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雙方或多方對某個事件、某些信息和意見的交流。生活中,學習中,社會交往中,我們少不了溝通。
溝通是傳遞信息,表達情緒,闡述意圖,建立關係,增進友誼必不可少的行動。
你會溝通麼?你的溝通有效麼?
溝通是兩方或者多方的事情,參與的幾方互動、互相給予回應的人們對彼此的交流內容的理解是一致的,得到雙方都認可的、具體可操作的結果,才能實現溝通的目的。
譬如有如下場景:
——能麻煩借我十萬塊錢嗎?我明天有要緊的事,多謝了。
——我考慮一下。
這是溝通,但這算有效溝通嗎?
不完全算。因為最後一條沒做到。
對方沒有直接說借還是不借,只是委婉地說考慮一下,中國人是很講究說話藝術的,他可能要想一下:借你的錢能及時歸還嗎?你有能力麼?你借錢的目的是什麼?是否要與家人商量一下?
所以,雙方其實並沒有達成一致。
——我這個月資金周轉困難,下個月有筆錢到帳,能及時還你。你暫時救下急借我十萬,利息隨行就市,行嗎?
——當然可以啊。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什麼,小事一樁。是現金還是支票?
——都行,你幫了我這麼大的忙,多謝了。
——好吧。那你發給我卡號,我轉過來。
——好的,謝謝。
這才是有效溝通。
所以,溝通的本質是高情商的表現,體現著一個人的素質,文化底蘊,還有見多識廣,見風使舵的本事,中國古人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就是這個理。
那麼,我想有效的溝通有如下的特徵:
第一,從不直接否定他人
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種非黑即白的思維,總認為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一個討論和溝通當中,當你說完了你的觀點,如果有人當眾直接否定你,你一定是不服氣並且想盡辦法找到對方的漏洞並且說服對方,甚至會發生爭吵,到最後不但討論不出結果,還會惡語相向,關係搞僵。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急於表現自己,急於證明自己,適得其反!
馬斯洛需求當中的認同需求,讓人們天生不喜歡被別人否定,而是希望被別人認同,被別人尊重並佩服。
所以情商高的人,從不直接否定對方,他們往往是先肯定對方,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我這邊還有點不一樣的想法……」
這時候你會欣然接受,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但如果直接說你是錯的,你肯定是不會想聽他說話的,無論對錯。
第二,情商高的人往往多聽,少說
情商高的人會認真觀察並分析交談中每個人反應,並適時調整說話的技巧,採取別人可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
每個人都渴望被傾聽,被理解,而不是只當一個吃瓜觀眾。
情商高的人知道,要照顧他人的情緒,包括渴望被傾聽的內心,真想得到對方內心的想法做到有效溝通,則必須先讓對方慢慢願意打開自己。
第三,情商商的人善於拋磚引玉,引出對方的共鳴
情商高的人,善於察言觀色,能有效地把控局勢,能控制氣氛,能隨機應變,比如往往在你描述一件事正在理虧詞窮的時候,把尷尬破解的那個人,然後你會如釋重負「對對對!就是這種這樣,感同身受,感同身受!」
這樣的方式可以瞬間拉近你和他之間的距離,讓你覺得,終於有人懂你了。
共鳴,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表達,一個情商高的人是能通過細微的表徵來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的。
我們所有的溝通都是為了求同存異,有差異,有矛盾不可怕,只要我們能抓住對方的需求,抓住重點,才能有效地把握對話的方向,控制情緒,控制話題的走向,我們一定能達到交流的目的!至少是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