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白府六小姐白流蘇和香港首富範天河之子範柳元「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傾城之戀」字面意思指的是一座城市(香港)的毀滅,才成全了一段愛情。「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城市傾覆了。」為了成全一個人,一個大城市淪陷,成千上萬的人死去,看似荒誕不經,實則正是傾城之戀的精髓。
白流蘇的第一段婚姻是失敗的,名義上的兩個家族的「門當戶對」,實際上是無愛的、婚姻悲劇的開始。
白流蘇和唐一元的婚姻歷經了種種坎坷,結婚初期甜蜜了幾天,唐一元的本性就藏不住了,他整日花天酒地讓白流蘇招架不住。為了迎合或者拴住丈夫,她去舞廳學會了跳舞,可仍然無濟於事。
在小姨娘和徐太太雙方的建議下,兩個人一致認為孩子會是維繫婚姻「最後的稻草」,誰知丈夫唐一元在其懷孕期間不僅抽大煙,還納妾,種種原因之下導致白流蘇流產。
唐家的人非但沒有心疼,還萬般指責;回到娘家的白流蘇更是受盡了哥哥和嫂子的冷眼相見和冷嘲熱諷。
無奈、心灰意冷之下白流蘇提出了離婚,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離婚顯得非常不切實際,第一個反對的不是別人,而是白流蘇的媽媽,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寧願在唐家守一輩子的活寡也不同意離婚。
而此時的唐一元已經迎娶了自己的「妾」,家裡整日硝煙瀰漫,夫妻之間早已沒有了感情,但又沒有辦法離婚,兩家協商之後白流蘇從唐家拿了一筆錢回娘家準備開始自己下半輩子的「新生活」。
回到白府的白流蘇成了哥哥嫂嫂們的「搖錢樹」,因為三哥炒股把白流蘇一輩子的錢都套了進去。在白府,除了七妹寶絡對白流蘇的感情是真實的,其他人都是「見機行事」,有錢就笑臉相迎,沒錢就「另眼相看」。
有人說,白流蘇的不幸,不是嫁給了唐家,而是有如此不堪的原生家庭,他們像吸血鬼一般從白流蘇的身上吸取著「金錢」。
按照約定,除非唐一元死去,否則白流蘇不能再嫁。唐家家業大,可唐一元不爭氣,接連娶了三位妻子,還染上了大煙的癮,讓人沒想到的是唐一元最終戒菸失敗,選擇了和第三任妻子在家中同歸於盡。
白流蘇獲得了解放,她邂逅了從香港來上海散心的範柳元。本是陪寶絡去相親,結果卻與範柳元一見傾心,在當天的相親舞會上一展風採。為此,在家庭中還鬧出了不小的紛爭與矛盾,他們一致認為白流蘇出盡了風頭,導致寶絡相親失敗!
白流蘇在當時的情境下沒有辦法與範柳元在一起,迫於家庭和經濟的壓力她去「相親」、甚至差一點重返唐家。
範柳元回到香港之後,還是對白流蘇念念不忘,拖徐太太邀請白流蘇去香港散心,也想為彼此創造更多的相處機會。
船票、住宿等都是範柳元在背後安排,為了這次相遇,他做了精心的謀劃。
原本以為兩個人相處的這段時間會對彼此放下戒備,走到一起,可兩個人的進展並沒有那麼順利。範柳元因為對初戀洪蓮心有愧疚而念念不忘,不想也不敢走入婚姻,白流蘇因為經歷了一段婚姻,她深知自己這一次的選擇一定要是因為愛,她想要踏實穩定的婚姻。
白流蘇回到上海之後,兩個人再一次分開。此時上海淪陷,在戰爭和炮火之下,她和寶絡去戰地醫院做了一段時間護士,差一點又一次走入婚姻。為了愛情,她又奔赴香港,範柳元仍然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可她已經不在乎是否結婚了,她在乎的是這份「情」以及眼下自己的種種無奈。
1941年,日本突襲珍珠港,在戰亂之下,兩個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心,他們對彼此的牽掛、對彼此的愛,讓他們終於下定決心結婚!
白流蘇和範柳元的感情非常坎坷,但幸運的是在戰火中他們看清了自己和彼此的心。其實在白流蘇的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否則她也許都沒有機會和範柳元真正走到一起。
首先,「離婚」是她對無愛婚姻的反抗。民國時期,雖然都在提倡新式家庭,可人們的骨子裡依然傳統,白老太太的決定就是最好的證明,白流蘇面對無愛的唐一元,只能選擇隱忍,但離婚的想法是她走出不幸婚姻的第一步。
其次,主動學習新潮的東西。白流蘇和範柳元的交際舞,不能說不「颯」,範柳元邀請白寶絡跳舞,她只能說「我不會」,是白流蘇撐起了白家的臉面,作為「新式家庭」,白流蘇就是一種象徵、一種代表,也讓範柳元對她增加了幾分好感。
最後,勇於追求真愛。白流蘇最後奔赴香港,其實帶著很大的決心,面對一個沒有做好準備走入婚姻的人,她依然選擇了全身心地投入。她相信自己的直覺,也相愛眼前的這個人就是無論如何也不可錯過,最後她卻賭贏了。
都說白流蘇和範柳元的愛情有利益的成分,但一定有愛在其中,之所以稱為「傾城之戀」,也反映了真愛的來之不易!
關於《傾城之戀》,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文/屹耳,原創文章,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