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詩人元稹的風流豔史

2020-12-26 文化藝苑

有這樣一首唐詩想必大家耳熟能詳。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白話譯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見過滄海的水,其他的江河的水都不是水了,除了巫山頂上的美麗的雲彩,其他天空上的雲都不能算雲了。如今即便走過最豔麗的花叢我都懶得一看,什麼原因呢,一半是因為我清心寡欲修道所為,一半就是因為你的姿麗難以讓我忘懷,其他最漂亮的女人我都看不上了。

這種用情專一,情深似海的誓言,同"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同"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如出一轍,看上去海枯石爛情比金堅。

這首詩是誰寫的?是唐朝與白居易統稱元白詩,佔據中唐詩歌半壁江山的大詩人元稹所寫。是元稹哀悼思念亡妻韋叢《離思五首》中的第四首。

這還不算,幾年之後元稹又寫下了著名的《遣悲懷三首》,來訴說對髮妻的讚美和對她的無窮思念。

其二末句雲"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末句雲"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其言戚戚,其心灼灼。這樣一個多情種子痴情男子,不要說那些情竇初開,久居深閨的女子會為之柔腸百結,情絲深種,就是那些村野莽漢,文人墨客也會為之肅然起敬。如果我們不去探究歷史明辨真相,單就這幾句詩足以蒙蔽我們的雙眼幾百乃至幾千年。

公元809年,元稹告別了出自"富埒陶白,朱門繡戶"的髮妻韋叢,春風得意的以監察御使(最高檢察長)的身份出巡四川。西川節度使派了享譽蜀地,風月翹楚哀婉動人的薛濤赴梓州侍宴。

薛濤,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八歲能不假思索地接父口詠庭院梧桐詩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後來又寫過著名的《十離詩》,才情超凡。然彼時薛濤年已四十二,雖風姿綽約卻已是半老徐娘。三十一歲的元積正當華年,風流倜儻,翩翩公子。兩人相差十一歲,偏偏王八對綠豆,一下子對上眼了,乾柴烈火,一下子滾起了床單。現在看元稹口味也有點重,飽經風霜的薛濤一下子被弄待得神魂顛倒。少女之心如洪水泛濫,經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寫下了《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還共飛。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仿佛一對並蒂鴛鴦交頸而眠。

元稹也在《秋菊》詩中應對"不是花中更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後來在《寄贈薛濤》詩中贊之"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在唐朝,凡能詠詩作詩,撩個妹子泡個妞易如反掌。不比現在,你一百篇錦文,一千首妙詩也抵不過一輛奔馳寶馬,抵不過一幢小別墅。薛濤懷夢已久,那抵得住大詩人元積的甜言蜜語花言巧語,早就束手就擒墜入溫柔夢鄉。

兩人你歡我愉,顛鸞倒鳳足足纏綿了三月有餘。元積調動工作拍拍屁股走了。走就走吧,偏偏還在離開後寄說"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想你想得不行象花朵盛開象雲層一樣高了。至此,元積幾近有些厚顏無恥了。

要知道元積出使西川時正值初春三月,其時其髮妻韋氏估計還在病中,尚未離世。至七月韋叢病逝,這三個月正是元積與薛濤你儂我儂兩情繾綣之時。你不顧千裡之外病妻的痛苦呻吟與別人偷情作樂,居然在妻子病逝後有臉說"難為水""不是雲"。臥槽,不會是見了每個美眉,每一汪都是水,每一片都是雲吧。

與薛濤偷情尋歡,先負妻子韋叢。

故事到此,遠未結束。

公元810年貶江陵娶妾安仙嬪。

公元815年貶通州司馬娶妻裴淑。

娶就娶吧,你偏還要撩那個痴情深種的薛濤。詠什麼《寄贈薛濤》,使薛濤一直以為你會回來尋她覓她,香車五馬迎娶她。韋叢死了,她等,安仙嬪死了她等,裴淑死了她還等。在百花溪畔苦苦捱,痴痴等。為了寫情書詩歌,精心製作了窄窄的粉紅色的"薛濤箋",一時弄得洛陽紙貴。並且多次不畏艱險去江陵尋你,直到你到了紹興勾搭上了劉採春才如夢方醒。

公元823年,元稹任越州刺史,與又一個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劉採春好上了。劉採春能歌能詩,是大唐時期的鄧麗君,其唱燕語鶯聲,清婉哀怨,"閨婦,行人莫不漣泣",風靡一時。彼時劉採春年二十五,正值青春。

元稹《贈劉採春》詩讚曰: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所不同的是,劉採春那時是有家有室的已婚女子。管不了這麼多,元稹化了大把銀子將其贖在身邊,朝夕歡愉。在浙東度過了七年的美好光陰。其間有次看上了好兄弟好基友白居易的一個歌妓。白居易年長元積八歲,兩人同科舉同及第同出仕也幾乎同平凡遭貶謫。同窗好友,友誼一生。小小歌妓不過是富貴人家的寵物,於是元積向白居易借用了歌妓商玲瓏一月有餘,猶不忍還去。

薛濤在百花溪苦苦思念等待了十餘年,終於幡然醒悟,如夢方醒。元積不過是一個薄情寡義的歡場高手,也許你這個脫去樂籍的地位低下的女子,他從未真正放在心上,不過是閒暇之時調調情偷個腥罷了。薛濤終於明白,割斷紅塵,脫掉喜愛的紅裙,換上了灰色的道袍。

而劉採春呢,在元稹離去之後也終於看清了元積的真面目,投河自盡了。

唐朝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元稹獨佔倆,鼎鼎誓言,言猶在耳。最後始亂終棄,一個出家一個自盡。其二負也。

清王闓運批"半緣修道半緣君″是"所謂盜也有道″。

清秦朝釺也說,悼亡而曰"半緣君",也可見其性情之薄也。

現在我們再追本溯源,講一講元稹的初戀故事。

王實甫的《西廂記》家喻戶曉,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京劇,越劇,評彈各種戲文精採紛呈。其藍本就是元稹所寫的《鶯鶯傳》。故事寫張生在普救寺搭救了遠房表親崔氏母女,與"顏色豔異,光輝動人"的鶯鶯小姐一見鍾情,結果老夫人不同意這門親事,無奈張生通過丫環紅娘,與鶯鶯私會西廂,初試雲雨。自此後鶯鶯"朝隱而出,暮隱而入"日日與張生私會。

這個故事據陳寅恪考證,張生就是元積。《元白詩箋證稿》說"固無可疑"。魯迅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述其親歷之境″。

公元799年,元積寓居蒲州之時的確通過朋友關係搭救過一遠房表親,並與之表妹崔雙之發生過一段純真美好的初戀。才子佳人本來可成就一段佳話。偏偏在802年元積被太子少保京兆尹一眼相中,將最寵愛的小女韋叢許配給元積,為了功名利祿,不惜拋下初戀情人,並隨妻子嶽父東遷洛陽。韋叢雖出生名門,卻知書達理,溫婉賢良。困苦時期曾賣了金釵與元稹沽酒,不離不棄。

好一個元積,在崔鶯鶯心灰意冷別嫁他婦之時竟還想去撩她。鶯鶯回道: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為了功名,攀龍附鳳,辜負了初戀情人的良苦用心,一個小家碧玉,名門閨秀為了他不惜毀私譽遭詬辱與之私會,他卻又是始亂終棄。其三負也。

詠"難為水,不是雲″留傳至今佳句的大詩人元積,在愛情上,原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渣男。

陳寅恪對其蓋棺定論,"綜其一生形跡,巧宦故不待言,而巧婚猶為可惡也。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紅塵紫陌,弱水三千,唯一人爾,不悔相思。你還相信男人這樣的鬼話嗎?

相關焦點

  • 唐時詩人元稹與崔鶯鶯
    唐時著名詩人元稹,779到831,活了五十餘歲,字微之,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人,為南北朝北魏皇室的後裔。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拓跋鮮卑酋長拓跋什翼健,自稱代王,建立代國,他與慕容鮮卑聯姻,有妻妾三人,她們為他生了十子四女。
  • 曾經滄海難為水,痴情詩人元稹的六段情感故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寫下這一千古佳句的唐朝著名詩人元稹,讓後世都以為他是一位用情專一的痴情男子。然而,他卻是風流一生、縱情一生。有史可循的,與其有情愛關係的六位女性。他在情感和婚姻上的梅花數弄,似乎印證著,山盟雖在,情愛成空的讖語。
  • 元稹《會真詩》:性的自由,婚姻的裝模作樣
    特別是第四首以「滄海」、「巫山」為喻,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是世間大美的意象,其深廣和美好是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詩人表達了除妻子之外,世間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所以,這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常常被後人引用來表明自己專情的心意。這一年,元稹仕途也經歷了挫折。他奉命出使劍南東川。
  • 唐朝詩人中的風流浪子第一人,你知道是誰嗎?
    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許多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詩人。例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你知道唐朝詩人中最為風流的詩人是誰嗎? 他就是元稹。元稹著名的《鶯鶯傳》實則就是以自己為原型所寫。
  • 贏得青樓薄倖名:兼談唐代詩人私生活史
    讀過唐詩的人,都知道這是晚唐大詩人杜牧在告別揚州返回長安時所寫《遣懷》一詩。牛僧儒在揚州任節度使時,杜牧在他的府中任幕僚。據《苕溪漁隱叢話》載:「牧之在幕中,多微服逸遊」。他一個人經常在月上柳梢頭的時候,穿著便服到大街小巷中的青樓間流連,弄得牛節度使很不放心,派人跟隨,還當面對杜牧說:「不可夜中獨遊,或昏夜不虞奈何!」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實際上是唐代具誘惑力的詩人
    千百年來,這首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詩被無數人用來歌頌忠貞的愛情。雖然這段婚姻有政治目的,但元稹和韋叢在婚後是不正常的,這是值得讚揚的,雖然韋叢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在與窮人元稹結婚後,卻會把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都安排好,所以元稹在韋叢去世後的幾年裡仍然會記在心裡。我們能否僅憑這首詩來判斷元稹是一首多情的好男人?如果說古代文人多愁善感,那么元稹可以說是唐代最有感情的詩人。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少有才名,無情棄青梅古語有云:「仗義每多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
  • 元稹:談戀愛嗎?千古留名的那種
    唐朝有位詩人,就在這個領域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境界,他交往過的那些女朋友,每一次他都有真心相待,每一個都跟他發生過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而他,堪稱史上最成功的「愛情經紀人」,給每一位愛人著書作詩,讓她們的名字隨著這些情事在世間傳唱不衰。他,就是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唐代著名詩人元稹。
  • 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元稹·遙寄書信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唐)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公元815年,元稹任職通州司馬,通州,在如今的四川達州。這一年的秋天,白居易因為「越職言事」等罪名,被貶江州司馬,謫居現在的江西九江,兩地相隔遙遠,這首詩就是元稹在通州得知這個消息時所寫的。詩一開篇,詩人就營造了一個昏暗的環境:桌上的燈盞,油盡燈枯,將要熄滅,燭火的影子在一片昏暗中搖曳不定。在這樣的一個夜裡,我忽然得知你被貶謫到了九江的消息。
  • 浪子元稹——他之深情,一時三刻;他之薄情,萬世揚名
    在世人的眼裡,元稹一直是個花心浪蕩,風流不羈的人。縱然寫下和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齊名的悼亡詩,可其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和名聲遠不及蘇軾。 蘇軾一生有王弗、王潤澤和王朝雲相伴,伉儷情深,甘苦與共。而元稹一生的情感路程除了與妻子韋叢有過較長的相知相守,那些與他交集的女子就如花間草露,轉瞬即逝。花期散後,花朵凋零,空餘下訴之不盡的綿綿長恨與失落。
  • 女詩人薛濤:當過軍妓,與杜牧發生一夜情,愛上元稹,卻終身未嫁
    當時的著名詩人劉禹錫路過成都,拜訪韋皋。劉禹錫早就聽聞薛濤的名氣,著急地請求韋皋見薛濤一面。薛濤面對這位詩人的邀請,當然立即赴宴,兩位才人相見恨晚。薛濤與當時的白居易、劉禹錫等大詩人交往,所以面對年輕的杜牧時,只是以一般賓客之禮相待。但杜牧並沒有在意,他見一侍女屏風,不盡詩性大發,寫道:「斜倚玉窗鸞發女,拂塵猶自妒嬌嬈。」詩句傳達了對薛濤過往遭遇的同情以及對今日的讚美,讓薛濤感到一股暖流湧上。
  • 元稹既是著名詩人,為官深受百姓擁戴,為啥現在被黑得如此慘?
    元稹,字微之,唐代著名詩人,與白居易為好朋友,合稱為「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他曾寫出至深情的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在政途上曾官至宰相,不怕得罪權貴,為民請命;在地方為官,興修水利,發展農業,深受百姓擁戴。
  • 元稹與薛濤: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她,等來了元稹。和其他與薛濤交遊的文人相比,元稹不是最出色最有才的,也許,不過是因為,他來的剛剛好。四十一歲的年紀,即便放在當代,也是岌岌可危了,縱是豔冠群芳,也行近明日黃花。若是高朋滿座勝友如雲時,元稹未必能得到如此青眼。也許一切不過如元稹的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恰好是做了薛濤的最後的一季花。
  • 元稹:被風流韻事遮掩得失去了真實面目,其實也是個內心孤獨之人
    元稹:曾經滄海水,亂雲渡欲飛以前曾寫過這元稹,但那是一時興起的隨筆,一直感覺沒寫好,有人云亦云之嫌,近期又細讀了他的詩作,有了些新的感想,借著今天編輯這《唐代著名詩人品鑑》,重新寫一下,也算了個心願。文學史上一直是「元白」並稱,二人是「新樂府運動」的魁首,如果僅就「新樂府」中敘事詩來說,元稹肯定是遠不如白居易的;但要是說李、杜、白是中國第一流詩人,作品無人能及的話,那麼可以說,在「悼亡詩」中,元稹要自稱第二,那是無人敢說自己是第一的。
  • 薛濤寫詩對元稹說我想你了,是那種一定要見一面緊緊抱著的想
    唐代女詩人薛濤就寫了一首《牡丹》,表達了這樣一種感情,我們看一下這首詩: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溼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閒共說相思。從字面上來理解,這首詩寫得是對牡丹花的喜愛之情,我們先看一看字面意思。
  • 半緣修道半緣君,文學才子元稹與佛教不解之緣
    圖一,元稹畫像在唐憲宗元和初,有資格參加任命官員的及第學子,參加應制測試,元稹一舉奪得了第一。唐朝經歷了安史之亂,元氣大傷,國家一蹶不振,而作為這種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文人,自然將重整山河的遠大理想當做了自身的理想。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百姓懼怕再起戰火,他們的眼神裡傳遞出的是對和平,中興的熱切期盼。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提起元稹,大家很自然地想起他流傳千古的愛情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詩中描述了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他的另一篇七言絕句《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字微之,漢族,唐朝洛陽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故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才華與美人:古代詩人泡妞近代文人撩妹現代教授出軌,發展與流行
    白居易、元稹、蘇軾、李煜、溫庭筠、柳永等等這些赫赫有名的大詩人一生的作品都離不開女人,對待女人的情愛風格各不不同,作品留給後人都是顯得十分的用情。1、泡妞的直白篇:封建社會的古代,青樓妓院就是這些才子們泡妞的場所,大多數文人雅士都是與妓相伴,留下了許多的風流詩篇,描寫的男女之情,大詩人李白的直白表達如:《贈段七娘》唐·李白:
  • 唐朝十大詩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道盡大唐風流!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唐朝國力強盛、四方來朝,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當時王維有一句詩可謂寫盡唐代風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學、藝術高度發展的一大璀璨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