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經典文化作品,其中古詩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古詩,既古代詩歌,是歷史上很多文人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寫出來的,在經過數千年的傳播後,成為了如今膾炙人口的經典詩句,也是所有中國人都必學的中國文化之一。
古詩往往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詩人獲得的成就,就連詩人的喜好和人品也能從詩歌中窺出一二,不過也有一些詩人雖然詩句寫得情真意切,但現實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元稹。
元稹有一首非常經典的愛情詩句,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單從這句詩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元稹應該是一個痴情人,對自己的夫人必然是情深似海,矢志不渝的,所以他才會覺得自己的夫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可事實上,元稹不僅不痴情,反而是個無情無義的小人,是個真正的「渣男」,而且他「渣」出了天際,令現代的渣男都自愧不如。
元稹是唐朝人,他的祖先是北魏鮮卑族,原本姓拓跋,在經過了幾個朝代後,他的祖先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了元姓,並遷居陝西,所以元稹出生於陝西西安。元稹的家庭是官宦世家,父親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官,但在他八歲時就去世了,後來元稹便由母親撫養長大。父親去世後,家族沒落,生活困難,所以家裡沒錢供他讀書,母親無奈,只好自己親自教元稹讀書識字,好在元稹自己也爭氣,15歲就考中了明經科,正式踏入仕途。
後來,元稹被派往山西永濟當差,當時由於國內爆發安史之亂,整個國家一片動蕩,元稹所在的山西也很不太平,官匪勾結,到處打家劫舍,擾得百姓們不得安寧。有一次,元稹出去遊玩,晚上到普濟寺借住,正好遇上了一戶外出避難的人家,這戶人家是有錢人,因為男主人過世,他的夫人便帶著兒女和家產傭人等前往西安避難,正好路過山西,因天色已晚,就到普濟寺借宿。
元稹在和夫人攀談過程中,了解了情況,並認了這位夫人為姨母,而在得知夫人一直很擔憂自己的家產會被官軍搶奪以後,他便自薦去向官軍說情,幫助夫人避開這場災難。在元稹的幫助下,夫人果然安然無恙,這讓夫人對他感激涕零,攜全家向他道謝。當時元稹一見到夫人的女兒便驚為天人,並頻頻對她獻殷勤。
這位小姐年芳十七,貌美如花,端莊賢淑,才華出眾,確實是一個妙齡少女。而元稹自己也相貌堂堂,儀表不凡,端得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形象,所以他才敢公然追求小姐,可惜小姐卻始終對他不冷不熱,讓他難以親近。
後來,元稹私下通過丫環,成功和小姐取得了聯繫,起先小姐還比較矜持,多次拒絕了元稹的追求,並義正言辭地斥責了他一番。但隨著元稹攻勢加強,再加上他又確實頗有才華,小姐很快就被元稹擄去了芳心,兩人暗暗交往起來。隨著兩人交往的時間越來越長,感情也越來越深,每晚都暗偷偷幽會,兩人如膠似漆地過了一段甜蜜時光。
起初小姐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畢竟元稹無論是樣貌還是才華都很出色,而且他對自己又總是一副愛慕至極的樣子,讓小姐心裡非常甜蜜。可是漸漸地她就發現元稹對自己似乎也並不那麼真心,因為元稹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找夫人提親。此時的小姐已經隱隱感覺到元稹可能只是想玩玩而已。
轉眼幾個月過去,元稹很快就要進京趕考了,兩人即將要面臨分別,在臨行之前,小姐又暗示元稹娶她,可惜元稹卻假裝不知道,沒有表示任何娶親的意思。不久後,元稹離開山西,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卻落榜了。就在他萬分沮喪的時候,卻意外得到了西安知府的欣賞,並提出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元稹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便留在了西安,並寫了一封信給小姐,提出了分手。
小姐很快就回了信,表示願意分手,但字裡行間其實又暗示元稹是個薄情郎,只是元稹沒有看出來,反而洋洋得意於自己有過這段情史,還將小姐的回信給朋友傳閱,從而敗壞了小姐的名聲。不得不說,元稹真是太渣了,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