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星際類電影的朋友應該也幻想過自己可以去別的星球生活,地球的資源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所以我們得儘快找到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過現在面臨的問題,就算找到了這樣的星球,我們應該怎麼過去?
電影《太空旅客》中,人類的飛船技術以及可以達到1/2光速,即便這樣的速度,還是差得很遠,因為有很多星球都是離我們幾十萬光年,幾百光年,而電影中的新家園2號行星也距離地球幾十光年,以1/2光速前進,至少的九十多年才能到達,在這期間人類是壽命是無法堅持到目的地。而飛船中有著可以停止新陳代謝的休眠艙,一覺醒來九十多年就過去了,你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早已歸西,而你還是剛出發的樣子。
首先我們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技術困難,比如怎麼才能達到接近光的速度,飛船的材料問題,還有就是休眠問題,冷凍休眠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飛船的空間、載重利用率。其中的關鍵就是降低乘客飛行期間的消耗,也就是最大限度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
低溫能夠降低生物的新陳代謝速度是毫無疑問的。比如青蛙、蛇等動物均會採取冬眠的方式來降低自身的新陳代謝速率。而人類不行,技術上人類冷凍休眠,是指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冷凍到-196℃,讓細胞停止活動,無限延長人類的生命周期。從理論上來講,冷凍休眠可以做到。但是目前從技術上來看,人類還不能做到冷凍休眠並將其喚醒。主要問題是當人體溫度降到-5℃時,細胞內的水分就會凍結並形成冰晶。這些冰晶會穿透細胞膜,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也就說,通過冷凍休眠睡去的人們將無法再次醒來。
除非我們能找到更好的休眠方法,其實休眠來說太耗時間了,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