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了一波又一波,體內溼氣反而加重。
中醫認為這是溼氣重的表現。
溼氣重的幾大症狀,看看你中了幾條?
1、起床困難、容易困、打不起精神;
2、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3、肚腩減不掉,肥肉鬆弛;
4、易水腫、面色暗黃眼袋大;
5、皮膚瘙癢,甚至溼疹反覆;
6、口臭,大便溏稀,衝不乾淨。
據調查:10人裡面,9人溼氣蟄伏。
如果你符合以上2~4條,趕走溼氣真的刻不容緩了!
祛溼要選生薑,《本草綱目》記載: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胃、脾經,散寒、止嘔、開痰,能夠調理風寒感冒。
飲食上,既要懂得吃,也要吃得討巧。
姜祛溼發汗的效果特別好,但直接吃生薑又過於辛辣,炒菜吧,高溫又會流失營養,於是薑汁做成的軟糖成了上好的選擇。
用生薑榨汁做成軟糖,入口辣而不辛,厚實綿密,口感Q彈軟糯,吃完薑糖會發熱,幫助身體排出溼氣。
兩片下肚,胃部升起一股熱氣,毛孔舒張,冒出微微汗珠,讓人慾罷不能。
不吃的時候倒還有些抗拒,吃完一片之後反而覺得不夠似的。
家中的老人也時常念叨「出門帶塊姜,時時保健康」。生薑不便保存,做成薑糖,獨立小塊包裝,便可隨身攜帶。
既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也能緩解夏季感冒,預防暈車,可謂居家旅行常備。
說來也簡單,買幾十斤老黃姜,榨成汁,做成軟糖,裹上一層白糖,切成小塊,分給家中的晚輩吃。
糖很好地緩和了姜的辛辣,辣而不辛。
姜是製作薑糖的重要原材料,今天這款薑糖,選擇了懷姜。
懷姜做為"懷慶三辣"之一,塊大,姜皮渾厚,薑絲細膩,香辣宜口,是生薑中的佼佼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用它來做薑糖,不僅能保證甜辣的口感,也能極大程度保持姜的功效,一天吃上幾塊,不知不覺就能幫助身體排除溼氣。
懷姜去皮洗淨,切塊放入原汁機中榨出薑汁,再與上好的玉米澱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成團。
白砂糖加入清水,小火慢熬至融化,不斷攪拌,2個小時後糖漿基本成型,放置一旁靜待它滿滿變涼,這個過程急不得。
放涼的糖漿倒入薑汁粉團中,充分攪拌至無顆粒感,才能保證Q彈爽滑。大火蒸30分鐘至薑汁團完全凝固,一鍋熱氣騰騰的純手工薑糖便可出鍋了。
擱置冷卻1個小時,這一熱一冷間喚起薑糖極大程度的勁道Q彈。
最後再適當包裹上一層白砂糖,切成小塊便可食用了,軟糯Q彈,甜辣有滋味。
薑糖驅寒除溼氣,手腳冰涼、月經宮寒、體虛宮寒的女性應該多吃。
既解饞又暖身,多吃幾顆也不會膩。
傳統口味,傳統手工做法,越吃越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