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養,就是不多管閒事(深度好文)

2021-02-07 一路隨行888

  人生有四大多管的閒事:扶爛泥,雕朽木,翻鹹魚,燙死豬。

 

  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同,不必把你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

 

  不是分內之事,不管,他人的私事非邀,不管,不危害社會公利的事,少管。

 

  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是修養,最好的禮貌,就是不多管閒事。


1


  多管閒事,給別人添麻煩、惹人厭還只是其次,最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點點。

 

  有才華,愛多管閒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過於三國時的楊修了。

 

  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想聚集兵隊,怕馬超拒守,想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正猶豫不決,看見湯碗中有雞肋,便隨口說:「雞肋!」

 

  楊修聽聞「雞肋」二字,便讓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

 

  晚上,曹操繞著軍營走,看見士兵都在準備行裝。

 

  大驚,問原因。

 

  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

 

  曹操大怒:「你怎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

 

  結果,曹操以妄測聖意、擾亂軍心之名,將楊修殺了。

 

  天下本無事,管的人多了,便成了事。

 

  少管一些閒事,還生活一些清淨。

2

 

  唐代有個婁師德。

 

  非要事不管,從不將閒語放在心上。

 

  一次,他走在街上,忽然聽到有人指名道姓地罵他是畜牲,他假裝沒聽見,直接走了過去。

 

  隨從忍不住:「老爺,別人罵你,你沒聽見嗎?」

 

  婁師德:「他是罵別人吧,你聽錯了。」

 

  隨從:「他明明叫著您的名字辱罵,怎麼會聽錯呢?」

 

  婁師德:「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是在罵另一個婁師德。」

 

  這時,那人越罵越兇。

 

  隨從忍無可忍:「老爺,那個人又在指著罵您是畜牲,連禽獸都不如……」

 

  婁師德打斷他的話:「他罵了我一句,你又對我重複一遍,你不是也在罵我嗎?不要多管閒事。」

 

  鄭板橋《贈君謀父子》: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

 

  世上多的是無關緊要的人和事。

 

  與其被瑣事擾得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不如開闊眼界、修養身心,不管閒事的人,心中總比別人更多一分春意。

3

 

  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寓言故事可能已經過時了,但其中的道理顛撲不破:不分黑白對錯、不辨真假善惡的幫助,不一定會收穫好的回報。

 

  東郭先生遇到一隻被獵人追趕的狼,明知道狼是食肉動物的,愛管閒事又內心仁慈的他想救狼一命,便讓它蜷縮著身子鑽進自己的書袋。

 

  獵人騎馬遠去後,他經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結局就是狼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

 

  在農夫與蛇的故事中,冬天農夫發現一條蛇凍僵了,覺得它很可憐,善心大發,便把蛇放在自己懷裡為它捂熱。

 

  蛇溫暖甦醒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農夫一命嗚呼。

 

  不多管閒事,不等於拒絕提供任何幫助,幫助與關心,要有原則,有底線。

 

  如果是自己的親朋好友,確實需要你兩肋插刀提供關心幫助,或者看到某件事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而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做點什麼。

 

  那麼你要管,因為你的善良與幫助,對他們是有價值的。

4

 

  分清自己與他人,不用自己的生活,去丈量他人的生活,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丈量他人的價值取向。

 

  悅納,認可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要悅納,認可更多樣的生活方式。

 

  成熟,是能讓自己與他人,都保持舒適的狀態。

 

  不多管閒事,不幹涉他人生命,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是最好的禮貌。

 

  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個世界才會有參差多態的美。

相關焦點

  • 教養,是裝不出來的(深度好文)
    有這麼一句話:「我背對太陽而立,為的是不讓別人看見自己身後的陰影。」每個人在人前,都會習慣性收起自己有缺陷的一面,只展示出自己的美好。但是,細節見修養。一個人真正的教養,是裝不出來的。它是人前的約束,更是人後的自律。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其實都是教養的折射。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臉色溫和,不嚴厲;容貌謙恭,不倨傲;忿而不怒,不衝動。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教養。一個人,面對和自己有關的人,可以偽裝出對應的樣子。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臉色溫和,不嚴厲;容貌謙恭,不倨傲;忿而不怒,不衝動。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教養。一個人,面對和自己有關的人,可以偽裝出對應的樣子。面對陌生人,才最真實,最能反映出他的人品和教養。開學季,新生請老人幫他看行李,老人爽快答應,囑咐他快去快回。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深度好文)
    開心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慈眉善目,但最能顯露一個人修養的,卻是他生氣的時候,即使盛怒,也不爆粗,這是最佳的人品。-01-修養,是懂得尊重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 什麼是教養?(深度好文)
    關於教養這個話題,梁文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做了簡明的闡釋: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這時有人疑惑:「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於是有人哈哈大笑:「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 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管閒事的人,嘴邊常掛的一句話是「好心沒好報」。生活中,閒事是在所難免的存在,而聰明的人,會在閒事上保持「中庸」的態度。不管別人的閒事,絕不是自私,而是一種分寸感,是對自己和別人之間關係的最好保護。
  • 夜讀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我說:「哥哥不吃,但哥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媽媽說了,拿了別人的禮物,也要給別人禮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說:「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謝謝你的禮物。」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這麼小的姑娘都知道佔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吧。
  • 所謂教養,就是不消費別人的痛苦
    所謂教養,就是不消費別人的痛苦文 / 槽值來源 / 槽值(ID:caozhi163)亞里斯多德曾說:「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但是真正有教養的人會意識到,肆無忌憚放任自己的窺探欲會給他人帶來痛苦。每個人不欲為人知的隱私都應被尊重。◇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女主角德善覺得新同桌太過冷漠,只懂得學習,而不太喜歡她。但是當得知同桌經常因為癲癇發作,口吐白沫,而被原班級的同學厭惡時,她幫助同桌掩藏這一秘密。
  • 這就是最好的回答!(深度好文)
    文 | 飛揚 · 攝影 | 東方黎明 · 編輯 | 一白什麼是幸福?沒錢時,金錢就是幸福;生病時,健康就是幸福;失敗時,成功就是幸福;人老後,年輕就是幸福。什麼是幸福?失去時,得到就是幸福;付出後,收穫就是幸福;相伴時,珍惜就是幸福;別離時,相聚就是幸福。
  • 有一種修養,叫「不多管閒事」
    不是分內之事,不管,   他人的私事非邀,不管,   不危害社會公利的事,少管。   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是一種修養,   最好的禮貌,就是不多管閒事。   多管閒事,給別人添麻煩、惹人厭還只是其次,   最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點點。   有才華,愛多管閒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過於三國時的楊修了。
  • 不輕易麻煩別人,就是最好的教養
    其實大爺住鳳凰北苑,並不是這個小區的居民,物業建議可以從小區外繞行,也就是多走5分鐘的路,但大爺不願意:「我是可以繞路,從姚江路轉到秋濤路因為曬了幾張在日本的朋友圈,微信上一個很久不聯繫的人發了一大堆東西讓我幫忙帶。拉不下臉拒絕幫忙買了,然後就是一場始料未及的狗血。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脾氣,如果隨便把脾氣拿出來,到處遷怒,帶來的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僅能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妻子不善於下廚,他就笑呵呵地包攬了做飯的任務;妻子為了家庭幾乎放棄事業,他就扛起了養家的任務;妻子生性天真活潑,他就負責當一個大家長,保護著一家人的童心。 曾經在一期訪談節目裡,楊瀾問黃磊:「你們發生矛盾的時候怎麼辦呢?」「我經常表達的方式就是比如她喜歡吃什麼,我給她買回來,放在桌子上,奧,她一看,還算心中有她,這事就過去了。
  • 原來,這就是刺蝟法則(深度好文)
    簡單的來說,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距離問題。人生有度,過之則災,因此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更要把握好距離的問題。與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離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如何才能讓友誼長久?有一條高贊回答這樣說道:親疏有度,方可圓滿。深有體會。10年前,我在南方上班,在工作中結識了一個志趣相投的同事。
  • ▷原來,這就是刺蝟法則(深度好文)
    簡單的來說,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距離問題。人生有度,過之則災,因此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更要把握好距離的問題。與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離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如何才能讓友誼長久?有一條高贊回答這樣說道:親疏有度,方可圓滿。深有體會。10年前,我在南方上班,在工作中結識了一個志趣相投的同事。
  • 教養,就是懂得將心比心
    名家畫廊 | 範揚就在那裡看,然後問我賣不賣,我不賣。」一個人修養的高低,不看他衣著華麗還是寒酸,身份高貴還是卑微,重要的是他是否懂得尊重別人。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來不會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把優越感寫在臉上、掛在嘴邊。有教養的人,等車知道排隊,吃飯知道不浪費,別人輸密碼時會主動迴避,自己闖了禍能盡力承擔。
  • 好脾氣就是好教養,這種話你也信?
  • 最高的教養,就是儘量不讓別人難堪
    有教養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沒教養的人讓人如鯁在喉。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程度,顯示了他的教養程度。所謂教養,就是對人溫和。小時候看《天龍八部》,總是喜歡裡面喬峰的風度,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對待壞人不假顏色,對待當權者不會卑躬屈膝。
  • 豪門兒媳高圓圓「被打100分」,公婆誇讚好孝順,教養是裝不出的
    文/胡胡育兒日記能夠嫁入豪門是不少女孩夢寐以求的事情,雖然看起來風光,但是箇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對於女星來說嫁入豪門早已不是新鮮的事情,有的能夠在豪門過得順風順水,有的則是要受到豪門的各種規矩約束,甚至失去了自我
  • 科普|一文帶你了解既不嚴厲,也不溺愛的正向教養
    若是父母對孩子不懲罰、不溺愛、不嚴厲,那麼孩子是否會聽父母的話?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你對上述這幾點有疑問的話,不仿看看編編今天要介紹的"正向教養"什麼是正向教養?04、父母要思考言行背後的感受父母還必須思考言行背後的感受,回想一下,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很常要孩子尊重自己,相同的,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也是需要被尊重,而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樣,比如,天色漸晚,該回家吃飯了,但孩子卻還是全心投入在玩遊樂設施的氛圍裡,這時,許多父母的第一個反應是大聲的吼叫孩子,並教孩子要快點回家,只是,父母這樣的行為不但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
  • 在日本吃高級壽司30秒吃不完,就是沒教養?
    ,就是不懂規矩,是對捏壽司的人和壽司本身的不尊重,有時店家甚至會直接把壽司撤走。當你吃完壽司離開店的時候,店主對你的眼神就是對你教養的評價。說實話,看完這個內容,我全身都非常不舒服,滿滿的違和感。我倒不是因為在日本吃xx有xx規矩而感到不爽,而是居然有人把這些東西上綱上線,成為了評價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標準,還借店家的眼神來進行教養的評定,真是感覺可笑至極。很多日本料理在吃法上有很多講究,這是文化的一部分,本身是挺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