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泡茶,器美、人美、境更美.

2021-03-05 加藤松秀I龍善堂I鐵壺

小編發現一些喜歡用鐵壺來燒水或煮茶的愛茶之人,一部分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是僅僅被鐵壺的外表、特別是著名精緻的日本鐵壺迷住,也有的是跟風起鬨……

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知道它的好處,嫌棄它鐵壺太重,泡一天茶下來會非常累,因此也就只能把它當一款擺設品在那供人欣賞。其實隨著對茶道茶藝以及茶知識的逐步了解,慢慢就會發現這鐵壺泡茶的好處真是太大太妙了!

鐵壺的好,

在於能充分改善水質,

提升品茗的醇和感受。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所以在泡茶時,茶具的運用,決定著茶湯的好壞,影響茶葉的品飲口感。山泉水經由山林下面砂巖層過濾,含微量的礦物質特別是鐵離子和極少的氯化物,水質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

鐵壺的鐵含碳量較高,具有堅硬、耐磨、鑄造性好、導熱性優良的特質,更不可比的是,鐵壺壺壁厚實,因此保溫效果明顯,對衝泡大葉種的普洱茶,調出茶韻,更顯優勢。

鑄鐵壺煮水後,能去除水中的氯,釋放出有利於健康的二價鐵為人體所吸收,因此可預防貧血,又能軟化水質,因此鑄鐵壺煮出的水不僅帶有微甜,更比普通水顯得柔滑,泡出的茶葉別有風味,能給茶湯起到加分作用。

鐵壺能提升沸點。泡茶時,水以剛煮沸起泡為佳;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沸騰多次,不斷排除溶解於水中的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使水變「老」,茶葉的鮮爽味便大為遜色;沸騰不夠的水,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過低的溫度不利於茶中成分的浸出。

鐵壺與「隨手泡」之類的常見燒水壺相比較,導熱更為均勻,加熱的時候水的底部和四周都在受熱,所以溫度能夠全面提升並達到真正的沸騰,一般的「隨手泡」燒的水是達不到100°的。

我們在衝泡香氣高的茶如「鐵觀音」和普洱老茶時,水溫必須高,而「隨手泡」燒的水,就會使茶湯的質量大遜,達不到充分的品茗效果和極致的享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鐵壺正是煮水利器。

其次,從茶道美學上包含的六個要素:茶美、水美、器美、境美、人美、藝美其中的「器美」來說;「器美」就是指泡茶的工具要讓人賞心悅目;茶道是在泡茶、品茶的過程中去感悟的,如果這個過程沒有一定的美感,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那就談不上對茶道的感悟。

茶器和茶的關係,跟水和茶的關係一樣,非常密切,茶具的好壞和美感,同樣影響著茶湯的質量和品茶人的心情。茶具是構成中國茶道美學的一個主要要素;我們平日在茶桌上泡茶時,想必,誰都會更喜歡看一把有品位的鐵壺而不是一把敷衍了事、尋求方便的「隨手泡」吧!


最後,人們喝茶,是解渴更是喝健康。在所有的茶裡都含有鞣酸,也稱為單寧酸或茶單寧,是濃茶傷身的最主要物質;鞣酸能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紅茶中含鞣酸約5%,綠茶約10%。當人體大量飲茶後,鞣酸與鐵質的結合就會活躍,給人體對鐵的吸收帶來障礙和影響,使人體表現為缺鐵性貧血;鐵是造血元素,成人每天需要0.8-1.5毫克的鐵。

如果我們使用鑄鐵壺燒水或煮茶,水沸騰時生鐵會釋放出豐富的二價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平常人們從食物裡攝取的是三價鐵,人體只能吸收百分之四到五,而二價鐵離子人體可以吸收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這點非常重要!我們既然知道了喝茶有益健康,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到位更完美呢?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小茶仙分享】用鐵壺泡茶來改善水質
    有的是僅僅被鐵壺的外表、特別是著名精緻的日本鐵壺迷住,也有的是跟風起鬨……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用鐵壺煮水泡茶嗎?首先,鐵壺的好,在於能充分改善水質,提升品茗的醇和感受。「鐵觀音」和普洱老茶時,水溫必須高,而「隨手泡」燒的水,就會使茶湯的質量大遜,達不到充分的品茗效果和極致的享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鐵壺正是煮水利器。
  • 告訴你,為什麼要用鐵壺煮的水泡茶?
    使用鐵壺煮水泡茶,並非是一種隨潮湧動、趨之若鶩的盲目追隨。而是一種優雅,一種養生,一種趨勢。畢竟使用鐵壺煮水泡茶有其獨特的優點和意蘊。「鐵壺煮水能夠實現真正的「沸騰」,更能激發茶香。」泡茶時,水以剛煮沸起泡為佳,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果沸騰多次,會不斷排除已經溶解於水中的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使沸水變」老」,影響茶葉的鮮嫩度;如果沸騰不夠,溫度過低,俗稱」水嫩」,不利於茶中成分的浸出。
  • 日本鐵壺泡茶喝多了,對身體的影響居然這麼大!
    古語有云「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器三者相配缺一不可,在茶圈裡廣為流傳的「鐵壺燒水,紫砂泡茶,建盞品茗」之說的茶器三件套,也是高端茶器玩家所追求的標配!一把好的鐵壺,保留了厚重、古樸的自然,顯現返璞歸真之道,令人心安,使人平和。鐵壺煮水,不僅能讓人體會返璞歸真的韻味,更重要的是鐵壺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
  • 中國茶道的五境之美!
    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今天,作為川茶代表的漢柏春,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國茶道的五境之美!茶葉之美「茶有千萬狀」:撬於茶餅、肥碩勻整的條索;壓制鬆緊適度的小沱;便於撬取的片狀……茶葉的形狀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形成了一個形態萬千的茶葉世界。
  • 那麼多人收藏日本鐵壺,它到底厲害在哪?
    許多人看不懂,日本鐵壺的美。覺得一把黑壺,怎麼也能賣出這麼高的價格。那麼日本鐵壺究竟厲害在哪,才能贏得這麼多人的喜歡?柔軟清甜的口感山林下的砂巖層過濾泉水,含有微量礦物質,尤其是鐵離子和微量氯。水質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
  • 新年新「器」象:一把好鐵壺,泡一杯好茶,傳承300多年日本老工藝,煮出當下生活之美!
    洗茶、品茶,沉醉在一室的清香裡,把玩著一把鐵壺,這是每個茶人在這個冬天醉心的愜意時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圍爐煮茶,古代文人雅士的浪漫追求在快節奏的今天依然得以延續。而一把好壺,不僅成就的是茶和水,能給予我們更好的口感體驗同時,更擁有迷人的賞玩、收藏價值。鐵壺歷史底蘊深厚,它的雛形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唐朝盛行煮茶,流行的煮茶器皿叫鐵釜。
  • 龜壽堂鐵壺,純正京都風韻的日本鐵壺!
    近年來日本鐵壺一躍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寵兒,茶友、玩友中流傳著一句話「水為茶之母,鐵壺增喉蘊」,其受青睞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鐵壺的出現,要從日本茶文化講起。大唐盛世,八方來朝,日本遣唐使將飲茶習俗帶回日本並在寺院裡流傳,逐漸普及到了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民心,並日益興盛起來。隨後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這就是鐵壺的初體。
  • 一把能煮出泉水的京都鐵壺
    無論作為日用器,還是欣賞器,鐵壺在快節奏的今天依舊常青,自是有其道理。 ·置於茶席,可獲得接近山泉水質的水泡茶。而京都鐵壺除了日常的煮水泡茶,更兼顧收藏價值,經常做為幕府大名之間饋贈的禮品,以及名門宴客茶道中使用的茶道器具之一。
  • 茶席插花,讓茶生活更美
    即使沒有講究的花器、花材,我們也完全可以使用身邊尋常之物,通過巧思和藝術的手法點染,化腐朽為神奇,為自己的茶席和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插花,是茶席生命的豐盈一、擇器插花第一步是要選擇適當的花器。作品名稱「尋·常」,意在尋找常態生活裡的美,出自唐杜耒《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不但隱含茶事,更有以茶代酒,靜待嘉賓之意。這件作品強調意境美,清新淡雅,富有詩情畫意,形、神、情、理、韻統一,耐人尋味。作品二:[拾趣]
  • 坦白說,真的不要使用日本鐵壺!
    1、煮茶利器:鐵壺燒水沸點溫度更高,比一般不鏽鋼隨手泡等要高出2-3度,且保溫時間也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2、改善水質:使水更軟滑、甘甜,這也可以改善和提高泡茶的口感。那麼使茶好喝了,你會發現你開始嫌棄其他飲料了,茶是唯一沒有添加劑的飲料,它健康!
  • 茶之器丨怎麼選擇一款適合的泡茶器具?
    一般做表演均有用幹泡法,泡茶席不囿於地點,室內戶外,溪畔山間,皆可成席。茶興濃時,席地而居,隨手把茗。茶與器皆出於自然,又復歸於自然——美茶、美器、美境、美心,天人合一,方為茶之道。 上釉就像在陶瓷器上穿了一件衣服,上釉的讓人欣賞釉色之美,不上釉的讓人欣賞泥土本身的美。無釉粗陶茶具內外壁都有氣孔,用其泡茶,會吸收一定的茶香,對於西湖龍井這些口味偏淡的綠茶,不適合用無釉粗陶茶具。無釉粗陶茶具適合衝泡的茶葉有: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紫砂:紫砂器泥色有多種,以朱泥、紫砂泥為主。
  • 瞧這些日本老鐵壺:連圖案紋飾都在學中國,你看美嗎?
    在收藏把玩日本老鐵壺(釜)過程中,我發現日本人在製作它們時,把中國的祥瑞都學來了。據日本收藏人士介紹,這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一次,我在東京一位收藏家手中見到一個帶有鳳鳥紋的老鐵壺,對方解釋這是一把某代公主曾經用過的壺。頗讓人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
  • 大家最關心的關於鐵壺的幾個問題.
    急須是盛熱水用來泡茶的(有濾網,可以直接在急須裡泡茶)。急須體積比鐵壺小很多,出口歐洲的急須,內部的塗層也只是搪瓷塗層。而日本鐵壺,在製作完成後,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日本人會用植物脂(核桃油之類)和貝殼粉作為保護性塗層擦在鐵壺內部,防止生鏽。在準備使用的時候,把這個內部塗層擦洗乾淨,然後反覆煮水倒水三次,就能正常使用了。
  • 小澳推薦澳柯瑪這款泡茶水壺,呈現中國茶道「五境之美」
    茶具、茶葉、茶水、火候、環境並稱中國茶道的「五境之美」。在茗茶品飲過程中,茶水與火候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茶葉所蘊含的香韻。然而對於小白們而言,各種泡茶的門道實在讓人一頭霧水。不同種類的茶適合哪種水溫?燒水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從水開始,聊聊喝茶的那些講究。
  • 雅士之道 | 茶釜之美
    獨坐時,可對茶釜一隻,可賞佳茗雅器,心靜則喜。靜思時,擦拭內心縫隙,讓陽光住進心裡,點亮的色彩,有孤單,有落寂,也有風光無比。 就如這茶道中的鐵釜,古人云:「茶滋於水,水籍於器。」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器皿在飲茶時的重要性。好茶、好水、好環境,構成了品飲茶的大環境,加上有好的茶具,那麼這個品飲茶的過程才算是最終的完美。茶具都是有生命的,亦是有來歷的,可以進行人與茶與道之間的溝通和對話,於是,精美的茶具、水器,是品茶時的一種心靈感悟和心情喜悅。
  • 老茶釜、鐵壺的收藏價值
    那麼作為日本茶道中不可或缺的物件,「老鐵壺」有著怎樣的文化淵源和收藏價值?      對於茶客來說,煮茶少不了鐵壺,而由生鐵鑄造的日本老鐵壺,煮出的水口感很軟、甘甜,用來泡茶,那是 如虎添翼。而在煮茶過程中,鐵壺吸收水分中的氯離子,並釋放出二價鐵,長期飲用,可以預防貧血,補充鐵質,對於愛茶之人有著實用價值。此外,早期日本老鐵壺距今有一兩百年之久。
  • 鐵壺、玻璃壺、紫砂壺究竟哪個泡茶好?
    鑄鐵壺之所以回潮,還有茶友們對它養生價值肯定的因素——鐵壺在煮茶時由於火焰的灼燒,會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起到一定的補鐵作用。有茶友反映,鐵成分會讓水更具柔性,還原茶香。因此,在茶友的心目中,鑄鐵壺兼具了實用和收藏的價值。    保養方式:就是經常使用。在壺尚有餘溫的時候用茶巾擦拭,時間長了壺身外部就會散發天然光澤。
  • 文創好物集 | 華文堂鐵壺:感古法之美,品自然之味
    鐵壺第一次使用,先裝8分滿水,煮開倒掉,再將適量茶葉放入鐵壺內,加水蒸煮約10分鐘。燒開後將壺內水倒掉,重複2-3次,直至裝清水煮時,水質清澈即可。這樣也可去除新壺的異味。建議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鐵壺比較適合的熱源是炭火,尤其在冬天用炭火燒起來泡茶比較有氛圍,但太容易弄髒壺體,所以現在大多使用的都是電磁爐、電陶爐,方便又快捷、乾淨又清爽!
  • 購買日本鐵壺時,這10個問題你考慮清楚了嗎!
    近兩年,鐵壺在茶道愛好者中熱傳,並漸趨成為一種風尚。但在購買鐵壺時,往往會遇到的一些問題。鐵壺,也叫鐵瓶,日語「Tetsubin」。作為煮水燒茶的器物,日本人把鐵壺的工藝製作發展到了極致,幾百年來鐵壺的器型達到上百種,堂號、名師也有幾十個。
  • 打破常規,茶圈裡廣受歡迎的燒水壺並不是鐵壺,老茶友:真實用!
    前兩天剛有茶友提問,「泡茶是不是用鐵壺燒水最好,聽說能夠軟化水質?」可見市場上的燒水壺,材質不一,器型各異,讓人挑花了眼。在琳琅滿目的燒水壺裡,弱水三千,該如何選出適合的那一瓢?基於材質特點,不鏽鋼壺可以解決鐵壺、銅壺等金屬茶壺易生鏽,保養較麻煩的問題。最後,選不鏽鋼燒水壺燒水時,要留意安全性能。不然,市面上部分低端廉價的不鏽鋼壺,材質內部容易摻有雜質。選擇有牌子的,功率達標的電燒水壺,泡茶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