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為重度抑鬱症發生機制提供理論基礎

2020-12-13 光明網

  11月4日,《細胞—報告》在線發表了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筱娟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Tac1神經元參與的伏隔核—蒼白質神經環路調控小鼠快感消失行為的發生,為揭示重度抑鬱症的發生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和快感消失。伏隔核一直被認為是介導機體行為決策、動機、情緒以及大腦獎賞環路的關鍵結構,與抑鬱症、強迫症等多種神經和精神疾病有關。P物質是哺乳動物中最豐富的神經激肽,廣泛分布於中樞、外周和腸道神經系統中,參與多種生物學功能的調節,在大腦中P物質是由Tac1基因編碼。但迄今為止,人們對於伏隔核和P物質是如何參與抑鬱症發生的過程仍然不清楚。

  研究團隊發現,在紋狀體的伏隔核區域,Tac1基因高度表達,提示Tac1基因在伏隔核可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異性沉默伏隔核Tac1基因會導致小鼠出現快感消失的表型,但是對於小鼠的焦慮和情緒低落行為沒有影響。通過化學遺傳學手段抑制或者激活伏隔核的Tac1神經元,可以導致小鼠出現快感消失的表型或者改善小鼠面對社交擊敗壓力之後的抑鬱症狀,進一步確認了Tac1神經元在快感消失發生過程中的雙向調節作用。

  研究人員解析了伏隔核Tac1神經元在大腦中的投射環路,確認了位於伏隔核側殼的Tac1神經元主要投射到蒼白質的腹內側,從而形成功能性的突觸連接,同時通過分泌P物質和NK1受體之間相互作用,進一步介導快感消失的發生過程。(柯訊)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金納米顆粒融合生長的理論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課題組在水溶液中金納米顆粒的融合生長機制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2020,124,066101)。
  • 抑鬱症:我的重度抑鬱症靠運動康復了起來!推薦給你的三種運動
    文/阿秋看過我過去的文章都知道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曾經的我也非常嚴重,我是重度焦慮症、重度抑鬱症、重度失眠症,這三種症狀把我折磨得非常悽慘和痛苦!好在自己,還有一點理性思維存在,不然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 新方法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新方法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3 10:23:02 美國史丹福大學Amit Etkin及其團隊發現腦電圖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 重度抑鬱症患者有4大症狀
    重度抑鬱症由患者個體內遺傳系統(基因)存在異常引起的,以持久自發性情緒低落為主的一系列抑鬱症狀。表現為社交能力障礙、不合群、離群、情緒低落、軀體不適、食欲不振等特點。
  • 【綜述】抑鬱症局部腦血流動脈自旋標記成像的研究進展
    儘管近年來圍繞抑鬱症展開了眾多的研究,但目前抑鬱症仍然病因不清、病理機制未明、臨床診斷異質性大、缺乏客觀的生物學診斷指標,因此系統深入研究抑鬱症的病因機制迫在眉睫。目前普遍認為抑鬱症的發病與基因多態性、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及心理社會等眾多因素密切相關。
  • 中科院長期生態學研究為濱海溼地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穩定性與驅動機制,退化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濱海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對策,為提升我國濱海和河口溼地研究的國際化理論水平和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平臺。該信息系統包括維管植物(382 種)、底棲動物(23 種)、鳥類(367 種)、昆蟲、魚類、兩棲爬行類和哺乳動物等編目數據,以及生態環境專題圖件圖片資料庫和溼地基礎知識資料庫等,為科學研究、保護管理、民眾旅遊與科普教育提供信息保障與數據支持。
  • 抑鬱症發病機理研究獲重大突破
    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嵐團隊在抑鬱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雜誌同期刊發該團隊的兩篇研究長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 詳解抑鬱症和自閉症的區別:別再讓「自閉」變流行
    抑鬱症患者缺少行為的動機,雖然他們具備行為的能力。自閉症的孩子為什麼患上自閉症,既不是全因家庭環境導致的,也不是後天形成的,直到目前醫學界也沒有明確自閉症的發病機制。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出生的時候沒有自閉症,那麼你以後也不會有。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相比之下,研究者發現,當抑鬱症和焦慮症同時發生時,就會增加大腦中與情緒相關的區域的尺寸,即杏仁核的尺寸。 為何益生菌和益生元能幫助有效抵禦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發生? 生活在貧困地區的男性或更易患上重度抑鬱症!
  • 理論研究 | 完善損害賠償機制 提升專利保護水平
    理論研究 | 完善損害賠償機制 提升專利保護水平 2020-09-24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要求「深化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等思想理論工作平臺的作用。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要把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提供理論支持。
  • 抑鬱症研究簡報|深部腦刺激扣帶回治療難治性抑鬱症的長期療效...
    of the subcallosal cingulate, SCC DBS)作為重度及難治性抑鬱症的潛在治療方法已有許多研究。在反覆給予H2-氰基後,增加腹側被蓋區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放電,這可能是其快速抗抑鬱效果產生的基礎。像氟西汀一樣,H2-氰基也調節了一些早期報導的參與抗抑鬱反應的細胞內信號通路。綜合以上結果表明,OCT阻斷劑可以作為抗抑鬱藥物研發的靶點。
  • 研究揭示纖維化發生的機制
    研究揭示纖維化發生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8 21:11:10 日本大阪大學Shizuo Akira和Takashi Satoh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非造血細胞中核外泌體靶向複合物組分Rbm7的表達失調導致纖維化的發展
  • 一位重度抑鬱症女孩的心路歷程
    自2019年9月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伴雙相情感障礙」以來,這樣的發作每周發生兩到三次。  對於一個少年來說,14歲是形成獨立人格的階段。她和他在與同學的社會關係和學術競爭中,應該已經完成了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而一個面臨重度抑鬱症的女孩,在疾病本身的困境中,失去了外界的幫助,只能一步一步回到家人身邊。  彭可欣家是一個複式的結構。
  • 你願意和重度抑鬱症成為朋友嗎?
    文/老K 前兩天看到有人把一則抑鬱症傷人事件的新聞發我,表示問我自己能不能和重度抑鬱症患者成為朋友,當時我就明白,人們對抑鬱症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今天,和大家好好聊一下和抑鬱症做朋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情緒研究中心|從抑鬱症成因分析到一些細思恐極的反思
    阿爾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個重要理論,它的含義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緒感受轉化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覺。
  • 基於「肺主宣發」與「肺主治節」的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其生物學機制 研究
    雖然這些類生物鹼對β受體的激動作用較弱,但其通常具有的多效性也為以這些先導化合物為基礎,深入探討構效關係開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多靶點藥物提供良好的借鑑和參考。藉助中醫臨床經驗整合現代生物學機制,本課題組提出了PDK1/Akt/PDE4D軸為「清肺瀉熱」治療哮喘的新靶點,為中西醫結合開展肺系統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6.3  Ca2+依賴與非依賴的調控機制在哺乳動物中Ca2+/CaMKII被認為是最重要的Ca2+依賴的信號通路。
  • 「我重度抑鬱症女兒的貓,被偷了……「
    原來,店主的女兒今年15歲,在一年前患了重度抑鬱症。這隻英短就是自己送給女兒的禮物,自從養了這隻貓後,女兒的情況便有所好轉。民警快速展開調查,很快便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當場查獲了手機、現金等贓物,但是失竊的貓咪卻不知所蹤。嫌疑人交代,貓被他們帶走途中「極力反抗」,將其中一人手部抓傷,二人便將貓隨手遺棄在路邊。
  • 青少年對外表不滿意,成年後患抑鬱症風險更高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最新研究顯示 [2],對身體不滿意的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50%~285%,而男孩患重度抑鬱症的可能性更高。
  • 重度抑鬱症的人都會有哪些表現?
    真正重度抑鬱的人不是時時刻刻都想著怎麼去死,但是這個想法會在各種時刻突然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