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7:4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周琳子 邵晨嬋
溫州學生在第23屆青少年科技節上運用氣球動力推動小車
「讓我為你拍張照片留念吧!」12月10日,在溫州雙嶼中學的未來教育課堂,一臺軟銀機器人熱情地招待著來訪者。這臺機器人是由該校的聯盟校溫州市實驗中學送來的,其發出的邀請則是該校9年級實驗1班同學們的編程指令。「有了聯盟校的教師教研力量和先進硬體的加入,現在的信息課程既有趣又多元。」該班學生黃洲洲分享起他的喜悅。
像雙嶼中學這樣,教育向更優質均衡發展跨越的例子在溫州隨處可見。如今,溫州打響「學在溫州」品牌,出臺「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加大投入、城鄉一體化、「五育」並舉、「補短板、育亮點、樹標杆」等舉措,打造了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全覆蓋,全市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19項主要指標全部晉等升位,13項重點指標進入全省領先行列。
加大投入,面積數量「雙提升」。近5年,溫州累計實施新改擴建中小學項目476個,其中竣工投用368個,分別佔全市中小學總數的45.1%、34.8%,建成校舍面積459.47萬平方米,佔2020年全市中小學建築面積總量的26%,完成投資額235.9億元。中小學生均佔地、建築面積分別增加4.56、4.17平方米,全市中、小學建築面積總增量分別達到677萬平方米、548萬平方米,總量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城鄉一體,優質均衡。溫州自2018年啟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通過課程品質、課堂教學、學習素養、質量評價、教師素養、教研機制等六大優化行動,加快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在均衡城區教育資源方面,溫州組建城區十大教育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新路徑,形成「緊密型」「聯盟型」「合作型」「託管型」等「四型」辦學類型,全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集團化辦學覆蓋率超85%。在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方面,溫州出臺「網際網路+義務教育」中小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啟動「同步課堂」錄播教室建設。截至12月7日,已開設同步課堂9223節、同步教研5531次、遠程專遞課堂949節、名師網絡課堂569節……
把勞動實踐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方位融合,幫助學生習得良好品格,溫州還在「五育」融合上下足了功夫。文成縣政府統籌、部門配合、縣域推進,創建全域研學實踐實驗區;甌海區20餘個部門共同組建勞動教育聯席會議,計劃在每個鄉鎮都建立一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樂清市建立民辦營地建設獎補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達10多億元……一批精品研學實踐線路的打造和一次次研學實踐課程的改革,讓「研學啟智,勞動育人」在溫州紮實落地。
積極推進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溫州發揮教育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深化「新評價變革」,推進學校發展性評價、教師成長型評價和學生「四維」評價,以正確的評價導向、完善的評價機制、有力的評價保障撬動區域教育高質量高品質發展。
1607989315000