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板 育亮點 樹標杆 溫州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20-12-15 07:4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周琳子 邵晨嬋

溫州學生在第23屆青少年科技節上運用氣球動力推動小車

「讓我為你拍張照片留念吧!」12月10日,在溫州雙嶼中學的未來教育課堂,一臺軟銀機器人熱情地招待著來訪者。這臺機器人是由該校的聯盟校溫州市實驗中學送來的,其發出的邀請則是該校9年級實驗1班同學們的編程指令。「有了聯盟校的教師教研力量和先進硬體的加入,現在的信息課程既有趣又多元。」該班學生黃洲洲分享起他的喜悅。

像雙嶼中學這樣,教育向更優質均衡發展跨越的例子在溫州隨處可見。如今,溫州打響「學在溫州」品牌,出臺「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加大投入、城鄉一體化、「五育」並舉、「補短板、育亮點、樹標杆」等舉措,打造了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全覆蓋,全市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19項主要指標全部晉等升位,13項重點指標進入全省領先行列。

加大投入,面積數量「雙提升」。近5年,溫州累計實施新改擴建中小學項目476個,其中竣工投用368個,分別佔全市中小學總數的45.1%、34.8%,建成校舍面積459.47萬平方米,佔2020年全市中小學建築面積總量的26%,完成投資額235.9億元。中小學生均佔地、建築面積分別增加4.56、4.17平方米,全市中、小學建築面積總增量分別達到677萬平方米、548萬平方米,總量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城鄉一體,優質均衡。溫州自2018年啟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通過課程品質、課堂教學、學習素養、質量評價、教師素養、教研機制等六大優化行動,加快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在均衡城區教育資源方面,溫州組建城區十大教育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新路徑,形成「緊密型」「聯盟型」「合作型」「託管型」等「四型」辦學類型,全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集團化辦學覆蓋率超85%。在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方面,溫州出臺「網際網路+義務教育」中小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啟動「同步課堂」錄播教室建設。截至12月7日,已開設同步課堂9223節、同步教研5531次、遠程專遞課堂949節、名師網絡課堂569節……

把勞動實踐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方位融合,幫助學生習得良好品格,溫州還在「五育」融合上下足了功夫。文成縣政府統籌、部門配合、縣域推進,創建全域研學實踐實驗區;甌海區20餘個部門共同組建勞動教育聯席會議,計劃在每個鄉鎮都建立一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樂清市建立民辦營地建設獎補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達10多億元……一批精品研學實踐線路的打造和一次次研學實踐課程的改革,讓「研學啟智,勞動育人」在溫州紮實落地。

積極推進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溫州發揮教育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深化「新評價變革」,推進學校發展性評價、教師成長型評價和學生「四維」評價,以正確的評價導向、完善的評價機制、有力的評價保障撬動區域教育高質量高品質發展。


1607989315000

相關焦點

  • 學在溫州②丨溫州班主任能力驚豔長三角!班主任基本功連續七年蟬聯...
    「補短板、育亮點、樹標杆」,打造了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實現了教育向更優質均衡發展的跨越。溫州教育十四五規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編制中。 藍圖已經繪就,在新起點上創造新發展,離不開每一個環節的奮起拼搏。即日起,浙報浙江新聞客戶端將推出《學在溫州》系列報導,講述溫州教育五年發展故事,全貌展現溫州教育奮進新徵程的風採。「複課後為什麼還要繼續讓孩子用電子設備?」「孩子藉口需要上網做作業,我該怎麼辨明真假?」
  • 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南京一中江北校區開校
    未來希望江北校區傳承百年一中的深厚底蘊和文化,同時用接軌國際的新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更適合的教育,成為新區的辦學標杆和教育名片。羅群表示,未來新區也將更加重視教育,用全新的理念,先進的方法和優惠的政策,支持一中建設成為江北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加快優化江北教育資源布局,助力新區幸福之城建設。
  • 教育補短板 三年大盤點 看看安溪的靚麗答卷
    2017年秋,省、市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交出靚麗的成績單,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崛起為發展新增長極強健根基。
  • 市政協舉行「鍛長板樹品牌、補短板強弱項」專題研討會
    近日,市政協舉行「鍛長板樹品牌、補短板強弱項」專題研討會。市政協主席徐新楚出席並講話,副主席黎四清、李平、方爭奇、秧勵、孔福建、任浩波、劉鐵健,七屆市政協副主席歐江平和秘書長張群望出席。
  • 居家學習,教育該補哪些短板
    由於學習空間從學校轉移到家庭,學習方式從線下轉變為線上,以往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暴露出來。但同時,居家學習也是推動教育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小學應利用這次機會補齊短板,推動教育變革走向深入。居家學習要切實改變過去「重教書輕育人」的局面,建議從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協商安排好學生「一日學習計劃」開始。筆者認為,「一日學習計劃」的安排具體應堅持以下四個原則:一是家校協同,學校要給家庭和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生活留下空間,不能完全由學校固化時間安排。如閱讀、體育活動的時間,可適當交給家長和學生協商確定。二是學習與生活融合,如家務勞動課程的安排,一定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相統一。
  • 徐州泉山打造家校共育新樣板
    本報訊(通訊員 魏欣 張偉 記者 李大林)情景劇《和你在一起》,講述三年級學生支持爸爸馳援武漢戰疫故事;快板說唱《共育促養成,明德正家風》,展示家校共推學生德育的經驗……12月2日,在徐州市教育局、中共泉山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彭城好爸媽,共育在泉山」成果展上,一個個優秀案例展示了泉山區開展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
  • 拉「長板」 補「短板」 固「底板」聊城市打造中醫藥事業發展「新...
    本報訊 近年來,聊城市委、市政府明優勢,察實情,充分運用「木桶原理」,「拉長板、補短板、固底板」同頻共振、同步發力,著力破除沉痾痼疾、破解發展瓶頸,探索出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 (經濟)補短板 築高地 北京城南迎來發展新空間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題:補短板 築高地 北京城南迎來發展新空間新華社記者 關桂峰相比於城北,北京城南一度是發展的「窪地」。以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線高速為代表的一批骨幹交通項目竣工投用,豐臺火車站作為城南地區重要鐵路樞紐計劃於2021年全面開通運營;以青龍湖森林公園、南海子公園(二期)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森林公園逐步對外開放:以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人大附中豐臺學校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加快向城南地區轉移
  • 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城市品質
    補短板,強弱項,從空間布局謀劃。在縣城城鎮化中,該縣將以民生為引領,重塑宜居宜業宜遊品質空間格局。按照打造優質社區生活圈的思路,在縣城推動一批民生設施儘快落地,包括農貿市場、空中停車樓、壓縮環衛站等,切實提高教育、醫療、衛生、文化設施數量和質量,新增布局社區體育公園、口袋公園等。
  • 補短板 築高地 北京城南迎來發展新空間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補短板 築高地 北京城南迎來發展新空間新華社記者 關桂峰相比於城北,北京城南一度是發展的「窪地」。2010年至今,北京已實施三輪城南行動計劃,集中推行了一系列重大項目和支持政策,總投資超過10000億元。
  •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近年來,泉山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按照「學生為本、家長主體,統籌規劃、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積極拓展家庭教育的服務內容和形式,探索建立了具有泉山特色的家庭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全區家庭教育事業向法制化、專業化、網絡化、社會化邁進,開創了泉山區家校工作新局面,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推進「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努力打造、打響家校社共育的徐州品牌。
  • 溫州服裝展團重出江湖-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
    「溫州·中國服裝時尚定製示範基地『匠心標杆』企業」 聯合展區。商報記者 朱慶榮「溫州展團重出江湖,大家都充滿期待。」前天,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8春季)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開幕。溫州森馬、報喜鳥、東蒙等80多家服裝企業集體亮相,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金純來到溫州服裝展區時這樣說道。
  • 溫州各地奮力衝刺「全年紅」!
    提質提效提標杆全力打造「全面小康」首善強區一要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抓好教育、交通、養老等64個、總投資399億元的民生補短板項目,建成中小學、幼兒園14所、新增學位6700個,進一步打響「首善教育、學在鹿城」品牌。
  • 溫州文成:打造浙江高山臺地大花園樣板
    作為浙江省大花園建設的示範縣,文成緊緊圍繞綠水青山,補短板,強優勢,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聚焦「建設詩畫浙江大花園」,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麗通道三大工程,全力打造「青山綠水養眼、藍天清風養肺、淨水美食養胃」的浙江高山臺地大花園典型樣板,找到打開「兩山」價值轉化通道的「金鑰匙」。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社會辦醫快速發展,培育打造溫州康寧、和平國際、溫州協愛、南塘中醫藥特色街區等多個全國領先的社會辦醫特色示範項目。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重大疫情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完善,應對能力持續提升,核酸檢測機構增至50家,建設城市檢測基地4家,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到100多萬人份。全市負壓救護車可達76輛,規範設置發熱門診31家。
  • 石碣袁崇煥中學舉行品牌學校開放日活動
    石碣袁崇煥中學校長呂文彬表示,家長助教由有特長、有興趣,熱心投身於家校共育的家長組成,它是學校的特色,也是一種新型的家校共育方式,推動家校合力,充分挖掘家長的優質資源,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優勢。
  • 溫州各地一把手繪出發展「路線圖」
    以「事爭一流」的境界爭當區域治理現代化排頭兵  深入實施整體智治「110計劃」,加快打造「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現代政府。以「全省標杆、全國先進」打造矛調中心3.0版,標準化建設鎮街級矛調中心。大力開展「打歪風、樹正氣」專項行動,持續整治信訪維穩等領域亂象。深化城市大腦建設,發揮應急「智慧一張圖」作用,深入開展危化品、消防、交通等隱患整治行動,夯實基層創安底座。
  • ...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補短板固底板育長板...
    《意見》提出,要廣泛凝聚重塑「教育之鄉」品牌的共識,聚焦人民群眾美好教育需要,以質量提升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補齊短板、夯實底板、培育長板,全力打好打贏質量提升突圍戰、翻身仗。到2022年,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教育質量關鍵指標位居泰州前列,躋身全省第一方陣,教育綜合實力、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泰興「教育之鄉」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