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傳播「烏龍茶」的基本知識

2020-12-21 西域教主

烏龍茶介於不發酵的綠茶和全發酵的紅茶之間。茶葉發酵度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其茶湯顏色會呈現從綠到紅之間的漸變色階,而香味會呈現從自然味道到人工風味之間的漸變狀態。

烏龍茶又被稱為青茶,它是採用茶樹成熟的葉片,經過高低不一的部分發酵,經歷比綠茶更重的揉捻,而且選擇性地加入焙火等工序的茶類。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臺灣的白毫烏龍便是唯一一種採用芽茶的青茶,而巖茶則是比大部分綠茶更輕揉捻的特例。烏龍茶介於不發酵的綠茶和全發酵的紅茶之間,製作工序相對最為複雜。

烏龍茶茶青所選取的成熟葉片和其相應的發酵度相符合,而烏龍茶發酵度的高低,取決於茶樹樹種、成品茶的期待狀態,以及歷史潮流等諸多因素。因此某一種具體的烏龍茶,其發酵度也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所變化,比如鐵觀音;也會有一些茶的本體特性決定了其發酵度延續不變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武夷巖茶和白毫烏龍。茶葉發酵度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其茶湯顏色會呈現從綠到紅之間的漸變色階,而香味會呈現從自然味道到人工風味之間的漸變狀態。

焙火是一部分烏龍茶會採用的製作工序之一,焙火對於如巖茶這樣的烏龍茶必不可少,而有的烏龍茶則可以選擇焙火與否,如用鐵觀音或臺灣烏龍為茶胚製作的熟火烏龍。對於焙火之後的烏龍茶,我們往往認為其可以暖胃,這其實是一個大的誤區。在談到綠茶時,提及茶為寒涼之物,故而無論如何製作,其寒涼之性只會降低到某個程度。烏龍茶經過發酵,其寒性不及綠茶;而焙火後茶葉吸收火味,寒性則進一步降低,但並不足以轉換為溫熱之性。我們也習慣性地稱經過焙火的茶為熟茶,但一般並不會對應地稱呼未經焙火的茶為生茶,只需留意在這樣的語境下和普洱生茶熟茶的概念不同即可。

焙火和發酵都會對茶湯的顏色造成影響,如前所述,發酵會讓茶湯的色相產生從綠至紅的過渡,而焙火則是讓茶湯的明度發生從高到低的變動。

發酵和焙火對茶湯顏色的影響差異:

衝泡成熟葉所制的烏龍茶的水溫一般不低於90℃,但也會視茶葉的具體狀況及老嫩程度有所增減,另外焙火越重者,水溫當越高。就衝泡器具而言,紫砂是由南到北最深得人心的材料;紫砂可謂是為茶而生,從古至今沒有一種材料能像紫砂一樣與茶的關係如此密切。

紫砂的緊結度和散熱性均低於瓷器,從理論上而言,發酵度越高的茶或越熟的茶越適合用緊結度和散熱性低,並且胎身更厚的材料;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用薄胎瓷質蓋碗衝泡綠茶,而選擇紫砂壺衝泡烏龍茶。但這並非不二真理,發酵度偏輕的烏龍茶,亦是非常適合用瓷器去表現其茶湯。同一烏龍茶,若用瓷器衝泡,則得其香而韻味稍減;若用紫砂,則回味悠長但香氣不如瓷器衝泡時高揚。

故而泡茶器具材質的選取,並沒有一成不變的定律,除了取決於茶葉本身的特點外,泡茶者的主觀動機亦是一大標準。

烏龍茶的複雜同樣體現在其採制的時節上,春天和冬天都是採制烏龍茶的最佳時節;如若在秋天採制,茶的質量則會大打折扣,味道和香氣都難有好的表現。夏季一般不是制茶的時節,但是白毫烏龍這一特例卻一定需要在夏季採制。

自然界的中輕中發酵青茶之色彩感

相關焦點

  • 烏龍茶基本知識有哪些?喝烏龍茶的時候,需要先明白才喝
    烏龍茶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要知道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由此可見烏龍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歲月的流逝,烏龍茶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茶類,烏龍茶屬於青茶,是中國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又叫半發酵茶、全發酵茶。
  • 茶文化傳承與傳播
    茶文化在我國文明傳承源遠流長。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藝、茶故事等等。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
  • 茶文化系列:茶之起源與傳播
    經過長期實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貫穿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發展進程。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乎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代。公元758年左右,陸羽《茶經》問世,成為我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
  • 鐵觀音烏龍茶是不是綠茶?看完漲見識,以後喝茶不再稀裡糊塗!
    導語:鐵觀音烏龍茶是不是綠茶?看完漲見識,以後喝茶不再稀裡糊塗!茶葉和酒一樣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這兩種飲品在中國自古以來都非常受大家歡迎,特別是一些文人墨客們。唐代有名的文人陸羽就寫了一本專門研究茶文化的書——《茶經》,可見茶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 台州與日本茶文化交流(當代篇 )
    當下在「一帶一路」、文化興國等國家戰略支撐下,更要充分發揚茶文化和喝茶養生的當代價值,堅定文化自豪感,「走出去」與「引回來」齊抓並舉,繼續大力弘揚「和、敬、清、寂」的禪茶文化精神,做到「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進一步弘揚、傳播和發展茶文化。台州是日韓茶祖之地,是日本茶道之源,如何在當下及今後更好地提升發展茶文化,是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
  • 茶中千百味,一篇弄懂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涵義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燻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
  • 茶文化|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那時期的臺灣茶文化主要就是商業的文化,沒有什麼享受的成分在裡面。 臺灣的茶業一直是以外銷為導向,國際市場需要什麼茶葉,我們就提供什麼茶葉,最早是烏龍茶,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以後,他的政策是農業臺灣、工業日本,日本本身是生產綠茶的,為了不影響他本土的市場,他希望臺灣不要生產綠茶,臺灣就逐漸發展包種茶、紅茶、烏龍茶。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隨著知識經濟、文化經濟時代的來臨,文化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也正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我們在批判和反對茶文化「泛化」現象的同時,也要客觀的認識到茶文化「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茶文化的傳播普及,要敏銳的察覺到茶文化「泛化」現象的內外部因素中所蘊含的有利於茶文化事業發展的潛在機遇。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具有開放性、時代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特徵的中介文化,其在本質上是一種飲茶文化。
  • 【啡長理論】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關於起源之說,兩者都有著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和神話色彩,都有著各種猜測和說法,不同的是中國在茶的起源裡似乎一直是主角,而法國在咖啡的起源中就有點喧賓奪主的意味了。二、 從種類、製作方法、品嘗方法和功效讀起中國人喝茶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種類繁多,主要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等;根據不同場合中國有不同的泡法,比如綠茶需要用較冷的水衝泡,紅茶和烏龍茶要用傳統式的泡法即可。
  • 安溪鐵觀音「牽手」拼多多,29.9元就可買到莊園級烏龍茶
    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表示,安溪茶企與拼多多的合作承載著弘揚茶文化、打造茶品牌的使命,將為我國茶產業跨越升級提供全新路徑。千年茶都牽手拼多多,為茶行業原產地「帶貨」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今年優選:德州臺灣高山茶烏龍茶推薦
    德州臺灣高山茶烏龍茶推薦 擺尾箐古樹茶從一棵小樹苗慢慢的長成高大的古茶樹,每一片葉子、根莖、樹幹,甚至每一個細胞都在經歷幾百年風雨後,慢慢變得結實有營養。 當新鮮的芽葉採摘下來後,制茶師傅通過殺青、揉捻、曬乾等一系列的傳統工藝,使其慢慢的變成條索飽滿的幹茶,茶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等內含物質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將其放置乾燥通風處後,接下來的就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歲月的醇化。
  • 茶知識:什麼是烏龍茶(青茶)?
    烏龍茶(oolong tea),也稱青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六大茶類中,特點比價鮮明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貢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日本小常識】日本人的茶文化
    日本人喜歡喝茶,但是與我國傳統的茶文化還有所不同。做法也有生泡、煎茶、抹茶等等,近些年我國的烏龍茶和紅茶也陸續傳到日本,深受日本大眾的喜愛。
  • 來自臺灣的鄭福星烏龍茶
    探秘鄭州茶博會亮點之  來自臺灣的鄭福星烏龍茶  由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河南省茶葉商會、河南省茶葉協會聯合主辦,廣州市東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承辦的第八屆中國鄭福星茶業就是以凍頂烏龍茶、阿里山烏龍茶為主要產品,開發了臺灣臻品黑金系列、黃金系列、子午金穗子午茶、琉璃仙毫高山茶、精挑細選私房茶、福來韻轉陳年香、星火相傳閩南味和臺灣臻品窖藏老茶等幾十款茶品。鄭福星茶業起源於1919年,第一代掌門人黃清良先生創立「福沏號」以收藏老茶為業,並教導後代子孫「阿公藏茶·子孫賣」的增值觀念。窖藏老茶中的甲子老茶王和三十年老茶就是鄭福星茶業最具特色的產品。
  • 烏龍茶能減肥嗎
    烏龍茶有哪些功效?減肥功效:烏龍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壓、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而發表在《肥胖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也指出,經常喝烏龍茶的人,身體質量指數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喝的人低。而且,女人減肥的效果比男人顯著。
  • 武夷山行|武夷星:好生態茶文化從核心景區開始營銷
    作為閩北烏龍茶的代表,武夷巖茶「巖骨花香」,以「活甘清香」在世界和中國茶中風光無限。  武夷巖茶文化,古來名人詩文加持無數。因唐代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一文,「晚甘侯」成了武夷巖茶最早的茶名,意為甘香濃鬱。北宋範仲淹曾寫:「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理學家扛把子」朱熹在山中講學廣收門徒生活了五十年。
  • 烏龍茶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家族,你一定喝過其中一種!
    同樣是烏龍茶,彼此間也是有著細微差異,例如產地、例如原料,再因為這些差異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品牌,各有千秋。如果單純以知名度而言,那麼烏龍茶中,最為顯赫的,當屬下面四大「家族」。
  • 用英語去介紹茶,向全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覺得這麼好的東西,應該有必要向世界各地傳播的同時,我們自己要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文化基因傳承下去。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優秀的一部分,用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們最應該拾起的內涵在哪裡?一、讀《茶經》讀陸羽,這是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始一本書,一個人,是世界了解中國茶文化最為直接的,最有內容的傳承基因。一本書介紹了茶葉生產的歷史、淵源、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一個人習茶十餘年,考察三十二個州,歷時五年,又用五年增補修訂。用了二十六年著成《茶經》。
  • 烏龍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