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牛肉乾,下酒好物,當零嘴也很好,其實我考慮的是過年涼菜之一。過年人多事多,累得腰都站不直。而且今年情況特殊,怎麼在外面聚餐嘛?想偷懶都不行。
不說過年,就說平時人不多,一家三四口人,天天頓頓的做也累。何況過年?
家人團年也好,親朋小聚也罷,什麼菜都想兼顧點,當天肯定也是忙不過來的。所以提前一兩天做出熱菜冷吃一類,比如:陳皮兔,陳皮牛肉、麻辣牛肉乾……吃時打出來裝盤上桌就行,可以多留時間去忙熱菜。
麻辣牛肉乾其實可以不辣。能吃辣,用辣的海椒;不能吃辣的,用不辣的海椒。而且也不是外面賣的那種非常幹的牛肉乾,其實比較酥,不幹硬。有滷香底味,有麻辣味,色澤紅亮,上桌也好看。
麻辣牛肉做法:
1.洗,清水漂洗,去掉血水。這樣就不用焯水了。
牛肉可以用牛腩部位的瘦肉部分,多餘的肥的不用。帶一點點脂肪,會更香一些,口感也更豐富些。用裡脊肉也可以的,個人感覺少了脂香,而且牛裡脊更貴些,做牛肉乾,牛肉收縮了,做出來可沒多少。
2.白滷。改刀,切幾大坨。放鍋裡,加清水,薑片、大蔥段、香葉三四片、桂皮一小段、八角兩三個、花椒一小撮(給肉類去腥)、草果一個(拍破)、茴香、花雕酒。
白滷的時候,要放一點鹽,增加底味。不然,後面放鹽,鹽只在表面,肉是不入味的。
鹽放多少呢?你嘗白滷的水,試試鹹淡,比合適略少些就行。煮出來,會比你這時嘗到的味道淡一點。
大火燒開,打去浮末。調小火蓋蓋煮,煮至熟稍軟。調小火後計時,計時40分鐘~60分鐘。根據肉的多少,家人口感需求,調整時間。我只煮了40分鐘,關火悶了半小時。這樣既不太軟爛,又不擔心白滷的香味不夠。個人習慣,僅供參考。
提醒:茴香,孕婦不適合!可不放。
茴香細碎容易粘肉上,我又懶得加布包,所以我家都不用茴香。
白滷後
3.撈出,晾乾水汽。備調料,辣椒粉、花椒粉、冰糖、蔥葉、鹽、白滷湯一碗。
改厚片
拍松
4.牛肉拍松!切粗條,或丁。肉改厚片,擀麵杖拍松,這樣肉鬆散些,口感不柴。
一鍋肉,肉還貴,若偷懶效果不好,可惜了肉是不?
切條,或丁備用。
5.炸。燒油,油溫6成熱,下牛肉乾,大火炸,注意翻勻。油溫低炸肉也容易柴。
炸至表面幹香變色即可。一定不要炸太幹!太幹會很柴!炸好撈出,備用。
表面幹了黃了就行。牛肉帶點脂更香。
6.收。這一步很關鍵,請提前備好所有調料,鍋乾爽,有水濺油容易燙傷。準備充分,才有條不紊。
冰糖、白滷牛肉的牛肉湯一碗、辣椒麵、花椒麵、熟芝麻、鹽、蔥葉、器皿。
關於辣椒,怕辣你就用紅而不辣的,取個色。不怕辣,你就用辣一點的,不麻不辣不過癮是不?
花椒粉一定是自己炒的乾花椒,冷卻後打的粉,不然不香。其實調料這個東西用得不多,調料要好,還要自己花心思去處理,心思都在背後。
炒糖色
炒糖色。鍋裡底油,下冰糖炒糖色,下牛肉丁,倒入下牛肉湯,下蔥葉,大火收汁。
(本來炒糖色後,加熱水才不至於濺出燙傷,白滷牛肉湯是冷的,所以我先倒的牛肉,再倒牛肉湯。)
下牛肉丁
加之前白滷的原湯,通過收汁讓辣椒、五香味、蔥香、糖和鹽味都收進肉裡,這樣味道才有層次。
鹽調味,之前白滷有鹽味,這時不用太多。
大蔥最近也好貴,炒肉我們用了蔥白,蔥葉也不要浪費。收完汁,蔥葉夾去不要。
收至湯汁減少一半的時候,調中小火,調鹽味,下一半辣椒粉,注意翻炒均勻。
接近幹,下另一部分辣椒粉翻炒。我還加了刀口辣椒的紅油,最後加入花椒粉,翻勻就起鍋裝盤。
水煮牛肉用的刀口辣椒,剩下的紅油我提前存著的。
中小火, 翻勻。
花椒粉。花椒粉不耐火,下早了苦,起鍋前才下。
熟白芝麻
打入大容器存放,打一小部分裝盤。
有紅油的,潤,滋味足。
沒有紅油的,幹香。
麻辣牛肉乾,酥香,不柴。五香底味加上過癮的麻辣氣息,層次豐富,下酒安逸。
皮匠說,小時候吃四川的麻辣牛肉乾特別好吃,不像後面那種牛肉乾卡牙。其實這麻辣牛肉乾技巧沒掌握好,一樣也卡牙,塞牙縫。
煮的時間重要,不熟不行,太軟也不好,畢竟我們不是燉牛肉。拍松這一步很關鍵,讓牛肉組織松一下,牛肉乾出來不柴。炸,如果全程小火,炸出來特別幹硬,發柴。前面要點我都寫了,一定要留心。
和好朋友說起牛肉價格,她說網上看了牛肉乾一斤多少錢,反正特便宜。想想這原材料都不便宜,牛肉乾收縮還那麼大,才賣那點錢,不敢買。
牛肉乾,其實咱們自己做成本也挺高,好在乾淨衛生,吃得放心。
今年又不便外出聚餐,想來大家都得打主意在家安排吃食了,這種熱菜冷吃的法子,可提前一兩天做出來密封保存,豐富了餐桌,聚餐的當天也不至於那麼累。
由於之前沒法給公眾號文章分類,朋友們可以找一下,熱菜用豆瓣醬,涼菜用的紅油做法,會方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