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品市場步入2.0時代 疫情催生免疫力需求

2020-12-13 網易新聞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暨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開幕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供圖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李佳佳)「疫情前,很多中國消費者會關注美容類保健品。疫情後,對於提升免疫力以及健康的需求明顯增加」,GNC健安喜中國區總裁黃翔祺對中新網記者說,現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市場特徵從1.0時代的「補不足」變為尋求增強不同類型的保健功能。

眼下,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暨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以下簡稱HNC健康營養展)正在上海舉行。近幾年,海外各大品牌逐鹿中國市場,均把HNC作為進入中國首次亮相的舞臺,藉此聚焦渠道和行業的關注。

隨著「90後」也開始捧著保溫杯泡枸杞登上養生舞臺,保健品市場開始顯現出更為「年輕態」的趨勢。黃翔祺發現很多25歲邁入「初老」的中國年輕人開始樂衷養生,這讓他們嗅到了更大的商機。

「對中國消費者來講,從營養不足到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健康,成為一個趨勢。對女生來說,現在就是想變美、變瘦,對男生就希望變得更強壯,他們都希望到了老年還能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所以針對這些需求我們還有很多業務開展的空間。」黃翔祺還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總結出幾大關鍵詞:高端化、走向草本、細分化、年輕化。

HNC健康營養展展臺 造物遊傳供圖 攝

從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FANCL保健品旗下針對不同年齡段推出的營養包系列產品一直頗受中國消費者歡迎,每年的銷量能達到上百萬包。FANCL株式會社海外事業部部長中川護一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疫情對於FANCL在日本本土的線下銷售帶來極大衝擊,不過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卻非常好,「從整體看,比去年終端銷售額增加了3倍」。

中川護一將其歸結為中國人對健康意識的重視,「比如提高免疫力的VC這一類產品,銷售額比去年增加5到6倍。通過今年的疫情,消費者都更注重免疫力和身體健康,在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們反而出現增長」。

感覺到變化的還有德國雙心,這個百年的德國保健品牌今年第一次嘗試與小黃人IP聯名推出成人及兒童的葉黃素產品,並且在今年雙11期間取得很理想的銷售成績。「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德國雙心在本土德國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場」,江蘇恆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趙文楊說。

他認為,疫情對於保健品市場最積極影響就在於消費者心智的提升。以往,消費者更多看重保健品的價格以及品牌所展示的功效;而今年則會更多地看成分和含量是否合理。

對於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現狀,趙文楊認為,現在競爭雖然激烈,但當這個行業充分市場化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健康,沒有壟斷,「不論是國內本土的品牌還是跨境進口的國外品牌,目前都是百花齊放的狀態」。

儘管市場相對健康,但近年來關於保健品「智商稅」的說法也不絕於耳,對此,將拜奧益生菌、斯旺森等品牌引入中國的造物遊傳國際醫學研究有限公司晁石認為,的確是有一些沒有臨床數據支撐的產品僅依靠概念吸引熱度,並且帶動一些產業的發展,需求會催生這種偽產品和偽需求,他呼籲消費者及廠商在選品時要更重視臨床數據的積累以及醫生的背書推薦。

在本屆展會上,出現了數量更多且規模更大的海外展團,1800家海內外知名品牌商、製造商和貿易商齊齊參展。而抗衰與美容、情緒管理、健康茶飲、體重管理,也成為本屆HNC展會四條健康之旅的代名詞。

中國醫保商會會長周惠表示,本屆展會是在特殊時期舉辦的一場行業盛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嚴重衝擊,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也讓每年6月份舉辦的盛會延至今日才與大家見面,雖然有所推遲,但也使得主辦方進行了更充分的籌備,相信今年的展覽及相關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成效。(完)

相關焦點

  • 中國保健品市場步入2.0時代 疫情催生龐大免疫力需求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李佳佳)「疫情前,很多中國消費者會關注美容類保健品。疫情後,對於提升免疫力以及健康的需求明顯增加」,GNC健安喜中國區總裁黃翔祺對中新網記者說,現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市場特徵從1.0時代的「補不足」變為尋求增強不同類型的保健功能。
  • 疫情刺激維生素類保健品需求上升 供不應求下這個千億產業迎提速...
    日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保健食品行業研報指出,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民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增大。疫情之後,將是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的窗口時期。研究人員認為,保健品佔據較大比例的膳食補充劑類產品、增強免疫力的產品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在2019年保健食品得到最嚴監管後,保健行業市場將得到進一步規範。2020年保健品行業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 後疫情時代下,兆億日本健康食品市場催生了哪些強勢賽道?
    如今距疫情爆發已過去兩年、人們早從原來的惶惶不安變得麻木,並逐漸接受與適應同新冠共生共存的現狀。這種心理上的轉變也清晰地投射在消費行為上,消費者開始告別前期盲目衝動地「掃貨」行為,趨於理性地選擇自己真正所需的健康產品。後疫情時代下,全球大健康行業歷經混戰後形勢逐漸明朗,各地區的市場均顯現新的發展趨勢。
  • 疫情催生新需求,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企業都在搶這塊蛋糕
    定製化消費走俏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產品開發的目的已經從原來的滿足普遍需求,轉變為創造定製化需求。 「在日本,『健康測定+保健品銷售』的模式已很成熟。消費者可以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保健品。」
  • 後疫情時代:「提升免疫力」成保健品行業發展支點?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大部分企業都面臨嚴峻挑戰,但是保健品行業前景卻被普遍看好。&nbsp&nbsp&nbsp&nbsp7月29日晚間,A股最大的保健品(膳食補充劑)上市公司湯臣倍健(股票代碼:300146)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今年1-6月實現營收31.25億元,同比增長5.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2億元,同比增長10.96%。
  • 對抗病毒,免疫力是「唯一」的藥!疫情前,保健品企業如何突圍?
    飲食提高免疫力,普通食品將更關注營養提到增強免疫力,過去消費者的目光往往多集中於保健產品類,且受眾也較為集中於中老年孕婦嬰幼兒等有特定需求的人群。但是隨著疫情的影響,預計未來更多的消費者在日常食品消費中也會更關注於有增長免疫力、補充營養的餐品。
  • 疫情來了,又到推銷「增強免疫力」保健品的時候了!
    疫情期間,沒想到還有一群人特別關注癌症患者,那就是借著疫情、積極營銷「免疫力」保健品經濟的從業者。02「增強免疫力」話術要素分析如果說銷售的本質是給對方用方法論洗腦,那針對個人消費者的保健品銷售的核心策略就是把常人的常見需求、常識漏洞、人性弱點統統都作為考慮因素納入到一套話術模型裡,我稍微總結了下找到我的保健品銷售話術要素主要為以下四點:圖為
  • 越來越多藥企「入局」保健品行業 疫情影響加速這些趨勢
    2019年,因權健事件發生,國家有關部門加大了對保健品市場的整治力度,加上藥品零售行業的改革和規範、《電子商務法》的實施等其他因素,導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保健品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不過,進入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全民保健意識得到提升,國內健康消費需求不僅沒有被抑制,反而因此大增。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在相關的公告中,Blackmores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由新冠疫情引起的澳洲及亞洲消費者對於免疫類產品增加的需求,沒能被轉化為銷售。 在澳大利亞工作的小馬,之前一直利用工作間隙兼職做代購。Blackmores、Swisse兩個品牌堪稱「澳大利亞特產」的保健品是她經常發回國內的產品。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但僅僅數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歷翻雲覆雨的巨變。
  • 保健品市場「颳起旋風」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增強,保健品行業也開始崛起。尤其在疫情爆發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出現井噴,中國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黃金年代」。張小雅向「創業最前線」表示:「我從兩年前開始吃保健品,主要都是一些女性專用的複合維生素、抗糖丸、抗初老等產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銷達到1萬元以上。因為疫情,我還花了1000元給全家買了維生素類保健品,來增強免疫力。」受疫情催化,保健品品牌重點發力線上,紛紛開發新產品以刺激銷售。在京東上,今年第一季度營養保健品類銷量增速顯著。
  • 保健品行業正進入「研發下半場」,疫情下從業者應看到的啟示
    過去2年,AgeClub一直在研究中國保健品市場下一階段的發展變化,我們判斷線上線下會出現一批用新思維新模式重新改造保健品市場的企業; 而正在進行中的肺炎疫情正在加速這種變化的出現,疫情期間線上保健品企業銷售出現大幅增長,增速達16%-70%。 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到底會給保健品行業發展帶來怎樣影響?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她是千千萬萬個年輕人的縮影:「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一邊沉迷於熬夜,一邊醉心於保養。 曾經,養生是中老年人才關心的話題,如今,逐漸步入「30+」的90後們也開始端起保溫杯,泡起枸杞,兢兢業業吃起保養品,邁入養生行列。
  • 保健品市場亂象不止,你有交過「智商稅」嗎?
    2019年世界範圍內保健品的規模達2667.4億美元,我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保健品市場,市場規模高達全球21.8%。今年疫情的出現,也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健康保健需求。現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市場特徵從1.0時代的「補不足」變為尋求增強不同類型的保健功能。不僅僅是中老年群體,如今「90後」也開始捧著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登上養生舞臺,加入保健品購買大軍。
  • 疫情之後,迎來保健品「漲價潮」,反觀國外市場卻「遇冷」?
    但是隨著疫情之後帶來的影響,也有很多行業大火了起來,比如說保健品,現在大家都非常在意養生方面的問題,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僅是中成藥保健品的需求在上升,價格也在持續走高。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的保健品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4.8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5.67%。
  • 保健品行業迎來下半場,產品研發、線上布局成重點
    以疫情開年的2020,在各類防護用品、藥品的護航之下逐漸走向平靜。而因權健事件陷入低潮的中國營養保健品產業,也因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近年來,我們與亞健康越走越近,而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全面覺醒,保健品成為了大部分「追求健康」人群的首選。
  • 後疫情時代健康行業迎來新生機,德國仿製藥巨頭STADA全面布局中國...
    這位"百歲老將"在全球布局網際網路市場後,在後疫情時代的今天,選擇"天貓國際"牽手。這既是在順應了零售電商化的大背景,也是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做出的必然選擇。"對中國的投資,是史達德亞洲經營策略中重要的一環,我們會堅守質量第一的原則,不斷創新,將更優質的保健品、母嬰產品帶入到中國市場,加強本土化的經營,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史達德亞太區及大中華總經理 Mr Gary Clark說。
  • 陳欣:後疫情時代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機遇與展望|洞見
    針對後疫情時代下,中國資本市場所面臨的風險、機遇與展望。日前,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陳欣教授受邀撰文,分享觀點。展望未來,他認為,在不確定性風險加強的後疫情時代,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必須從以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轉向依賴資本市場對資源的再分配。
  • 德施曼重磅發布3D人臉智能視頻鎖R81,正式開啟3D人臉智能鎖2.0時代!
    6月9日19點30分,德施曼新品發布會上,總裁祝志凌重磅首發了二代3D人臉智能鎖即3D人臉智能視頻鎖R81等多款年度爆款新品,正式宣布行業步入3D人臉智能鎖2.0時代!
  • 安德瑪梅宇清:全場景助力運動2.0時代
    科技助力,全場景化的運動2.0時代「疫情期間,中國地區部分門店關閉,線下渠道業務受到一定衝擊。」梅宇清說道,而自企業陸續復工以來,在品牌一系列線上線下的舉措之下。從3月起,銷售額已開始逐步回升,周末部分門店業務已恢復至原來的70%左右。「我們在一二線城市的客群基礎牢固,銷售額快速回升讓我們對民眾購買力回歸還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