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的孩子很多有積食問題,很多家長來醫院諮詢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為什麼生活條件上去了,還有這麼多孩子患有積食問題。積食問題其實不可怕,都是平時壞習慣養成的,飲食習慣是罪魁禍首,所以到底該怎麼療養,在這裡,專家告訴家長朋友們,記住三不碰,一多碰。
住在廣州的崽崽,今年已經5歲了,在廣州某家幼兒園裡上學前班。前幾天,崽崽媽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崽崽在幼兒園肚子疼地打滾,現在已經在醫院輸液了,崽崽媽媽掛下電話就連忙去醫院看崽崽怎麼樣了,到醫院後見崽崽已經睡著了,又詢問了老師怎麼回事,了解情況後問兒科醫生崽崽是怎麼了,醫生看了崽崽媽媽一眼,說孩子這麼久的積食了,你都沒注意嗎?崽崽媽媽當時就愣了,孩子三餐正常吃,怎麼會有積食呢?醫生嘆了口氣,積食就是因為當家長的疏忽,不在飲食上注意,三餐再正常吃也會患積食。
經常喊胃痛的孩子,多半是積食了,醫生:記住三不碰
1.早餐攤
路邊上都有早餐攤,上學路上的早餐攤更多,有賣油條的、賣煎包的、小籠包的等早餐,家長也想節省時間或者趕著時間送孩子上學,會在這些早餐攤隨便吃了,有時一星期都吃早餐攤,這種行為雖然孩子能吃飽,但身體內營養卻受到了損害,像崽崽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吃早餐攤上的油條,影響了消化,就會有積食問題。
2.膨化食品
市場上多有像薯片、雪米餅、蝦條等膨化類零食,這類零食口感鮮美、攜帶方便、包裝好看,很受孩子的喜歡,有的孩子吃零食都不帶停嘴的,有時飯都不吃,每次吃飯都仿佛在戰場。其實膨化類零食真的不宜孩子多吃,它有很多化學添加劑,香精、防腐劑等會讓孩子的身體得不到營養,還會堆在胃部造成積食,影響食物消化。
3.調味品
很多家庭都有調味品,讓菜味更濃,吃起來更香,鹽、味精和雞精中含有大量的鈉,孩子經常的菜多有鹽,長時間進食會讓孩子鈉容量過多,導致身體蛋白質下降,對孩子身體發育造成傷害,所以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要控制好吃調味品的量。
愛積食的孩子建議多吃一果,不是山楂,袪積食養好脾
現在接受度較高的就是食療,對孩子無傷害還安全有效。拿柳果刺鋅來說,這個配方其實是有依據的,功效也較全面,因為含有麥芽、沙棘和金銀花,所以口感甜,除了藥材本身含有的糖分,沒有其他葡萄糖的攝入量,減少糖的含量,降低肥胖的風險。給孩子喝過的家長都很喜歡把柳果刺鋅加在溫水裡,這樣效果會更好,也滿足身體需要的水分,消化效果也不錯,在緩解積食問題上是有效的。
很多家長還會選擇之前的老方子,喝點山楂水、蘋果水、蘿蔔水等,這些食物的消食效果往往能力有限,很難達到消積食效果,難解決根本問題,容易「隱藏」在孩子身上,進而拖出脾虛來,家長們還需理性看待。
結語:要聽醫生的話,積食是因為脾虛,所以要把養脾提上療養日程,多帶孩子去公園散步玩球等鍛鍊方式都是可以的,冬天孩子不願動所以家長要想些辦法讓孩子動起來,不能因為天冷就一直呆在房間裡,這樣只會讓脾胃越來越虛。出去的話給孩子穿好厚衣服,護住脖子和腳踝處,杜絕冷風進去刺激皮膚,特別是肚皮處,著涼會有腹瀉症狀,一天要上好幾趟廁所,有脫水的風險。
#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