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上海鐘錶專業老師有點牛:瑞士小孩當學徒,沙特王室是客戶-郭鳴...

2021-01-14 東方網

原標題: 這位上海鐘錶專業老師有點牛:瑞士小孩當學徒,沙特王室是客戶

  中山南二路520號,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三樓,鐘錶維修專業實訓室裡,16個工位整齊排列。一位眼睛大大的男老師,正一一細心調整燈位。

  郭老師(中),和他的瑞士學生希德(右二)。

  很少有人知道,在教師的身份之外,他手工做出了瑞士人服氣的陀飛輪,作為一名獨立制表師,他是全球該領域精英團體——獨立制表師協會(AHCI)在中國僅有的五位成員之一。手中接到的訂單裡,單獨一件就價值七位數。客戶中,包括沙特王室成員。而有「手錶王國」之稱的瑞士,已連續三年向他的工作室派遣青年學徒登門學習。

  技藝凌絕頂,為何選擇當老師?他又是如何與鐘錶結下不解之緣?走進郭鳴的人生時間,滴答聲中,故事悠遠。

  從陀飛輪迴溯

  熟悉鐘錶的朋友都知道,獨立制表師協會擁有不少如雷貫耳的名字。以Simplicity腕錶蜚聲表壇的Philippe Dufour,發明同軸擒縱的George Daniels,以及炙手可熱的F.P.Journe,都是這個協會的會員。整個獨立制表師協會有四十餘位會員,大多來自歐洲。

  制表大師寶璣就是其中之一,在18世紀末期,他發明了陀飛輪。陀飛輪是一項古已有之的複雜功能。早在18世紀末期,為了克服地心引力對鐘錶走時造成的不利影響,從鐘錶大師的手中誕生。直至今天,陀飛輪依然活躍在不少高級腕錶中。它與萬年曆和三問並列,被公認為鐘錶三大複雜功能之一。而在腕錶誕生之前,懷表大行其道,它是人們出門在外了解時間的主要方式。為了喚醒人們對傳統工藝的熱愛,郭鳴精心製作了一枚陀飛輪懷表。

  它的直徑為53毫米,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質感十足。正面的雕花細膩而美觀,分布在時、分錶盤兩側。最顯眼的得數6時那個碩大的陀飛輪,它與時、分錶盤形成一個「8」字形,幾乎佔據了整個盤面的一半區域。陀飛輪支架經過了拉絲打磨,與整枚腕錶古樸典雅的意趣相得益彰。陀飛輪內部則進行了密集的魚鱗紋打磨。繁複的路易針搭配獨特的阿拉伯數字時標或者羅馬數字時標,讓懷表透著一種精緻的韻味。

  打開懷表後蓋,飽滿的機芯盡收眼底。機芯的打磨同樣一絲不苟。日內瓦波紋像粼粼的波光那樣,在夾板上輕輕地蕩漾。大鋼輪的螺旋紋打磨美觀到位。

  「我父親是機修工,專修縫紉機,我從小在工坊長大,」郭鳴說。回溯1998年,赴澳洲讀書的他,原本學的是金融商務,沒想到在古董店打工時,卻被古董鐘錶的美深深吸引,那其中,就有陀飛輪。「你知道嗎,我親手擦拭過那些古董鐘錶,打開機殼,兩三百年前製造的機芯零件,像新的一樣閃閃發光,」他覺得太神奇了,當時就覺得自己好像打開了一個盒子,裡面的寶貝無窮無盡。大二時,他向家裡提出,不想讀原本的專業了,去香港學習兩年的鐘表知識。

  郭鳴手制鐘。

  被上海老師傅「嫌棄」

  兩年的學習後,郭鳴回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鐘表維修工作室,並受聘開始擔任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鐘錶維修專業教師。他覺得理論有了,自己缺的是實踐經驗。於是,業餘時間,上海手錶廠的退休師傅、對鐘錶造詣深厚的老先生,都成了他登門請教的對象。

  這裡面,學問大著呢。例如,傳統維修技藝方面,海外因為設備條件較好,有精度很好的校表儀,這就好比維修時候的「尺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當時國內條件所限,很多時候更需要手工、經驗、手感來判斷。「對我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逼著我不依賴外物,把自己和鐘錶機構融在一起,」郭鳴說。

  說起來,這種技藝、經驗,也算獨門珍藏,哪會輕易傳人。如今已經70多歲的駱衛平,就是老師傅中的一位。2003年,郭鳴剛找到他時,他挺「嫌棄」,別是小年輕一頭熱,郭鳴一趟趟登門,對鐘錶的熱忱終於打動了他,交流切磋中,傾囊相授。

  人有心臟,鐘錶中也有一個「心臟」,名為擒縱機構,專門用來分配能量,由於精細度高,維修難度大,國外一般壞了就直接更換,而由於配件不足,國內手錶維修領域,練出了修理,甚至手工打造這一手錶心臟的絕活。「老師傅都有自己的小車床,做起來看得我心潮澎湃,」郭鳴覺得,這一行,就像海洋一樣,學得越多,遊得越遠,就越感受到浩瀚,覺得自己懂得太少。

  如今,當年的老師傅駱衛平依然不時來郭鳴的工作室聊聊,話題已經不復當年,更多談到的,是新材料在機構中怎麼用得更好。

  拜名師,從當翻譯開始

  2012年,他繼續出國深造,機緣巧合下,作為一名制表師的翻譯,參加瑞士最大的表展——巴塞爾鐘錶展。

  每一次表展上,獨立制表師協會都會有一個展區,協會成員每人有一個展臺。郭鳴工作的地方,正在鐘錶大師frank jutzi的展臺邊。「太幸運,也太幸福,一周的表展,我每天從早到晚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直到結束前一天,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郭鳴說,那就是向大師提出能否去他那裡學習。

  生活不是童話,並沒有發生大師立刻收徒的情況。「我對你還不太了解,」這是第一句回答,「我從沒來過中國,這個暑假,我想去中國看看,順便來看看你,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事情。」峰迴路轉。

  那一年的夏天,frank jutzi來中國,看郭鳴的個人工作室,去他家裡「家訪」,足足待了一個月才回去。9月份,郭鳴的郵箱裡,多了一封郵件:「我接受你的請求,歡迎你成為我的學生。」

  2013年,這個中國小夥子,在位於伯爾尼的Wichtrach小鎮的frankjutzi鐘錶工作室開始學習制表,學習從如何製作使用工具和鐘錶零件,並在frank jutzi的指導下完成了第一件作品。

  超過40門專業課程,這樣的量不是最難的。化繁為簡,從一個手錶的齒輪做起,才是更大的挑戰。

  一隻手錶,有200多個零件,精密程度高的話,可以達到2000個。而其中,最基礎的部件之一,就是齒輪。直徑10毫米,每個齒的大小0.3毫米,全手工製造。需要的是設計圖繪畫的數學知識,來計算齒輪的機械傳動結構比率。如何修正齒型,則與機械力學、金屬材料學、熱處理學、電化學息息相關。一開始,做一個他要花上三天。如今,需要兩個小時。

  數控制造技術已經成熟,手工造的意義何在?郭鳴說,確實數控的效率高,但數控的原理,也是基於手工經驗。他來學習的,老師要傳授的,是一種幾百年來傳承的制表精神。

  工具鉗子裡學敬畏

  郭鳴至今記得,老師frank jutzi嚴格到什麼程度,不僅製作的機件,就連工具都要管——

  「我們制表維修,有一個常用工具,叫遊絲鉗,各人也會根據自己習慣來自己做,」郭鳴介紹,自己覺得,工具,能用,好用就行,沒想到老師看了他的工作檯,專門指出,「你的遊絲鉗,不行。」 因為用來施力的兩邊尾部 ,是光滑的。老師說,「這裡,要刻上花紋,做成滾花,這樣拿在手裡,才是穩的,才不會打滑,便於兩側同時發力。這對精密機件,很重要。」

  跟讓郭鳴震動的,是老師接下來說的,「這樣處理,最重要的,是美,是有藝術感。」他感受到的是,大師心中,鐘錶這門技藝裡,對美的追求是無時無刻的,技術也是為美而服務的。

  「明明一小時可以做完的東西,都師會花上三小時、五小時來完成,」他說,這份敬畏,是自己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

  在那裡學習一年後,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完成了自己獨立製作的第一台鐘——日月鏤空鐘,靈感來源於伯爾尼鐘樓。

  整座日月鏤空鐘用銅鍍金製成,以手工鏤空、打磨,雖然與機器打磨相比費時費力,但是傾注了製作者的熱情,在細節的處理方面尤其出色,也很能展現傳統制表的內涵。台鐘的指針以太陽和月亮的造型裝飾,分別寓意白天和夜晚。這座日月鏤空鐘原來的動力儲存設為七天,但考慮到鐘錶接近滿鏈和空鏈的狀態下,可能會影響走時,所以,最後動力儲存改為五天,這也是動力輸出最平穩,走時相對精準的五天。台鐘的上鏈以搖動手柄的方式進行,頗能感受到人鍾互動的樂趣。

  當他把鍾捧到老師面前,這位鐘錶大師說,「恭喜你,正式邁入獨立制表的大門。」

  期待更多年輕人感受鐘錶的美

  回國後,郭鳴受到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校長王立剛邀請,繼續在學校擔任老師。2017年,他成為獨立制表師協會(AHCI)最年輕的亞洲成員之一。一年後,他帶著以中國神話為創作靈感的腕錶——「嫦娥奔月」,來到自己夢開始的地方,巴塞爾表展,以中國獨立制表師的身份,參展。錶盤上,嫦娥姣美翩然,指針頂端一隻玉兔,隨著滴答聲蹦跳,走了半圈後,可以瞬間跳回起點,這一鮮見的「逆跳」功能化用在這裡,匠心獨運,現場引來多方詢問讚嘆。

  學校裡,有這樣一為工匠型老師,校長王立剛特別高興。「我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來傳承這門技藝,了解鐘錶文化,」這一點上,王校長和郭鳴有著同樣的殷殷期待。

  也正是秉持著這份心,郭鳴在學校裡帶教學生,每次遇到好學鑽研的青年,都會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工作室,一一指點。

  2017年起,每年暑假,瑞士都會派出一位在相關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學徒,來郭鳴工作室當學徒。第一年的學生叫Cid,來的時候滿是疑慮:中國老師,水平到底行不行?他回去後,「中國老師是一個『鐘錶狂人』」的口碑流傳開來,第二年、第三年,報名競爭名額的學生越來越多,第二年Marin,第三年Petro,跟Cid一樣,為這裡更加注重手工化精細製造而激動。這些在瑞士職業學校相當於高一高二年級的年輕人,在家鄉學校更多的是偏重工廠生產的機械製造實踐,如今,和中國學到的互補融匯在一起,收穫更多。

  不過,在培養年輕人方面,郭鳴心頭,有一絲落差。原來,他所教的專業,2019年沒有招到學生。「我理解,社會和家長往往有一些誤解,覺得鐘錶維修是路邊換電池上發條的,也有的覺得中職學歷,可能並不符合孩子發展規劃,」郭鳴說,其實,作為一類小眾的專業技藝,鐘錶維修製造技術,在職業發展上是有一定優勢的。2015年進校的第一屆學生,畢業後不少進入勞力士售後服務中心、斯沃琪集團等。他笑著說,例如現在的一些名表,哪怕打開表殼,可能都收費幾千元,因為知道怎麼開,本身就很有含金量。

  郭鳴更希望,大學可以開設相關課程,發展相關應用型專業,這樣,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的平臺上,可以為真正愛鐘錶專業的青年,開闢一條新路。

  令他挺欣慰的是,自家兒子晨晨,在他的影響下,喜歡上這一行。在黃埔中學讀初三的他成績中等偏上,明年中考,就準備考工業技術學校的數控磨具專業。

  咦?怎麼不是鐘錶維修?「這個我可以家傳嘛,」郭鳴有著完善規劃,到時候自己教鐘錶,學校學數控,再加上孩子已經學了三年的法語,向複合型人才發展。

  「去年的巴塞爾表展,我也帶他去了,還專門拜訪了弗蘭克老師的工作室,」郭鳴說。家庭計劃中,三年後畢業,略有基礎的晨晨可以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去瑞士學習鐘錶。他更期待,孩子投入熱情,感受、也親手傳承這份時間與創造交錯的美。

相關焦點

  • 這位東莞人學歷不高 卻成為高級鐘錶維修技師!
    首席記者 陳帆 攝  「在國外,獨立制表師是個很牛的稱謂,很受人尊敬的,而在國內有這個能力的人非常稀少,阿標就是其中一個。」東莞名表收藏家章旭銘說,錢國標在鐘錶界頗有名氣,國內許多人的名表都寄到他這裡進行保養和維修,免去了將名表寄到瑞士的那種費時費錢的麻煩。全國各地還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向他拜師求學,形成了他現在的團隊。
  • 沙特如此有錢,為什麼泰國王室財富,卻碾壓沙特王室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世界最富的國家是美國,全球最壕的王室當然是沙特,因為沙特王室奢靡的生活讓全世界都有了「土豪」的印象。現實中,最有錢的實際是泰國王室。沙特的土豪氣質是暴露在外,而泰國王室卻是內斂的。沙特的人均GDP甚至比不上韓國,但其王室成員大手大腳,經常出去旅遊,一出手幾個億的壕無人性,讓大家都嘖嘖讚嘆:什麼叫有真正的錢人呢?真正的有錢人往往是內斂的、低調的。沙特王室有180億美元的資產,泰國王室卻有400億之多!而沙特的GDP足足比泰國高2000億美元,為啥王室就是沒人家有錢呢?
  • 王室「宮鬥」升級:小薩勒曼會把沙特引向何方?
    不過,他還逮捕了數百名王室成員、宗教界人士、商人和知識分子,這種做法在本國樹敵甚多。雖然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國家的政治生活進入「休眠期」,但在牽動世界能源神經的沙特,一場風暴卻沒有被病毒阻斷——2020年3月6日,沙烏地阿拉伯(下稱「沙特」)王儲兼反腐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小薩勒曼)下令逮捕多位「重量級」王室成員。
  • 我國鐘錶創新設計漸成風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5日訊(記者劉惠蘭)由中國鐘錶協會、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藍光杯·漳州)鐘錶設計大賽日前在廈門揭曉。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鐘錶協會理事長、大賽領導小組組長陶小年在頒獎儀式上致辭時表示,迄今為止舉辦了三屆的鐘表設計大賽,其影響力和輻射力逐漸擴大,已成為專業、權威的鐘表設計的國家級賽事。
  • 疫情加速表業變革,瑞士「鐘錶與奇蹟」展將於9月在上海舉辦
    由瑞士高級鐘錶基金會主辦的「鐘錶與奇蹟」(Watches & Wonders)高級鐘錶展將首次來到中國內地,於2020年內9月9日至13日期間,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辦。上海西岸藝術中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根據「鐘錶與奇蹟」官網信息,此次上海展會實行的是邀請制。
  • 沙特公主米莎爾,出身高貴王室,最後為何卻被石頭活活砸死?
    那麼這位公主究竟犯了什麼錯,會遭到如此懲罰呢? 這位男子名叫穆斯勒,長的儀表不凡,不過與女方地位懸殊蠻大。他是時任沙特駐黎巴嫩大使阿里·哈桑·沙爾家族的孩子,當時也在黎巴嫩留學。
  • 【跨越時空的對話】瑞士,鐘錶的國度
    說起瑞士,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鐘錶,鐘錶,還是鐘錶。因此,在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的幫助下,我們迫不及待地驅車前往拜訪瑞士鐘錶代表品牌——歐米茄(OMEGA)。穿過一條條秩序井然的街道,在風景如畫的日內瓦湖湖畔,我們走進了歐米茄在歐洲最大的旗艦店,也走進了一個鐘錶的王國。
  • 疫情加速表業變革,瑞士「鐘錶與奇蹟」展將於9月在上海舉辦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2020年全球首個線下實體高級鐘錶展將於今年9月在上海舉辦。由瑞士高級鐘錶基金會主辦的「鐘錶與奇蹟」(Watches & Wonders)高級鐘錶展將首次來到中國內地,於2020年內9月9日至13日期間,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辦。
  • 他修鐘錶有「硬功」!韓雲正一家四代人傳承維修鐘錶手藝
    民國時期,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大約在上世紀30年代,我的爺爺韓子珍從老家章丘明水來濟南當學徒,跟日本人學修表。1936年,爺爺在經二緯四附近的望平街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以維修鐘錶為主,同時銷售鐘錶和眼鏡。」韓雲正師傅介紹說,爺爺在濟南站穩腳跟後,又把三爺爺韓式珍,六爺爺韓式增、七爺爺韓式璞、八爺爺韓式瑛,還有爺爺的內兄、內弟等家族的人都帶入了鐘錶維修業。
  • 2020年8月瑞士鐘錶出口額同比下降11.9%
    [腕錶之家 行業動態] 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FH)昨日發布的數據,2020年8月瑞士鐘錶出口額為13.44億瑞郎,同比下降11.9%。儘管下降趨勢仍在延續,但隨著近幾個月來銷售的恢復,最初的衝擊逐漸被吸收。
  • 你有一個來自香港瑞士珠寶鐘錶店的聖誕禮物
    如同眾多上海美女名媛一樣,為了表示自己手錶貨真價實,除了曬曬勞力士,不要忘記把發票一起拍哦。哦,對了,有時候裡面裝的可能是這張:一塊IWC也不錯當然,如果你不想買奢侈品,其實也可以買一塊普普通通的卡西歐,只需要不到1000元:當然,無論你買的是哪款,都要認準「瑞士珠寶鐘錶店」的商標,而且務必是香港英皇道
  • 瑞士鐘錶歷史知多少
    本文系360教育集團瑞士部任老師原創,未經本人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聯繫本人。     買得起瑞士手錶,才有資格談論瑞士手錶?  的確,和瑞士的山巒、奶酪、巧克力和銀行一樣,瑞士手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是瑞士人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東西,已然成為瑞士的一種象徵。數百年來,瑞士鐘錶製造技術和工藝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良好的傳承,鐘錶業不僅為瑞士創造了無限的商機,也帶來了無上的榮耀。
  • 沙特家族:白手起家到阿拉伯王室,沙特家族都做了些什麼?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石油和財富,同樣提起沙特王室,大概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將他們和土豪這個詞聯繫起來。但其實統治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室,沙特家族曾經也是一窮二白,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阿齊茲之後,沙特的歷任國王一直在保守與開化之間搖擺,沙特家族在國內的統治主要藉助瓦哈卜派的教義,引導民眾對王室的認同。沙特自成立第一個國家的時候就確立了政教合一的傳統。
  • 「鐘錶與奇蹟」上海高級鐘錶展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次上海之行在今天終於落下帷幕,從9月9日到13日,這一鐘錶盛會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上演,11 個品牌匯聚於此,將2020年新款時計作品悉數展出。作為日內瓦國際高級鐘錶展的傳統項目,「授課」環節始終是最令人充滿期待的。此次「鐘錶與奇蹟」上海高級鐘錶展的參展品牌共有11個品牌,其中有9家高級腕錶品牌來自瑞士歷峰集團,分別是朗格A.
  • 沙特王室的奢靡生活-網易新聞_網易網
    24.3億元定製3層「飛行宮殿」 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是中東第一富豪。在《福布斯》2013年度億萬富翁榜上,它曾位居第26。但他自己卻稱《福布斯》對他的資產估值少了96億美元,否則進前十。
  • 沙特公主在巴黎被偷了30個愛馬仕包,驚嚇得住院了!什麼人連沙特王室都敢偷??
    的確這些年來沙特王室,靠著石油發家,富到漏油,而愛炫富的沙特王室成員,也早被小偷團夥盯上,畢竟他們出門隨行帶的很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珠寶首飾,簡直就是行走的ATM機。發現家裡被盜的事實後,這位沙特公主一度驚嚇過度而要住進了醫院。而在案發現場,警方沒有發現犯案痕跡,門窗也沒有被撬開過的痕跡。因此他們懷疑這起盜竊案是一起內部人員的犯罪。當地檢察院已經展開正式調查,本案交由巴黎警方與反組織犯罪特別小組直接負責。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沙特王室成員在巴黎被偷了。
  • 瑞士百家鐘錶品牌可能因疫情而倒閉
    Keystone 一位專家在接受德文刊物《新蘇黎世報周日版》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危機可能會使百家瑞士手錶品牌退出市場。 疫情期間企業紛紛停工停產,最重要的出口市場陷入低迷。具有購買力的遊客是否會重返瑞士仍未可知。該報指出,鐘錶業「可謂禍不單行」。
  • 沙特王室:因石油而興的中東第一家族
    這是因為沙特王室是名符其實的中東第一家族,在世界上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家族存在。 在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的政策是沙特王室決定的,國家發展是沙特王室引導的,國家財富也是沙特王室支配的。 而沙烏地阿拉伯又是世界第一產油國,這樣國富位高的國王葬禮,誰能不重視?
  • 萬表總裁與瑞士鐘錶協會主席在瑞士巴塞爾會面
    近日,萬表總裁肖曉一行在瑞士巴塞爾與瑞士鐘錶協會主席Jean-Daniel Pasche進行了會面,雙方對瑞士鐘錶的發展近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萬表如何協助更多瑞士腕錶品牌打開中國市場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