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AI變人,時尚科技成為了鬼

2021-03-01 X分子


《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又名《底特律變人》在這夏天成為了現象級的遊戲作品,因為它超強的敘述性和精彩的腳本演出,令無數「雲玩家」加入了這部作品的追隨者隊伍中,無論是在中文遊戲社群中還是歐美的遊戲直播平臺上,人們看到了久違的對於「互動電影/遊戲」這個題材的再度關注。


2017年洛杉磯的E3大會上,遊戲製作公司Quantic Dream展示了《底特律變人》的遊戲demo,在過了將近一年之後,這部索尼PS獨佔的遊戲才正式登陸,隨之而來的,也包括了包含中文的所語言版本,這也使這部遊戲全球範圍內的玩家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康納的制服上可以發光的LED部件,在今天大部分時裝設計師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端倪,比如Nien Lam & Sue Ngo、Ying Gao等人的作品


Quantic Dream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創作「互動電影/遊戲」這個類型化遊戲的創作,1999年,他們就製作了PC平臺上的多線程冒險遊戲《奧米克隆:遊魂野鬼》(Omikron: The Nomad Soul),該遊戲在當年邀請到了著名搖滾歌手David Bowie進行遊戲故事腳本、原創音樂的製作,並將他的形象放置在了遊戲之中。此後的《幻想殺手》(Fahrenheit)、《暴雨》(Heavy Rain)及《超凡雙生》(Beyond: Two Souls)這幾個作品也逐漸低鞏固了Quantic Dream在「互動電影/遊戲」領域中的地位。

1999年,由David Bowie參與製作的Quantic Dream的開創性作品《奧米克隆:遊魂野鬼》,在David Bowie去世的那天,當年代理發行這款遊戲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宣布全網免費這款遊戲,進行緬懷與致敬

那麼《底特律變人》究竟是一款怎樣的作品呢?我們可以先從它的遊戲方式和審美觀感上進行一些判斷。如果你曾經在2013年接觸過《超凡雙生》這個作品,那麼對於「互動電影/遊戲」的體驗方式並不陌生,在遊戲導演的劇本安排下,玩家通過操作手柄上的按鍵進行選擇及QTE(Quick Time Event,快速反應事件)操作推進劇情進展。由於不同的玩家對於遊戲中的選項有著不同的理解,於是遊戲也會將玩家帶響不同的結局。有人會說這難道不就是某種層面上的多結局電影嗎?絲毫沒有遊戲的操作快感。實際上這樣的發問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超凡雙生》就是一個擁有好萊塢製作陣容的作品——通過演員真人進行建模並進行動態捕捉,人們看到了Ellen Page和Willem Dafoe這樣超豪華卡司加入,還有Hans Zimmer的配樂,這就是這類作品的「電影化」的所在。

眾多好萊塢明星參與的《超凡雙生》是「互動電影/遊戲」風格的典範之作

不過可以選擇結果的多線程電影,並不是一個多麼新鮮的事情。你還記得上世紀最著名的主流實驗電影《羅拉快跑》嗎?我們的紅髮猛女羅拉就在電影中選擇了三個不同的發展走向,只不過那時擁有選擇權的人並不是觀眾。

現在回過頭來看20年前《羅拉快跑》,絕對是開創了多線程遊戲式電影的先河

1990年代末的時候,國外先行的有線電視節目推出了幾部觀眾通過電話參與選擇的「AB劇」,礙於當年的技術問題,每周來自觀眾選擇的當集故事結尾,只能在下周才可以看到,而這樣的方式在今天,已經通過網際網路手段解決了。2017年6月,Netflix宣布開始試播觀眾可以選擇劇情走向的劇集了,其中包括了兩部動畫作品《Puss in Book: Trapped in an Epic Tale》、《Buddy Thunderstruck: The Maybe Pile》。

Netflix的連載停格動畫作品《Buddy Thunderstruck: The Maybe Pile》可以讓觀眾自己選擇劇情走向了

對於《底特律變人》這樣的遊戲主機平臺的作品,我們究竟應該把它視為遊戲還是電影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人們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如果這是遊戲的話,為什麼你在「玩兒」它的過程中會感到手柄的無力?如果這是電影的話,那麼你怎麼會成為故事推進的選擇者?所以這樣的中間狀態,正是這類遊戲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不是有關《底特律變人》的故事設定與情節討論,而是有關它的美學與設計對於當代視覺藝術的直接反映。


馬庫斯的「女友」諾絲是遊戲中最有女性魅力的人物形象

在《底特律變人》中,機器人可以控制自己「穿上」模擬人類的皮膚,當他們「脫下」來自機器人公司CyberLife的制服,並取下右側太陽穴上的指示環之後,人類便難以區分他們與自己區別。這些仿生人所做的事情,正是服裝在過去千年中為人們提供的功能性服務——肯定人性、區分人性

2016年大都會藝術博館館推出了「Manus x Machina」的主題時裝展覽,這個由蘋果公司贊助的展覽回顧了時裝歷史上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6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推出了題為「Manus x Machina」的主題時裝展覽,作為當年Met Gala的主題,這個由蘋果公司贊助的時裝科技展覽帶來了太多的討論話題。在展覽的同名畫冊的前言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院長Andrew Bolton寫下了下面這段話——

「縫紉機與其他大宗生產設施將曾經的高級定製服裝從時裝分類中『踢』了出來,當我們回看那段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這究竟是技術的進步,還是服裝對於人之意義的改變?」

這篇展覽主題陳述名為《手工與機制的中間人一定是「心」》,Andrew Bolton希望自己可以通過這個展覽幫人們梳理出一個由機械加工代替手工製衣,再回歸手工性的過程,不過當代人們對於高級時裝的鐘情,則是因為對於古時製衣技法的迷戀,而遠非「訂單」下的需求。

Hussein Chalayan在2009年使用複合材質創作的塑料泡沫裙裝

「Manus x Machina」展覽中有一件作品十分受到關注,這是一件來自Hussein Chalayan在2009年春夏系列中所創作的一件裙裝,它的材料是塑料泡沫,通過噴塗的方式在上面噴繪了灰、綠、藍、棕黑等顏色,顏色漸變與塑料泡沫表面,你光從圖片上是無法說出它的材質究竟是皮革、合成材料,還是人類自身的肌膚。這個色調在《底特律變人》遊戲中成為了主流色調,在有些世界觀中,人類的穿衣著裝風格與當下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而來自CyberLife公司為仿生人安排的制服中,則看到了很多當代科技時裝的影子。

2014年Nike ACG系列的廣告與《底特律變人》的遊戲畫面場景驚人地相似

作為革命者故事線索的主角,馬庫斯找到「耶利哥」之後穿上一身深色的運動套裝,這與Nike ACG系列近些年來的設計有著很多不謀而合之處。多口袋設計、拆分式的服裝部件、功能化的面料組合,而這些運動化的風格也在虛擬的世界中對應了馬庫斯故事線的遊戲性——大量的QTE操作。

作為本作的導演,同時也是Quantic Dream的聯合創始人,David Cage這樣解釋了《底特律變人》中他對於仿生人不同服裝、髮型、發色等設計的理由:「我們可以買不同顏色、尺寸的手機,與此同時我們也能自由設置它們的內部功能。所以就想像一下,你在仿生人店裡買到的只是一個基本版,同時也可以買下額外的衣服和裝飾,讓它看上去是你希望的樣子。」

導演David Cage說遊戲中的仿生人就像你買的手機一樣,顏色、尺寸、設置都可以自己選擇

馬庫斯在獲得「自由」之前,他與另外一位故事主角——仿生人偵探康納的服裝都是來自CyberLife公司的制服,在沒有了制服之後,人們很難區分他與人類的區別,而在另外一條故事線中,女仿生人卡拉為了在街邊旅店過夜,也偷來了普通人類的衣服,瞞天過海。在遊戲的世界觀下,服裝是人類與仿生人的區分標準,是沒有欺騙性的;而當下人們對於時裝的需求,還是需要進行簡單的「人以群分」的功能判斷,也許這並不手工者或機制者所希望的,一定是一些別有用的「心」,造成了今天真是世界的混亂吧。

不怕劇透的你,來看看最後這隻合唱曲吧


-FIN-


☟這裡也許有你感興趣的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被稱為遊戲版《西部世界》的《底特律:變人》,是怎麼火起來的?
    答案就是這款上架半個多月,被稱為遊戲版《西部世界》的《底特律:變人》。(作品原名 Detroit: Become Human,也譯作 《底特律:成為人類》,以下簡稱《變人》)。《變人》可能不適合每個玩家的口味,但它對於「收集好奇觀眾」這件事上,它的表現實在是優秀得有點兒出於意料。《底特律:  變人》有多火?根據 Lescesos 的一份報告,《變人》目前的最新銷售統計是超過了 100 萬份(兩周)。數字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但被《變人》這個作品吸引的玩家,已經遠遠超過了這購買的遊戲的用戶量。
  • 《底特律變人》簡單測評:以細膩的手法表現人性
    一款遊戲的好壞,能否成為經典從而經久不衰,關鍵還要看內容,而內涵度決定內容的優劣。筆者不才,在這裡做一個簡單概述,以做測評之觀點。這不僅僅是一段故事,也是我們的未來。《底特律變人》是Quantic Dream工作室開發的一款互動電影遊戲,代表作品有《華氏-靛青預言》、《暴雨》以及《超凡雙生》。相比較其前幾部,可以說本作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 《底特律:變人》——這是選擇生或死,矛盾永遠來自覺醒的自我
    遊戲的世界背景是20388年的美國底特律,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得仿生人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代替了人類從事著各階層的工作。不知疲倦,不計報酬的仿生人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組成部分,但"自我意識的覺醒"成為了遊戲的開始。玩家將從三名不同的仿生人中選擇扮演一名,以仿生人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工作種類的仿生人的生存狀態。
  • 《底特律變人》144FPS怎麼設置?底特律化身為人幀率設置方法介紹
    新手入門 | 常見問題 底特律變人144FPS怎麼設置?遊戲中遊戲玩家想重新調一下幀率,但不知道怎麼操作,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底特律變人幀率設置方法介紹,一起來看下吧。
  • 《底特律變人》怎麼找地方過夜 底特律變人卡拉找地方過夜攻略詳解
    導 讀 底特律:變人中的找地方過夜怎麼過,很多小夥伴可能還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底特律:變人中找地方過夜過關攻略,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
  • 《底特律:變人》 | 2018年最牛逼的遊戲,沒有之一
    探索新鮮趨勢&吃喝玩樂資訊,偶爾裝裝逼,也會走走心,謝謝你喜歡我❤底特律:成為人類 Detroit: Become Human
  • 「底特律:成為人類」標誌設計
    ,一定也就一眼看穿了標誌設計的小心思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款遊戲刷屏了,今天難得有空,索性關注了一下這款名為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的遊戲...《底特律:變人》(英語:Detroit: Become Human,又譯作「底特律:成為人類」)是由 Quantic Dream 開發並由索尼互動娛樂發行在 PlayStation 4 平臺的冒險遊戲,已於 2018 年 5 月 25 日發售。
  • 想玩《底特律:變人》卻沒PS4?不如試試這款全平臺互動電影吧
    往期回顧:《底特律:變人》,必入還是千萬別買?還真讓我想起來這麼一個。還記得《變人》中仿生人康納和馬庫斯由於擁有強大的計算晶片,所以可以通過證據回溯過去或者預測未來嗎?還記得卡拉身為「異常體」,在人類世界處處受到輕視和欺凌嗎?有這麼一個發售於2015年的敘事冒險遊戲,它的主題雖然跟《變人》大不一樣,但不論是它的遊戲機制還是情感交互,都跟底特律的仿生人故事有點像。
  • 鬼滅之刃:禰豆子決戰篇存在感太低,一直在奔跑,變人操作看不懂
    充分證明了禰豆子的天賦太誇張,怪不得會成為鬼舞辻追求的特殊之鬼。就算墮姫很菜,修煉時間也要在200年左右,而禰豆子只是睡了兩年多,就已經這麼強了。如果睡個十多年,豈不是能躋身到上弦前三隊列?自刀村篇之後,禰豆子就沒啥戲份了,決戰篇存在感太低。鬼舞辻提前打響決戰,只為融合禰豆子無懼陽光的特點。
  • 每日新遊:最好的互動式電影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
    索尼發行、Quantic Dream工作室製作的《暴雨》和《超凡雙生》,SE發行、Dontnod Entertainment製作的《奇異人生》,還有每年都有穩定輸出的Telltale Games,互動式電影遊戲,在遊戲與電影的聯繫愈來愈緊密的大勢下,成為整個遊戲界獨特的風景線。而在5月25日即將發售的《底特律:成為人類》,成為互動式電影遊戲的最新作。
  • 《底特律:成為人類》評論:關於仿生人的浪漫科學幻想
    《底特律:成為人類》的成功一方面將和互動式電影遊戲帶入大眾視野,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用遊戲單純的講故事這事兒在市場上的可行的,換句話說,互動式電影遊戲這種剛剛走入大眾市場的新的遊戲類型和所有老牌遊戲類型一樣是有很大市場的,缺的只是好作品。《底特律:成為人類》的功勞之一就是證明了這一點,而這件事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情。
  • 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裡面覺醒的,可能是假的仿生人
    這些問題,在《底特律:成為人類》裡都找不到答案。1955 年,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黑人婦女露莎·帕克因為抗拒當時黑白種族隔離的規定,公然坐到了公交巴士的前排。她的這一舉動,引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改寫了人類歷史。2038 年,公交車上種族隔離的場景又一次出現。
  • 《底特律:成為人類》:一個更具有野心的故事
    作為歐美風格的作品,《底特律:成為人類》(下文以《底特律》簡稱)雖然在遊戲形式上比較適合併不熱衷打槍的日本玩家,而且在 PlayStion
  • 什麼是Carhartt底特律夾克?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Carhartt的經典夾克之一的Detroit Jacket,這款工裝夾克在時尚潮流界有著獨特的地位,Detroit Jacket作為Carhartt 的經典單品之一,這款經典夾克誕生於1954,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事實上戴夫·莫雷解釋:「我們實際上直到1998年才稱它為底特律夾克」它被稱為「拉鏈夾克」很多很多年了,因為它是品牌早年唯一的拉鏈夾克。
  • 細節、人性、CP、雲玩家:觸樂編輯部是如何看待《底特律:成為人類》的?
    另一方面,仿生人既有內建電腦和無線通信能力,又能將自我的存在轉移到別處(雖然本遊戲裡只有同型號的一例),那麼,當他們獲得自由,便理當能瞬間學會所有拿得到的科技知識,搞出幾條機械生產線,弄出個主腦網絡或者別的什麼,脫離那比人類血肉之軀強不了多少的塑料軀殼,成為難以消滅的無敵存在。但故事當然不能這樣編,因為這樣一來就違反本作的副標題「成為人類」了。
  • 劇情類遊戲巔峰《底特律:成為人類》——互動電影遊戲的新裡程碑
    (關注我,即刻白嫖《底特律:成為人類》~)《底特律:成為人類》,最初於2018年在PS4上發布,2019年年底被移植到PC上。作為一款略帶爭議性的互動電影遊戲,本作因獨特的玩法和敘事讓無數玩家驚嘆。在深入探究《底特律:成為人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如果你玩過Quantic Dream的其他遊戲,那麼你應該你對其遊戲風格和故事很熟悉。《暴雨》(可在公眾號回復下載)、《超凡雙生》都包含著濃濃的互動電影類動作冒險元素,由玩家自己的抉擇故事發展和結局,對每個抉擇負責,這一賣點瞬間引起無數玩家的熱議。《底特律:成為人類》也是如此。
  • 《底特律:成為人類》人造人卡拉動作捕捉內容完成
    《底特律:成為人類》人造人卡拉動作捕捉內容完成 時間:2017-02-15 17:27:53
  • 《底特律:化身為人》Epic 國區解鎖
    IT之家6月19日消息 根據Epic遊戲商城的消息,《底特律:化身為人》Epic 國區解鎖,但是目前的售價仍為39.99刀,Epic正在和發行商反饋。遊戲介紹:2038年的底特律,科技突飛猛進,人形機器人隨處可見。他們會說話、會走路,而且行為同人類並無二致,但是他們只不過是服侍人類的機器而已。扮演三個迥然不同的機器人,通過他們的眼睛觀察一個處於混亂邊緣的世界——而那可能就是我們的未來。
  • 底特律:美國曾經的第四大城市,為何卻淪落到破產的地步?
    到21世紀,底特律更是成為了美國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何以至此?五大湖周邊地區由於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便成為美國虎視眈眈的對象。1794年,再度與法國處於戰爭狀態的英國為了緩和美國的關係,同美國籤訂了《傑伊條約》。其中,底特律及其周邊所屬被英國轉讓給美國控制。底特律,其得名於同名聯通聖克萊爾湖和伊利湖的河流「底特律河」。
  • PS4遊戲推薦《底特律:變人》
    遊戲的舞臺設定在2038年的底特律,彼時科技當然還沒有發展出雷射劍、時間旅行,人類也沒有走歪科技樹,點出念力或超能力,主要區別就在於——遊戲中2022年的世界線上誕生了通過圖靈測試的仿生人(Android),並作為勞動力的替代品,迅速佔領市場,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衝擊,而曾經的汽車之城底特律,憑藉政府對仿生人產業的補貼煥發第二春,成為了仿生人工業中心(Android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