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璧君去世前,仍在念叨汪精衛的美貌:我的丈夫是個美男子!

2021-02-10 History歷史

陳璧君,189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喬治市的一個富商家裡,父親陳耕基原籍廣東新會縣,母親叫衛月朗,也是廣東人。由於家庭條件好,自己又貪吃,還不注意減肥,所以她從小就是個胖子。等到上學後,因為陳璧君的乳名有一個「環」字,因此同學們都叫她「胖環」。

1907年,當16歲的陳璧君第1次看到汪精衛時,立馬被他那英俊帥氣的面容所吸引。此後,她開始了倒追汪精衛的旅程。汪精衛做什麼,陳璧君做什麼;汪精衛去哪,她去哪;汪精衛幹革命缺錢,她召集她那些富豪朋友籌錢;到了後面,汪精衛的吃喝拉撒全都由她包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陳璧君也沒獲得汪精衛的芳心,多次表白均被拒。原因很簡單:她太醜了。據當時的人講:「陳璧君的臉龐是圓的,五官很端正,但是臉圓得有點過,就好像一個碩大的皮球,蹲在了脖子上。而且她的脖子還很短,身材更談不上苗條纖瘦,一米五的身高,腿粗短胖,再加上她自以為是,俾倪眾人的姿態,遠遠看去,就像一個會走動的胖木墩。」

所以,即便陳璧君使命舔汪精衛,汪精衛始終無動於衷。1910年1月,汪精衛為了刺殺攝政王載灃,與黃復生、喻培倫等人抵達北京,開設「守真照相館」作為掩護。汪精衛來北京了,陳璧君自然而然地也跟了過來。那陳璧君幹嘛呢?她的工作就是召集富婆為革命捐款。

 


可能是有預感汪精衛這次刺殺有去無回吧,為了卻自己心中那個美好的期待,陳璧君在刺殺前夜,走進汪精衛的臥室對他說:「我沒什麼能給你的,就讓你Gan一下吧!」然而,汪精衛當時並未碰陳璧君,理由是~「我當時太愛陳璧君了,我不想毀了她一生的幸福,所以我沒有碰她。」

當然了,真實原因是什麼,可能大家也心知肚明。畢竟以汪精衛的長相和才氣,身邊是不缺女人的。那一夜過後,陳璧君向汪精衛求婚,但汪仍未答應,只是說革命成功之後,才可能考慮婚事。後來,汪精衛被抓,陳璧君連忙買通了獄卒,連夜給汪精衛送去了一籃子雞蛋,每個雞蛋上都有一個「璧」字。

 


而且,她還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信給汪精衛。在信中陳璧君說道:「我們身體雖不能一起了,但請你答應我,讓我們結成精神上的夫妻!我會永遠愛你!」汪精衛看到信後,終於大受感動,回了陳璧君一個字「諾」,並答應倘若能出去,就和她結婚。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釋放汪精衛。之後,在陳璧君多次追逼下,1912年初,汪精衛在上海娶了陳璧君。同年8月,夫婦二人同赴法國留學。1917年,為參加國父孫中山的護法運動,他們夫婦二人歸國,陳璧君在上海幫助汪從事黨務及政治工作。

 


1925年,國父在北京病倒之際,汪精衛負責處理政務,陳璧君則幫助國母宋慶齡看護病重的孫中山。1929年3月,汪精衛開始反蔣。1931年,在陳璧君的周旋下,汪精衛與蔣介石和解。918事變後,蔣介石、汪精衛因推行親日、媚日政策激起公憤。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4屆6中全會在南京舉行,晨光通訊社記者孫鳳鳴,乘與會者集中在會場門口攝影留念之機,向汪精衛連發數槍。汪身負重傷,孫鳳鳴當場被警衛擊倒,後傷重身亡。聽到槍聲,蔣介石也在護衛的簇擁下,走了出來。這時,陳璧君抱著血泊中的汪精衛,哭著對蔣介石說:「你不要汪先生幹,汪先生可以不幹,為什麼派人下此毒手?」

 


蔣介石聽後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那麼問題來了,陳璧君為何會這樣質問蔣介石呢?原因有二:1是蔣汪不和人盡皆知,雙方都想讓對方消失;2是原本孫鳳鳴的刺殺對象是蔣介石的,可那天蔣警惕性高,在會後立馬走了,沒去參加大家的合影。汪精衛進去請的時候,蔣介石還勸他也不要出去合影。

而孫鳳鳴在沒看到一號人物蔣介石後,只好將刺殺對象換成了二號人物汪精衛。1938年12月,汪精衛潛逃越南,發表「豔電」,公開投降日本。開始做起了漢奸。有人讓汪精衛勸蔣一起與日本議和,陳璧君聽後大怒道:「難道汪先生做漢奸也要排在蔣介石後面?」

 


言外之意就是,日本人沒來的時候,蔣就排在汪前面;日本人來了後,蔣還排在汪前面;那日本人不就是白來了嗎?那汪精衛這漢奸不就白做了嗎?當然了,隨著汪精衛做了大漢奸,陳璧君自然也就成了漢奸政權的「第一夫人」。從地位上看,她是高了不少,但她那低素質無道德的表現卻沒一點改變。

除去基本的公德陳璧君沒有外,連尊重他人這種基本的私德她都做不到。在這舉個例子說下,她有一個令人作嘔的惡劣習慣,就是喜歡指使她前面的客人給她捧痰盂。汪精衛成了漢奸政權的首腦後,前來拜訪陳璧君的女客人也越來越多。

 


可是,每當聊天聊得好好的時候,陳璧君就會指著面前的女客人說:「我要吐痰,你去把痰盂給我端過來。」女客人屈於權勢,只得忍氣吞聲。還有,陳璧君外出視察,地方官員請她吃飯。陳璧君飯量甚豪,一個羊頭吃的乾乾淨淨。更搞笑的是,陳璧君有尿意時,居然不去廁所,而是叫女眷女僕圍成一圈,用馬桶就地解決。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懷疑她愛的不是汪精衛這個人,而是汪精衛那副英俊帥氣的外表。如果汪不是個美男子,又沒身居高位,我想陳璧君早就甩了汪精衛,勾搭上別的男人了。1959年6月17日,陳璧君去世。而在她去世前,仍在念叨汪精衛的美貌:「我的丈夫是個美男子!」(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陳璧君:他是近代第一漢奸汪精衛的老婆
    民國美男子有幾個版本,最靠譜兒的就是「三大」:汪精衛、顧維鈞、梅蘭芳。
  • 陳璧君長的非常非常的一般,如何深得民國帥哥汪精衛的垂青並娶為妻子?
    陳璧君這個人本人名氣不大,但是丈夫汪精衛名氣大啊。正因為有一個教科書上的漢奸丈夫,她變成了民國八卦中一個特色鮮明的人物。
  • 「大漢奸」汪精衛61歲因病去世,留下6個子女,結局如何?
    只是畫家本人也無法預知的是,這些孩子的笑顏將因其父母賣國求榮的惡行漸漸塗抹上一層悽惶的色彩,而如今他們又在哪裡呢?這是眾所周知的,不過陳璧君的彪悍與精明,也是人盡皆知的。夫妻二人婚後共育有六個子女,除一子夭折外,還剩三女二子,長子汪文嬰、長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次子汪文悌。
  • 汪精衛之妻陳璧君作惡多端,在監獄裡為何大徹大悟,度過晚年
    一個年近7旬的女囚在病榻上躺了三個多月後,終於停止了呼吸。守候在旁的護士按照慣例,在她的屍體上蒙上了白布,神色莊重的醫生則在死亡報告上填上她的名字:陳璧君。助汪投敵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以汪精衛為首的投降派加緊與日本政府的勾搭,陳璧君是汪精衛叛國投敵的得力助手。1938年11月中旬,汪精衛派梅思平等在上海重光堂與日本軍部代表秘密會談,就汪精衛叛國投敵問題達成協議。
  • 【90號茶室】 民國三大帥哥之一的汪精衛,是怎樣成為陳壁君碗裡的菜的?
    汪精衛是個大漢奸,現代人應該都知道。那是他死前的蓋棺定論。在年輕的時候,汪精衛還不是個壞人,雖然算是個憤青」,但絕不是只動嘴不敢動手的憤青,而是熱血沸騰的敢想敢做的革命者;而且,他是敢玩命的真正的憤青!不但噴青,年輕時,汪精衛是個大帥哥!
  • 頭號漢奸汪精衛究竟死於誰手?
    汪精衛(1883-1944)原名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廣東番禺人。抗日戰爭勝利後,許多原來姓「汪」的人都去掉三點水,變成了「王」姓。就連汪翻開資料,汪精衛祖籍安徽婺源,按現在省界的劃分,今屬於江西。元代末年,其祖先從婺源遷至浙江的山陰(今紹興)。紹興在明清是個出「師爺」的地方。所謂「師爺」也就是為官員出謀劃策的人,即幕僚。汪精衛的父親便以此謀生,先後在廣東的番禺、三水等縣署做過幕僚。
  • 汪精衛的兒子回國祭祖,見到父母跪像說出8個字,字字戳心
    提起「漢奸」一詞,許多人會想到大漢奸汪精衛,除了汪精衛之外,還有他的妻子陳璧君,他們夫妻兩人如同秦檜夫妻一樣,被後人「罰跪」,就連他的後人也因此抬不起頭。其實縱觀汪精衛的一生,應該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生可以說他的英雄,後半生他是狗熊,早年間汪精衛寫過一首很出名的詩,即「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此詩寫得大氣凜然。1910年,汪精衛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被捕,當時被關押待處斬,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詩,期間僅有富家女陳璧君前往獄中看他,儘管陳璧君不美,但卻令獄中的汪精衛感動不已,正所謂患難見真情。
  • 「大漢奸」汪精衛:死前被一民間神醫救治,幾個月後卻慘死日本!
    在民國歷史上,汪精衛是個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汪精衛前往日本參加「大東亞會議」。會議結束後,他請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派幾個醫生去南京,為妻子陳璧君看病。 東條英機欣然應允。到了南京之後才發現,陳璧君並沒有大礙。而是汪精衛因為那顆子彈,一直承受很大的痛苦。
  • 汪精衛後人:兩名子女被判漢奸罪,次子77歲歸祭,見父母跪像痛哭
    因為這夫婦二人共同投敵賣國,從1940年開始,重慶等多地發起「塑逆建碑」運動,以汪精衛、陳璧君夫婦二人的跪像建於抗戰無名英雄烈士碑前,不僅大後方,連幾次淪陷的浙江溫州、紹興、台州等地都紛紛響應,冒死為抗戰烈士自發建碑,並在碑前設賣國賊汪精衛夫婦的跪像,一如嶽飛墓前的秦檜夫婦跪像。
  • 汪精衛逃過戴笠5次暗殺,卻沒躲過一副膏藥
    一貼膏藥讓他一命嗚呼 疼得受不了的他,趕忙叫來自己的夫人陳璧君。說起這個陳璧君,她在汪精衛成為大漢奸這件事情上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這個一心想讓自己丈夫掌握大權的女人,卻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個舉動竟然間接地害死了她的夫君。 陳壁君看到汪精衛逐漸加重的傷勢,心裡非常著急,她想起古話"偏方治大病",認為可以找一找江湖醫生的偏方來治一治自己丈夫的病。
  • 陳恭澍率軍統特務在河內刺殺大漢奸汪精衛經過,刺汪行動緣何失敗
    1938年7月,日本決定撇開蔣介石,誘降汪精衛,日汪勾結越來越密切。12月19日,汪精衛率陳璧君、曾仲鳴、周佛海、陶希聖等十餘人乘飛機逃離昆明,飛抵越南河內。十天後,汪精衛發表臭名昭著的「豔電」,希望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日和談。第二天,汪精衛建議日本對重慶施以致命的轟炸。蔣介石因此對汪精衛恨之入骨。
  • 大漢奸汪精衛被炸墓焚屍,立有跪像,漢奸故居要不要保護?
    汪兆銘,筆名「精衛」,祖籍浙江紹興,1883年他生於廣東三水,夫人陳璧君。他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他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抗日戰爭期間,時任國民黨副總裁的他投靠日本,淪為漢奸。
  • 受汪精衛「曲線救國」的蠱惑,到底有多少國民黨高官投靠了汪偽政府?
    1931年元旦汪精衛在天津發表下野聲明,在汪精衛的主持下,於5月28日成立了廣州國民政府,否認南京國民政府的合法性。「九一八」事變,完全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蔣介石迫於形勢,將軟禁的胡漢民釋放,並派蔡元培、張繼攜帶他寫給汪精衛的親筆信赴廣州議和。在南京召開四屆一中全會,重組國民政府,廣州政府隨即取消。
  • 揭秘| 由單獨議和到充當漢奸,汪精衛叛國投日內情
    汪精衛一、「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的民族失敗主義和混亂不堪的「民族主義」思潮是汪精衛對日議和的心理基礎和誘因長期以來,汪精衛認為:日本是個「強鄰」,中國不可與之相比為貫徹自己的議和主張,促使蔣介石改變既定的抗戰國策是汪精衛的必然結論,為此,他做出了如下舉動:1、直接面諫與上書蔣介石。汪精衛供認:「自盧溝橋事變以後,我對於中日戰爭,固然無法阻止,然沒有一刻不想著轉圜。」為此,「在南京未陷落前……為此事(作者按:指議和)寫給蔣介石的信,達十封以上,當面也說過多次」。陳璧君曾交待說,當時,汪乃冒萬死諫蔣。汪曰:「如不能戰,則不如和。」
  • 民國十大美男子,你最中意誰!
    由此可見,蔣中正之美應當是無所置疑的。 在蔣中正留學日本的西裝相中,蔣戴金絲眼鏡,目光迥然閃爍,而英姿神採飛揚,既有旭日初升的勃然生機,又兼文明洗禮的文雅之氣。是一個標準的美男子形象。 蔣中正作為軍人、政治家,有新時代的風貌,也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註定在其中左右搖擺。
  • 汪精衛兒子77歲終回大陸,見父母跪像,含淚說10個字,讓人汗顏
    抗日戰爭爆發,發表慷慨激昂誓言的是他,伴隨殘酷的節節敗退,滋生悲觀思想的還是他,想忍辱偷生的又是他,1940年汪精衛投敵與日本籤訂賣國條約後,上海各界均極為憤慨,一時間馬路邊的電桿上,牆壁上隨處可見聲討汪精衛的標語和印刷品。曾經不少被汪精衛妖言迷惑之人,在看清楚汪精衛敢當國家罪人,民族敗類後,極為憤恨。以至於汪精衛的偽政權的機關報《中華日報》竟然也刊登出了反汪標語。
  • 1944年11月9日,汪精衛客死異鄉,漢奸下場如此不堪
    心境的不佳,使得汪精衛腰部的舊傷復發,並伴之以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儘管在1943年汪精衛做了一次大手術,將嵌在他脊椎裡長達8年之久的子彈取了出來,可是,仍然無法阻止病情的惡化。那麼,汪精衛脊椎裡的子彈又是怎麼來的呢?1935年11月1日,汪精衛在參加完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之後,興高採烈地隨著眾委員來到第一會議廳前合影。
  • 汪精衛墓地被炸開,屍首還未腐爛,褲袋暗格發現張紙條,僅4個字
    ——汪精衛棺材中所留詩稿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年少時的他,也曾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那個時候,他也曾有著滿腔的熱血,一直想著將腐敗的滿清王朝推翻,一直宣傳著和平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