當初在「萬曆三大徵」朝鮮之役中,被大明狠揍之仇。

李鴻章籤訂了《馬關條約》之後,朝鮮與清朝絕交,脫離主藩的關係,就此別過。自此,朝鮮傍上了日本,同時,其國內的民族主義也抬頭了。

此後開化黨人掌權,開始「親日驅清」的運動,並進行以日本的「明治維新」為樣板的近代化改革。

與之相配的,開化黨人(又稱日本黨)在朝鮮進行大規模的驅清行動。包括拆毀了迎恩門,推倒,並掩埋了三田渡的「大清皇帝功德碑」。

清朝政府此刻自顧不暇,對此也無可奈何。家裡的東西都給賠光了,飯都吃不上,還在乎那個落在朝鮮的石碑。皇家的臉面說不要,就不要了。

實力是尊嚴的底片,沒有底片,自然衝洗不出光豔動人的照片。

而朝鮮自然不管統治中華的,是大明、還是大清,反正他們都是代表中華(外邦與我國民眾不同,我民眾常有明粉、清粉之別,清黑又特別多,滿清統治中原,都三百多年了,還有一些人不承認滿清王朝的正統性)。

只要大哥沒實力,就不是我大哥。其實,日本何嘗不是當初中華的藩籬國。英雄不問出處,各國只認實力。

再說些題外話。環顧中國的四周,當中國實力強盛之時,中華文化無不被周邊各國奉為圭臬。而當實力衰弱時,又聞一陣稀裡譁啦的洗牌聲。

此刻,中華文化是我們中國,保住亞洲領袖地位的保底價或底牌(不太恰當的比方哈)。

各家小弟互相開打也好,直接攻打我們也好,目的都是想取我「領袖地位」,而代領東亞。從來不會有日本打朝鮮,是為了取代朝鮮的國際地位。打朝鮮,也是瞄著中華的領袖之位打得,邊打、邊覬覦著領袖之位,東南亞的小國、小邦也一樣。

這就說明中華文化,才是真正的領袖實力,至少在東亞地區是這樣。在此點讚永樂大帝五分鐘,格局宏大,穿越古今。

派鄭和七下西洋,傳播中華文化遠至非洲。可惜不長久,若是各洲也都靠近我們,傳播起來方便,就沒美國什麼事了,科技厲害,只是方便了人類,文化厲害,卻能讓人類皈依中華。

五千年下來,中華文化對周邊的滲透力,是極為可怕和潤物無聲的。她讓周邊的外國人因為此生不是中國人,而從骨子裡感到自卑。

這種自卑,會因我國力的衰弱,或對方民族主義地抬頭,以「自傲」的形式出現。比如韓國的某些申遺搶註,日本說某些中華文化項目,在他們那裡,才是正統的諸如此類話語。

說來說去,就是暗地裡怨自己,此生不是中國人,弄個中華文化的招牌,還得靠手速去搶註,累死他們了。

相關焦點

  • 韓國洪水衝出一塊石碑,碑上7字讓韓國學者傻眼,大呼:這不可能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著許多的藩屬國、附屬國,周邊大部分國家都在其中,韓國、日本也是其一。這些國家都會給中國進行朝貢,朝貢的歷史基本上延續到清朝,大多史籍都會有記載。不同的是日本跟韓國卻是極力否認,比如說日本在1784年挖出過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
  • 梁啓超所說「雲南第一古石」是指那一塊碑?
    碑石記述了一個叫孟孝琚的人的生平,所以,這塊碑石就稱為《孟孝琚碑》。此碑一出,大有石破天驚的氣勢。關注這塊碑石的人有梁啓超、羅振玉、袁嘉穀、黃膺、趙藩、楊守敬、方樹梅、李根源、王仁俊、由雲龍等人。看來這塊石碑確實不簡單。那麼,此碑如何不簡單呢?
  • 1951年志願軍攻入韓國首都後,看到了這一幕,韓國人無法忘卻的恥辱!
    上世紀中期,發生在韓國首都漢城的一場戰役,中國志願軍進入戰區後,卻看到了這樣一幕,這樣讓韓國人視為永生恥辱的一幕。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我們一起看看。眼看朝鮮優勢日益顯著,誰料美方突然從中間插了一棒,隨後向朝方發起了激烈進攻。朝鮮軍隊節節敗退,無奈,只好向中蘇兩方申請援助。
  • 元祐黨人碑:立碑人希望碑上人永志恥辱,碑上人的後代卻引以為榮
    北宋有這樣一塊碑:立碑的人希望碑上的人都被斬盡殺絕,永志恥辱。而碑上人的後代卻以碑上有自己祖宗的名字為榮,在原碑被毀後,還重新摹刻以為顯榮。在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正月,天空出現彗星,電閃雷鳴,一聲霹靂將文德殿東牆上的元祐黨人碑劈為兩半。宋徽宗大懼,他以為這是上天的震怒,於是在深夜時分偷偷命人將此碑徹底損毀。宰相蔡京知道後,十分懊惱,卻大言不慚地說道:「此碑可毀,但碑上的人名則當永誌不忘!」
  • 韓國能有炸醬麵得益於中國華僑,為什麼說韓國吃的不是面而是恥辱
    據了解,韓國人喜歡吃炸醬麵,日銷量達到800萬碗,被稱為「國民飲食」,但是為什麼韓國會說吃中國的炸醬麵是一種「恥辱」呢?韓式炸醬麵起源於中國山東地區的特色小吃「炸醬麵」,並不是老北京的炸醬麵,1883年仁川港開放後,有一些中國人從山東半島來到這裡做苦力,模仿家鄉吃的炸醬麵,將麵條伴著炸春醬吃,這就是韓國炸醬麵的前身1995年,位於韓國仁川唐人街的共和春,最先將炸醬麵做成正式菜單出售,這座餐館現在已經被指定為韓國的近代文化遺產,總而言之就是,在韓國的中國華僑,最先開始製作符合韓國人口味的炸醬麵
  • 夢見家裡發大水預示著什麼 夢見家裡發大水被淹是什麼意思
    夢見家裡發大水預示著什麼 夢見家裡發大水被淹是什麼意思男人夢見家鄉發大水,雖然有些給人牆頭草的感覺,但是這兩天這樣見風轉舵的選擇倒是正確的。衡量一下什麼人對你最重要,西瓜靠大邊是比較有利的選擇。
  • 夢見下大雨發大水是什麼意思 夢見下大雨發大水預示著什麼
    夢見下大雨發大水是什麼意思 夢見下大雨發大水預示著什麼夢見下著雨,要依照夢者感受降雨量的大小程度,來判定夢者心中感情的濃烈度。夢境中是暴雨、驟雨、大雨,則表示夢者正在忍受自我無法控制的感情的支配,可能由此而變成半狂亂狀態。
  • 周公解夢:夢見發大水
    夢見發大水是什麼意思夢見發大水,今天你會出現拖延不敢面對的狀況,這往往是因為你對事情的發展趨勢已經有所知曉
  • 夢見發大水是什麼意思
    夢惑:昨晚夢見家鄉突然發大水,水勢很大,大家都瘋狂的往山坡上跑,跑到山坡以後看見大水把整個縣城都淹沒了,還看見水順流而下,像瀑布一樣。
  • 為何韓國人寧願吃泡菜,也不吃炒菜?韓國網友終於說出實情!
    為何韓國人寧願吃泡菜,也不吃炒菜?韓國網友終於說出實情!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其中韓國人就非常喜歡吃泡菜,韓國的餐桌上經常會看到泡菜的身影,但是我們經常吃的炒菜卻並不常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韓國網友終於說出實情!
  • 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拓石為紙:娓娓訴說古河東前塵往事
    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拓石為紙:娓娓訴說古河東前塵往事 2020-04-21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韓國人三餐都吃泡菜,一年約能吃35公斤,為何韓國人吃不膩泡菜?
    這樣的東西十分出名,並且被作為了韓國的文化形象,只不過你知道嗎,泡菜並非是韓國人發明後的,相傳還是從中國傳入韓國的,但在現在為何韓國泡菜會這麼出名呢?其實還是因為韓國人吃得勤快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韓國泡菜一直「辣白菜」,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白蘿蔔,辣椒,芥菜,西瓜皮,黃瓜和茄子等等都可以作為泡菜,所以韓國的種類其實很多,也佔據著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據一份非官方的不完全統計的數據表明,韓國單單是最傳統的「辣白菜」,一年就可以吃35公斤左右,那麼就有人疑惑了,為何韓國人這麼愛吃泡菜呢?他們不會吃膩嗎?
  • 吳讓之臨篆書《天發神讖碑》
    《天發神讖碑》又稱《吳天璽記功頌》,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石舊在江蘇省南京市天禧寺,後移籌思亭,又移尊經閣、縣學。石呈圓幢形.環而刻之。世傳為皇象書,但無依據。宋時原石斷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稱《三段碑》、《三擊碑》。
  • 小篆大美之《國山碑》
    於是宜興(古稱陽羨)的離墨山被封為國山,——《封禪國山碑》(又稱《國山碑》)也由此誕生!國山碑《國山碑》的碑石較為奇特,高八尺,體橢圓,象個糧囤。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謂:以其石圓八出形如米廩雲。但是,相比《袁安碑》的婉轉,《國山碑》多了一些稜角;而相比《天發神讖碑》的險峻,《國山碑》有多了一絲柔和。
  • 為何韓國對我國一省情有獨鍾?地名、國旗和首都無不在模仿這個省
    當然,聯合國也不是瞎子,對於韓國這種毫無史實的申請,自然會被駁回。不過,韓國人卻並不死心,既然這些板上釘釘的文化遺產無法搶走,索性就直接照搬我國的地名。不過,韓國只對我國一個省的地名感興趣,這個省就是湖北省。為何這麼說呢?大家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 整容比例世界第一,為何韓國人如此熱衷於整容?
    據調查研究表明,韓國整容比例位居全球第一,而且不僅韓國女性願意讓自己變得更美,很多男性也願意在自己的臉上動刀子,甚至連韓國總統也對整形頗有興趣。前韓國總統盧武鉉和夫人就分別做過一些眼部的整容手術。韓國人是怎樣看待整容的呢?
  • 堪稱喝3瓶燒酒不倒的韓國人,卻被中國一杯白酒撂倒,究竟為何
    導語:堪稱喝3瓶燒酒不倒的韓國人,卻被中國一杯白酒撂倒,究竟為何酒是全世界通用的飲料,無論是什麼國家什麼民族,在放鬆或者慶祝的時候都喜歡喝點酒。我們的鄰居韓國愛喝的是燒酒,是和我們一樣的白酒,但是堪稱喝3瓶燒酒不倒的韓國人,卻被中國一杯白酒撂倒,究竟為何?其實原因就是雖然中國的白酒一樣可以叫做燒酒,但是和韓國的燒酒實際上是不一樣的。中國的燒酒是指蒸餾酒,而韓國的燒酒是清酒類。
  • 外國人為何會對韓國星巴克感到驚訝?
    正如韓國人喜歡喝咖啡成風,星巴克在韓國非常受歡迎。在繁華地段不難看到星巴克的身影, 甚至是街角一轉角就會發現另一家星巴克的身影。有不少歐美人去到韓國多少會有些驚訝。這是為什麼呢?
  • 永豐周氏宗祠:帶你了解寶善堂「忠孝廉節」碑
    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城古祠堂群」9個點名列其中,被譽為汝城「三條半朝門」之一的寶善堂亦屬此批「國保」之列。永豐村於2010年評選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6年列入中國傳統古村落名單,2018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錄。
  • 發大水了!城管背女孩遊泳趕考,網友大讚:這才是城管應有的樣子
    比如說就在這兩天,媒體報導了湖北省黃梅縣發大水了,城管哥哥背女孩遊泳趕考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網友紛紛大讚:城管哥哥好樣的,你為城管樹立了新的形象,這才是城管應有的樣子!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件事就發生在前兩天,大家先看下面這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