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很可能就是慢性咽炎患者。雖然咽炎倒不會怎麼影響到吃飯,只是時不時有痰堵在喉嚨那裡,比較煩人。
很多人對於這痰的處理,一直不太清楚!究竟是咳出來還是吞下去比較好。今天,控姐幫大家解惑。
其實痰跟鼻涕有點像,都是相關部位的分泌黏液夾雜著一些細菌和塵埃顆粒。咱們的肺臟與外界相通,在吸空氣的同時,會將空氣中的粉塵、細菌一併帶入人體。
一般來說,咽部會將大部分侵入物阻擋住,但仍有少量會進入氣管。氣管分泌的黏液會將偷跑進來的雜質黏附住,然後將它們一起排出體外,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痰。
從上面的表述,我們可以得知,正常人的痰,是有細菌的。既然如此,那麼
對的,最好在痰還不是特別多、症狀不是特別嚴重的時候,就將它咳出來。
如果一直任由痰在裡邊待著,其中的有害菌可能刺激支氣管和肺部,引發感染、導致炎症,讓黏液分泌更多,加重纖毛柱狀上皮的負擔,非但不利於黏液排出,還更容易滋生細菌,加重病變。
老人和小孩咳痰可能更困難一些,可以吃一些化痰藥,或者家人拍他們的背,幫助他們排痰。
如果是呼吸道、肺部沒有任何問題的正常人,每天本身就會吞咽1.5L的痰液,咳不出痰,可以選擇將痰液吞下去,即便存在一些細菌,也不會對機體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與此相反的人群,比如恰好有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以及長期吸菸的人,就建議不要吞咽痰液,以防部分沒法被胃酸殺死的細菌進入腸道,引發腸道炎症。
有痰,還是及時咳吐出來比較好。
但控姐在這裡也提醒各位小夥伴,咳痰雖更利身體健康,但要注意場合噢,不要隨地吐痰,既要講究個人衛生也要愛護公共衛生。
喉嚨有痰時,必然是身體抱恙了。建議飲食要以清淡為宜,管住口,少吃辛辣、油膩、鹹口、甜口的食物,否則會加重對上呼吸道的刺激,引發口渴、咽幹、咽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異常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