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譜系 | 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2021-02-08 藝術學人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畢卡索的藍色時期:是畢卡索在1900年至1904年之間,本質上以單色(陰鬱的藍色與藍綠色)做畫的時期,只有極少數暖色作品例外。


這些陰沉的畫作是畢卡索於西班牙獲得靈感、在巴黎完成的,儘管在畢卡索生前難以售出,現在卻是畢卡索十分著名的畫作。


1900年畢卡索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那裡。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 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簡化(《熨燙衣服的人》),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世界的印象(《兩姐妹》)。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畫家後來的作品大多具有這種富於表現力的線條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從觀察人的動作和姿勢中得到的。


這一時期也是畢卡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群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至於為什麼畢卡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裡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畢卡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著憂鬱。也就在那片單色的淺藍、粉藍、深藍、湛藍中,畢卡索開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藍色時期藍色主宰了作品,背景簡化,避開光感和深度的感覺,把人物結合成一種簡單的圖樣,其中沉重、強烈而流動的線條,給人以不真實的、虛擬的印象。這種線條具有情感的重量,用於呈現消瘦、孤獨、窘迫的形象,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


1901年畢卡索重返巴黎,此時的他已有足夠的實力支付路費了。到巴黎後他的情緒趨於平靜。隨著風格的突破,創作數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覺到創作裸體畫的自由,繪製了一系列的作品,以體現出在西班牙時受到壓抑的性解放。

這一次,他住在克裡希大街的寓所裡。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靈感卻沒因此消失。《藍室》就在這間屋裡誕生的,和其他幾幅相同色調的油畫一起揭開了畢卡索"藍色"時期的序幕。當時,藍色是他的最愛,不僅衣著,甚至連思考事物與觀察外界都是藍色;畢卡索更認為藍色是「顏色中的顏色」。日後藝術史家統稱他這一時期繪畫作品為「藍色時期」。


同年十月,老朋友薩巴蒂斯來巴黎看望他,並成為他的忠實模特。這組薩巴蒂斯的肖像畫,被藍色所充噬,畫中人物顯得成熟而憂鬱。


畫商弗拉在其藝廊六月檔期中安排了一次畢卡索個人畫展。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會場。雖衣著破舊,但神情優雅,高筒禮帽下是張高貴臉龐,這就是雅各布。他立刻被畢卡索的畫作所震懾,畢卡索對他的睿智風採與獨到見解也推崇備至。兩人從此奠定深遠的友情基礎。詩人兼評論家馬克斯·雅各布的出現,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藍色的黑夜時期。


接下來的冬天裡,都呆在雅各布那間菸草味瀰漫的旅館小房間裡。他們一伙人席地而坐,裹著大衣,簇擁在一起以抵擋寒風的侵襲,但寒冷也不能阻止他們傾聽。雅各布朗誦自己和其熱愛的蘭波、魏爾倫及波德萊爾等人的詩作,直至夜深人靜。他們常光臨蒙馬特爾的咖啡館,「黑貓」、「紅磨坊」酒店也會偶爾去一次。這夥人時常流連於蒙馬特爾另外一家波西米亞式、名為「碎!」(LeZut)的小酒館。那兒走道幽暗,牆壁也很髒,僅以蠟燭照明,消費極低廉。畢卡索等人每晚坐在角落,由老闆親自服務。


1902年冬天,他整裝重返巴塞隆納。畢卡索喜歡巴黎,同樣也熱愛巴塞隆納。他無法受限於一個地方。他從巴塞隆納寫信給馬克斯,信中全是西文語法的法文及鬥牛場上的速寫。其中的一封信中,附有一張頭戴黑色寬帽、穿著緊身長褲和手拿拐杖的自畫像;並為延遲回音致歉,說自己忙於作畫。他寫道:「不作畫時,就和同伴吃喝玩樂,要不就窮極無聊互找麻煩……」

年底,畢卡索又北上巴黎。


在當時,對畢卡索而言,痛苦和創作幾乎是不可分離的,正如他的好友薩巴蒂斯所說:「藝術是哀愁與歷史的產物。」   在這兩年裡,畢卡索、雅各布分擔著彼此的貧窮。


1902年至1903年冬末,畢卡索的畫賣不出去,生活艱苦異常。雅各布就邀他來自己在伏爾泰大街上的頂樓同住。兩人只有一張床、一頂禮帽,只好輪流使用。晚上畢卡索作畫,雅各布在床上睡覺;白天雅各布到商店去當裝卸工,就輪到畢卡索休息。身無餘錢,一日三餐都變成生活中的大事。有時雅各布扮作有錢的收藏家,用假名到大畫廊去問:「你們有畢卡索的作品嗎?」「畢卡索?沒聽見過。」雅各布故作驚訝:「怎麼?這是個天才!你們這樣的畫廊沒有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真是錯啦!」


1903年的冬天,寒氣逼人,畢卡索連取暖的錢都沒有。為了抵禦夜間的寒冷,畢卡索不得不燒畫取暖。熊熊的火焰吞噬了畢卡索的素描和水彩畫,也吞噬了畢卡索的自信。儘管雅各布看了畢卡索的手相併斷言命中注定他有燦爛的前程,但美好的預言絲毫不能減除畢卡索極度的絕望,他曾懷疑自己作品的價值,懷疑自己所走的道路。幸好這種悲觀情緒很快就被接連不斷的畫展所排擠。


從1900年到1904年的藍色時期,畢卡索曾八次翻越庇里牛斯山脈,往返於法國和西班牙之間。雅各布當時的境遇也不好,在百貨店掙來的錢也僅夠付房租的。直到1904年,他終於告別了西班牙,這一次真正地定居在巴黎。

在巴黎蒙馬特爾山的斜坡上有一個小廣場。廣場旁邊很久以來就有一座破舊不堪的小樓房;在這座小樓裡,曾住過高更這樣的藝術巨人以及一大批最終未能成名的作家、畫家、詩人。這座建築物很像塞納河上婦女們曾經用來洗衣物的那種船,雅各布把這座破舊的樓房稱作「洗衣船」。這就是畢卡索的棲身之地——拉維南路13號。自此,畢卡索在這裡開始了他在法國的定居,並連續住了五年,開創了舉世聞名的立體主義繪畫。


畢卡索自1900年起經常走訪巴黎,到了1904年決定定居於此。從宗教生活與文化品味向來自外於歐洲大陸的西班牙,到資本主義橫行的大都市,讓畢卡索眼界大開。


1901年,畢卡索的好友卡沙蓋馬斯自殺了,這個憂傷的經驗後來被描繪成《卡沙蓋馬斯之死》。孤獨與異鄉人的心境,使畢卡索的繪畫主題漸漸轉向窮人。他在畫面中呈現出來的貧困並非來自農村生活,而是某種「巴黎式的困頓」,混雜了城市邊緣人與酗酒、墮落的形象。這些陰鬱的主題及色彩,使得1901至1904年這段期間的作品被稱為「藍色時期」的創作。


《男子肖像》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之一,除了色調較為統一之外,畢卡索也開始強調線條的運用,包括五官的刻畫已不再具有圓潤的立體感,眉毛和眼瞼則直接以曲線描繪,背景牆上懸掛的畫作則更明顯地大量運用線條勾勒。


在這個階段,畢卡索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作品背景藍,人物藍,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而背景簡化」。這與畫家在這一時期生活的拮据,心境的憂鬱息息相關,所謂藝術投影生活,正是如此。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男子肖像》等。


《男子肖像》除了色調較為統一之外,畢卡索也開始強調線條的運用,包括五官的刻畫已不再具有圓潤的立體感,眉毛和眼瞼則直接以曲線描繪,背景牆上懸掛的畫作則更明顯地大量運用線條勾勒。(1901-1904)



編輯:張心柯

相關焦點

  • 解讀藍色時期的畢卡索
    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我們對畢卡索的作品充滿好奇,感覺神秘,有的作品甚至看不懂,接下來幾期小編要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偉大的藝術家畢卡索的生平經歷和代表作,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其實大師的作品都是根據生活而來的,每個不同時期繪畫風格也不一樣。畢卡索是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
  • 畢卡索作品賞析——藍色時期系列
    這一時期也是畢卡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群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至於為什麼畢卡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裡埃的影響,認為這種色調加強了畫面中的詩意成分。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畢卡索之所以偏愛藍色是因為它代表著憂鬱。
  • 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紀錄片《現代藝術大師》之 Pablo Picasso 片段註:《現代藝術大師》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的一檔電視系列節目,它由四部分組成,分別詳細介紹了20世紀的四位重要的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馬蒂斯(Henri Matisse)、畢卡索(Pablo Picasso)和達利(Salvador Dali
  • 你還看得懂他的時候—藍色時期的畢卡索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的藝術生涯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卡索多變的藝術形式。美術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1900年—1904年被稱為"藍色時期"。藍色時期是畢卡索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在藍色時期裡畢卡索進行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自我反省,開始體會和品嘗人生的憂鬱和痛苦。
  • 藝動賞析丨你還看得懂他的時候—藍色時期的畢卡索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的藝術生涯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卡索多變的藝術形式
  • 鑑賞|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1881年 10月25日畢卡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1895年 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1897年 進入馬德裡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裡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 人體藝術:著名油畫—藍色房間
    年「藍色時期」創作的一副畫作,作品描畫了一個裸體模特在他的畫室中洗浴的情景。通過對該畫作X光掃描發現,該畫作表面下還有另一幅男人肖像的畫作,很可能是畢卡索創作「藍色房間」之前不久創作的。畫面中男性有鬍鬚,系領結,身體微微前傾,右手託腮。研究團隊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副「幽靈畫作」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畢卡索太窮,無法負擔新的畫布,只好覆蓋舊作來創作新作。《藍色房間》畫作創作於1901年,1927年被博物館館藏。畫作描畫了一個裸體模特在他的畫室中洗浴的情景。
  •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
    均為資料圖片  美聯社日前報導稱,專家們披露,將畢卡索名作《藍色房間》順時針轉90度垂直觀看時,會發現該作品下隱藏了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一手託腮,似乎正陷入沉思。這名男子繫著領帶,右手戴三隻戒指。這一發現引發了業內和外界的無限遐想:這名男子是誰?畢卡索為什麼會在舊作上創作新畫?
  • 畢卡索——用藝術揭開真理的謊言
    《沐 浴》 畢卡索 1918年 布油彩 27cm×22cm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藍色時期: 1900年畢卡索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那裡。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 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
  •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藏人物肖像畫(圖)
    均為資料圖片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    美聯社日前報導稱,專家們披露,將畢卡索名作《藍色房間》順時針轉90度垂直觀看時,會發現該作品下隱藏了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一手託腮,似乎正陷入沉思。這名男子繫著領帶,右手戴三隻戒指。這一發現引發了業內和外界的無限遐想:這名男子是誰?畢卡索為什麼會在舊作上創作新畫?
  • 畢卡索生平及作品的八個風格時期
    他從19世紀末以來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是整個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之一。  他是一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索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為自己的風格。  他的才能在於,在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
  • 【歐洲人文之旅】別再說畢卡索只畫抽象畫了!教你識別畢卡索各個時期繪畫作品!
    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欣賞下他不同時期的畫作。1900年畢卡索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那裡。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
  • 畢卡索《藍色房間》竟然還有隱藏的第二幅作品
    在畢卡索20世紀早期畫的《藍色房間》這個作品下面隱藏了一幅畫像。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懷疑這幅畫是否真實存在,直到最近,運用了強大的技術才足以探測到它的真實面目。《藍色房間》的歷史淵源《藍色房間》是1901年畢卡索在巴黎創作完成的。當時很長一段時期他都喜歡用單色(較陰鬱的藍色和藍綠色)為主調,極少數的暖色進行創作。
  • 藝術是個謊言|畢卡索還有這樣一面?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卡索創作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藝術生涯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4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立體派時期」(1917年-1924年)和「晚期」(1946年-1972年)。
  • 走近藝術|畢卡索Pablo Picasso——啥都會畫的絕世大師(上篇)
    《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1895《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但是後來呀,畢卡索的畫風就產生了變化,他人生中最憂鬱的時期使他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藍色時期(Blue Period 1901-1904) 作品。
  • 如何看懂畢卡索?——正確打開現代藝術的方式
    其實正像畢卡索自己說的那樣「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他放棄了自己的舒適圈,背離傳統的繪畫道路,來到藝術之都巴黎開啟屬於畢卡索獨一無二的藝術道路。在我們被驚豔的青年時候後,畢卡索因為被好友自殺影響進入憂鬱陰沉的藍色時期。情人奧利維葉的出現為畢卡索的繪畫注入一股鮮活的氣息,畫面瀰漫著粉紅色的浪漫環宇。再到他最被人所知的立體主義,使畢卡索真正的名聲大噪起來。
  • 看懂畢卡索,就是正確打開現代藝術的方式
    其實正像畢卡索自己說的那樣「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他放棄了自己的舒適圈,背離傳統的繪畫道路,來到藝術之都巴黎開啟屬於畢卡索獨一無二的藝術道路。在我們被驚豔的青年時候後,畢卡索因為被好友自殺影響進入憂鬱陰沉的藍色時期。情人奧利維葉的出現為畢卡索的繪畫注入一股鮮活的氣息,畫面瀰漫著粉紅色的浪漫環宇。再到他最被人所知的立體主義,使畢卡索真正的名聲大噪起來。
  • 藝術大師|畢卡索——好的藝術家模仿皮毛,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魂
    畢卡索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卡索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
  • 致敬畢卡索.藝術都來於「色情」?
    畢卡索是藝術中的楷模,也是無數人的偶像,今天是他仙逝的第47個年頭,讓我們一起致敬20世紀偉大的藝術家,致敬藝術界永遠的傳說。同時也告別他陰鬱的「藍色時期」畫風,進入溫柔的「粉紅色時期。奧爾珈喜歡過上流社會的生活,畢卡索也一改作風,跟著打入沙龍社交圈,也開啟他「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畫風。後來,畢卡索開始尋歡作樂,奧爾珈發瘋,以離婚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