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丨樹洞plus

2020-12-13 新京報官微

天下了雨,木桶逐漸蓄滿了,水怎樣才不會溢出去?

如果此時,木桶有出口,水就會有出口。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木桶」,承載了如雨滴落下的種種不順,此時的出口,可以是簡單的個人愛好、喜歡或擅長的運動、家人朋友的陪伴與理解、專業醫生指導和藥物幫助,或者擁有一隻暖心的寵物,或是社交、旅行等等。

得了抑鬱症,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放下戒備,向信任的人坦誠病情,表達出那些被隱藏在表象下的細細密密的刺痛,並及時讓外力介入,或許更有利於病症的恢復。

科學家還發現,激活快樂的記憶,對減輕抑鬱的效果,是長久性的。喚醒記憶深處曾經的美好,它們只是被你封存在了隱蔽的角落。當它們被喚醒的時候,離治癒就更近了一步。

PS.有朋友跟我們留言說,只想把心裡話寫在「樹洞」裡,希望別精選出來。放心,後臺就是你們傾訴的地方。這裡的每個人都不孤單,起碼還有這裡,接納你的傾訴。

加油,還有很多東西你沒嘗過呢。

看到這裡的患友,希望這首歌可以溫暖你。

(以下精選部分留言)

01

希望寫在這裡能對一些朋友有用,我是去年被診斷重度抑鬱症加中度焦慮狀態的,那段時間是我第一次遭遇這個,為此我丟掉了bat的一份中層工作,還有一大筆員工股,在2019年10月,我很失落地回到了老家,並且完全不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恢復。重度抑鬱的自我否定,腦子遲鈍,情緒完全無法控制,暴瘦,甚至起不了床的亞木僵狀態,我全部精力了。我那時候真的以為我沒法好了。在這之前,我的人生一直順風順水,去名企,出書,生活豐富多彩,唯一的缺點是我不擅長處理焦慮。可以想像,我的人生一下子跌落到了深淵裡。但是,後來我還是好了,我母親把我綁去了醫院,做了很正規的試藥和治療,有了一點力氣後,我開始了長跑,在半年裡,我大概跑了700公裡,每天7 8公裡不間斷的跑。然後,開始接觸心理學,尤其是行為心理學,認真分析自己當下的每時每秒。最後,我有一幫朋友圍在我身邊,帶我吃小吃,讓我別說喪氣話(我那時常說自己完蛋了)我有一個開拳館的朋友陪我練習拳擊,讓我適應對手給我的威壓和恐嚇,在心裡習慣這些瞬間的壓力。現在說起來也許很輕鬆,但當時我真的是竭盡全力了。我現在不能說百分百地恢復,但是也很適應自己的狀態了,並且已經開始了創業,對人生也有了其他的理解。希望看到這裡的朋友不要放棄希望,你可以恢復的,不要讓抑鬱症扭轉你人生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正規地藥物治療。加油,還有很多東西你沒嘗過呢。

by丨舍予兄

02

目前的我就是抑鬱症患者,去上海精神中心治療4次了。目前療效顯著,整整5年的時間裡,無數次的在陰陽之間徘徊,無數次的感覺到自己馬上就會死掉,上海的華山醫院,中山醫院,北京天津都看過,他們都沒有判斷出是抑鬱症。最後還是上海華山醫院的一個醫生發現了我的問題。有的時候找到一個好醫生很重要。另外這幾年我都拼命長跑,去年跑了1700多公裡,半馬跑了35個,如果沒有拼命的長跑,也許早就被掛在牆上了!人家跑步是健身,我的跑步是救命!

by丨公孫堂

03

我在過去的數年間長期出現心態消沉、易怒、消瘦、不明疼痛、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長期乏困無力等症狀,直到2019年九月份由於工作壓力陡增,已經到了無法思考、無法有效完成一件簡單任務的程度,當時我意識到我生病了,真的生病了!隨後我鼓足勇氣,走進了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十月份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並伴有焦慮,便開始了治療,主要是吃藥並定期複查;在開始吃藥一個月、藥效開始發揮作用時候,我體驗到了久違的踏實與開心,吃飯也香了,心情也好了,對待親人朋友也更加友善,幹什麼事都有精力,就像回到了以前;因為生病、因為治療,我丟掉了單位裡的領導崗位,但我從不後悔,因為我治癒了疾病,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新生,我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並且為之努力並且樂在其中!我現在學習生物學、社會學、人類遺傳學等相關知識,學習佛教,我對人的存在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也能更加平靜地而對生活中的一切。現在我仍在按醫囑服藥,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堅持和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我可以長久地與疾病和平相處,獲得平靜快樂的人生。我想告訴抑鬱症患者:相信現代醫學,堅持正規治療,與疾病和平相處!

by|有才

04

我自己從生完孩子重度抑鬱中度焦慮後來慢慢好轉,重要的是母親給的支持和療愈。四年後工作壓力大又開始焦慮,吃了一段時間鹽酸帕羅西汀好轉後停藥。反反覆覆的,但是自己一直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多和積極溫暖的人交往。

by|小馬奔騰

05

曾經重度抑鬱症十年的我,如今變成了一個熱愛生活的菇涼。其實感覺基本靠自救,別人想把光照給你,自己是接收不到的,病的時候麻木,失眠,想死,內心的自我抗爭,表現出來的卻很正常,我已經不太記得那麼多年怎麼熬過來的了,就是靠堅持吧。相信有一天會變好,不願意哪天變成瘋子,不相信自己會被打倒,就是靠意志一點點撐過來的。願你們都做個快樂的人,加油。

by|卿爺

06

2019.2.17確診為躁鬱症,從此開始接受藥物治療。這期間,親友從不理解到理解,我從兩次自殺中倖存,身體受了重創,留下不少後遺症。現在我依舊在積極治療,漸漸地開始不抗拒集體活動,漸漸地不再仇視自己。醫生告訴我一切都正在好起來。

by|Summer Zhou

07

確診抑鬱症10年,最近3年通過關注各種信息自我感覺更像躁鬱症:1、情緒有很大起落,高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低的時候否定自己一切:2、興奮期喜歡和外界接觸,低潮期迴避見人、接電話;3、可以喋喋不休幾小時聊天,也會不願意說話,開口就落淚等等…10年間有過數次尋覓死亡的欲望,最近2年在慢慢好轉:1、堅持服藥;2、認可自己的病症,嘗試找到和病症和平相處方式;3、慢慢打開心扉,找到身邊支持自己的親友,說出來,會好一些的。

by|張菊

08

當意識到自己是病了的時候,會努力救自己。後來養了兩隻貓,也有很難過很難過難過到說不出難過的時候,但看到它們向我撒嬌需要我去愛,我腦子裡就像撞了下鍾,告訴自己要好好生活,愛自己愛它們,好像小傢伙們在提醒我:鏟屎的,快救救自己啊。以前認為人對寵物過分人格化,但它們確實在潛移默化中治療著我。

by丨程程

09

自我治癒經驗 : 忙起來,早上起來儘量早,每天堅持5公裡以上運動,白天儘可能的忙碌,白天少睡覺,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很多,關鍵心理也要疏通,自我排解。願朋友們安好,咱們還有很多美食沒吃呢,一定要加油!

by|郭鍋

10

養了一隻小貓,很乖巧的陪著我吃飯看書,等我下班回來,睡覺的時候挨著我的枕頭乖乖睡覺,有一次想把它送人過更好的生活,抓住它之後它竟然哭了,原來它也不捨得我啊,好好上班掙錢給它買貓糧,就這樣一起生活吧。

by丨夢瑩

11

真的很感激,在痛苦無力日子裡,拼命把我擋在死亡面前的他。每次決定放棄的時候,他拼命拽住我。抑鬱症好起來靠自救,但是身邊人的愛和陪伴真的是堅持下去的力量,家人朋友的陪伴真的是最好的支持,重在傾聽而不是判斷,讓抑鬱症患者感受到身邊的愛,求生的欲望才能點燃。

by|打怪獸的奧特曼

12

母親因為不幸的婚姻得了抑鬱症,第一次診斷出來她跟我說,我覺得是她矯情讓她不要想太多了。第二次診斷是3年後已經比較嚴重了,她現在非常喪,身體也差,她是一個特別特別愛美的人,這次抑鬱症讓她老了十歲。我想跟大家說,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抑鬱症的嚴重性,當自己親人朋友有抑鬱症傾向的時候就一定要帶她去醫院,不要像我一樣,幸好我媽媽還在人世,但也因為我的無知讓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by|翠翠

13

就在昨天,父親被診斷出了抑鬱症與焦慮症,而在此前我對此一無所知。幾個月以來,我們倆一直因為一些問題不斷爭執,我氣憤於他的偏執與價值觀的畸形,因此常常大吵大叫,現在我才明白那是父親的病態,這幾個月來內心最受折磨的是他,他心裡有解不開的痛苦,有一遍遍想死的衝動與行動,於是才會一遍一遍的和我說,而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又強化了他這種抑鬱狀態,後來我又想,一些抑鬱症與焦慮症的典型特徵在此前的多年我也常常感受到,但我也沒有往心理疾病的這方面思考,多年來一直保持輕度的狀態,最近因為緊張的關係才爆發。所幸父親很配合,也很相信我,帶他去北醫六院檢查後才明白了因果,得知情況後的父親似乎很坦然,少了很多自責的情緒,也知道自己會慢慢變好。昨天吃了第一粒藥,今天起床的時候,他開心的說,那麼多年了我第一次睡的那麼香,夜裡都沒有做噩夢。聽後我心裡五味雜陳。幾十年的苦難生活帶給他一個不那麼好看的結果,可沒辦法,人世艱辛。我心裡也開始默念,我會陪父親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段生活。我們身邊,有5%的人遭遇過這種折磨,祝福他們都能再次瞥見幸福。

by|野風箏

14

抑鬱過,知道這樣下去不行,終於一個人去看了醫生,吃了藥,感覺還是不行,於是掙扎著嘗試另一種方式:走出去,去擁抱大自然,那天,給家人發了個簡訊,告訴她給我三天時間,不用找我,到時我自然回來。隨後去大山,獨處住客房,還有,重要的是還爬上山頂拼命的大喊…,那次以後,才漸漸的走了出來。我的觀點是心病需心藥,最終得靠自己(當然,我也認為之觀點只適合一部分人)

by|企

15

治療抑鬱症,一是要選好藥。這些藥很多,要找經驗豐富的醫生對症下藥,能使你不再鑽牛角尖,不再反覆想同一問題的就是好藥。二是找出病源。努力解決困擾你的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就要力求去忘記,不再去鑽牛角尖,不再去苦思冥想,而要一切想得開,一切看輕看淡,隨遇而安。

by|毛宗傑

16

抑鬱就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人就是宇宙中偶然出現的產物,一切都是偶然,沒有必然、沒有規律、沒有善有善報、沒有一定順利的生活,人生本來就是毫無意義的,這是個死胡同。所以可以反過來思考,不去想活著的理由,而是讓自己單純為了活著而堅持,比如「今天又有一小時沒去想自殺,我真棒」、「今天吃飯感覺到鹹味了,我果然在活著」、「夕陽下的雲真好看,多活一天我就多看一天」之類的,給自己時間放假,可以什麼都不幹,不去管自己應該去幹什麼,而是著眼於下一刻,比如「如果下一頓是人生最後一頓飯,我應該吃什麼」。讓自己安心當一個廢柴,慢慢的壓力就釋放了。人活著就是沒有意義的,能快樂一天也是賺了呀。

by|辣辣ZEROOC

17

我之前無數次崩潰,持續兩年每天睡三四個小時,最終在半個月內都發生遍,當時的我帶孩子孩子真的是滿世界的看病找康復醫院,壓垮。真的就差一點,無數次給自己鼓起勇氣,因為自己帶著孩子生活,所以後來帶著年幼的孩子一起去了醫院,現在依然會喪,也經常情緒不對,但是,最少我不怕在我意識不清醒的時候自殺或者帶著孩子一起死。所以,請不要害怕,會好起來的,去醫院 去好好的吃藥,這個世界是需要你的存在的。抱抱各位正在掙扎的朋友,請不要放棄。

by

18

抑鬱症一定要及時治療。關愛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在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多數人可以接受身體各個部位會生病,唯獨不能接受大腦會生病這個事實。所以中國的患者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治療,感覺大腦出問題就很丟人?那腸胃出問題丟不丟人?呼吸道出問題丟不丟人?希望國家加大宣傳,重視醫院心理科,醫生要及時和患者家屬溝通!

by丨豔豔

19

四年前,我的她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她當時懷孕了三個月了,我們很相愛的,當時我想到了去陪她,那些日子是我最痛苦的日子,由此我得了抑鬱症,吃了四年的藥,舍曲林,帕羅西汀,佐匹克隆,佑佐匹克隆,有抑鬱的夥伴們大家對這些藥物很熟悉吧?我現在,我的藥量開始慢慢減少,我覺得我很快就好了,在這裡,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有色眼鏡來看待抑鬱症,這個病真的很痛苦的,也希望,抑鬱症不要再出現人間,人間很美好,需要我們去珍惜,一切傷痛都會順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晚安,陌生人!

by|是夢別喊疼,想贏別喊停!

20

那個時候,支持自己的有這麼一句話「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願你像我一樣順利逃出深淵。

byMaryām

本期話題回顧:假如你被抑鬱症「選中」了丨樹洞Plus

值班編輯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丨樹洞Plus
    上期樹洞,我們討論了一下關於「糊弄」這件事,有426位弄弄子火速前排留言,小編感受到了你們如火的熱情,沒白糊弄。大家不僅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地當場糊弄小編,還貢獻了更多的「糊弄」技巧,小編選擇了一部分總結在下面,歡迎學習探討。也有一些朋友並不贊同「糊弄」這件事。
  • 老闆給了我倆月工資+五千,逼我回去上大學丨樹洞Plus
    by丨金凌022005、2006兩次高考,第一次高考剛上一本線,沒被錄取,度過了人生中第一次最低潮的一個月。by|慎獨08高考結束,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複習資料包括書全賣了,然後吃了一頓平時捨不得吃的飽飯。
  • 「樹洞」欄目|現實中無處傾吐的話,來這兒說吧!
    🍀「樹洞」182我今年20歲,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抑鬱症,我知道我現在活的真的好累,我不喜歡與人溝通,不喜歡身邊有人,我只想一個待著,無論在哪。我不是我不想跟他們說我心裡的想法,只是在他們長時間的無視下開始沒有了這個念頭,所有事情都習慣了放在心裡。天天就逼我去走他們安排的路,導致我又開始出現了自殺的念頭,我不想在家,我不想將就,我想要自己的生活,但他們總是逼我。我最近自殺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真的好累。
  • 我叫威爾·惠頓,我患有慢性抑鬱症和⼴泛性焦慮症,我不覺得羞恥
    (圖片來自貓和老鼠)是的,我叫威爾·惠頓,患有慢性抑鬱症。在這個世界⾥精神疾病等同於軟弱和羞恥,因此,我在三⼗多歲的時候還在飽受折磨。我也不是從來沒有向別⼈求助過。我做了!我只是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我身邊的成年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 【學習強國】影像記錄丨河北石家莊:可愛樹洞畫 扮靚冬日街頭
    【學習強國】影像記錄丨河北石家莊:可愛樹洞畫 扮靚冬日街頭 2020-12-10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洞】樹洞分區啦,不來看看嘛?
    【樹洞】你大可以在我喜歡你的時候利用我對你的喜歡,但我對你的喜歡是會被消耗掉的,不可逆的被消耗掉 6.【樹洞】表白SCMSA的p,我想和你生猴子 7.【樹洞】情緒終於被成績還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壓崩潰了,覺得自己真的很差勁,對未來充滿恐懼,對自己充滿失望……上次哭是什麼時候呢,這次終於哭了出來。
  • 【樹洞】ocamp的種種 吐槽MUA
    【樹洞】個人ocamp的確不是個完美的活動……一方面組家長們的付出真的讓人看在眼裡,感動到心裡。
  • 丨樹洞Plus
    上期樹洞有325位網友在後臺留言,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的故事,有關學歷,更有關生活和選擇。有人說,有學歷的人,你要是問起來,十個有九個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很大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就像考上研究生的人覺得考研很easy一樣。有人說,認清學歷付出所需要的成本,認清自己努力的本質。要知道,學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 | 自查抑鬱症指標
    在太多人眼裡,抑鬱症是「富貴」病,閒得發慌導致的。可是他們不知道,抑鬱症真的是一種病,不是矯情、不是脆弱,而是真的病了。這是正常的大腦: 而抑鬱症不是這樣,他的世界裡面一直在下雨,而且無法自愈。抑鬱症這個病最難最難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大家持有的態度是——要麼覺得你不是病,是作,要指責你;要麼覺得你是精神病患者,要遠離你。
  • 女大學生和抑鬱症「打架」一年了 用漫畫解構這個「噬魂怪」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是一件需要去改變的事情。而改變這種情況的第一步,不是說要消除所有人的誤解,而是要先正視自己。」想替抑鬱症群體說一些真正的心裡話最嚴重的時候,小臻曾經試圖想自殺,甚至寫好了遺書。「我站在天橋上往下看,當時真的感覺到一種沒有理由的幸福感,就覺得我不用再害怕,不用再忍受,不用再堅持了。
  • 抑鬱症患者自我傷害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
    在抑鬱症患者當中,有自殘行為的絕不是個例。在未患抑鬱症的人眼裡這是一件駭人的行為,但作為經常接觸抑鬱症患者的人來說,這種行為並不罕見。作為抑鬱症患者,首先要明白自殘是一件非常不好且需要極力避免的事情,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決心去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 「對不起啊,我得了抑鬱症。」
    關於逝者的話題總會隨風而去,今天咖爺想要談的不是雪莉也不是喬任梁,而是那隻使生命之花凋零的共同黑手——抑鬱症。雪莉生前受嚴重的抑鬱困擾,早已不是新聞。曾有男性粉絲與她在飯店偶遇,當這位粉絲拿著鏡頭靠近雪莉時,她竟害怕到躲藏在桌子之下;而她個人在INS小號上傳的畫作,也足以看出她毫無秩序的內心。
  • 生活幸福、性格開朗也會得抑鬱症?丨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丨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2020-10-23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抑鬱症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由最初的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有自殺企圖或行為。我最近看的一本書《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寫的自己得抑鬱症並住院,自己在精神病院裡的一些所見所聞和心路歷程的變化,正如她在書中寫道:「在疾病面前,每一個人都是赤裸的,就像一條條扒光了被晾曬在沙灘裡的鹹魚,什麼羞恥啊、自尊啊是完全不存在的」,在精神病院裡,她覺得自己是最正常的一個,比起那些自閉症兒童,人格分裂的女人
  • 抑鬱症≠心情不好 丨 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最嚴重...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和身體的疲勞衰弱為主要特徵,常伴有焦慮和無用、無助、無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多種自傷和自殺傾向。1.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鬱症困擾。2.抑鬱症可導致精神痛苦、學習無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觀厭世。3. 如果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缺乏持續2周以上,應及時就醫。4. 抑鬱症可治癒,但易復發,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規範治療。5.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快來看看吧!
    但是有一部分可能會發展為長期的有規律的抑鬱期,就是你明顯感覺自己無法調整這種情緒,不是因為什麼具體的事情,甚至覺得生活得挺好的。另一邊,你總會控制不住自己,處於整個內心世界都崩塌的狀態,也不是想自殺這種想法,很難說清楚,大概就是,走在路上想被車撞死在這裡也挺好的,在高處停留久了會突然有一瞬間感覺理智和身體分離了,理智上知道不能死,身體卻想跳下去。
  • 抑鬱症是精神病嗎?
    廣義上說抑鬱症是精神疾病或者說是心理疾病,狹義上說不是精病神,而是一種心理障礙。 提起精神病,很多人就認為是那種瘋瘋癲癲,行為古怪,胡言亂語的精神分裂症。但事實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廣義的精神疾病其實分為很多種,抑鬱症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病情輕重程度不一樣,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也不同。
  • 做了抑鬱症自殺幹預志願者後,我發現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周末漫談
    而身邊的同事們多數都作為線上自殺幹預志願者與樹洞救援團(一個從事自殺幹預的公益組織)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根據樹洞救援團編寫的《網絡自殺救援指導性建議》,自殺風險被分為11個等級。一般情況下,患者群中出現自殺言論,同事都會對其自殺風險進行分級,處於0-8級狀態下的患者,通常都會在群內病友以及抑鬱症研究所所長任有病的勸阻下放棄自殺。
  • 做了抑鬱症自殺幹預志願者後,我發現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而身邊的同事們多數都作為線上自殺幹預志願者與樹洞救援團(一個從事自殺幹預的公益組織)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根據樹洞救援團編寫的《網絡自殺救援指導性建議》,自殺風險被分為11個等級。一般情況下,患者群中出現自殺言論,同事都會對其自殺風險進行分級,處於0-8級狀態下的患者,通常都會在群內病友以及抑鬱症研究所所長任有病的勸阻下放棄自殺。
  • 《走出抑鬱症》:抑鬱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這是一個關於抑鬱症患者成功自救的故事,對比其他專業書籍,這本書更加感性,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和抑鬱症抗爭多年的心路歷程,他告訴我們: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可以在痛苦中找到活著的意義。@鴕鳥說話01丨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光,抑鬱者的那段時間更是難熬至極《走出抑鬱症》的作者王宇,現在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他自己訴說,也許沒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講述了作者與抑鬱抗爭的很長一段日子,那些毫無色彩的時光,痛苦而絕望,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忍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