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
確實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我們一提到「性」,腦子裡就會出現:骯髒,下流,羞恥等等各種「不太乾淨」的詞,似乎欲望就是可恥的,談論「性」的人就是變態的。
這很噁心,不是說「性」噁心,是有這樣噁心想法的人,噁心!
一個事實。
在中國,我們幾乎沒有「性教育」。我們的社會,談性色變。大人們的理解就是:他們長大了就懂了。可是,壞人會等到你長大嗎?
一個新聞。
小學性教育課本裡面出現了「受精卵」「陰莖」「陰道」這樣的詞,有家長看到之後,氣的亂叫,說什麼太色情了!太黃了!說的那叫一個大義凜然,浩然正氣!仿佛他兒子是無土栽培出來的一樣。
一個笑話。
我們一聽說這新聞,哈哈圖一樂,當個笑話聽,是的,只是當個笑話聽,就沒了。
一種心理。
我們抱著僥倖心理,仿佛任何相關的壞事都不會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人身上。可是萬一不幸真的發生的時候,除了後悔和痛苦,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一種無奈。
遠一點談,我們連最基本的生理知識都做不到普及,甚至是連談都不敢談,那像對同性等人群的道德認同,不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我覺得這很可悲,就像一隻認為自己不會飛的鳥一樣可悲。
還好,我們還有電影。
電影是自由的,它呈現給我們無數個畫面,浪漫的,純真的,美好的性愛。
一份私心。
我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能做的事實在不多,但是我希望可以通過分享這12部電影,使你能夠多少理解到,性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之一,至少,從來不是可恥的。
一句廢話。
黃片不算電影,黃片很庸俗(注意我說的不是骯髒,是庸俗,每個人都需要庸俗,或多或少而已)。忘了誰說過的,為了床戲而床戲,那叫下賤!為了愛情而床戲,那叫藝術!希望在這12部電影之後,你不僅可以對性愛更尊重,也可以對電影更尊重。
//// 在開始之前,放上一段哥哥的話
//// 關於演員和藝術,關於電影和性
「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春光乍洩》
-王家衛
-1997
《春光乍洩》講述了何寶榮和黎耀輝兩個男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這是一部單純講「愛情」的電影,不摻雜性別的標籤,王家衛說:「「我拍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同性戀電影,而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同志並不是主題,兩個人之間的情感才是重點,只不過這兩個人恰巧都是男人而已。」
說實話,第一次看完,只有「驚豔」二字,我常跟朋友說,這是一部,你只看畫面或者只聽聲音,都會高潮的電影。
記得某一次做夢,我夢見瀑布下面,是黎耀輝和何寶榮兩個人。
「路易,我想這是一段美麗友誼的開始」
《黑貓白貓》
-埃米爾·庫斯圖裡卡
-1998
《黑貓白貓》是一部十分荒誕的電影。
在電影裡,有種種怪誕嬉鬧的意向與符號穿插其中,有噩運的輪轉的故事,巴爾幹鄉村的詩意寫生。
青澀懵懂的少年和一位稍有經驗的姐姐追逐在無邊的向日葵花田之中,南歐夏天的晴日之下,他們把浸滿汗液衣服掙脫拋起,也拋去了羞怯和疑慮,內衣灑落在向日葵的果實上,一場原始自然的唯美求愛,一場情意綿綿的較量在花叢深處開始。
「令我窒息卻充滿快感,我已深深愛上這種感覺」
《九歌》
-麥可·溫特伯頓
-2004
《九歌》是一部英國情色片,講述了兩個陌生的年輕人聽了九場演唱會,做了九次愛,最後各奔東西的故事。
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乾淨」的電影,像童話,又像情詩,除了搖滾樂和性愛,再看不到任何一些其他念頭,非常純粹。
記得有一場,充滿了曖昧陽光的早晨,陽光灑在她的身上,她像一個公主,又像一個孩子,她將手上塗滿剃鬚膏,在他的背上留下天使一樣的白色翅膀。
「我還是喜歡別人為我讀,不過這一切都結束了,是嗎?"
《朗讀者》
-史蒂芬·戴德利
-2008
《朗讀者》是一部會讓人反覆追問的電影,講述了一段在戰爭中的充滿了矛盾的,甚至是「病態的」感情故事。
這其中似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少年伯格和中年漢娜之間,更像是一種特殊時代背景下的「互相利用」,你為我讀書,我給你身體,可是我們彼此呢,似乎都談不上「熟悉」,多年之後,我們在納粹法庭上相遇,你在八年裡發生了什麼?
當我們敞開心扉時,
我們合二為一。
當我們沉浸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我們消失時,
你在我心裡,我在你心裡。
這之後,
我是我,
你是你。
「你的眼睛,鼻子,臉,身體,一切的一切都太美麗,讓我恐懼」
《羅馬的房子》
-胡裡奧·密譚
-2010
關於兩個陌生女人在羅馬的一個晚上。
全片幾乎只有一個場景,但是有絲毫不覺枯燥,兩個幾乎來自地球兩端的女人,在這一夜的羅馬相遇,互相偽裝,互相探秘,毫無色情的裸體,像是欣賞著浮動的油畫,每一個動作都充滿著儀式感和情趣,「純愛」一詞終於和「矯情」毫不相干。
她們被丘比特的劍深深刺傷,血流成河,直到心融化在一起。
「他註定要失去她,他們物法互相廝守,但他永遠留在她體內」
《情迷維納斯》
-扎爾曼·金
-1995
講述關於一個女作家的性愛探險,從旁觀到體驗,從嘗試到淪陷。
導演扎爾曼·金是美國著名的情色電影大師,而這部電影更是被譽為「女性主義的經典文本」。「其實性是一種交流,身體的接納與敞開;是一種學習,讓我們打開自己;是一種改變,生命深處的甦醒,靈魂深處的震撼。它不僅僅是享樂那麼簡單。」
最恥辱的,是以為性僅僅是性,它無關你的心靈。
「我們就待在家裡吃完飯,聽悲涼的音樂」
《賽末點》
-伍迪·艾倫
-2005
一個窮小子攀高枝的故事,劇情略俗套。
但是伍迪艾倫卻總能在這樣的故事裡面呈現他的高明之處。他似乎不是在將主人公的故事,而是在用一種戲謔的口氣調戲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
每一次「愛」,都帶有極強的功利性,目的性,我們看不到浪漫,只有對「虛偽的上流社會」的貶損挖苦。
「我願意當你的士兵,無條件信任你,聽你的命令」
《屋頂上的輕騎兵》
-讓·保羅·拉佩諾
-1995
一個富有騎士精神與紳士修養的騎兵上校軍官,成為一個落魄的浪蕩俠客,在瘟疫中心的城市屋瓴上遊走,邂逅一位貴婦,霍亂帶走了路上繁榮的村鎮,在陪她尋找丈夫的旅途中互相拯救。
用酒精擦拭身體,然後點燃,是當時唯一的防疫辦法,上校幾乎哭喊著用酒擦拭婦人的身體,似乎像一次守著禁忌規則接觸式的無性性愛,滲透著對愛人生命垂危的恐懼,對現實倫理糾葛和自身能力的悲憤。
一位房屋上的輕騎兵和與他相愛女人,相顧無言的守著各自最後的精神潔白。
「騙子也會愛嗎?騙子不會去愛嗎?」
《小姐》
-樸贊鬱
-2016
幾個騙子的故事,擁有極複雜深刻的細節與內涵,細節把控極致,不斷的反轉使人目不暇接。
「她是到了冬天就用偷來的皮革錢包來編織大衣的有名女賊的女兒,她的孩子也可能是盜賊、是扒手、是騙子,可她是毀掉我現有生活,拯救我的生活的我的救援者,我的玉子,我的淑姬。」
性愛場景非常講究,精緻是這部片子的最佳概括,甚至可以用「專業」來形容!這片子不能說太多內容,一定要看!
「還記得我的手嗎?」
《愛神》第一篇《手》
-王家衛
-2004
《愛神》是一部三段式關於「愛與性」主題的電影,《手》是其中的第一段,另外兩段分別是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危險臨界點》和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平衡》。
講述上世紀60年代,關於一個小裁縫和一個交際花的傷感故事。
他一定想當她的上帝,許她一切。卻也只能靜靜坐在一旁聽她翻雲覆雨的喘息,心裡想一想,或許連想都不敢想。
將近結尾,繁華褪盡,兩位主角深情而無奈的相擁,流暢而哀怨的小提琴聲迴蕩在相香港六十年代潮溼而空蕩的走廊裡,時間洪流的阻隔,往事歷歷,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另外兩段也同樣迷人,結合來看可以品味東西方對於「愛」的不同解讀,同樣推薦觀看。
「我對鑽石不感興趣,我只想看到它戴在你手上」
《色,戒》
-李安
-2007
《色,戒》講述了一個信仰崩塌的故事。
情色戲,無疑在全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為了剖析王佳芝的情感變化過程,同時也是為了平行展現易先生的處境和性格特徵。
「而他們的愛情盛開在炮火的粉塵裡,鮮血澆灌,生命祭奠。」
「而即使這樣,那花朵仍然潔白如棉,在一片滿是腐肉的礦井中,絕望中,汲取著陽光期待著和平。「
「而那枚鴿子蛋又藏進了誰的心中,叫喚著,要自由!」
「如果我掉進水裡了,你會救我嗎?」
《贖罪》
-喬·賴特
-2007
因為小女孩的幼稚的錯誤,導致羅比蒙冤入獄,留下傷心欲絕的塞西莉亞,懷著巨大的自責,女孩決定用自己的一切去「贖罪」,可是,「二戰」爆發了。片名本身似乎就隱喻一種對於戰爭的傷痛和自我拯救,其實是對於人類自我毀滅行為的「贖罪」。
其中只有一段性愛戲,算得上優良,但是談不上精緻,我對這一場戲的印象之深刻來自於後面戰爭之殘酷。
五分鐘的長鏡頭,史詩般地呈現的戰爭的複雜,無論幾次觀看,都讓人為之震撼。
而那場本來美好的性愛卻變成了一切罪惡的「錯誤開始」。
/////////
後臺回復「我愛你」獲取本期內容全部完整版電影資源
如果喜歡本期內容,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丶打賞丶轉發丶「在看」
等任何形式來支持我!
本期內容整理不易!
十分感謝!
B站:時空隧道案內人
微博:時空旅行愛好者楊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