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主講:本聖法師
【錄音9】00:00--29:26
(24)
(錄音文字整理:北京弘原風尚、宋莊潤心書院、都會國際共修小組)
什麼是欲界呢?欲界是說欲界天的天人他還有欲望,還有男女的欲望,不過他比人道的眾生欲望要輕微、要淡薄,他們執手一笑就滿足了。四天王天的壽命是天壽五百歲的,以人間的五十年為一天、為一個晝夜,也就是四天王天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年。以這樣的觀念來計算,他是天壽500年,天壽五百歲可不是人間的壽命500歲。
——本聖法師
【原文】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是指欲界的六層天。它是在南瞻部洲、東勝神州,北俱蘆洲、西牛賀州的上面,就有了第一層天,也叫地居天,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的上面就是忉利天,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
什麼是欲界呢?欲界是說欲界天的天人他還有欲望,還有男女的欲望,不過他比人道的眾生欲望要輕微、要淡薄,他們執手一笑就滿足了。四天王天的壽命是天壽五百歲的,以人間的五十年為一天、為一個晝夜,也就是四天王天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年。以這樣的觀念來計算,他是天壽500年,天壽五百歲可不是人間的壽命500歲。
四天王天就是四大天王。在我們一般寺院裡面進山門就有個天王殿的,天王殿正中間供的是彌勒菩薩。表示先進入佛門你得有這個條件的,要生歡喜心,要有喜悅相,要慈顏常笑的,這是彌勒菩薩。第二個要生平等心,因為彌勒菩薩拿一個大布袋,不管你什麼東西給他,他都會把它放到布袋裡面去,這樣代表平等心,他是來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為眾生培植福田的,(彌勒菩薩)後面供奉韋馱菩薩,在兩邊供奉的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這四個都是來表法的。我們看到以後就能夠提醒自己。比如說東方的持國天王,持國就是保持國土、保護國家,小範圍的就是來保護自己。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呢?就是要守五戒十善的。守五戒得人身,持十善才能夠升天道,盡我們的本分行持中道就是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不再墮落三惡道,叫持國天王。「國」也可以理解為我們自性的國土。東方持國天王手裡拿的是一個琵琶,他在彈奏音樂,琵琶要彈的響是有技巧的,比如說太緊了弦就會斷,而太鬆了就彈不出聲音來,象徵著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要能夠行持中道,不能夠太松也不能夠太緊,修行也是一樣的,要精進,精進也要中道,不能夠太過,否則就偏掉了。像龍一樣的,修行太急躁了,老想把自己的神通修出來,但是戒律又不夠,就墮為龍王。
南方增長天王。我們在行持中道的位置上,在盡人倫的本分的時候,還得要增長智慧,所以說增長天王就拿了一把劍,這把劍叫智慧劍,來斬斷我們路上無明的煩惱,增長我們的福德,是這個意思,它也是表法的。
西方廣目天王。代表我們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來增長見聞,是後得智。要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到處去看去多聞去聽。廣目天王手裡拿的是一條龍,龍是表什麼法?表示千變萬化,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樣的。我們在面對千變萬化的世間的時候,我們要恰如其分的來處理。無論是怎麼變化,我們的自性不會變化。我們看到千變萬化的世界要知道如何恰當地來處理這些世間的事情。
北方是多聞天王。多聞天王是多寶如來的化現,還有稱為叫毗沙門天王,一般通俗來說叫財寶天王。他是護持修行的人,讓修行的人財寶不會缺乏,不會缺錢的,一個手上就拿一個吐寶獸,另外一個手拿寶傘,這個表示什麼呢?(表示)我們要不被世間所汙染的,寶傘就是來遮擋這個汙染的。我們又能夠用金錢(去)利益世間,這個吐寶獸不僅僅是金錢,還包括各種法財。我們利益世間的時候「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就是我們說的四天王天。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如蓮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我們的佛性本來也是如此的。佛性就是在煩惱淤泥當中,但是它是清淨的,永遠清清靜靜永遠的這樣的綻放,它不被世間的種子所汙染,它即使是含藏了這些汙染的種子,但是其性仍然是清淨。如日月不住空,就像太陽和月亮一樣,它是在空間裡所謂的空裡來運行的,但是又沒有這樣的執著,我們的心一定要在這個位置上。
這兩天看到大家很多的辯法、爭論,有的時候能觀察到大家都是明眼人,都能觀察到誰都心動了,誰的心著水了,誰的心受汙染了,大家都是可以觀察到的。希望我們能夠真的從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念頭安住自己的自性,不為境界所動,好好的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你要互相的讚嘆、互相的利益,少一些這樣的爭執,特別是對於個人的爭論,只要是有私人的利益、私人的念頭,包括我們一下子讓我們覺照到你的無明、覺照到你小我的部分,這就說明我們修行是不到位的,還是要認真的去反思、反省、調服的。
忉利天也稱三十三天,它以人間的100年為這個天的一晝夜,天壽是一千歲。四天王天和忉利天這兩個都稱為地居天。因為忉利天在須彌山的山頂,四天王天在山腰,所以這兩個都稱為地居天,再往上就是空居天。
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為什麼叫三十三天呢?因為須彌山的頂上四方各有八個天層。中央是帝釋,就是忉利天的天主帝釋所居的天層,還包括南八天、北八天、東八天、西八天。有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馬各他國的馬柵一個辣村有一個叫馬克的婆羅門青年,他和三十二個好朋友經常一起做善事來行布施,死後都到了天界,因為馬克是他們的首領,所以成為天界的天主,成為帝釋,其他的三十二個朋友都成為小天主。忉利天天主就是《阿彌陀經》裡所說的釋提桓因,也叫帝釋,在《楞嚴咒》裡邊叫南無因陀囉耶,因陀囉耶就是帝釋天。雖然他在天上做天主,但在佛教裡只是一個護法,在大型的法會上連坐的位置都沒有,只是在門口站著,這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萬能的上帝。萬能的上帝只是管天上的事,人間的事也管管,但是其他的法的事他管不了。其實他和人間的人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因為他也有淫慾、還有飲食、也有睡眠,不過這些是單薄的,沒有我們人間這麼重。
第三個天叫做須焰摩天,此雲「善時分」,翻譯為「善時分」。為什麼叫「善時分」?因為這個地方日月的光明已經照耀不到了(就是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的光明照耀不到了)。這個天的天人自身就可以發出光明來,這樣叫須焰摩天。
第四個天叫做兜率陀天,兜率陀天又叫做知足。知足天分為內院和外院。那麼外院就是天人所居,享受天福的地方,內院是彌勒菩薩所住的地方,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即將成佛者)都在這個地方等著成佛。那麼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也是在兜率內院的做護明菩薩。現在彌勒菩薩也在兜率內院等著來成佛,龍華三會他就下來。
第五是化樂天,能自在的變化,變化什麼呢?變化五蘊的境界。他想有什麼樣的東西,比如想要奔馳,我們在人間還要買,他動一個念頭就出來了,想要寶馬、美色、美食等也是一樣的,都是這樣的自在的變化,非常如意的。五欲的財、色、名、食、睡的地方在他那裡都可以通過他的心、他的清靜的神通境界就可以變化出來,自在的享受。
他化自在天是不用自己來變化,他天就是他的化欲境,叫做他化自在天。他有什麼念頭一動別人就幫他化出來這樣的境界,來自己享受,所以叫他化自在天。在娑婆世界裡,魔王波旬就住在他化自在天,這是六欲天最高的天主。以上是總共六天,天福都是自然的,但是這六個天都離不開飲食、男女、睡眠這三個欲望,所以統稱為欲界。
色界的四禪總共是十九個天。初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有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有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有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色界的四禪總共是十九天。初禪的位置叫梵眾天,他就開始離欲而得禪,離什麼欲?離人間男女的欲樂,才開始得禪,所以叫做叫做梵行,其色清淨,對色慾的心已經沒有了,非常清靜的。雖然色慾沒有了,但是還有色身,說明開始要色界。叫色界,實際上就是色清淨界的意思。梵眾天「眾」就是民,梵天的人民就叫做梵眾天。在修行打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大家想得到這樣的一個消息,起碼要離開男女的欲樂,也就意味著您只有清淨的離開男女的欲樂才得到初禪定,才能有這樣的境界。很多人說自己打坐到了二禪、三禪天,有的時候要對照這些標準好好的去考量一下。
在這初禪的三天裡面,最低的層次就是梵眾天,就好像我們人間的普通老百姓一樣,梵輔天就是像官員一樣宰府大臣,大梵天就是這個梵天的帝王,他已經有離生喜樂的地定,就到了離生喜樂地。他有這樣的定的境界,這個地呢就是心地的意思,就是在我們心地裡、心所這個地方有這樣的位置,有這樣的定境的存在,有這樣的一個階位,所以說在初禪天叫離生喜樂地定。
二禪天叫做定生喜樂地定,二禪的天人在禪定境界裡面,他的殊勝的境界像平靜的水面一樣的這個心,他會發出本有的慧光,他的慧光就會產生,這個叫做定生喜樂地。那麼當發生這個光的時候,發本的時候,他有這樣的光明,就慢慢的就產生了少光天、無量光天和光音天這樣的情況。所以說有的人說見光,所謂的見光那是星光發明而已。在二禪的三天裡,包括在有光明裡的初禪的三天二禪的三天裡面,在禪定的境界裡面會有喜樂的,會有法喜充滿,會有這樣的喜悅,他會比男女的欲樂更加的好,他會住在法喜當中,這個時候對這種會有貪著的,他有這個喜動。
而三禪的三天叫做離喜妙樂地定,就是說對這些境界都不能貪著,要想再往最高的境界去追求,你就得離開原來上面的這些喜樂的境界。離開這些聖妙的所謂的樂,舍掉這些才能夠去進行更好的禪定,更上更殊勝的更好的一些定,他要離開這些境界的,三禪就是這樣的情況。
四禪是九天,我們一一的把九天看一下,九天是舍念清淨地定。四禪的九天就是要把念頭都舍掉了,離喜妙樂的念頭都舍掉了。他住在一個極清淨的識心定裡面,包括九個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一直到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這九個地方。我們通過《華嚴經》可知道,我們有無量的天,三界裡邊色界天以下都是執有的,色界天以下就是執有,執各種有所以會生到色界。無色界就是執空的。無色界的四空天是執空,執著於空。這四空天這裡面無是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個空的定。無色界的天人他只有神識沒有色身的,那麼色界的天人他還有微妙的色身。
本聖法師,祖籍山東,1973年11月生。1998年畢業於鄭州大學商學院。2007~2008年,於北京大學醫學部EMBA學習進修。
鄭州應天寺、大興國寺、港區黃龍寺住持,尉氏縣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千佛塔寺佛學院名譽院長。
法師俗家時曾禮少林寺永信大和尚為師,禮原中國佛學院唯識學者韓廷傑先生為師,2013年禮恩師開封觀音寺源雲老和尚為師披剃出家,於合肥開福禪寺依百歲高僧妙安長老為得戒和尚受具足戒,後又依止禪,淨,密,唯識宗多位大德學習教法。
多年來,法師先後參訪禪宗祖庭柏林禪寺,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南華寺,四會六祖寺,雲門寺,深圳弘法寺,廣州光孝寺,六榕寺等,親近諸山大德,廣學諸師,在不斷參學和講學中提升修證。
法師解行並重,悲智雙運,一邊廣學經論,一邊在全國各地傳播禪宗及唯識教法,帶領多個共修團隊。
因法師講座的詼諧幽默,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法師」;
因法師又擅長禪詩的創作,又被稱為「當代的倉央嘉措」。
轉發亦是法布施
關注培養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