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蛋黃酥老破酥啥原因?

2020-12-15 白雪公主玩具樂園

蛋黃酥算的是一款經典傳統的中式點心,最出名的是作為臺灣地區的伴手禮,這些年逐年流入內地,受到了很多夥伴的喜歡,我也不例外。蛋黃酥要好吃,做好起酥很重要,包酥手法要掌握。作為一款酥類點心,蛋黃酥層層酥脆、入口鹹香可口,好吃不膩。蛋黃酥要好吃,這個起酥就很重要,傳統蛋黃酥的製作就會使用豬油來起酥,比起黃油,它的起酥效果更好。除了豬油的使用,在包酥的手法上也很有講究,蛋黃酥可以使用小包酥或者大包酥的手法,個人更偏向更精細、多花時間,但是口感會更好吃的小包酥。

無論是大包酥還是小包酥,都需要將構成蛋黃酥麵皮的水油皮和油酥部分分別製作,經過一定時間的醒面,然後將水油皮包裹住油酥,經過兩次擀卷、中間適當的鬆弛麵團,製作成包裹餡料的蛋黃酥麵皮。(下圖是一個層層酥脆、起酥非常棒的蛋黃酥,層次感很棒。大家可以與第三張圖對比一下,看看區別。)而大小包酥的區別則在於:大包酥是將整份的水油皮包裹住油酥,然後再分割。而小包酥則是將水油皮和油酥按照每個蛋黃酥所需的量,分別分割好,然後每一份的水油皮包上油酥,逐個的去擀卷處理,時間工序上會比大包酥更精細一些。

個人習慣小包酥的手法,做出來的口感更酥脆。既然說到了起酥是蛋黃酥層層疊疊有層次感,酥脆美味的關鍵,而包酥是重要手法,那麼我們製作蛋黃酥的時候時常也會遇到「破酥漏酥」等情況,這些情況出現就容易讓蛋黃酥烘烤出來層次感不強,成品不美觀,口感沒有那麼酥脆可口。那麼在製作蛋黃酥時什麼情況叫做「破酥漏酥」?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呢?怎麼去避免呢?「破酥漏酥」主要是指蛋黃酥的麵皮中水油皮不能完全包裹住油酥,或者水油皮破裂,造成油酥漏出,也容易產生水油皮和油酥混酥的情況。(下圖的蛋黃酥就出現了一些破酥、漏酥或混酥的情況,顯得層次感不強。可與第二張圖對比區別。)那麼蛋黃酥的「破酥漏酥混酥」主要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是我總結的8點可能性,供大家逐一排除,找出原因。

1、【鬆弛問題】水油皮或油酥醒面鬆弛的時間不夠。以蛋黃酥的水油皮製作為例,我們會手工通過揉面、捶打等方法揉成基本是手套膜的狀態(類似做麵包時麵團的完全階段),這時候麵團的彈性就非常好,而延展性不足,如果一製作完水油皮和油酥就立即去包裹、擀卷,麵團就會變得很不服帖,容易出現擀不開,縮回去的情況,這個時候你可能有一些「被麵團支配的恐懼」,這個時候的麵團是不適合做後續操作的。要想讓麵團乖乖的「任你擺布」,你必須讓麵團靜置一會,讓「神經緊張」的麵筋鬆弛下來,用專業的話就是說「鬆弛能讓麵筋鏈有時間適應新的長度和結構,從而更好塑形。」

改進措施:推薦油皮油酥分別鬆弛半小時,包好以後再鬆弛15分鐘以上。通過鬆弛,同時也會讓水分在麵團裡更均勻地分布,得到更好的成品。那麼如何鬆弛水油皮和油酥呢?蓋上保鮮膜,室溫鬆弛。如果室內比較乾燥,上面可以蓋一個溼毛巾。如果天氣熱的時候,也可以放入冰箱鬆弛,因為豬油溫度高了會融化,特別是油酥黏答答的後續就很操作了喲。2、【包酥問題】水油皮包裹油酥的時候,沒有包裹好。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操作,但是一定要注意收口,這一步關係到後面擀卷等操作。

把細節做好,才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包裹好,就是漏酥、破酥、混酥的隱患。改進措施:認真將這步做好,打好基礎。要包裹均勻,收好口。(下圖是水油皮包裹好油酥的樣子,不要求規則圓形,但是一定要包好收口做好)3、【擀卷問題】擀卷的時候用力過猛或者厚薄不均勻,造成水油皮破了。這也是一個操作的問題,注意避免即可。

擀卷厚薄不均勻也是不可以的,比較薄的地方就容易破,而且最後成品也會出現層次有一些厚薄不均勻的感覺。改進措施:擀卷時,我們注意用力均勻,從上到下均勻擀開,注意厚度均勻。4、【擀卷問題】過度追求層次,擀卷太長,後續包裹的時候皮太薄,多次操作後破酥了。蛋黃酥的製作中,包酥、擀卷是關鍵的步驟,其中擀卷的長度,包括卷的圈數都會關係到蛋黃酥的層次感。

一般來說,擀卷越長,卷的圈數越長,蛋黃酥的層次感越強。但是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擀卷長了,麵皮就薄了,即便在擀卷時勉強不破皮,後續包餡、烘烤時也容易出現破皮、破酥、混酥的情況。改進措施:對於擀卷的長度,適當即可,一般我是卷三圈即可,不用追求太長,要知道破酥了就「破功」了,層次感和酥脆感會大打折扣喲,所謂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5、【鬆弛問題】還是鬆弛的問題,兩次擀卷,間隔和完成後都推薦15分鐘的鬆弛時間。6、【餡料處理】除了鬆弛、包酥、擀卷的問題,我們還需要考慮餡料的問題,蛋黃酥一般都會包裹鹹蛋黃,這個鹹蛋黃我們需要做一些細節的處理,以免戳破麵皮。

改進措施:鹹蛋黃提前去腥烘烤後,需要做個「修剪」,將蛋黃的邊邊角角容易刺破麵皮的部分都去除,然後包裹上豆沙,備用。這個細節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不足,容易在最後一步包餡料的時候,「無情」的將我們「脆弱」的麵皮戳破,別說了烘烤的時候就露餡了~7、【烘烤問題】烘烤溫度過高或烘烤時間太長。作為一款烘烤類美食,蛋黃酥的烘烤同樣要摸索自己烤箱適合的溫度時間,如果烘烤溫度過高,也容易引起麵皮迅速的膨脹破裂,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破酥漏酥的情況。改進措施:選擇合適自己烤箱的烘烤時間。8、【環境影響】當夏季溫度高的時候,也容易造成漏酥的情況。這個主要是因為水油皮、油酥,特別是油酥會由於室溫、手溫等情況,裡面的豬油流出,容易變得太軟和漏出,不好操作。

而且容易造成漏酥、混酥等情況。改進措施:推薦夏季冰箱蓋溼毛巾去鬆弛。另外推薦操作的時候戴上手套,隔熱~以上就是我根據「烤蛋黃酥老破酥啥原因?」這個問題分享的一些我製作蛋黃酥的經驗心得,包括可能導致這一情況的8點原因,並且給出了我的改進建議,希望隊友有幫助。其實製作美食和任何一樣技藝一樣,都需要不斷地打磨,有問題去找原因,然後去改進,一次一次在不斷探索中做得更好更棒,收穫被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認可的喜悅。歡迎更多朋友參與討論,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美食心得和美食作品。期待以美食會友,認識更多愛美食愛生活的夥伴。

相關焦點

  • 原來蛋黃酥製作這麼簡單,教你在家自製,1小時速成
    如果還沒,這集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家的美味蛋黃酥1小時的速成攻略!說到蛋黃酥,大口和口咩兩個人都很愛吃,尤其是傳統紅豆餡包蛋黃的可真是百吃不膩,小編多年混跡美食行業,其中收穫最大的就是跟老餅店偷學的那幾招,最後在調整成自己喜歡的配方及烤法,也就是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食譜了!
  • 簡易版空氣炸鍋烤蛋黃溶豆​ 空氣炸鍋怎麼做溶豆
  • 大叔教你自製蛋黃酥,外皮酥鬆,看過就能跟著做
    每年總有許多人去買不二堂的蛋黃酥,但其實還有很多美味的蛋黃酥呢~在上一篇的鳳梨酥我介紹了自己炒類似土鳳梨口感的鳳梨餡,這篇蛋黃酥的蛋黃餡,我挑戰了傳統放完整一顆或半顆的鹹蛋黃做法,雖然步驟比較費工但是改變蛋黃作法吃起來的口感非常贊。
  • 麻薯豆沙蛋黃酥,小孩子特別愛吃!Q彈香甜 軟糯鹹香
    一個專注0基礎免費學烘焙的平臺微信號:bake360 在原有的蛋黃酥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加入了Q彈麻薯,結合了紅豆的甜,蛋黃的香,層層酥皮,做給心愛的ta,酥到心坎裡。C.一般做酥的話最好選擇豬油,因為起酥效果最好,但是很多人不習慣豬油的味道就可以選用黃油,這個我比較推薦,香香的黃油做的酥味道也很好吃,或者直接用無味的色拉油。D.至於酥皮和酥油如何分份,建議醒好面後直接稱重,平均16份。E.烤蛋黃酥時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烤箱實際情況調整烘烤時長。F.新手做的話差不多2個小時左右,但是做完後成就感爆棚!親們記得要提前預估好時間呦!
  • 美麗生活 | 美味的蛋黃酥怎麼做
    同時將普通麵粉改成了低筋麵粉,咬一口可以酥得掉渣。黃油做的點心會散發出淡淡的奶香。每次烘焙後,奶香味縈繞在屋子裡,久久不散。 身邊大閨蜜們相當認可我的手藝。有的閨蜜初次品嘗後,一直想念,時不時就摔大紅包過來,要求我做一爐。 首先奉上配料表,大家可以一鍵另存。此配方可製作20個蛋黃酥。為了不浪費食材,同時還能保證成品的口感和美觀,每次我都按配料表準備。
  • 肉鬆麻薯蛋黃酥的做法 麻薯蛋黃酥爆餡什麼原因
    麻薯蛋黃酥是一種營養美味的食物,麻薯蛋黃酥的做法比較簡單,製作麻薯蛋黃酥最需要的食材就是玉米澱粉和牛奶,等學會做麻薯蛋黃酥以後就可以自己在家做了
  • 精選蛋黃酥6種做法,又香又酥又不貴,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5一般全部包好,第一個鬆弛時間也差不多到了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6將麵團擀成牛舌狀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7再捲起,依次排好,鬆弛10分鐘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8收口朝上,再擀開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9捲起,豎立蛋黃酥的做法 步驟10用手壓扁,擀成中間稍厚,四邊薄的麵皮。將豆沙蛋黃餡包入,收口,並捏緊。
  • 018.卡通蛋黃酥/螺旋酥/彩紅酥/天然色粉
    共七款造型》天然色粉螺旋酥&彩虹螺旋酥/做出完美螺旋紋/比例酥口不乾硬(小山園抹茶.紫薯.甜菜根.法芙娜可可螺旋酥配方)‼️免攪拌機‼️手揉3分鐘‼️輕鬆出膜好操作配方‼️烘焙初學者也適合‼️㊙️鹹蛋黃的處理方式㊙️隔夜不出油㊙️冷卻不扁塌不皺皮㊙️回烤一樣外酥內鬆軟㊙️油皮製作配件技巧
  • 專訪軒媽蛋黃酥創始人韋福獻:論蛋黃酥品類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Foodaily:軒媽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或含義嗎?韋福獻:軒媽,其實就是我太太,我們大寶叫軒軒,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媽媽做給自己小孩吃的食品。實際上,我太太在軒軒出生後就放下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
  • 烘焙 | 完美蛋黃酥攻略,看這一篇就夠~
    蛋黃酥是姐姐我接觸烘焙以來做的最多的了,每到月餅季就會做一批酥,送給親朋好友。今天這篇文章很長,閱讀完大約需要17分鐘,不過,總結這些做酥的經驗可是經歷了三四年。那種含水分的豆沙餡兒也能用,但是不建議用,還是油豆沙比較好,原因咱們後面講。既然要做純手工的蛋黃酥,建議還是自己手工炒餡兒。自己炒的豆沙餡兒和外面買的味道真的有差異,我還是喜歡自己炒的餡兒,味道更純淨一點。水油皮中筋麵粉150克 / 細砂糖35克 / 豬油40克 / 清水60克
  • 「軒媽蛋黃酥」創始人韋福獻:論蛋黃酥品類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Q:軒媽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或含義嗎?韋福獻:軒媽,其實就是我太太,我們大寶叫軒軒,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媽媽做給自己小孩吃的食品。實際上,我太太在軒軒出生後就放下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她喜歡給孩子做各種手工零食,但軒軒有些挑食,所以她也是費盡了心思。
  • 法式千層酥,酥酥酥酥~~~
    你知道的一定也不比我少哦~~~今天我們念叨念叨法式千層酥吧!定義:法式千層酥(法語:Mille-feuille),又稱拿破崙酥、拿破崙蛋糕,是一種法國起源的普遍蛋漿甜品。分析:傳統上,法式千層酥是由三層酥皮夾兩層奶油,但有時用果醬。頂部通常是交替白色(糖)和棕色(巧克力)條,並梳理。
  • 不是每個蛋黃酥都叫帝王酥!
    酥、沙、綿、密,四種口感互相轉化,一口一口,停不下來~一顆帝王酥,五種顏色的交織,五種口味的纏綿,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內裡的秘密。再加上反覆的壓、疊操作,最後才有層層起酥的效果。紅豆沙永遠是帝王酥的絕佳搭檔,它能確保帝王酥到舌尖的鮮美。
  • 【美食】不是每個蛋黃酥都叫帝王酥!
    一顆帝王酥,五種顏色的交織,五種口味的纏綿,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內裡的秘密。再加上反覆的壓、疊操作,最後才有層層起酥的效果。紅豆沙永遠是帝王酥的絕佳搭檔,它能確保帝王酥到舌尖的鮮美。低糖配方,微微香甜,反而能襯出豆子的原香,綿沙但不粘膩。
  • 酥酥酥酥掉渣的小魚乾,酥到連骨頭都一樣酥脆!
    終於淘到又鮮又酥、口口噴香的「小黃魚酥」 高蛋白  |  低脂肪  |  香酥鮮甜 輕輕掰開一條黃魚酥,簡單的調料讓小黃魚的鮮甜得以突顯,淡淡的鹹香伴隨著魚肉的香氣撲向鼻尖,讓人一條接著一條,停不下來。藤椒味小黃魚推薦給愛辣愛麻星人,恰到好處的麻,恰到好處的辣讓鮮甜的黃魚酥更具風味。
  • 千層酥、羊角酥、蘿蔔酥、皮蛋酥,統統酥到骨頭裡
    在加熱的時候,麵皮中的水分受高溫汽化,麵皮在水蒸氣的衝擊作用下膨脹開來,就形成了層次分明又香酥可口的酥點。希臘還有一種妃樂酥,據說每一層酥皮被做得比紙還薄,我沒吃過,但想來應該和蘇式月餅的餅皮差不多。隨後出現的應該是西班牙式酥點和義大利式酥點。
  • 當蛋黃酥的酥遇上雪媚娘的軟糯,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當蛋黃酥的酥遇上雪媚娘的軟糯,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說起好吃的的中式酥點,蛋黃酥絕對能排得上號。傳統蛋黃酥圓潤飽滿的金黃外表裡,包裹著香甜軟儒的豆沙和鹹香流油的蛋黃。輕咬一口,酥到掉渣,多重滋味在舌尖交織,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 一年一度的蛋黃酥來啦~~今年做彩虹酥
    已經一年多沒做蛋黃酥啦~去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時間做,畢竟做一次蛋黃酥也非常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