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新:異文比勘與《楚辭》書畫鑑定

2020-12-14 金臺資訊

作者:羅建新,系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金相玉式,豔溢錙毫」的楚辭,衣被後世,影響深遠。文士藝術家多「斟酌其英華」,象其從容,或纘述其詞而擬騷,或注詮箋釋以解「騷經」,或取以為法書繪畫創作之素材,紛總總其繁盛,遂使楚辭研究著作與「楚辭體」作品前後相續,而楚辭題材的書畫作品如各體法書《離騷》《九歌》《九章》《遠遊》《漁父》《九辨》《高唐賦》《釣賦》、線描或設色畫《離騷圖》《九歌圖》《湘君湘夫人圖》《山鬼圖》《卜居圖》《屈原漁父圖》《屈子行吟圖》《屈原餐菊圖》《麓山吊屈圖》《醴浦遺佩圖》《滋蘭樹蕙圖》《蘭蕙圖》《飲酒讀騷圖》《端午競渡圖》等亦層出累現,令人目不暇接,共同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林中蔚為壯觀的「楚辭文獻叢」。

這其中,因楚辭書畫的作者,如歐陽詢、李昭道、張敦禮、蘇軾、李公麟、米芾、梁楷、趙孟堅、錢選、趙孟、張渥、沈周、祝允明、文徵明、仇英、王寵、董其昌、陳洪綬、蕭雲從等,多為藝林宗師,其作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既有被皇家視為御覽之寶者,亦多達官顯貴寶之以傳子孫的秘藏珍玩,更是商賈鬻賣獲利的重要對象,有著極其廣泛的社會需求,故在其流傳過程中,有工巧者或臨摹虛造,或補題換款,或截割補綴,使得歷代楚辭書畫作品傳本甚眾。如傳為李公麟的《九歌圖》就有中國國家博物館「七月望日」本、北京故宮博物院「李伯時為蘇子由作」本、遼寧省博物館王橚題跋本、黑龍江省博物館賈似道藏本、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吳柄篆書本、臺北「故宮博物院」米芾篆書本、蕭良輔藏本、《鳳墅帖》本、吳澄題跋本、曹緯書辭本、朱希忠藏本等十餘種傳本,題署蘇軾的行書《九歌帖》有臺北「故宮博物院」乾隆御筆題籤冊頁本、檇李項氏藏本、項元汴跋文本等不同傳本,米芾楷書《九歌帖》亦有《快雪堂法帖》周季木藏初拓本、涿拓本、建拓本、內府本、梁同書臨寫本等多種傳本,其中良莠相雜,魚目混珠,有的還給藏家、學者、民眾帶來認知錯誤,造成經濟、知識等方面的不良影響。

面對此種狀況,宋、元以來的學者們即嘗試從不同角度、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楚辭書畫真偽問題進行考訂;千載而下,產生並形成了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望氣」(據作品「氣韻」即精神特徵來判定)、「辨款印」(據作者款識印章兼及收藏印章,經查對真跡來判斷)、「考著錄」(據收藏印章與題記來核對)、「結構分析」(以風格為核心和首要依據,並把印章題跋、收藏著錄、材質裝裱等因素納入藝術文化的演進過程中去認識)等(薛永年《書畫鑑定與書畫作偽》)。這些方法對於正確認知楚辭書畫的具體內涵、恢復其歷史本原面貌而言,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故多為學界所取用。

除了這些方法之外,從文獻學角度切入,藉助傳世《楚辭》寫本與刻本,運用「異文比勘」之法,進行文辭考校,明源流,別異同,辨衍脫,亦不失為考訂楚辭書畫作品真偽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這是因為,楚辭法書乃是基於書家審美觀而秩序井然地對《楚辭》文字的藝術化呈現,楚辭題材繪畫中亦書寫有不少其所依傍之文字;這些文字具有時代性特徵,必定是藝術家所處之時代能夠見及的《楚辭》文字,且在書寫時當需遵循特定的政治要求與文化規定,並符合書家的書寫慣例;倘若與此有悖,除考慮特殊個案外,書畫作品本身的真實性問題也就需要慎重考量了。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歐陽詢楷書《離騷帖》明拓本,經《歷代碑帖法書選》編輯組印行後,化身萬千,廣為流傳,然實為偽作;對此,可藉助唐宋《楚辭》寫本與刻本,通過文辭比勘而見出。

首先,以唐代《楚辭》傳本比勘歐陽詢《離騷帖》,得見二者文字多有出入。倘若將歐陽詢《離騷帖》定為真跡,則帖中文字當與唐人所見之《離騷》差別不大,事實卻並非如此。唐時《離騷》,主要有兩類傳本:一為單行者,如王逸《楚辭章句》、郭璞《楚辭注》、劉杳《離騷草木疏》,以及徐邈、宋處士諸葛氏、孟奧、釋智騫等的《楚辭音》之類;一為《文選》所載者,如古寫本《文選集注》,五臣、李善《文選注》,及其他雜注中所載錄者。這兩類傳本中的《離騷》文辭與歐陽詢《離騷帖》皆有出入: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智騫寫本《楚辭音》中所釋「要」「遺」「效」「處」「語」「折」「草」「宅」諸字,《離騷帖》中皆無著落;日本金澤文庫藏古寫本《文選集注》之《離騷》文字與《離騷帖》相較有十九處異文;李善《文選注》尤袤刻本、五臣《文選注》建陽陳八郎刊本之《離騷》文辭與《離騷帖》相較皆有二十餘處文字差異,且多非「夫」「之」「乎」類虛詞;再則,古寫本《文選集注》中「歔欷餘鬱邑兮」至「吾令鴆為媒兮」部分,李善《文選》尤袤刻本中「歔欷餘鬱邑兮」至「吾令鴆為媒兮」部分、「時亦猶其未央」之「央」字及以下至「駕八龍之婉婉兮」句之「駕」字處,歐陽詢《離騷帖》皆全脫;同時,古寫本《文選集注》、李善《文選注》尤袤刻本、五臣《文選注》建陽陳八郎刊本之《離騷》中皆無被洪興祖認為是「後人所增」的「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句,歐陽詢《離騷帖》中卻有此二句。由此可見,今傳歐陽詢《離騷帖》與唐時《離騷》傳本文辭頗多差異,又有衍脫之處,二者所據底本有異,當是重要原因。

其次,以唐代《楚辭》傳本比勘被學界定為真跡的歐陽詢《九歌帖》,得見二者文字無甚差異,可從側面證明《離騷帖》乃偽作。倘將日本西東書房《歐陽率更九歌殘石》與尤袤刻李善《文選注》相比勘,即可發現,《東皇太一》《雲中君》《山鬼》二者文字全同,《湘君》《湘夫人》僅二處微異;與陳八郎本五臣《文選注》相校,亦可發現,《東皇太一》《雲中君》《山鬼》篇二者文字全同,《湘君》《湘夫人》篇僅三處微異。由此看來,確乎出於歐陽詢的《九歌帖》,在文辭上與李善、五臣《文選注》中《九歌》差別甚微。倘若定《離騷帖》亦為率更真跡的話,那麼,同為一人所書,所據底本及其文辭卻出現如此大的差異,這不由得讓人產生懷疑:歐陽詢《離騷帖》當是後人所偽託,非為率更手筆。

再則,以宋代《楚辭》刻本比勘歐陽詢《九歌帖》,得見二者文字基本相同。將此題名歐陽詢的《離騷帖》與宋端平本《楚辭集注》相較的話,可以發現:端平本中有「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句,歐帖亦有之;二者文字差異僅兩處:一省文、一增語氣詞之異,當為《離騷帖》書寫者之筆誤,無礙大局。可以認為:二者所據為同一底本。朱子著書時,劉安、班固、賈逵諸人注《離騷》之書,皆不復存;隋、唐間訓解者五六家及僧道騫所為楚聲之讀,「亦漫不復存」,「獨東京王逸《章句》與近世洪興祖《補註》並行於世」,於是其於「疾病呻吟之暇,聊據舊編,粗加檗括,定為《集注》八卷」(朱熹《楚辭集注目錄序》)。顯然,《楚辭集注》當是據王逸、洪興祖之書來釐定《離騷》文本,不可能據其所見歐陽詢《離騷帖》來取捨文辭;而歐帖無疑當為後出者。

通過將歐陽詢《離騷帖》與唐宋寫本、刻本所載《離騷》文辭相比勘,即可見出:當下廣為流傳的歐陽詢楷書《離騷帖》,實為南宋或以後人據端平本《楚辭集注》文字而偽造,斷非歐陽率更真跡。

這樣看來,在進行楚辭書畫鑑定時,亦可從文獻學角度著眼,將書畫作品視為版本之一種,以其上所書寫之文字為線索,將之置於版本產生、發展、流傳的歷史進程中,通過對不同傳本的文字比勘、同異考校,來明其源流,別其真贗。與前賢的其他方法相較,此種方法將關注重心轉向於作品的文字構成,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實證性與合理性,當能對書畫鑑定方法有所裨補。

相關焦點

  • 新書經眼錄:《〈楚辭〉校證》
    ,也確如周建忠先生所言,「(這是)一部近年難得一見的楚辭著作」。王作旨在以還《楚辭》之真面目,從而為《楚辭》研究提供更為近真的文本,或對《楚辭》校勘學術史中重要的觀點予以疏證,釐清其淵源傳承關係。應該說他大體上做到了。他提出的「功夫在書內,其次在書外」的《楚辭》校勘理念,深得吾心。前者指精研《楚辭》文本,他已達到「精熟能誦」的程度。他的同事鄭君曾說,「王偉於《楚辭》滾瓜爛熟,能背誦屈原賦所有作品」。
  • 名家書畫印章的造假及鑑定問題
    原標題:名家書畫印章的造假及鑑定問題(二)   因此,在做名家書畫的真偽鑑定時,只要對被鑑定作品的內在要素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印章已無關大局。有的即使印章真也並不能證明作品一定真;反之,有的即使印章假也不等於作品一定假。印章不能從根本上決定一件書畫作品的真偽屬性。
  • 寇建軍書畫鑑定札記七:書畫鑑定要「與時俱進」
    許多朋友要轉讓、委託鑑定書畫作品的,就請他們將照片發到我的電子郵箱裡。有時間的時候,我每天會坐在電腦前集中進行處理一次。對於想轉讓作品的,只要我看好的,我會回覆郵件或電話告知,約定時間,請他們帶原件到問古齋來,再勘驗原件。
  • 傅申的書畫鑑定與他的藝術史十二講
    《傅申書畫鑑定與藝術史十二講》新近出版,彙編整理了傅申於2015年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為期45天的「中國書畫鑑定與藝術史」系列講座中最重要的12場演講錄音,是對傅申先生書畫鑑定與書畫史研究成果最新集合,涉及的作品早至傳唐懷素《自敘帖》,晚至清乾隆
  • 啟功:鑑定書畫二三例
    啟功 啟功(1912.7.26—2005.6.30),著名書法家,書畫鑑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雍正帝九世孫。1949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職。著《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啟功叢稿》、《論書絕句百首》等,出版《啟功書畫留影集》以及多種書法選集。
  • 書畫鑑定中的款識與斷代問題
    在古代書畫中,不同時期的書畫家都有不同的署款習慣。通過各自的署款式樣,可以大致判斷書畫的時代。
  • 收藏家喜訊:國際文物書畫珠寶鑑定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2008年,3月3日,為了規範藝術品市場,維護收藏者及投資者的正當利益,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旗下常駐深圳的國際文物書畫珠寶鑑定委員會日前在香港舉行成立儀式委員會匯集海內外一批傑出大師,宗旨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加強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合作,規範市場行為,為促進文化藝術和國際文物收藏鑑定交流健康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 書畫鑑賞與書畫收藏的含義
    書畫鑑賞與收藏,古人稱之為鑑藏。它包括鑑定、欣賞、收藏、流傳、著錄等方面,是一個十分廣泛而又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課題。 鑑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偽,應屬鑑定學的範疇,欣賞,主要指品評作品的優劣,屬藝術批評學的範疇。鑑定與欣賞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鑑定建立在欣賞的基礎上,只有懂得欣賞才能判斷作品的真偽:欣賞又是鑑定的演進,高明的鑑定家必定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然而,判斷真偽與優劣有時又是兩回事。藝術水準好的書畫作品並不一定是真跡,如有些代筆的作品;而有些藝術水準較差的作品,也不一定是偽作,如一些不善書畫藝術的名人墨跡。
  • 宋徽宗書畫特色 鑑定及行情
    宋徽宗在位時,不僅廣收古物,網羅畫師,擴充翰林書畫院,還編輯《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宣和博古圖》,在書畫創作上,趙佶更是力倡花鳥寫真,他獨創的「瘦金書」,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種書體。毫無疑問,宋徽宗的政治生涯是失敗的,一位藝術家當了皇帝,是百姓和國家的悲哀。但是宋徽宗身為一個書畫家皇帝,他對宋代院體畫的發展,無疑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創造了中國繪畫史上的宣和時代。
  • 楚辭取名字:300個春暖花開、春光明媚的名字大全!
    很多人都說《楚辭》難讀,卻不料因此錯過了許多為人處世的真哲理、真智慧。我們不能因為一本書難讀而不去讀。有時候讀一本難讀的書,是能在記憶裡開出花來。今天江南易林分享一篇來自楚辭裡面春暖花開、春光明媚的名字。希望春暖花開時,一起去看那櫻花。
  • 勘九郎你惹事了.
    這天傍晚,雛菊去請勘九郎來家裡吃晚飯。勘九郎剛一推門進來,就發現客廳裡的小兩口面色和氣氛都有些不太對勁。
  • 中國古代書畫的起源及鑑賞
    (2)收藏者的印章 歷代收藏鑑賞家,大都喜歡在他們收藏或看過的書畫上鈐上幾個印記,表示自己收藏之美,鑑定之精凡是歷史上著名的書畫作品,收藏的印章都很多。如果我們將一幅作品上的收藏印章按時代順序排列一下,就能看出它的流傳過程。有的收藏家具有一定的鑑定水平,他所鈐蓋的收藏印章,作為鑑定的輔證,可靠性就比較大一些。
  • 字畫鑑定:字畫的鑑定基本點
    「火眼金睛」和鑑定書畫的基本常識、手法,是避免造成損失的前提條件,入書畫市場者不可不知。  三、書畫作品的落款和印章。常常見到書畫鑑定家手拿放大鏡在落款和印章處細看,事實上,落款的書法和印章最能看出破綻。
  • 楚辭取名男孩名字,出自楚辭的男孩名字
    應用楚辭為男孩取名字有哪些方法可參考?源自楚辭的男孩名字有什麼樣的特點, 根據楚辭來給男孩起名字,不僅會讓人感到名字很大氣很霸氣,而且會有一種非常詩意的感覺。為此大眾起名網特意整理和收集的楚辭取名男孩名字,出自楚辭的男孩名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楚辭中最唯美的名字,男孩楚辭取名大全
    因為那個年代的東西非常的純真、不修飾,有著最純粹的、最美好的寓意吧;楚辭是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也成為當今人們起名源源不斷的靈感。這也是很多父母喜歡從詩詞中來給寶寶參考名字。那麼如何應用楚辭取個最唯美的名字,男孩楚辭取名有哪些技巧和方式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眾起名網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楚辭中最唯美的名字,男孩楚辭取名大全!
  • 鄭州金融島書畫藝術展覽會開幕
    12月18日上午,《中國藝術的中原腔調》鄭州金融島書畫藝術展覽會盛大開幕。此次展會以筆會友,以畫抒情,開幕式當天吸引了眾多書畫愛好者前來學習交流,多位知名書畫家齊聚鄭州金融島,共同見證了這一盛事。現場多位畫壇上頗有建樹的藝術家,分別為本次藝術展開幕式進行了致辭,他們分別是: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楊振熙原解放軍空軍某部政委、著名金石學家、古代書畫收藏家王順喜炎黃書畫院院長劉世清國家藝術品
  • 《火影忍者》大花臉勘九郎
    勘九郎是風之國·砂隱村第四代風影羅砂的兒子,是手鞠的弟弟,我愛羅的哥哥(說實話這姐弟三人長得真的是八竿子打不著)。雖然勘九郎是我愛羅的哥哥,但因我愛羅的性格冷血殘暴,身為哥哥的勘九郎一度生活在畏懼之中,弟弟的一個眼神就能讓他渾身發抖,有好幾次還差點被幹掉。
  • 「收藏快報」2021年重點推薦書畫名家——羅維存
    號古稀雁翁,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家一級美術師、號稱北雁王。現任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瀋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亞洲書法家聯合會理事,中國世紀大採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收藏研究院理事。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
  • 2018拍賣年鑑 | 中國書畫十大天價
    中國書畫一直佔據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龍頭地位,成交數量與成交金額都佔藝術品總成交額六成之多。在持續調整階段的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中,近現代書畫高價拍品頻出讓其風頭更勁。古代書畫也在持續穩健發展,在今年的中國書畫十大天價(不含當代書畫)中有七件拍品過億,領銜本年度拍賣排行的是古代書畫部分蘇軾的《木石圖》。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少白湯發周解析齊白石書畫市場行情,速藏
    數據來源:齊白石傳人書畫網20世紀90年代齊白石畫作供過於求,剛剛起步的藝術品市場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消化,加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其書畫作品市場行情一度走低。步入21世紀齊白石書畫處於不斷攀升的價格通道中,2003年齊白石書畫作品有所突破,2005年秋形成一個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