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的人想進去,城外的人想出來。」這是出自於錢鍾書先生《圍城》裡面的一句話。這句話我現在借用來比喻當前的市場,沒創業的人想進去,創業開店的人想出來。很多人都想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致富,但是開店創業沒有那麼容易。
開張之後沒有客流是很常見的事情,很多老闆會選擇發廣告宣傳單,但是現在發傳單這種模式早就已經爛大街了,發出手的傳單沒幾分鐘你就能在就近的幾個垃圾桶裡面找到,所以傳單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沒有效果,傳單對於大眾來說就是廣告,也對他們沒有太大的效益,只有利益才是驅動客戶購買的最大驅動力。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退休教師開瑜伽店的案例,面對開業就沒人進店,老闆採用一招「跨行業聯盟」,成功吸引顧客進店,實現盈利。
案例背景
張女士就是這家瑜伽店的老闆,一直都保持每個月定時去瑜伽館學習的好習慣,退休之後空閒時間就更多了,幾年的練習,自己對瑜伽也掌握的七七八八,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將自己的愛好變成第二個事業,張女士就打算開一家瑜伽館自己經營,她選擇把店鋪開在一個別墅區附近,主要是因為這裡空氣好,安靜,適合修身養息,而面向的目標客戶自然是別墅區的住戶。
別墅區的住戶,大多數人肯定早就把瑜伽館健身房等等都是安排好了的,張女士作為新開的店鋪,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這些住戶變成自己的消費者,傳統的發傳單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張女士就想了一招「跨行業聯盟」,成功將周邊住戶變成瑜伽店的常客,那麼她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具體操作
1、瑜伽館的目標客戶是哪些?
首先張女士對瑜伽館進行了重新定位,店鋪位於一個別墅區附近,周邊環境非常優美,課程也很豐富,自然價格也不低,而面向的目標顧客就是別墅區的住戶,那麼去做瑜伽的是男人多還是女人多呢?當然是女性顧客,首先將市場縮小了一半,而女性顧客有哪些消費需求呢?除了來瑜伽館鍛鍊身體,塑性,減肥,他們還會去哪些地方消費呢?
是不是還有可能去美容院,高檔的服裝店,美髮店,化妝品等等,對不對?那麼是不是可以去對接這些店鋪的顧客,現在直接去市場上尋找顧客是非常難得,那麼如何將這部分顧客對接過來呢?
2、「借」別人店的顧客
張女士提前做了幾千張價值660元的現金卡,他就去找到那些高檔的服裝店,美髮店,化妝品店進行合作,找到服裝店的老闆就和他說,您只要賣出800元的衣服,就把660元的現金卡送給顧客,到店憑此卡可以免費享受瑜伽館的項目。也不需要服裝店的老闆出一分錢,那麼這樣做你覺得老闆願不願意和你合作呢?肯定願意對不對,因為這樣對她的服裝店是有利的,便於他成交和提高店鋪的口碑。就用這個方法也和其他店鋪的老闆也都達成了合作。
如果把這張卡直接賣800元肯定是賣不出去的,賣660元也賣不出去,就算是賣300元也不可能的,直接送肯定是能送出去的,那麼這樣做張女士的瑜伽館豈不是免費為這些店鋪來的顧客服務嗎,要如何實現盈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