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食積常用方之大山楂丸

2021-02-12 沐子健談

在東北讀書的時候,

同學聚會常去燒烤,或者烤肉,

尤其是去自助烤肉的時,

吃得特別飽。

接下來的幾天人就不舒服,

出現下面這些不舒服

1.胃和肚子脹,

2.打嗝,帶有食物的味道,

3.便便特別黏,難排,大便臭,

4.不想吃飯,

5.舌苔厚膩。

一不小心,還會出現上火,

嗓子疼,臉上長痘,口腔潰瘍

出現了這些食積的症狀,

後來經林老師提醒,

買一個中成藥,然後擼串之前吃,

然後擼串就不會感覺消化不良了。

一提起那個中成藥,

就回想那酸酸甜甜的味道。

這個中成藥就是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對於治療暴飲暴食,

剛剛形成的食積效果特別好。

大山楂丸是根據北京的一個民間消食驗方做成的,由山楂、麥芽、神曲、蔗糖組成。

大山楂丸的主要組成就是焦三仙。

焦三仙是焦神曲、焦麥芽、焦山楂,

三藥合用能互相增加其消食導滯的能力;

所以形成這個三仙。

焦山楂——消肉食,

焦麥芽——消麵食,

焦神曲——消食和胃,還有解表。

日常煮水可以各10g這個量。

焦三仙在很多方劑中都能見到其身影,

1.保和丸《丹溪心法》——食積生痰溼

2.健脾丸《證治準繩》——氣虛食積

3.焦三仙加焦檳椰——「焦四仙」——加強下氣消積的功效。

其實傷不同的食物,

所用的藥物不一樣,

我們可以看看《張氏醫通》的記載。

1.傷諸肉食——用草果、山楂。

挾外感風寒,山楂須用薑汁炒黑,

則不酸寒收斂,兼能破血和傷,

消導食積更速。

2.傷麵食——炒萊菔子;
3.傷糯米粉食——炒酒藥或酒麴,砂糖調,淡薑湯服。

4.傷生冷果菜——宜木香、砂仁、炮姜、肉桂。

5.傷蟹腹痛者——丁香、紫蘇、生薑。

6.傷蛋滿悶——薑汁、蒜泥。7.傷肉生魚 ——必用生薑、草果、炮黑山楂。

沐談:

暴飲暴食之後,用三仙煮水,

焦神曲10g、焦麥芽10g、焦山楂10g

謝謝你1元鼓勵我

相關焦點

  • 大山楂丸能幹嘛??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助力,就是由山楂、炒神曲、炒麥芽製成的「大山楂丸」,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你有紅燒肉,我有山楂丸,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山楂丸是什麼呢?主要是用山楂、炒神曲、炒麥芽,加蜂蜜、蔗糖做成的丸劑(天士力大山楂丸輔料為純蜂蜜)。主要針對由於吃多了導致的胃脹、不消化、大便乾燥酸臭、食欲不振。能夠治療食積、肉積,停滯不化,痞滿腹脹,飲食減少。
  • 山楂丸、大山楂丸和開胃山楂丸,一句話講清!
    【處方】山楂500g、白糖300g。    【製法】 取山楂、白糖分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65~85g 製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大蜜丸;味甜、酸。【功能主治】消積化滯。用於食積,肉積,停滯不化,痞滿腹脹,飲食減少。【處方解讀】山楂味酸、甘、微溫。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山楂,中藥名。
  • 古方|清氣化痰丸:痰多而黃稠的咳嗽常用方
    【典型徵象】痰稠色黃,咯之不爽。【禁忌人群】風寒咳嗽,痰溼阻肺者不適用。清氣化痰丸由瓜蔞仁、黃芩、茯苓、枳實、杏仁、陳皮、膽南星、制半夏諸藥組成,薑汁為丸。因為其有清順氣機、化痰除熱之功,故名之清氣化痰丸。《丹溪心法》中說:「見痰休治痰,善治痰,不治痰而治氣。」《證治準繩》也說過:「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也隨之而順。」
  • 大山楂丸怎麼吃最好?
    大山楂丸是開胃消食的常用中成藥。廣泛用於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其主要成分是山楂、麥芽(炒)和六神曲(麩炒)。因山楂消肉食,神曲消穀食,麥芽消麵食,故甚得配伍之妙,被譽為「三仙」。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蠕動,所含的脂肪酶還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麥芽主要含有澱粉酶及維生素B,神曲含有多種消化酶及維生素B,都是助消化的物質。
  • 介紹中成藥——不可小覷的大山楂丸
    這時候就要請出我們的法寶大山楂丸了,在下是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你有你的東坡肉,我有我的大山楂丸,不那麼美味,但是很健康。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大山楂丸,大山楂丸主要針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另外由於積食導致的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也是在其治療範圍內,需要注意的是大山楂丸尤宜於善導肉食積滯,現在人們很喜歡烤肉和燒烤,但是這種烹飪方法容易誤食不熟的生肉,誤食生肉危害不小,比如會引起消化道的不適,還會增加感染寄生蟲的概率,所以大山楂丸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山楂與山楂核功效各不同
  • 每日一味|山楂
    山裡紅果、鼠楂、粱梅、北山楂。落葉喬木,高達6米。多分枝,具刺或無,刺長1~2釐米。葉互生,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有2~4對羽狀裂片,僅下面1對裂片較深,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有光澤,下面沿脈有短柔毛,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傘房花序,花白色,萼筒鍾狀,花瓣5,子房下位,5室。梨果近球形,直徑可達2.5釐米,深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一圓形深窪。
  • 藥師眼中的「冰糖葫蘆」,吃貨必修——山楂
    《日用本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山裡果子、紅果子、棠梂子、鼠查、朹、赤爪實。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裡紅或山楂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切片,乾燥。山楂:葉寬卵圓形至菱狀卵形,羽狀深裂或中裂;果實較小,深紅色,近球形或梨形,直徑1~1.5cm。
  • 山楂+核桃:緩解腰痛;山楂+菊花:降血壓
    方中,核桃仁甘溫質潤,是傳統的補腎佳品,也是治療腎虛藥膳中常用的主料,無論是配藥用,還是生吃、水煮、燒菜,都有補血養氣、補腎填精、止咳平喘、潤燥通便等功效,尤其善治腎虛引起的腰痛。唐代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也有記載,吃核桃仁可以開胃、通潤血脈。山楂酸甘微溫,健胃,可促進胃消化酶的分泌,既消食化滯,又活血化瘀。兩藥同用,能使腎氣恢復、血脈通暢,使疼痛自然消散。
  • 古方|大補陰丸:滋陰降火的常用方
    大補陰丸原名「大補丸」,它的作用是「降陰火,補腎水」。朱丹溪根據「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闡述了虛勞病的病機為陰不足以配陽,水不足以制火,精血虧損,相火熬煎所致,因此自擬大補陰丸意為大補腎陰之良方。大補陰丸可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方中熟地益髓填精;龜板為血肉有情之品,擅補精血,又可潛陽,二藥重用,意在大補真陰,壯水制火以培其本,共為君藥。
  • 保和丸——經方解讀(之三)
    山楂六兩(180克),神曲二兩(60克),半夏、茯苓各三兩(各90克),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各30克)。【煎 服 法】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十分之一即可)。【講      解】本方主治食積停滯。臨床以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厭食嘔惡為其主證。本方所治之食積停滯,系因飲食不節或暴飲暴食所致。
  • 大山楂丸能當零食吃?寶寶積食輕不建議服用
    在藥店,經常會撞見媽媽們購買大山楂丸。她們說,寶寶不願喝中藥湯方,萊菔子煲水也不肯喝,唯獨對山楂情有獨鍾。那種黑黑的、像蜜丸似的大山楂丸,小孩把它當糖果零食吃。大山楂丸到底是藥還是食物呢?用果丹皮、山楂糕代替可以嗎?經常吃山楂製品,為什麼寶寶還動不動就積食?難道大山楂丸的力度不夠?
  • 焦樹德:治痰8方及其衍生,臨床應用如何出神入化
    加炒枳實9g、瓜蔞20~30g、炒萊菔子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名加味二陳湯,主要用於食積痰盛。加蒼朮6~9g、枳殼9g、片薑黃9g,主治痰氣上攻、眼目腫脹,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二陳湯加膽南星9g、炒枳實9g,名導痰湯,功能燥溼豁痰,行氣開鬱,用於治療頑痰膠固、頭眩脘悶、嘔惡少食、坐臥不安、痰盛暈厥等症。
  • 每天學一味中藥,山楂!
    用量6~12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治療肉食積滯、小兒乳積、脘腹脹痛、痢疾、洩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高血脂症等。促進消、保護心血管、降壓、降血脂、抗氧化、增強免疫、抗菌、防癌、收縮子宮、止痛。山楂中有機酸是消食導滯的有效成分,黃酮類化合物是防治心血管病及降血脂的活性成分。
  • 千方百劑:大蘆薈丸
    )檳榔 神曲(炒)山楂(去子)麥芽(炒)三稜(煨)莪朮(煨)砂仁 茯苓 黃連 胡黃連 蕪荑仁 使君子 青黛 蘆薈各等分【製法】 上為細末,用使君子殼煎湯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飲送下。【摘錄】 《活幼心法》卷九《醫統》卷八十九:大蘆薈丸【處方】 蘆薈半兩,黃連半兩,胡黃連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蕪荑半兩,雷丸(白者佳,赤者毒)半兩,青皮半兩,藿香少許(另研)。【製法】 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麻仁大。【功效與作用】 治疳殺蟲,和胃止瀉。主諸疳。
  • 【山楂妙用】降血脂、降血壓、促消化...一顆小山楂,這麼吃堪比仙藥
    一日,「偶往羊朹樹下,取食之至飽,歸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小孩在羊朹樹下休息,採摘羊朹果食用,其實羊朹果就是山楂,甜而帶酸,不知不覺大吃至飽,起到了催吐消積的效果,大口吐痰,吐出穢物,其食積不化之症因此而愈。李時珍記載的是生山楂;用於消食的是炒山楂,山楂炒焦用,與焦麥芽、焦神曲一起,作為消積化滯的「最佳搭檔」,即享有盛名的「焦三仙」。
  • 《醫方集解》:治一切痰飲之除痰之劑
    再加菖蒲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導痰湯加木香香附,名順氣導痰湯,治痰結胸滿,喘欬上氣,本方加枳實、栝蔞、菔子、山查、神麴、治食積痰嗽發熱,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名加味二陳湯,〔仁齋〕治痰攻眼腫,並酒家手臂重痛麻木,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名溫中化痰丸,〔寶鑑〕治胸膈寒痰不快,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麴糊丸、薑湯下、名三聖丸,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單用陳皮生薑,名橘皮湯,〔金匱〕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
  • 山楂是良藥,能治很多病!
    如果醫生寫「山楂」,則藥店給的是整個山楂。如果醫生寫的是「山楂肉」,則藥店給的是去了果核的山楂肉。從宋代的時候開始,人們炮製山楂是去掉果核的,但是明代很多醫家提出,果核的藥效也比較大,「核有功力不可去」,所以就有了兩個製品。一般我們現在多用帶果核的。這種山楂,除了消食導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