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擾:每次和老闆談加薪,或者跳槽後與新公司談薪酬時,總感覺自己把握不好。
談太高,怕對方一口回絕,搞不好連新工作都失去。保守一點,又覺得自己吃了虧。
其實,薪酬談判是需要技巧的。
那麼,怎麼樣談工資,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又讓公司覺得合理、不能拒絕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薪酬談判的技巧。
薪酬制度的原則
想和公司談薪酬,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公司制定薪酬制度時的原則。
其實,公司人力資源在做薪資決策時,有一個總原則,叫做先升職、再加薪。
人力資源裡,有兩個很常用的概念:職級和帶寬。
職級你可能知道,也就是你的崗位級別,比如主管級、經理級、總監、或者副總、總經理,級別越大,工資越高。同級別的人一般工資不會差得太多。
那麼什麼是薪資帶寬呢?其實就是公司內部一個級別的工資範圍。
比如:
經理級別工資的範圍下限是一萬,上限是兩萬,那麼帶寬就是200%,平均數就是15000。如果你是一個經理的入門級,你可以通過你自己的努力不斷加薪可以到頂。但是再往上就上不去了,因為職級在那,除非你成為總監,他們的上下限可能是17000到26000。不同級別的工資上下限範圍有可能有重合的部分,但總體而言不會好很大。通常來說,高級別的人薪資一定比低級別的人高。
對於一般企業來說,決定員工薪資的一般是這三個因素:年限、表現和職級。
所以,你的工資想在職級內談質的飛躍,是很難的。因為有一個下限和上限,也就是帶寬。
既然公司的原則在這,員工很難越級加薪,那麼更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要升「zhi」再加薪。
這個「zhi」指的是職級的「職」,也是價值的「值」。
判斷自己的職場價值
既然知道公司是怎麼做薪資決策的,那麼接下來說說如何判斷你的職場價值。
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市場價值。這裡分享三個辦法:
第一、閱讀行業的龍頭企業的招聘公告,看看他們的崗位描述。
通常,招聘裡的崗位描述一般有兩個部分組成:
這個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你看的時候就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勝任的要求。比如一些硬性要求,要求本科學歷,或者多少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等等。這兩個部分一綜合,你就可以大概對自己有一個判斷。
第二, 與獵頭和行業人士交流。
建議你半年或者至少一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簡歷。如果有獵頭問那你對其他公司有沒有興趣,可以與他聊一聊。但這並不是要你跳槽,而是這麼聊的好處有兩個:
你可以接觸到市場,獵頭也會告訴你大概值多少錢。你可以跟一些行業內的高手過招,同時也能吸收一些最新的行業動態,了解行業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對於你做好現在的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我第三、對內進行借鑑。
這不是讓你打聽同事的工資是多少,而是與同一屆進公司的同事,或者水平差不多的同事自行比較一下,看看他們現在發展得怎麼樣。
如果他們發展得很快,你跟他們的能力差不多,那就有兩種可能:一是很快就輪到你了,二是也許公司不給你機會,你就要看看外面的機會。
我們經常會聽到,你有多值錢,要看你的工作是不是不可替代的。但其實公司少了誰也不會馬上垮掉,就好像地球少了誰也不會停止運轉一樣。
所以,不要抱著「公司沒我不行」的心態,而應該是「公司有我更好」。
如果公司有我,我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我能做得更好。
怎麼判斷你是讓公司更好的那個人呢?有兩個方法:
第一種叫做簡曆法。
看你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在你下一次跳槽時能不能寫到簡歷上。比如我創造了什麼行業紀錄,我超出了什麼樣的公司預期,我達成了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果你的簡歷上寫的都是我完成了老闆安排我做的任務,那麼顯然隨便換一個更便宜的人就能把你替代掉。
第二,判斷自己是不是在公司決策和運行的核心節點上。
核心節點有2個關鍵:
公司在做比較重要的計劃時,你有沒有參與。看你在公司各個部門的信息交匯過程中是不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所有的東西都從你這裡發布。如果是的話,相對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崗位,你對公司來說價值是比較大的。
知道了公司的原則,也明白了談判應該基於自己的職場價值。
那麼具體到談判的時候,該怎麼去談呢?
首先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不要只記得談價格,而是要談價值。
要記住薪資談判不是要我贏你輸,而是要雙贏,是我們一起把事業做大。
基於這一點,我們來看看薪資具體怎麼談,有哪些注意事項。
公司內部談薪資
在公司內部談薪資,有三個注意點:
一、找對談判時機
一般而言在內部談工資,最好的時間是每年年底做績效回顧之前。
第二個時間是每個季度跟老闆回顧業績的時候。
二、找對人。
如果沒有涉及到晉升的話,你可以跟直接老闆談。談的時候,建議你回顧過往業績做得怎麼樣,然後再告訴老闆,你希望加薪。
三、找對條件。
有拿得出手的業績很重要,但這還不夠,業績好可能通過年終獎或者績效已經體現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什麼?是你現在還看到了一些經營或者管理上的機會。
你可以向老闆表示,你希望獲得更多這方面的鍛鍊機會,而且你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或者先把機會要來,先做,而不是先爭名頭。
這裡補充一下,基層升中層跟中層升高層有什麼不一樣?
基層升中層,主要看你有沒有一個比較拿得出手的項目經驗,以及管理人的經驗。中層升高層,重要的是戰略的解讀。所以如果你想從基層到中層,你就要找有什麼項目或者管理的機會。如果是中層到高層,你就要看看,有什麼生意模式或者跟戰略相關的機會,可以把它做好。
跳槽談薪資
上面講了如何在公司內部談薪資,那麼如果跳槽,又該如何和獵頭或者和對方的HR來談薪資呢?
這些年隨著職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獵頭公司開始切入中基層崗位。通過獵頭跳槽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那麼,如何才能引起獵頭的注意呢?
有兩個主要的渠道。
第一,經常更新你的職場社交媒體,以及招聘平臺簡歷。第二,積極參加行業論壇。很多獵頭也會抱著找人的心態,去參加這些業內權威的論壇和峰會,說不定你就能遇上幫你搞定未來工作機會的人。
那麼,接觸到獵頭後,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怎麼判斷他們是否專業?怎麼和他們談自己的薪水呢?
其實,你只要掌握一個總方針就好了,那就是:獵頭是你的合作夥伴。
因為獵頭比你清楚行業的發展前景、行業薪酬福利範圍、不同公司發展水平、業內口碑、目標公司的面試風格、用人特點等等。
但他也有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你想要什麼?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通過和獵頭坦誠地進行信息交換,他可以幫助你看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現狀,以及能不能通過跳槽接近這個目標。
在與獵頭溝通中,你也需要辨別這個獵頭是否專業。
不專業的獵頭,只會不斷地刺探你們公司的機密,卻說不出你行業的信息。他會不斷地推銷這個新機會工資有多高,卻不關心你到底想的是什麼。遇到這樣的獵頭,建議你禮貌地掛斷電話,不要再浪費時間。
同時,獵頭其實也在評估你是否專業:對於公司的機密,是否做到守口如瓶;是否清楚自己的優勢、職業目標等等。
在與獵頭或者對方公司的HR接觸後,面試之前要記得:問清楚對方的薪資範圍 。
當被問到期望薪酬時,該怎麼報薪資呢?方法就是:不要報一個數,而是報一個範圍。
什麼樣的範圍呢?有三個值:
第一個叫底價。低於這個價,無論什麼公司,都不行。
第二個叫市場價,去對比大公司的JD,跟他去聊,就可以判斷什麼叫市場價。
第三叫無底線價格, 就是說對方開出這個價的時候,你毫不猶豫就能接受,不再考慮其他條件的好壞。
報工資的時候要給一個範圍,一般就是在市場價和無底線價格之間。
另外還要注意,談薪酬時除了獵頭和HR,有時還有一個對你工資有影響的人,那就是部門負責人。
有的公司成本背在部門負責人身上,如果部門負責人用人心切,他就會推動這個事情往前走。所以有時抓住這一點,也是談薪資的一個因素。
最後:
典型的價格談判,是我贏你輸。但是職場上的薪資談判,要做到價值談判。
要記住,談工資不是為了為自己謀利、讓公司受損,而是雙贏。
即使沒有談判的技巧,如果你有更大的潛力和職業價值,願意承擔更多責任,站在價值的基礎上與對方談薪資,才有更大的升職加薪的空間。
祝大家都能早日升職加薪。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