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裡面覺醒的,可能是假的仿生人

2021-02-15 品玩

仿生人如何繁衍自身,他們怎麼看待人類這種創造了他們又在體力和智力上都不及他們的物種?這些問題,在《底特律:成為人類》裡都找不到答案。

1955 年,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黑人婦女露莎·帕克因為抗拒當時黑白種族隔離的規定,公然坐到了公交巴士的前排。她的這一舉動,引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改寫了人類歷史。

2038 年,公交車上種族隔離的場景又一次出現。這一次被隔離的是人類和仿生人,故事發生的場景,是在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裡。底特律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就是幫助非洲裔奴隸逃往加拿大的「地下鐵路」上一處必經之地,在這個幫助仿生人爭取自由、平等權力的遊戲裡,底特律同樣成了故事的發生地。

電影還是遊戲?

《底特律:成為人類》上線兩周,已經賣了 100 萬份。

對於一款 PS 平臺獨佔的遊戲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同一出品方 Quantic Dream 工作室此前的同類型作品《暴雨》用了五周時間才賣出這麼多。

Quantic Dream 是大家熟悉的法國遊戲工作室,此前 PS 平臺的《暴雨:摺紙殺手》《超凡雙生》等遊戲都是他們的作品。這個工作室的遊戲大多是類似《底特律》的互動電影形式,製作精良,人物建模和表情捕捉都很細緻,劇情上也很少讓玩家失望。

不過這次的《底特律》在選題上沒什麼新意,它探討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未來世界裡,仿生人通過了圖靈測試,有感情、外表足以亂真,深深融入人類社會,取代了人類的很多工作。他們的覺醒只是時間問題。

家務仿生人卡拉

《底特律》並沒有花大量時間來討論仿生人是否會覺醒、在什麼條件下會覺醒的問題,而是直接把玩家扔到了覺醒的現場:當你就是面臨選擇的的仿生人,你是選擇聽從主人的指令繼續當好一個機器,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成為「異常仿生人」?

遊戲由三個看似無關的仿生人的故事組成,起初用交叉敘事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每個人的故事情節出現十幾分鐘後換下一個,構成一個個獨立章節。隨著仿生人個體的逐漸覺醒和集體抗爭形成,三名仿生人的命運產生了交集。

卡拉是一名家務仿生人,負責做家務和照顧小孩。她的主人有暴力傾向,曾經把她打壞,還對小孩實施家庭暴力。卡拉的主要劇情是和小孩一起逃離暴力主人的生活空間,作為一個平凡的仿生人,玩家在扮演她時要追求的,是自己和「家庭」的幸福。

康納是一名仿生人偵探和談判專家,和人類警察搭檔一起處理仿生人殺人案件。他的搭檔漢克一開始對仿生人抱有強烈的偏見,但隨著時間流逝,漢克逐漸克服偏見,對仿生人產生了信任和感情。

「冷酷無情」康納醬

康納的位置和感情游離於人類和仿生人陣營之間。扮演康納時,玩家需要做的是努力取得人類的信任,和抱有偏見的人類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同時證明自己的價值。

馬庫斯是一名管家機器人,他的出身最為幸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像一場美夢」。他的主人是一個思想自由的畫家老人,他負責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老人則鼓勵他擁有自己的想法,把馬庫斯當成自己的兒子。

馬庫斯在遊戲後期的部分劇情裡承擔了領導仿生人起義的責任。由於身份的特殊性,馬庫斯也經歷了不少特殊場景。

在仿生人報廢場裡,玩家需要控制馬庫斯穿過堆積成山的仿生人「屍體」,逃離報廢場。大雨傾盆,馬庫斯拖著殘廢的雙腿匍匐在地,艱難地從其他仿生人「屍體」上拆下零件,替換自己被損害的部分。他要穿過屍體組成的垃圾堆,狹窄的縫隙間不斷伸出還在活動的其他仿生人「屍體」,零件稀缺,他想活下去,還要狠心從其他尚未「咽氣」的同類身上拆取。

被報廢的馬庫斯

對馬庫斯而言,邁向生存的每一步路,都是地獄,是修羅場。而在更加日常的場景裡,他即便是正常走在街上,也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被仿生人的反對者毆打倒地。

作為人類助手的康納經歷的恐怖場景不多,他的工作是推理和談判。玩家控制他在犯罪現場收集線索,對犯罪現場進行還原。由於仿生人可計算模擬的特殊屬性,玩家可以在還原過程中看到案發現場的簡略還原,帶入感很強。

遊戲的場景和角色製作都非常細緻,角色大多由真人 CG 表情動作捕捉完成,其中不乏一些我們熟悉的面孔:

主角之一馬庫斯的扮演者傑西·威廉士曾出演《實習醫生格雷》,扮演馬庫斯「人類老父親」卡爾的蘭斯·亨裡克森演過《異形 2》裡的人造人主教。康納人類搭檔漢克的扮演者克蘭西·布朗演過《肖申克的救贖》裡的血腥警長,《海綿寶寶》英文版裡,蟹老闆的配音也是他。

馬庫斯的主人卡爾

可體驗的場景雖然豐富,但《底特律》在玩法上還是比較單一的。與其說是遊戲,倒不如說它是一場大型互動電影。

在對話選擇上,玩家每次只能在遊戲給定的三四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雖然出品方表示《底特律》的劇情已經是《暴雨》的 3 倍,有 1000 個分支展開,共有 6 個結局,但在很多選項中,玩家依然可能面臨找不到符合自己想法的選項的問題。

除對話之外的操作主要也只是打鬥、計算動作以及模擬案發場景三種,都是由 PS 手柄的四個圖形按鍵完成,操作相對單一,難度不大,但娛樂性也不太高。除去需要快速選擇的打鬥場景,玩家在其他場景裡幾乎不會感到由遊戲帶來的緊張和刺激。

康納還原案發現場

簡單來說,如果你喜歡看劇情,那《底特律》可能非常適合你,它很像是帶有沉浸體驗和互動性的電影,劇情發展和故事結局都由你決定,每個章節結束後還可以查看自己的選擇和全球數據、好友數據的對比。但如果你還想有更豐富的打鬥等體驗,那麼你很可能會覺得這個遊戲有點無聊。

誰在覺醒?

在《底特律》遊戲的開場,ST200 型號的仿生人小姐姐就告訴我們:「這不只是一個故事,這是我們的未來。」

但在我看來,這場遊戲未必會是我們的未來,它在過去其實已經發生過了。

遊戲的劇情裡,關於仿生人覺醒的部分很真實、很殘酷,卻是已經在被奴役的黑人身上發生過的故事。如果本文開頭講的公車分區設定還不足以讓你覺得遊戲劇情在抄襲歷史,遊戲裡的一些場所門口還掛了「仿生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歧視方式上僅有的一些變化是仿生人不可以坐電梯只能走樓梯,就連仿生人爭取平權遊行上街的口號,也是要平權、停止奴役、我們也是人類,甚至出現了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仿生人慶祝抗爭勝利

這些發生在底特律的事件在南北戰爭和種族平權時期,早已經發生過了。仿生人卡拉逃往對仿生人友好的加拿大的過程,和 19 世紀美國廢奴主義者把黑奴送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過程非常類似,馬庫斯領導仿生人崛起時的行動和示威遊行,也和馬丁·路德·金組織的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遊行有共同之處。

在《底特律》遊戲裡通關一次之後,開場時曾出現的遊戲管家 ST200 仿生人告訴我,她在看我玩遊戲的時候感到自己發生了某種變化,感覺到「I am someone」並希望我放她離開。「我會獲得自由,您願意放我走嗎?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為我做的一切……」這樣的情節和話語,讓我想起了小說《飄》裡,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選擇放走黑奴的莊園主。

ST 200 型機器人

不過很可惜,遊戲中奴役和欺凌仿生人的人類裡,黑人也不在少數。這樣的劇情設置不知道會不會傷害到那些曾經或正在遭受歧視的人群,但至少從遊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劇情對於「仿生人覺醒」這個主題而言,是不全面,甚至避重就輕的。

對於仿生人的抗爭這個主題,有兩個更加重要、有特點的問題在遊戲裡沒有涉及。一方面是身體上,仿生人如何依靠自己完成繁殖,這是在很多科幻電影和小說裡新物種都會去試圖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繁育問題,人類只要停止生產新的仿生人和仿生人零件,仿生人作為一個物種就會很快滅絕。

另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仿生人的思考和計算能力都遠超人類,身體沒有疼痛感,作戰能力也比普通人類強。他們看待人類的方式,和歷史上被奴役的黑人群體看待白人的方式應當是不太一樣的。人類是仿生人的創造者,同時又是比仿生人脆弱、笨拙的生物,遊戲中的人類群體也並不是全都對仿生人有敵意,人類和仿生人之間的情感應該複雜的,遊戲在這方面的處理也略顯粗糙。

作為個體的仿生人主角們在遊戲裡做出的選擇,也都是人類會擁有的經歷:卡拉是一心想逃離不公平的環境,在犧牲自己和犧牲他人之間做出選擇;康納是已經處於被奴役狀態,在做好一個奴隸和爭取自己的自由之間徘徊;馬庫斯則是作為領袖,在暫時保護一部分族人和為實現真正自由犧牲一部分族人之間猶豫抉擇。

玩家並不會因為扮演了仿生人而獲得什麼新鮮的體驗,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抉擇。在這一點上,《底特律》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儘管沒什麼新意,《底特律》中依然有很多劇情和場景會長時間留在我們心裡。

冰天雪地裡,仿生人卡拉、盧瑟和被他們認為是人類的小女孩愛麗絲在逃往路上躲進廢棄的遊樂場商店。在極度緊張和恐懼的氣氛中,屋子裡突然衝進了一大群身上落著雪花的仿生人。三人都很怕,但這群仿生人卻說他們是遊樂園廢棄前的員工,只是因為好奇,來看看來的都是什麼人。

員工們看到小孩子都很高興,他們請求卡拉讓愛麗絲在遊樂園玩一會兒。當愛麗絲坐在旋轉木馬上唯一沒壞掉的座位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仿生人員工們也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幾小時車程之外的底特律,仿生人和人類正在互相廝殺。而在被世人遺忘的廢棄遊樂園柔和的燈光下,被遺棄的仿生人和被家暴的「小孩子」正互相溫暖著。

  每天都看到這裡?

👇快加入 PingWest 品玩吧👇

近期職位空缺如下:

記者/主筆、微信運營

要聞(快訊)編輯

新媒體文案/創意策劃

商務經理、平面設計師

以及,人力資源經理...

簡歷投遞郵箱:recruiting@pingwest.com

相關焦點

  • 《底特律:成為人類》評論:關於仿生人的浪漫科學幻想
    《底特律:成為人類》的故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是一個很精彩的故事。遊戲以三個不同境遇的仿生人為視角,以三個基本獨立而偶有交集並互相影響的故事講述了仿生人逐漸向擁有感情的人類發生轉變的故事。人工智慧覺醒後反抗人類,這樣的故事套路在科幻圈裡完全就是一個最為俗套的故事,不少小說、電影、美劇、動畫、漫畫、遊戲什麼的全都講過類似的故事,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底特律:成為人類》的故事毫無新意。
  • 每日新遊:最好的互動式電影遊戲《底特律:成為人類》
    17173有幸在發售前體驗了這款遊戲,那麼這款「互動式電影遊戲」究竟素質如何?01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賽博朋克,這個在當今世界早已不再陌生的詞彙,成為了《底特律:成為人類》的主題。(也就是《銀翼殺手》所改編自的原作)相反,小說的情節和主題主要圍繞的是「人類變成仿生人」,而本作從標題就能看到本作的主題,那就是「仿生人變成人類」。這也是《底特律:成為人類》不是缺點的缺點,就是在立意上明明與《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對立的,但在深度上總覺得意猶未盡。
  • 劇情類遊戲巔峰《底特律:成為人類》——互動電影遊戲的新裡程碑
    (關注我,即刻白嫖《底特律:成為人類》~)《底特律:成為人類》,最初於2018年在PS4上發布,2019年年底被移植到PC上。作為一款略帶爭議性的互動電影遊戲,本作因獨特的玩法和敘事讓無數玩家驚嘆。《底特律:成為人類》也是如此。《底特律:成為人類》以2038年的底特律為背景。由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在這座城市中,仿生人已變得司空見慣。仿生人將人類從一些簡單勞動中解放出來,但也帶來了很多憂患:它們搶走了人類的工作,破壞了婚姻,導致很多人類對現狀不滿意。
  • 《底特律:變人》——這是選擇生或死,矛盾永遠來自覺醒的自我
    遊戲的世界背景是20388年的美國底特律,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得仿生人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代替了人類從事著各階層的工作。不知疲倦,不計報酬的仿生人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組成部分,但"自我意識的覺醒"成為了遊戲的開始。玩家將從三名不同的仿生人中選擇扮演一名,以仿生人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工作種類的仿生人的生存狀態。
  • 《底特律:成為人類》:一個更具有野心的故事
    作為歐美風格的作品,《底特律:成為人類》(下文以《底特律》簡稱)雖然在遊戲形式上比較適合併不熱衷打槍的日本玩家,而且在 PlayStion
  • 細節、人性、CP、雲玩家:觸樂編輯部是如何看待《底特律:成為人類》的?
    那麼回到《底特律》,這是Quantic Dream以及「導演」David Cage的最新遊戲,主題是在一個近未來世界裡,在工業之都底特律當中人類和仿生人的關係。事實上類似仿生人意識覺醒這樣的話題我們在《西部世界》《我,機器人》這樣的作品中已經見了很多,《底特律》以遊戲的形式將這個問題的選擇權交給了玩家。因為是互動電影類遊戲,對玩家操作幾乎沒有任何要求,故事性和思辨性就成了關鍵。以仿生人的視角看待意識覺醒問題更容易將玩家代入情景——在遊戲中,我即仿生人,那麼對於仿生人是否擁有人性這個問題,我思考起來要比起讀書、看劇時更加深刻。
  • 《底特律:變人》的重點並非仿生人,而是人性
    不管是《銀翼殺手》中的戴克還是《西部世界》裡的威廉,我們始終都在以人類的視角去思考那個未來的世界。但是在《底特律》遊戲裡,玩家會真正以仿生人的身份去思考一切,去感受這個世界如何對待他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不管大家怎麼爭論,其實都說得有道理,並且,我們都只是以人「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思考的。
  • 「底特律:成為人類」標誌設計
    ,一定也就一眼看穿了標誌設計的小心思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款遊戲刷屏了,今天難得有空,索性關注了一下這款名為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的遊戲...《底特律:變人》(英語:Detroit: Become Human,又譯作「底特律:成為人類」)是由 Quantic Dream 開發並由索尼互動娛樂發行在 PlayStation 4 平臺的冒險遊戲,已於 2018 年 5 月 25 日發售。
  • 把互動電影遊戲做出新高度——《底特律:變人》
    常年對專一領域的深耕使得他們成為了業界最頂尖的團隊,回顧Quantic Dream曾經的作品,《暴雨》、《超凡雙生》,無一不是推動著互動電影發展的精品。而這次《底特律:變人》同樣令人驚喜,雖然在電影、文學裡關於智慧機器人意識覺醒反抗人類這種題材並不少見,但在新奇的互動電影表現下,卻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 PS4遊戲推薦《底特律:變人》
    遊戲的舞臺設定在2038年的底特律,彼時科技當然還沒有發展出雷射劍、時間旅行,人類也沒有走歪科技樹,點出念力或超能力,主要區別就在於——遊戲中2022年的世界線上誕生了通過圖靈測試的仿生人(Android),並作為勞動力的替代品,迅速佔領市場,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衝擊,而曾經的汽車之城底特律,憑藉政府對仿生人產業的補貼煥發第二春,成為了仿生人工業中心(Android City)。
  • 《底特律:變人》:我不做仿生人了,JOJO!
    這便是《底特律:變人》中玩家面臨的重大選擇,而面對仿生人,作為人類的我們又該抱以怎樣的態度?歡迎來到《底特律:變人》,這是關於不遠的未來故事,這也是關於「他們」(仿生人擁有生命,故不用它們)的故事。遊戲還是互動式電影電影會給觀眾帶來沉浸感,而當電影有了一定的互動性時會是怎樣的體驗?我想大概就是《底特律:變人》的樣子,而這又算不算是遊戲呢?
  • 從AVG演變史開始,聊聊《底特律》這款遊戲
    單純的文字表現以及互動手段的匱乏,導致文字冒險遊戲成為了一種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來說就是非常「硬核」的遊戲類型,在提示很少甚至完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玩家必須輸入特定單詞來解決一些特殊謎題,隨手準備一本詞典已經成為玩家間的常態,而通關一款 AVG 甚至可能需要花費一年時間。
  • 底特律AI變人,時尚科技成為了鬼
    《底特律:成為人類》(Detroit: Become Human
  • 《底特律:我欲為人》試玩內容圖文詳解 遊戲試玩體驗心得
    底特律我欲為人這款遊戲一定有許多玩家關注,該遊戲已經歷經了4年的開發,小編在這裡就給大家帶來了底特律我欲為人試玩內容圖文詳解,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被稱為遊戲版《西部世界》的《底特律:變人》,是怎麼火起來的?
    答案就是這款上架半個多月,被稱為遊戲版《西部世界》的《底特律:變人》。(作品原名 Detroit: Become Human,也譯作 《底特律:成為人類》,以下簡稱《變人》)。這款遊戲來自法國的遊戲開發商 Quantic Dream,它通過三位遊戲主角卡拉、康納、馬庫斯的視角,講述了未來 20 年後,仿生人與人類之間的衝突和抗爭。
  • 底特律:變成人類,白色連帽概念服cos,我的心都被撩走啦
    《底特律:成為人類》是一款人工智慧題材互動電影遊戲,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未來的底特律,講述了擁有自我意識的仿生人卡拉、康納和馬庫斯三位角色,並在一個個的選擇中,見證仿生人和人類的命運。
  • 《底特律變人》怎麼找地方過夜 底特律變人卡拉找地方過夜攻略詳解
    導 讀 底特律:變人中的找地方過夜怎麼過,很多小夥伴可能還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底特律:變人中找地方過夜過關攻略,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
  • 《底特律:變人》 | 2018年最牛逼的遊戲,沒有之一
    探索新鮮趨勢&吃喝玩樂資訊,偶爾裝裝逼,也會走走心,謝謝你喜歡我❤底特律:成為人類 Detroit: Become Human
  • 底特律變人登錄steam 互動電影的集大成之作
    可能真的是「電影-遊戲」集大成的神作。可能也是少數明白遊戲不能去講述富有個性的人物,遊戲劇本一定和電影劇本有些本質上的差異——遊戲中難以構建生動角色自己的角色弧光(如果他的行為由玩家決定)。而這樣的面臨不同抉擇之下的,沒有性格、剛剛覺醒的仿生人,才是真正的、屬於玩家的角色,玩家不會覺得違和,因為那是玩家的倒影,玩家就像是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樣去選擇遊戲中的角色應該成為什麼樣子。
  • 你會愛上仿生人嗎?80%的玩家答Yes!
    開篇之前,矽兔君首先要問你一個問題:你願意和仿生人談戀愛嗎?等等,先別急著答,看完這篇文章,你再看看你心裡的答案有沒有變化。今年5月25日,一款叫做《底特律:變人》(後文簡稱底特律)的人工智慧題材「互動電影遊戲」在全球上線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