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2020-12-15 奈落瑾夢

古往今來,多少風流才子都與悽美動人的愛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因此創作出許多流傳千古的吟詠愛情,表達忠貞不渝之志的詩句。

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我們也不能僅憑几句小詩就斷定一個人的品質。

就像是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

少有才名,無情棄青梅

古語有云:「仗義每多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多情似乎一直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不二標籤,而元稹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風流才子。

這種風流多情的品質並非是後期產生的,而是從元稹年少之時便有所顯露了。文人大多以傑出的文採作為自傲的資本,他們也因此被世人知曉。元稹正是利用了自己的才華吸引來一眾女子的愛慕。

了解元稹的人,大都會對他的作品《西廂記》有所耳聞。這部小說正是取材於元稹的親身經歷,而劇中的主人公正是曾被元稹拋棄的表妹崔鶯鶯。

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但也許是自己也無顏面對現實,元稹在創作中站在張生的立場上替自己的涼薄進行了辯護。

崔鶯鶯是元稹的表妹,兩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崔鶯鶯才貌雙全,家裡條件也很不錯,愛上表哥元稹是被他出色的文採所吸引。青年人的愛情總是像乾柴遇上烈火,一旦燃起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在濃烈的愛情驅使下,兩人很快就私定終身了。

本該是才子佳人的完美愛情,卻因為元稹的變心而煙消雲散。因為有青梅竹馬的情感基礎,兩人的感情也算是一路順風順水,這樣的安穩一直持續到元稹參加貢舉。貞元十八年,元稹憑藉著在貢舉中的出色表現而被當時的京兆尹韋夏卿重視。

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元稹為了得到豪門貴族的助力,經過多方打聽後,他得知韋夏卿家中上有一個女兒韋叢待嫁閨中,想要得到一個強大的嶽父為自己助力的元稹,立即將自己的妻子崔鶯鶯「棄之如敝履」,轉而用八抬大轎將韋叢迎娶回了家。

如此涼薄,著實令人震驚,但這僅僅展示出了元稹「渣男本性」的冰山一角。

元稹的厚顏無恥並未就此止步,為了洗白自己,他竟然在《西廂記》中將崔鶯鶯寫成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妖孽」,因此張生駕馭不了,才無奈放棄與崔鶯鶯間的愛情。

妻子病故,不改風流本性

談起韋叢,元稹待她也算是付出了真心,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便是為她所作。也許是礙於嶽父家強實力大的,對自己這個曾是豪門千金的妻子,元稹可謂是百依百順。

韋叢也算是個賢良的妻子,下嫁到元家的她並沒有絲毫抱怨,反而是處處包容,為元稹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在七年內給他生下了七個孩子。但正因為連續生產,韋叢元氣大傷。

元和四年,韋叢因病去世,時年二十七歲。愛妻的突然病逝讓元稹頗受打擊,詩人的抒情往往是直白而露骨的,為了紀念亡妻,元稹先後寫下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元稹的風流多情並沒有隨時間而消失,反而越演越烈。本來以為元稹至少要因為愛妻的病逝而陷入長時間的失落,但「渣男」就是「渣男」,妻子屍骨未寒,他就再次對其他女子動了心。

這次元稹的心動對象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女詩人薛濤,她才貌過人,聰敏機智,元稹正是被她的才華吸引,志趣的相投也讓薛濤也對元稹十分滿意。

但是元稹的涼薄本性並未因為對象是薛濤而有所改變,即使對佳人許下了相守一生的誓言,也沒有絲毫要兌現的意思,這隻因為元稹是個現實的男人。

在他知道出身樂籍且比自己年長十一歲的薛濤,對自己的仕途沒有絲毫益處,甚至還可能成為自己加官進爵路上的絆腳石,於是他又一次發揮了「渣男」特質,將薛濤拋棄。

就像是《氓》中所寫「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元稹是揮一揮衣袖,毫不留情的走了,可薛濤卻被這情網牢牢困住,滿懷幽怨的她,脫下紅裙換道袍,從此青燈古佛常伴身側。

不得不說,元稹的多情真是害人不淺。

出軌有夫之婦,最終無情拋棄

與薛濤分手之後,元稹並沒有就此退出多情的江湖,他的下一個戀愛對象更加令人震驚,她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參軍戲女主角劉採春。這個女主角在認識元稹時,已經身為人婦,但儘管如此元稹還是沒有放過她。

當時身為紹興城最高長官的元稹被劉採春的美貌深深吸引,雖然她的才學比不上薛濤,但是她足夠漂亮啊。一個貪色一個戀權,元稹和劉惜春一拍即合,開始了一段長達三年的違背倫理道德的戀愛。

在他們漫長的戀愛過程中,元稹發揮了自己詩人的特長,給劉採春寫了不少的情詩。其中也不乏流傳後世的名作,比如《贈劉採春》。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元劉之戀並沒有開花結果,同樣無疾而終。

原因依舊是劉採春低賤的出身會給元稹的仕途帶來負作用,在功名利祿面前,即使是長達七年的愛情長跑,元稹這個負心漢也能夠說斷就斷,他的薄情真不是浪得虛名的。

身為詩人,元稹的創作確實是才華橫溢,為我國的文學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從其為人處世來看,實在是難以令人恭維,他的濫情和薄涼傷透了不少女人的心,無論是對自己的青梅竹馬的表妹崔鶯鶯,還是女詩人薛濤,抑或是女主角劉採春,只要是對他的仕途有不好的影響,元稹都會毫不留情的分手,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令人感慨。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竟是個「渣男」
    他是成語「始亂終棄」的主人公,他是「千古第一渣男」,他是《西廂記》中張生的原型,他也寫下名垂千古的吊亡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以引申為:在領略過世間最美好的人、事或物之後,對普通「貨色」就提不起興趣、再也入不了法眼了。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懷念妻子的詩,卻成了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
    前些時候有一個談戀愛的小女子問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她說朋友在微信裡引用了它,當時不是很了解,怕弄錯了成為笑話,所以沒有貿然回復。於是我告訴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句詩,自己可以上網查一查。
  • 曾經滄海難為水?還原千年愛情名句背後的多情元稹
    當唐代詩人元稹念出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時,相信當時很多少女被其忠貞不一的愛情態度所感動,垂頭頓足抱怨為什么元稹不是自己的情郎?!那么元稹真的是如期詩中所言眼中只有「一個人」嗎?0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韋叢是元稹的妻子,也是元稹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
  • 曦月說:曾經滄海難為水...
    這首詩是元稹悼念他逝去的妻子偉叢,而寫的諸多悼亡詩當中的一首,離思五首,一共五首詩,這是其中的第四首。其中尤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為世人所稱道,也廣為流傳。元稹的妻子偉叢是當時的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甚得韋夏卿的寵愛,在20歲的時候嫁給元稹,元稹當時也只有24歲,婚後夫妻的感情特別的好,很堅定,不料七年之後,他的妻子不慎去世了,妻子去世之後,元稹一直很悲痛,久久不能釋懷。
  • 曾經滄海難為水,痴情詩人元稹的六段情感故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寫下這一千古佳句的唐朝著名詩人元稹,讓後世都以為他是一位用情專一的痴情男子。然而,他卻是風流一生、縱情一生。有史可循的,與其有情愛關係的六位女性。他在情感和婚姻上的梅花數弄,似乎印證著,山盟雖在,情愛成空的讖語。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實際上是唐代具誘惑力的詩人
    雖然這段婚姻有政治目的,但元稹和韋叢在婚後是不正常的,這是值得讚揚的,雖然韋叢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在與窮人元稹結婚後,卻會把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都安排好,所以元稹在韋叢去世後的幾年裡仍然會記在心裡。我們能否僅憑這首詩來判斷元稹是一首多情的好男人?如果說古代文人多愁善感,那么元稹可以說是唐代最有感情的詩人。
  • 說最深情的話,做最渣的人……這樣的元稹,怕了! | 豫記
    元稹,一個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詩句的「深情」男子,多少文藝青年用他的詩告白。然而,渣起來,元稹也是渣的前無古人。 說最深情的話做最渣的人 前段時間,阿青小姐姐問我們,「歷史上最渣的男生是誰?」
  • 「曾經滄海難為水」:此詩說出令人深思的愛情規則
    唐代元稹的一組悼亡詩深受後世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來自《離思》中的第四首。全詩如下: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一首極美的愛情詩,此詩為何會深受人們喜愛呢?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有多美和多深的含義?
    元稹的《離思五首》中,有這樣一首非常優美,而含義深刻的著名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痴迷在你愛的海洋裡,陶醉在你的雲霧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了,深深地愛著你,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你。
  • 《離思》|若水三千,曾經滄海,卻不過是顧影自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當元稹為亡妻韋叢寫下千古悼亡詩《離思》的時候,不知他是否想過,曾將一片真心賦予他卻又被始亂終棄的雙文?雙文姓崔,是元稹母系一族親戚中的遠房表妹,也是元稹所著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中女主角崔鶯鶯的原型。元稹寄居於蒲州的時候,與雙文相戀,二人有過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然,這段感情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雙文終是被他拋棄。因而在《紅樓夢》中,曹雪芹也借林黛玉之口說:「雙文,誠為薄命人矣。」
  • 專欄作者滄海明月生|元稹:寫最深情的詩,做最薄情的人!
    若是追溯起出身,元稹還是根紅苗正的皇族後裔,他是北魏鮮卑拓跋部後裔,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九世孫,家族歷代在洛陽為官,8歲那年元稹的父親病故,家務全部落在母親鄭氏肩上。為減輕家庭負擔,15歲時元稹報考了錄取率相對較高的明經科,一舉及第卻沒有獲取編制,只得閒居京城,這一住下就是6年。期間他歷覽群書,為日後的文學素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白居易36歲結婚,為妻子寫下大唐最美情詩,現代女性痛罵:渣男
    但白居易還寫過一首非常有爭議的詩,因為內容直接刺到了現代女性的痛處,大詩人也不幸被冠「渣男」之名,被天下女子當成公敵,受到抨擊。 為啥會這樣?大家也知道,詩這種東西仔細解讀起來內涵太豐富。陶淵明還因為寫「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而被吐槽過水平太差,種了個鬼田呢......
  • 元稹和徐志摩都寄情於詩、放縱與情,至情至性,究竟是誰更勝一籌
    如果說寫情詩的才子,在中國古代非唐代的元稹莫屬,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直到現還是愛情詩歌中的經典。而現代的才子又屬徐志摩最是優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直到現在還讓多少少男少女對愛情充滿了嚮往。元稹和徐志摩一古一今,都是是不可多得的才子,都浪漫多情,都辜負了好許的痴情女子的心,那麼他們誰更勝一籌呢?
  • 唐代詩人寫下一首情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哪個女人聽了不心動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來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
  • 唐大詩人元稹的風流豔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白話譯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見過滄海的水,其他的江河的水都不是水了,除了巫山頂上的美麗的雲彩,其他天空上的雲都不能算雲了。如今即便走過最豔麗的花叢我都懶得一看,什麼原因呢,一半是因為我清心寡欲修道所為,一半就是因為你的姿麗難以讓我忘懷,其他最漂亮的女人我都看不上了。這種用情專一,情深似海的誓言,同"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同"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如出一轍,看上去海枯石爛情比金堅。這首詩是誰寫的?
  • 寫著最深情的詩,卻是最不專情的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名為《離思》的詩,是唐朝和詩魔白居易合稱「元白」中的元稹所寫。初讀這首詩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個非伊莫屬、愛不另與的千古情深好男兒。所以元稹對這個妻子的感情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敬重與愛戴,寫最深情的詩悼念妻子也應該是發自真心。但這份真心是在和薛濤在一起時忽然有一天想起妻子對自己的情義時所寫,所以不耽誤元稹成為後世最渣的男人。元稹是妥妥的風流才子,才華與私生活俱風流。用今天的話說就叫見一個愛一個,愛的時候也許是真愛,不愛的時候說拋棄就拋棄。
  • 歷史上那些有名的「渣男」
    元稹寫給崔雙文的情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寫給韋叢的情詩「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元稹寫給薛濤的情詩「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元稹寫給劉採春的情詩......渣人一時爽,一直犯渣一直爽!
  • 他寫了首詩至今被用來形容愛情,可現實的他,卻是地地道道的渣男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經典文化作品,其中古詩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古詩,既古代詩歌,是歷史上很多文人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寫出來的,在經過數千年的傳播後,成為了如今膾炙人口的經典詩句,也是所有中國人都必學的中國文化之一。
  • 細數古代文人中的「渣男」,到底是真「渣」還是身不由己?
    雖然曹操有渣男特性,但作為三國時期最有權勢的男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曹操好人妻的癖好背後也是有原因的,那些與曹操作對的諸侯,最怕的不是打仗時敗於對手,而是怕自己敗了家人會受到波及,妻兒不能活命,曹操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就是想告訴那些對手,跟我打仗可以放心的敗,敗了你們的妻兒我養,這不但有助於讓這些對手在絕境之時更快頭像放棄抵抗,還能在世人眼裡樹立一個仁義餘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